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瓦岗寨

第二节 瓦岗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44 更新时间:2024/1/1 19:06:25

皇帝倒行逆施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帝国范围内的大动乱,无法生存的人民纷纷起来反抗,最终导致了整个帝国的崩溃。

对隋末大乱,后世编撰的评书小说里曾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这些造反势力的数量,那就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其实不算隋帝国原本的贵族、将领,单是农民起义军的数量就达一百三四十支,参加起义军的总人数在四五百万人以上。这些隋末的英雄们在中原大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奇,为一个大帝国的崛起拉开了序幕。

在《隋唐演义》或《说唐》中,瓦岗寨(今河南滑县南),是一个至为关键的地方,最主要的英雄豪杰都出身于此,比如义气无双的秦琼秦二哥、神算无双的徐茂功、混世魔王程咬金等。在真实的历史中,瓦岗寨中的重要首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论名臣有魏征,论名将有初唐二李之一的李世□(李世□本名徐世□,投降唐朝后赐姓为李,之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改名为李□,为全文姓名上的统一,因此统称为李世□),论勇将有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等人。但瓦岗寨初期也不过是一支普通的农民起义军而已。它从籍籍无名发展壮大,成为一支可以逐鹿中原的大势力,可以说是极尽曲折。

瓦岗寨刚刚创建时的首领叫翟让,他是东郡韦城(今河南滑县东南)人,做过东郡(治白马,今河南滑县)法曹,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局局长兼司法局局长。翟让犯了法要被杀头,结果狱吏黄君汉觉得这人非常骁勇,是个人才,于是晚上偷偷地跑到狱中跟翟让说:“翟法司,世事难料,怎么能在监狱里等死呢?”翟让又惊又喜,说:“我翟让现在如同关在圈里的猪一般,生死就看黄曹主的了。”黄君汉当即给翟让打开枷锁,翟让边哭边说:“我蒙您的再生之恩得以幸免,但黄曹主您怎么办呢?”黄君汉发怒道:“我本以为你是个大丈夫,可以拯救黎民百姓,所以才冒死来解救你,你怎么像儿女子弟一样以涕泪来表示感谢呢?你就设法努力逃脱吧,不要管我了!”这个黄君汉日后坐到了夔州都督、虢国公的高位,是唐帝国平定南方的得力干将之一。

翟让逃狱之后,无路可走,正好天下大乱,他这位前国家暴力专政机构的中坚分子转头就干起了号称是“替天行道”但其实是打家劫舍的行当。这时候有两个人投奔了翟让,其一为单雄信,此人在评书当中大大有名,号称手使金顶枣阳槊,胯下骑闪电乌龙驹,五虎上将第一名。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也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猛将,骁勇无比,并且善用马槊。史书上说他是翟让的好朋友,翟让落草之后他就率领“同郡少年”去瓦岗寨投奔翟让。在进入瓦岗寨之前,单雄信的身份很成问题,没有人知道他是干什么的。不过之前有一个沈光的例子,能一下子聚集很多“少年”落草为寇的,那单雄信以前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单雄信应该是当地“无赖少年”的头领,平素跟翟让这个执法人员交好。现在翟让垮了,他很可能便成为新任法曹的立威对象,不得已带着手下投奔了瓦岗寨。另一人李世□,初唐二李之一。他在评书中的形象就是那个类似于诸葛亮,能掐会算的徐茂公。这位在初唐历史上的地位完全可以用“巨头”二字概括,后被封为英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李世□在落草之前家里是大地主,是中国儒家文化中典型的缙绅家族。有这样的家庭背景,李世□其实完全不应该跟瓦岗寨这群落草为寇的盗贼混在一起。而李世□却在十七岁就上山入了伙,这其中的原因史书中却一点儿也没有提过。不过从史书中的描述上倒是可以看出一点蛛丝马迹。李世□上山之后立刻向翟让提出:“附近是您与我的家乡,乡里乡亲,不宜侵扰,宋、郑两州地近御河,商旅众多,去那里劫掠官私钱物非常方便。”其实话里话外就是告诉翟让兔子不要吃窝边草。李世□的家离瓦岗寨不远,如果翟让劫掠乡邻,身为大户的李世□家肯定遭殃。因此李世□很有可能是为了自保才入伙瓦岗寨。翟让的战斗力本已颇为可观,又拥有了单雄信这等猛将和李世□这样的超级天才,真是如虎添翼,势力大长。

自古以来官兵当强盗的事情不胜枚举。一般来说,官兵当了强盗之后往往比普通的强盗更为厉害,翟让落草为寇之后建立的瓦岗寨也是这样。对于官军的套路翟让实在太过熟悉,另外他手下还有两个超一流人才,起初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很快就聚集了上万人马,形成一定规模之后自然会引来更为精锐的朝廷势力的镇压。前来围剿的官军也很有趣,统帅便是前文提到过的张须陀,其手下大将秦琼秦叔宝在《隋唐演义》中被形容为“胯下黄骠马,马踏黄河两岸,掌中一对熟铜锏,威震山东三周六府半边天”。在演义中,秦琼不但和隋朝有仇,并且还是单雄信与李世□的好兄弟,在四十六友大结拜之后便扯起了造反的大旗,在瓦岗寨上大战官军,杀得隋军抱头鼠窜。

了解了评书之中的秦琼之后再看历史上真实的秦琼,我们往往会有一种角色错位的感觉,历史上真实的秦琼恰恰是被自己杀得抱头鼠窜的隋军中的一员,而他所属的部队又是镇压农民起义军最为得力的张须陀部。无独有偶,评书中秦琼的傻兄弟罗士信同样也是张须陀军中的将领,跟随着张须陀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须陀二十岁就从军作战,后来升位齐地的郡丞。炀帝征辽东时天灾人祸使得山东饥荒,米价暴涨。张须陀当机立断,决定开仓赈灾。可是这种事情不是一个郡丞能够做主的,所以其手下的官员均表示反对。张须陀却力排众议,先斩后奏,解了灾民的燃眉之急。尔后王薄造反,拉了上万人马到处劫掠,官军几次征讨均被打败,张须陀只得亲自出马征伐。张须陀有勇有谋,他亲自出马之后王薄在泰山之下遭到偷袭,只能北逃。但是张须陀穷追不舍,在临邑,又大破王薄军,斩首五千余级,获六畜万计。尔后王薄又联合豆子贼孙宣雅、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打章丘。张须陀先派水军阻截了王薄渡河之处,然后亲率两万陆军与之大战,王薄军大败,逃到渡河之处却发现去路早绝,结果前后遇敌,人员财物被俘获无数。

把王薄这个出头椽子打下去之后,张须陀一发不可收拾,数年中他东征西讨,先后打败剿灭裴长才、石子河、秦君弘、郭方预、左孝友、卢明月、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众多起义军。可谓是声名赫赫。大业十二年(616)十月,隋炀帝杨广责怪荥阳太守杨庆作战不力,加派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张须陀兼任荥阳通守(通守位次太守),率领劲旅两万来攻击瓦岗军。此时的张须陀已是“威震东夏”的剿匪名将,瓦岗军在他面前几乎不堪一击,前后三十余战,战无不败。

标签: 第二节

更多文章

  • 揭秘:杨素长子杨玄感造反真的是因为杀父之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的是

    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为隋朝南征北战而一生显赫,官拜司徒、楚国公,最后因为隋炀帝杨广的忌惮而病死。杨玄感是杨素的长子,在杨素死后妄图废黜杨广,后来造反失败被杀,连带着几个弟弟后来都被诛杀。据说杨素有一美须髯,而儿子杨玄感也是如此,两人长得极为相像,因此从小深受杨素喜爱。别人都觉得小时候的杨玄感痴傻,

  • 隋唐时期的第一女将,为嫁心上人投降献城,却被心上人杀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心上人

    前两年《隋唐英雄传》最红的那时候,网编也追随时尚潮流看过这部电视剧。整部影视作品将隋朝时期,不断涌现出去的全部的英雄两者之间产生的历史大事件逐一呈现出去。当谈到隋唐英雄,大家脑海里总会涌现出这么几位,李元霸李世民等人。但今天小编要说的这位隋唐英雄并不是这些。他在隋唐英雄里面是第一女将。接下来就由小编

  • 独孤天下结局是什么?伽罗和杨坚离心,杨坚宠信宫女违背誓言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宫女

    《独孤天下》中笑到最后的,不仅有杨坚和伽罗,还有独孤曼陀。而曼陀只用了这简单的一招,就让一直恩爱的杨坚和伽罗翻了脸,两个人之间开始产生了裂痕。宇文邕在临终前,让杨坚答应他一定要好好辅佐宇文赟,杨坚虽然很有野心,但还是遵守着自己的诺言。谁知道这个年轻的皇帝并不是一位明君,而且还对伽罗的女儿丽华大打出手

  • 义成公主一生命运坎坷,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她是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义成公主一生命运坎坷,她先后嫁了四位可汗,最终为复国而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从一开始,隋朝远嫁突厥的公主们就以一人抵万千铁骑的角色登场。皇帝的一句许婚承诺,公主们即成为政治离间的棋子。开皇十九年(599年)嫁给突利可汗的义成公主,本是隋朝宗室杨谐的女儿,后被封为公主,远嫁突厥

  • 第八节 六国八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隋朝大军征伐高丽,虽然军事行动只在隋朝和高丽这两个国家间进行,可是受到战争影响的却不止这两个国家。首先是百济,百济在隋文帝时代就曾经主动请缨担任向导攻打高丽,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被高丽王率兵侵略,损失极大。这次隋军讨伐高丽,百济又一次遣使入隋,百济这次如此积极又是为了什么呢?原来在大业三年(607)

  • 《独孤天下》独孤家的三姐妹,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独孤

    历史中她栽培唐高祖栽培,比独孤天下中的般若高明的多!最近《独孤天下》正在热播,除了男女主角的爱情外,关于那个朝代那些事儿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此剧是按南北朝时独孤家女儿的人生为主线开展,剧中时任八大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有三个貌美聪慧的女儿,她们性格迥异,老大独孤般若一心想要皇后之位,老二独孤曼陀善妒爱慕

  • 史万岁贺若弼:这些隋朝的盖世名将缘何惨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

    782年唐德宗下诏追封历代名将六十四人,为他们设庙享奠。然而立国仅仅38年的隋朝却有四人入选,除了之前介绍的那位“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的韩擒虎,以及集名将与奸臣于一身的杨素外,还有两人名列其中。由于隋朝立国时间短暂,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这些人的名字、事迹已变得十分模糊。而且不同于之前所说的

  • 东突厥始毕可汗:隋末各军阀争相投靠的重要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东突

    始毕可汗(?―619年),姓阿史那氏,名咄吉世(一作咄吉、吐吉),启民可汗阿史那·染干之子,东突厥可汗,609年―619年在位。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病逝,咄吉世继位,号始毕可汗。大业十一年(615年),当时突厥臣服隋朝,隋炀帝采纳大臣裴矩建议,分化突厥势力,拉拢始毕可汗之弟叱吉设,设计杀害

  • 瓦岗军有数十万的军队,为什么还灭不了隋朝,难道说怕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瓦岗军

    瓦岗军是隋末农民起义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队伍,曾给隋朝以重创,但最终并未能夺取政权,而是军队溃散,降于唐朝。大业七年(公元611年),东郡韦城县人翟让因犯罪而被下狱,狱吏黄君汉私自释放了他。翟让逃亡瓦岗,聚众起义,同郡的单雄信、徐世也都纷纷加入,势力加强。他们在水济渠沿岸劫夺来往船只,以致“资用丰给,

  • 李渊出面——三皇子互不相让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互不相让

    李渊看得出,如果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能稳操政柄,妥善解决兄弟之间的权力之争,朝廷必将大乱,手足之间也会生成诛杀之祸。他决定必须支持一方,稳住另一方,使双方都有所收敛,缓和斗争的尖锐程度。他权衡再三,觉得还是站在李建成一边,更有利于政局的稳定。这是由于:第一,李建成是长子,而且已经立为太子,天下臣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