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千古第一淫帝到底是隋炀帝杨广还是李世民?

揭千古第一淫帝到底是隋炀帝杨广还是李世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77 更新时间:2024/1/13 5:09:25

隋炀帝杨广,一个是模范皇帝流芳千古,一个是反面教材遗臭万年。因为李世民对于唐朝的特殊功绩,唐朝人留下来的有关记载与评论99%都是赞扬歌颂,而杨广被视同亡国之君,身败名裂,唐朝人留下关于他的记载都是谩骂和攻击,连隋炀帝这个谥号也是唐朝恩赐的,充满贬义。本文比较一下两人的历史功过,并非多余的事,实际上这两人可以比较的地方很多,也很发人深省。

在为本朝平定天下方面,李世民战功赫赫尽人皆知自不必说,杨广也有平陈的很好的成绩单。那时杨广以晋王身份率军出征,51.8万兵马、50位总管,皆由杨广统一指挥。军事行动方面固然有高颎等参谋决断之功,但杨广作为统帅的作用恐怕也不能简单地一笔勾销。对本朝的战功,李世民更大。

隋炀帝与突厥民可汗一度将双边关系提升至蜜月期,直到启民可汗去世以后,双方关系恶化。对吐谷浑的征服,使得今天的青海的大部分地区历史上首次置于中原王朝的行政管辖之下。唐太宗对东突厥的的战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颉利可汗被俘,以前臣服于东突厥的各族都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对高丽,隋炀帝三次劳师远征,第三次虽然高丽王乞降的结局给隋朝一点面子,但隋朝显然没有什么实质性收获。唐太宗不顾众多大臣甚至后宫徐惠的批评和反对,坚持征高丽,还是未能取胜。大体说来,两人对本朝都有开疆拓土的业绩,唐太宗的成绩更突出。

经营洛阳和修大运河是彼此相关连的两件事。大运河把以长安为政治中心的中国西部,与旧日北朝的高齐与南朝的陈控制的东部地区紧密联系起来。中学和大学的教科书上大多强调运河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枢纽作用,其实这是按照元朝大运河的走向和作用来理解隋唐运河了。在古代农业文明国度里能有隋唐大运河这样的构思和决策,毫无疑问是十分罕见的,然而又是经济上交通上极其有效的。唐人有诗赞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其实就大运河的作用来讲,隋朝大运河工程的意义决不会在传说中大禹治水的功绩之下的。“水殿龙舟”的辉煌与奢侈,都不能掩盖大运河的长久价值。营建东都洛阳,政治上便于控制东方形势,军事上兼有防御作用,经济上结合附近的洛口仓、回洛仓,缓解了朝廷的漕运压力,为灾荒年景里朝廷东迁就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隋炀帝营建洛阳,在中国的政治中心从偏处西部的长安向东边的开封等地转移的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长时段历史来看,这两大工程对后代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其正面效益应该超过长城工程。所以说,隋朝修大运河与营建东都洛阳的历史作用绝对不可低估。这也是隋炀帝心胸远见的卓越表现,此举奠定了他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在私德方面,两个人继承帝位都引人批评。李世民杀兄夺位的玄武门之变,早为读者熟知。杨广究竟是属于正常即位还是弑父抢班夺权呢?宫中事秘,千载之下,难以断定。在历史上,这两人在这方面都属于名声不佳的,挨骂的时候多。男女方面,炀帝有好色的名声,甚至有在其父临终之前急于调戏陈夫人的“绯闻”。历代帝王中杨广这方面其实并非特别出圈,陈夫人被调戏的故事也许还有文人渲染传播来污蔑杨广糟践杨广的可能性。唐太宗的太太团规模也不小,其中既有长孙皇后,有贤妃徐惠,也有隋炀帝的女儿,有弟弟齐王元吉的妃子。这方面,两人真的差不太多。

以上历史流水帐说明: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与亡国君主隋炀帝杨广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对于本朝的贡献对历史的影响还是个人的私德。

就心胸而论,隋炀帝留下很多嫉贤妒能的故事,这无疑是值得记取的教训。对本朝有大功的杨素,隋炀帝表面上待遇优厚极其信任,内心却十分忌惮。杨素临终,隋炀帝派人嘘寒问暖探视病情,把皇帝御用药品赏赐给杨家,似乎很关心,暗中向御医打探病情,唯恐杨素不能快快死掉。杨素很清楚皇上对他的态度,所以,知道自己病势沉重之后他连药都不吃。

杨素去世以后,葬礼隆重,如此而已。高级官员薛道衡以文学出名,却因为写了怀念隋文帝杨坚的文章,发表了怀念名臣高颎的言论,治罪赐死。隋炀帝曾对虞世南讲过:“我最讨厌别人谏诤了,尤其是地位已经很高却还想通过进谏博取名声的人。就算地位卑下的人,我多少会容忍一点,但也决不会因为进谏就给他好的前程。”

大业十二年(616),形势已经大乱,隋炀帝仍然极端厌恶讲真话的人,根本不愿意听取真实情况的报告。反对他此时巡幸江都的人都没有好下场,赵才被押,任宗被杀。以盗贼充斥进谏的崔民象,甚至被残忍地剔掉下巴然后处斩。

此后,敢于进谏的人当然越来越少。所以,隋炀帝时期会发生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起兵反隋的重大事件,参与者很多都是隋朝的高干子弟,这足以说明隋炀帝在政策上、政治上出了大问题,造成了统治集团上层的严重分裂。从社会底层到社会高层都对当今皇上深怀不满充满怨恨,全国形势即将彻底崩溃,第一责任人自然只能是隋炀帝杨广。

他的所作所为直接使隋王朝由极盛向灭亡转变,严重激化了社会矛盾,其中也包括阶级矛盾,超越了社会各方面的容忍极限;而吸取了隋亡教训的李世民,尽管没能很好地长时间地坚持贞观初年的作风,尽管骄奢之心难免滋长,毕竟在大局上整体上张弛有度,没有引发严重社会问题。李世民虽然面对进谏的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也曾在后宫发狠说:“恨不得杀了魏徵这土老头!”但大体上还是能够虚心纳谏,尽量假以辞色,至少基本上能容忍臣下进言。

一个人把有很好基础的、走向极盛的隋朝迅速带向崩溃和灭亡,一个把初兴的唐朝带向稳定、强盛和富裕,为子孙的事业奠定了相当稳固坚实的基础。作为政治家,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结果却极其不同,一个很失败,一个很成功。李世民努力带着他的团队实行有效的清明的统治,而杨广做的却是把尽可能多的人推向自己的对立面。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从古代的继承制度入手,浅谈大唐政治乱局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浅谈

    读唐史的时候,人们会发觉1个怪异的状况:唐朝的皇帝常常被废,造成政冶错乱不堪入目。唐代不但出了个女皇武则天,太后当权、外戚当权、公主当权、宦官当权,这种状况在唐代应有尽有,最后压垮了大唐的国运。是什么原因导致唐朝有如此政治乱象呢?翻开唐朝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个祸根其实从唐太宗李世民那里就早早埋下了。因

  • 玄武门之变真相浮出水面 李世民也有阴暗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也有

    唐武德九年农历六月四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玄武门发动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后逼迫李渊拱手让位,登上皇帝宝座,这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这次政变的经过在史书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十分隐晦。所以,关于玄武门之变的真相,一直饱受人们争议……唐朝统一全国以后,李世民因其军功卓着,被李渊封为“天策

  • 唐宪宗之死:宦官专权、藩镇分而治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分而治之

    第三天子唐顺宗受宦官们逼迫,把皇位传给太子李纯,是为宪宗。李纯的童年时期,大唐已处于兵荒马乱、风雨飘摇之中。建中四年(783)十月,泾原兵马途经长安,军士们因没有得到赏赐发生哗变,德宗闻讯仓皇逃跑,以致滞留长安的皇室成员有70多人遭叛军杀戮,年幼的李纯就是被遗弃的一分子。后来,德宗返回长安,把李纯抱

  • 李世民死后陪葬有谁?显赫人物竟有数百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有谁

    李世民死后谁陪葬,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唐朝最为杰出的皇帝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为唐朝的崛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对此大家是否了解过在李世民呢?在他死后又有谁陪葬呢?下面就让小编来详细介绍下李世民死后的陪葬吧,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陪葬的显赫人物有数百位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合葬陵墓是昭陵,位于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碰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史学界,有脏唐乱宋的说法。什么意思呢?这两个朝代,男女关系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说玄武门政变后,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杀死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还霸占了三弟的媳妇杨氏。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流传千古,但实际上李隆基霸占的是自己的儿媳。这让很多现代人难以理解。有学者专家是这么解释得,李氏这一皇族

  • 讲信义的隋末英雄窦建德为什么斗不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信义

    说起窦建德这个人,许多读史的都会觉得有些惋惜。和一般草莽英雄不同,这位老兄为人宽厚、勤政爱民、讲究信义,更难得的是不搞封建迷信,以至于他的死敌——大唐的小干部殷侔竟不顾忌讳为他立了块纪念碑,还亲笔写了篇流传至今的碑文。正因如此,人们才特别感慨他的失败。这位窦大王为了救无德无能而且曾背信弃义坑过自己的

  • 4、丝绸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的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又译里希特霍芬)所着《中国》一书的第一卷。19世纪末李希霍芬在中国的甘肃和新疆考察时,看到了从东面来的一批批商队,便想这是否就是古代运送丝织品的通道呢?他在该书中第一次将这条路命名为“丝绸之路”,此

  • 唐朝末期的经济:虽败犹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

    当那么一个轰轰烈烈的帝国不可避免地寿终正寝走向完结的时候,难免会让人感叹不已。唐朝后期的统治者最终未能挽救这大唐帝王渐趋衰败的气数,终究只能被众多的小国并立所代替。历史进程走到了五代十国,至此朝廷已经换了,政治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的轮回。然而,只有那些曾经的宫殿庙宇、楼台街市,见证了昔日的繁华和荣耀

  • 13、咸安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咸安公主(?~808),德宗之女。大历十四年(779),回纥英义建功可汗欲大举犯唐,宰相顿莫贺达干劝阻,可汗不听。顿莫贺一怒之下杀可汗自立,并派使者入唐,唐廷册封他为武义成功可汗,又称长寿天亲可汗。长寿天亲可汗即位不久,便派使者献土产,请求与唐和亲。唐德宗曾受回纥之辱,不想答应其和亲。宰相李沁劝解指

  • 房玄龄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李世民的“第一秘书”?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按照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说房玄龄是李世民的秘书可能过于狭隘了。但如果从秘书的本质含义来看,在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房玄龄还真可以说是李世民的秘书。秘书是什么?秘书是辅佐领导出谋划策、撰拟文字、沟通上下、内外协调的参谋助手。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房玄龄成了宰相,是制定政策、执行诏令的人,是行政者而不是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