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法藏的故事——华严宗的创始人

法藏的故事——华严宗的创始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960 更新时间:2023/12/13 13:17:57

第一节炼指供佛

杜治平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十一月初二日,国都长安一个姓康的人家,诞生了一个小男孩。这孩子浓眉厚发,阔脸大耳,满身福气。他就是后来中国佛教华严宗的实际创始人法藏。

法藏的出世,给家人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当时,身为父亲的康谧,已官拜左卫中郎将,一想到法藏是个男孩,他就身心俱爽,希望法藏今后能为康家光宗耀祖,干出一番大事业。

康谧的想法不是一时的激动和心血来潮,在当时男尊女卑的时代,男子是一家的中心和支柱。况且康家又不是普通人家,属于上流社会家庭,上流社会当然有自己的观念和抱负。康谧回想本家族光辉的历史,感到肩上的担子更沉了,责任更大了,对未来的憧憬更坚定了。

康家祖籍康居国。康居国是古西域一个城国,地址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从康谧上推四代,即他的曾祖父曾是康居国的宰相,英名远扬。到他父亲这一代,因向往中原文化及长安的富饶美丽,举家迁到长安,康家可谓深受中印文化的影响和浩荡的皇恩。所以,康谧暗暗发誓,一定要把法藏培养成人。

法藏出生之日,正是佛教在中国迅猛发展之时。当时“佛、法、僧”三宝备受顶礼膜拜,崇佛、信佛已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气,善男信女们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群众,而且上达文人雅士、公贵族以至皇室帝王。如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太宗,在他统一全国、清除割据时,就曾得到僧兵的帮助。即位之后,他采取道佛并行政策,在各地广建寺刹,培养出大批高僧和佛教学者。高宗、武周时代,佛教僧人更是备受礼遇,赏赐有加。所以,整个有唐一代,中国名僧辈出,佛学宗派林立。况且此时中外僧侣、学者往来交流切磋,传教译经,交相辉映,建树很多。人们常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为事物成功的重大因素,法藏恰值这三大因素都已具备的时代。时势造英雄,接下来就是看英雄如何造时势。

以康家的祖籍来看,康居国接近今巴基斯坦一带,属于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当地语言以梵语为主,信仰佛教。康家迁到内地以后,始终未忘故土的语言与文化,几代人都是既说汉语,又习梵话。法藏也不例外,在他咿哑学语的时候,家人就分别用梵、汉两种语言和他对话。说来奇怪,他小小年纪,学习语言的能力竟如此之高,短时间就能记住某个词或某句话,并能流利地表达出来。康谧不禁喜上心头,他认为这孩子是个读书学习的料。自古以来,“学而优则仕”,他也期待法藏这个官宦子弟,能一路升迁,官运亨通。

正如前文所说,唐朝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社会各阶层深受佛风佛雨的影响,康家自然不会超然于局外,况且这个家族早就有佛教信仰的习俗,内迁之后,仍念念不忘。法藏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她的所作所为对法藏影响很大。在法藏三岁时,她以如来佛为题,作诗一首,教法藏背诵,没想到法藏听了两三遍后,就全部记下来了。这首诗是:

真如如来佛,能救世间苦。

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

真如如来佛,慈眼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早期的蒙教育,在大人看来,可能属于一种游戏和消遣,但它对法藏却产生了重大影响。自此以后,法藏在言谈举止、游戏娱乐上,常以佛为念,自比法师高僧。康谧对此常常感叹,但他是一个看得开的人。累世做官,当然位高势大,受人敬慕,可是能成为一代名僧大师,又未尝不能出人头地,况且这孩子又天资聪颖,堪成大器。想到这里,康谧也就顺其自然了。

贞观二十年(646)七月,玄奘奉太宗之命,以他西行的种种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法藏从大人的谈话中,略微知道了玄奘的事迹,表示他长大后也要去西天取经。这件事,大人很快就遗忘了,可法藏却一直牢记在心。

转眼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为法藏请来私塾先生,教他学习“子日诗云”等儒家经典。从此,法藏开始正规地学习并接受儒家文化,这为他后来学经、讲经、译经和着述立说,奠定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和语言文字功底。

十岁左右时,法藏已长成一个英俊潇洒、谈吐得体的小少年。他宽额方脸,长眉大眼,大耳垂肩,很是召人喜欢。他在和弟弟等学习过程中,主动性很强,发疑提问,思路敏捷。老师认为,法藏是他一生教学过程中,极为难得的一个聪慧弟子,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将来一定会金榜题名,取得状元第一的功名。老师的这种想法和预见,诚然不错,可是他没有预见到法藏思慕佛祖的另一种前途。倒是法藏的弟弟宝藏,不负众望,博得功名,成为唐中宗时的朝议郎,行统万监。所以,世事推移,万物演化,人未能尽料。法藏“及生而慕无上”,岂非天意!

英雄少年,苦读于私塾,躬行于实践。法藏除了在学堂接受儒家经典伦理的训戒外,还常常游览长安的佛院寺刹,搜集整理佛教资料。如此一来,他对佛法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慢慢地他对三宝已是依依不舍了。十四岁这年,法藏向家人提出出家修行的愿望,其态度之坚决,几乎没有一丝动摇的余地。这件事,既出家人的预料,又尽在预料之中。说在预料之外,是由于法藏还尚未成年,这个年纪就要离开父母,总是让人依依不舍。尽管自古言:好男儿志在四方,可是作为父母的,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内心的柔情和牵肠挂肚的思念。说在预料之中,是由于法藏自小就有依佛的志向,及至少年,更是对佛情有独钟。父母亲对此看到眼里,记在心上,早知有这么一天。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又感到太早、太突然。哎!无论如何,总要在孩子今后的前途和命运方面,做出一个决择。法藏的父母在犹豫、思考之后,终于得出一致结论,那就是同意儿子皈依佛门,以弘扬这源远流长的千年圣教。

康谧夫妻的决定,不光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也包涵着一种神秘的因缘在内。据说有法藏胎孕的那一夜,他的母亲睡得很香很甜,睡梦之中,只觉有光明照体,日光人口,甘美异常。此梦对深信佛法的康谧夫妻来说,着实是僚喜不小。因为这种瑞相预示着腹中的孩子,不是人间奇才,就是法门龙象。如今,法藏的决心已定,立场不变,他发下了无上菩提之心,立誓观尽一切法,感悟万佛乘,父母对此还怎能拦阻呢?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法藏十六岁,他辞别双亲,去岐山法门寺,求学佛法。先暂不论他和双亲道别时的感人情景,单就西安至岐山几百里路程,就足以证明他的勇敢及排除万难的意志、毅力。那时,交通落后,河流险阻,原野广袤,几十里地不见人烟,且野兽出没异常。可是,法藏对此不以为意,他不畏路途遥远艰辛,终于到达岐山法门寺。法藏伫立在巍巍的阿育王塔下,想到佛的真身就在塔下,而自己又能拿什么来供养呢?忽然,他想到真身宝塔下供奉的是佛的手指,自己以手指来供养不是更为恰当吗?对佛的无限虔诚,使他得出了这样一个决定:炼指供佛。法藏将随身带来的各种上等妙香绑在自己的手指上,然后毅然点燃了它。香在燃烧,他的手指也在燃烧,可法藏心中只有佛的无限伟大,并没有疼痛的难熬。

香烟萦绕于塔下,法藏的虔诚由此昭着于天下。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揭秘:李世民为何不肯给单雄信一条活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活路

    单雄信是为隋唐英雄传中的重要人物,人送外号“义薄云天小关羽”,可见这个人是多么讲义气,都快赶上关二爷了。讲义气的事儿结果也体现在他哥们为了救他用的方法上。那么,如此义薄云天的他,李世民最后为何也没能放他一条生路呢?原本单雄信、王伯当、徐世勣(李世勣)都是瓦岗的猛将,也是翟让的的得力助手。后来翟让把大

  • 中国古代重视食品安全 唐朝最高处罚为绞刑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绞刑

    本文来源:《辽沈晚报》2011年2月27日第T03版,作者:蒋林,原题:《古人很重视食品安全》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食品监管部门严查这种问题火锅底料等食品添加剂,严打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标签标识虚假标注和虚假宣传等。几天之后,另一则新闻同样吸引了我。2月17日,

  • 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哪个女人当魏征面失声痛哭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崩于立政殿。宫中女官把皇后编撰的《女则》一书呈给唐太宗。说:皇后生前把历代妇人参政得失的历史编成此书,自觉文字尚不精练,不敢呈献。不想皇后还没有来得及修完就……太宗打开书卷,不禁失声痛哭。史书记载说“上览之悲恸”,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内心悲伤,大声痛哭。想一想,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还要做了一件事情才能做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要做

    唐太宗李世民的上位之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历史上,李建成也并非是在电视剧里那样的不堪大用,而还是有一定的能力的。在那种情况下,李建成为长子,如果不出意外,李建成就是下一个皇帝,而李世民只能当秦王了。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没有像影视剧里描写的那样轻松愉快地就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给拿下,相反的是,当时战况

  • 唐朝盛世为何以胖为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

    唐朝国富民强,民风开放,同时美人的标准也是以胖为美,大大颠覆了以往朝代的审美标准。那么唐朝为何以胖为美呢?这种审美趣向的大改变,如果没有一个巨大的社会变迁是很难形成的。而唐朝恰好就是一个社会大变迁,大动荡后形成的统一王朝。我们知道,在汉唐之间,是数百年动荡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按历史学家的观点,

  • 揭秘:李世民关于玄武门之变隐藏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玄武门事变是我国古代兄弟夺位的经典案例之一,大家都知道结果是秦王李世民赢得了胜利。向来历史都是有成功者所,那么,李世民究竟在这件事情背后隐藏了什么。写公元626年七月二日清晨,在刚刚诞生九年的李唐王朝的皇宫的玄武门外,发生了一场兄弟相残的惨剧,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由于这场政变中的胜

  • 李世民登基的五位功臣 第一功臣竟然遭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功臣

    李世民是唐朝最伟大的帝王了,其实在历史上李世民的名声也是很不错的,一手缔造了贞观盛世,其实大唐的江山有一半都是李世民以及手下打下来的,那么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随着李世民的五位功臣,他们的下场都怎么样,有一位其实是最冤枉的,一位下场最惨,三位善终。排名第一的功臣无疑就是长孙无忌了,他的身份不仅是李世

  • 历史上十位弑兄夺位的皇帝,除了李世民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你还

    说起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人们就会想起刀光剑影的唐朝“玄武门之变”和宋朝发生的“烛影斧声”的故事。其实,纵观二千多年来的中国帝王史,杀兄夺嫡的篡位皇帝何止李世民和赵光义二人。千百年来,父子反目的大戏轮番上演,兄弟成仇的故事俯首可拾。“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人道是,自古皇宫之

  • 惨败!唐朝开国第一战,“收唐兵死者为京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称皇帝,是为唐高祖。消息传到陇西,自称西秦霸王的薛举坐不住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是年六月,割据金城(今甘肃兰州)的薛举忽然大举进兵,并且前锋已经到达径州(今甘肃径川)、幽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风翔)一带,直接威胁关中。告急的烽火连夜烧到了长安,刚刚建立,还立足未稳的

  • 李世民在位期间创造了一种职业,到底朝廷有多么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朝廷

    在古代,社会一般分为四类:人、农、工、商。阅读的出租车是最贵族,其次是农民阶级,因为在古代农业社会,又是技工类,如铁匠、瓦工、木工、Tinker、商人的下层阶级,但现在的商人有一个聪明的头脑和辛勤的汗水,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精英。到了唐代,李世民创造了一个新的职业,女性只有从业者,后来成为女人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