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那些皇帝许下的新年愿望,所付出的代价,看完就知道了

历史上那些皇帝许下的新年愿望,所付出的代价,看完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409 更新时间:2024/1/10 8:36:03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愿望总是要许的,就算是为了来年不被亲戚的"清风十三问"击倒,也要许新年愿望。但实现并不容易,许愿春天减肥夏天瘦,脱下衣服依然全是肉。很沮丧,无法随缘,也没关系。因为古代皇帝许的新年愿望,也没几个能实现的。

新年愿望是有魔性的。曹植未登基为帝,但毕竟出生帝王之家,又文章风流,独得八斗之才,在元旦大朝会上,忍不住许了愿望,作《元会》诗: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

乃为嘉会,燕此高堂

……

愿保兹善,千载为常;

欢笑尽娱,乐哉未央;

皇室荣贵,寿若东王。

这是应制之作,意思很浅白:在这个吉祥的节日里,我们欢聚一堂,……希望宾主尽一时之欢,祝愿国家太平安康,国祚昌盛绵长,皇室永远富贵荣光。和“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这里是春节联欢晚会”差不多。

结果不多久,他本人被亲哥哥贬谪迫害,国祚被司马家所夺,“寿若东王”仿佛诅咒,司马家是“欢笑尽娱”了,曹家人恐怕只能苦笑了。

显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没有意识到新年愿望的暗黑力量。隋炀帝杨广,除夕夜时手笔一挥,将几十种名贵香料堆放如柴堆,燃烧取乐,这么大手笔的“火山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杨广得意惨了,第二天正旦大朝会很开心的给他的臣子们赋诗一首:

三元建上京,六佾宴吴城。

朱庭容卫肃,青天春气明。

朝光动剑彩,长阶分佩声。

酒阑钟磬息,欣观礼乐成。

在这样一个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中,我很高兴的看到宫城内外整洁肃净,国家一片欣欣向荣之色,朝会的圆满落幕开了帝国崭新的一年,我们会越来越好的。

应酬之作,水平不错。但新年许愿不看文采,如曹植又能怎么样,该认栽还是要认栽。他的新年愿望并没有成为现实。起义军的烽教火教会了他做人,他也再也没有兴致写诗了。

他的表侄子李世民,登上了皇位后,曾经对这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表叔很是有一点又羡又妒又不屑的复杂情感。隋炀帝开"火山宴",他就搞"烛光宴",还把表婶萧后(隋炀帝之妻)请过来炫耀。

结果婶婶很耿直的说:以前你表叔太败家了,每次过年沉香就跟不要钱似的,在宫里各个院落堆成十几座山,还要同时点燃看火光冲天的景象,香味冲的隔老远都闻的到。你这差得远了。

李世民觉得有点扎心。嘴上批评着表叔作为国家最高领导生活作风很成问题,心里还是有点向往的。既然宴会比不上,那就许个更有气魄的新年愿望吧: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

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

……

巨川思欲济,终以寄舟航。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中,帝国的荣光就像初生的太阳,照耀着神州大地,人们在美好的节日里尽情欢乐。我如此勤勉的治理者这个庞大的帝国,为大家带来了四海升平的大好局面……我们要吸取先辈的得失,并团结在我的领导下,就一定可以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认真来说,唐太宗的新年愿望的确是实现了,史学家对“贞观之治”总不乏溢美之词。只不过在他过世后,他的荣光没在他儿子身上延续多久,就被儿媳妇继承走了。

可能是认真吸取了前面这些帝王们的教训,之后的君主们很少自己作新年贺词,一般都让有才华的臣子来代笔。自己只需要安然坐在宝座上听奉承就好。

凡事总有例外。等到清朝皇帝开始在紫禁城里过除夕夜,吃着冷透了的素馅饺子,回味着悲壮的家族发迹史(清太祖努尔哈赤因祖父和父亲被杀害,规定年三十缅怀先人这一顿不能吃肉),就免不了陷入到人生意义的沉思中去。总结旧年为政的得失的同时,怎么可能忍住不许个心愿?

尤其是历史上有名的,具有“身如猛虎,轻嗅蔷薇”般文艺气质的雍正帝,可能再也无法忍受眼巴巴的看着民间过年时,热热闹闹的举行元旦开笔礼。于是,他决定自己也默默的效仿一回。当然,仪式上绝对不能失去皇家的逼格。

正月初一凌晨,一夜没睡的皇帝,睁着熬满了血丝的双眼,洗漱整衣,赶到养心殿东暖阁窗户旁边的紫檀书桌前,要先喝一杯有长寿寓意的屠苏酒。酒杯还必须是特制的金瓯永固杯。啥叫金瓯永固?《南史》中有载:“我国家若金瓯,无一伤缺”。清朝统治者身为少数民族,以小御大,就更加注重“民族团结”。

所以清朝的皇帝们,许新年愿望都要十分小心。一定要点一支明烛,拿“万年青”笔在吉祥炉上熏一下,把心中的小秘密写到红纸上了,装进小黄匣里,郑重封存起来,不让人看,估计是怕看到就不灵了。这么一套流程下来也是够累的,颇有时间胶囊的神秘感。

雍正皇帝在他登基的第一年,就没忍住跃跃欲试的心,跑到东暖阁写下了“春韶介祉,开笔大吉”和“一入新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天下太平,民安乐业,边尘永息,大吉大吉”。才当上帝国一把手,祈求上天不要捣乱,让我安安稳稳的接手,谢谢。

接下来,就一发不可收拾。生了大病差点死掉,所以要祈求身体健康:“无灾无病,此吾之愿也”。就雍正的寿数来看,这个新年愿望很顺利的实现了;弟弟们不听话总搞小动作,很糟心,所以想祈求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宫中清泰平安”、“宫中清吉和宁”。就后来弟弟们的惨状来看,他为了实现新年愿望,付出的代价实在不小。

作为爸爸的好儿子,乾隆决定跟着学。他在登基第一年一口气写下了三个愿望,但总结起来就一个意思:希望清帝国在我的统治下能够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啊。爸爸治理的好好的国家可千万不能砸在我的手上,顺便为我的子民祈个福吧,"愿天下臣民永享升平,所愿必遂,所求必成,吉祥如意。"他应该感谢他有一个勤政到累死的好爸爸,让他的新年愿望很快实现了,以后能还和他的爷爷一起并称“康乾盛世”。但其实大家都知道,这大概是最名不副实的盛世了,百姓依旧饿得很惨,国库亏空严重,衰败的种子也自此时就已埋下,不许这个愿望,对现实多一点清醒的认识,会不会好一点?

这个愿望的后果,就要嘉庆来背。虽然总被乾隆嫌弃没有审美,但这是一个连鸡蛋都不舍的多吃,一生都致力于填补父亲晚年乱刷卡给帝国带来的庞大漏洞的好少年。自从登基后,每年的新年贺词都原封不动,照搬乾隆二十五年的旧词:“宜入新年,万事如意,三羊开泰,万象更新,和气致祥,丰年为瑞”。可能是心力交瘁到只有这样苍白的、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了吧。

说不定嘉庆心中最大的愿望是有一个勤俭治家的爸爸吧。连着许一样的愿望,效力不知增强多少倍,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

标签: 看完

更多文章

  • 揭秘:与“唐僧”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僧

    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唐僧在去“取经”前,唐太宗亲自将通关文牒交给唐僧,还与他结拜为兄弟,对他非常支持,唐僧也因之一路被称为“御弟”。然而,真实的玄奘与之结拜的君王并非李世民,而是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县)国王麴文泰。据历史记载,高昌国王麴文泰听说玄奘到来,遣使迎候,并与玄奘结拜为兄弟。他希望用盛

  • 为何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称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可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同时也是唐朝的诗人,并且在政治军事上也有非常出色的成绩。唐太宗在位期间,被各民族冠以“天可汗”的称号,在对外和对内上他都有着一套方针。对外他积极开拓疆土不仅重创了高句丽,也将东突厥灭了,更是征服了很多部落。在国内他就劝课农桑,奉行节约,并且主张以文

  • 李世民曾让武则天为他殉葬无果 竟是因这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这句话

    武则天是一名传奇的人物,她不但是古代唯一的女皇帝,还有着高情商和高智商,也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生前曾想杀了她,苦于找不到借口只好让她陪葬,没想到却被她一句话就化解了,武则天当时究竟说了什么?下面小编带你看。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她在十四岁的时候就因为

  • 唐朝统一战争历史背景、经过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背景

    唐朝统一战争,是唐朝建立后,对隋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割据政权的统一战争。武德元年到武德二年(公元618年619年)李世民率唐军打败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又以反间计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反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

  • 史上伪君子:李世民欺骗国人千年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伪君子

    首先说明评选中国历史上的十大伪君子的标准:第一,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大恶人,所以凶狠好杀的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第二,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现在还受到称赞,至少还存在争议,象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是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君子,所以也没有列入。这十大伪君子按照时间为序,分别是:1.

  • 宣宗李忱是个怎样的皇帝?装痴得皇位整肃成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是个

    宣宗李忱(公元810年~公元859年)在位时间:公元846年~公元859年曾用年号:大中谥号:无庙号:宣宗安葬地:贞陵公元810年,唐宪宗李纯之子李忱出生,原名李怡。公元846年,宦官马元贽等人矫诏拥立李怡即位,是为唐宣宗。公元848年,牵党领袖李德裕被罢黜后,流放至崖州而死。公元859年,唐宣宗李

  • 古代女人惩治小三的残忍手段:烹煮尸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在物欲横流、婚姻岌岌可危的今天,很多遭到配偶背叛的主妇,愤而将小说电影中的常见手段搬入自己的生活,就是雇佣侦探搜集丈夫的偷情证据;然后,捉奸在床,先是不顾一切地殴打“小三”以发泄一腔怒火;而后拍下录像或照片发在网上公开“小三”被堵在床的狼狈过程,手段不所不用其极,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其实,女人残

  • 未解之谜:李世民的昭陵究竟有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之谜

    李世民的昭陵究竟有没有被盗?网友众说纷纭。网友一“李世民身边有两个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李世民的墓怎么可能被盗,等把李世民的墓打开就知道里面完好无缺,为我国留下了一大笔财产,金银珠宝比较少,主要是字画之类据我所知玄奘取得经书也在那里哪。考古的不知怎么打开就找我好了。美国佬知道个啥?王羲之的兰亭序也在太

  • 揭秘:李世民为何轻易吞服番僧炼制的“长生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生药

    唐朝是一个让炎黄子孙至今都怀念的朝代,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个拥有“万王之王天可汗”称号的帝王,那个时候的唐朝人是骄傲的,因为我们的祖国是最强的!可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竟然是“七窍流血,暴毙而亡”的,秦皇汉武皆求长生唐太宗李世民又怎么可能例外,享年五十二岁的李世民是被活生生毒死的,在皇宫皇帝的

  • 出场自带背景乐的程咬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自带

    隋唐故事中出现了很多英雄人物,每一位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有一个程咬金,光凭他的出场方式就一句俗语流传至今,可见其特征就是打破常规,非循规蹈矩的人物。唐朝开国元勋程咬金,程咬金原名咬金,后更名知节,字义贞,济州东阿人,程咬金使一柄八卦宣花斧,是一名性格直爽的人,他是唐朝开国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