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睿宗李旦

6、睿宗李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93 更新时间:2023/12/26 13:16:01

唐睿宗李旦(662~716),中宗之弟,是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所生之第四子。他生于龙朔二年(626)六月,生下当年封殷王,乾封元年(666)徙封豫王,总章二年(669)改封冀王。他原名李旭轮,是年去“旭”,为李轮。上元二年(675)改封相王,仪凤三年(678)又改名李旦,封豫王。嗣圣元年(684),武则天临朝,废中宗,立睿宗,仍由武则天临朝称制,睿宗不预政事。天授元年(690),武则天改唐为周,睿宗降为皇嗣,赐姓武氏,仍名“轮”。

睿宗为皇嗣,武则天的侄儿武承嗣、武三思觊觎皇位,李武二家矛盾尖锐。武则天虽立睿宗为皇嗣,但对皇位传李传武犹豫不决,武氏子弟更是设法排挤、羞辱睿宗。天授二年(691),有王庆之等数百人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也就是要废去睿宗的皇嗣地位。长寿二年(693)正月,武则天到万象神宫祭献,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如此大礼,竟无皇位继承人睿宗的份。随后,睿宗的二位妃子刘氏、窦氏,朝见武则天后同时被杀,睿宗连打听都不敢。同年,又有诬告睿宗有异谋,武则天让酷吏来俊臣审问睿宗左右之人,来俊臣以酷刑加于众人,受刑者准备自诬。太常寺工人安金藏为证明睿宗不反,当来俊臣面剖胸,五脏均出,血流满地,终于感动了武则天,也保全了睿宗。

武则天在皇位继承人问题上的动摇,也与民心向着李唐有关。而武氏子弟,无才无德,亦让武则天难以从武家选接班人。而传统享受太庙之祭的,均是皇家男性成员,武则天即使传位侄儿,自己作为姑姑,也不可能进武家宗庙。这样,到圣历元年(698),武则天在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说下,决定由自己儿子来继位。武则天还考虑到让睿宗继位,武家子孙难以保全,受尽武家欺凌的睿宗不会对武家手软。而被自己废掉的中宗,在下面吃尽了苦,对恢复皇位已不存幻想,一旦从地下拔到天上,会十分感激母亲,又未经受武家欺侮,会按武则天的要求,善待武家的,于是武则天决定接回中宗,睿宗当即明白母亲的心思,便坚决请求逊位于哥哥。武则天同意,中宗为皇太子,睿宗被封为相王,改名李旦。在酷吏横行、武家霸道,屡屡要加害睿宗之时,睿宗总能化解危难,这与他性格较温和、遇事退让不无关系。

神龙政变,中宗即位,睿宗进号“安国相王”,迁太尉。中宗要立睿宗为皇太弟,睿宗坚辞不受。

景云元年(710)六月,韦后、安乐公主杀中宗,立李重茂。韦后之党深忌睿宗,谋去之。睿宗三子临淄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等,聚兵杀韦后宗族,进玄武门,韦后、安乐公主均被杀。六月二十三日,李重茂传位给睿宗。

睿宗再次即位,立李隆基为皇太子。睿宗对武承嗣、武三思恨之入骨,下诏追削二人爵位、谥号,开棺暴尸,推平他们的坟墓。

睿宗即位后任用的宰相以姚元之(即姚崇)、宋璟最有才能。姚、宋协力革去中宗时的弊政,罢去斜封官数千人,进忠贞之士、退去不良之官,赏罚公平,请托不行,完善国家纲纪,一时有重现贞观、永徽之风的感觉。

睿宗对唯一的同母妹妹太平公主信任有加。太平公主为人深沉、机敏、有权略,武则天认为太平公主很像自己,特别宠爱,常参预密谋。武则天在时,太平公主不敢揽权;中宗时,韦后、安乐公主亦畏惧太平公主;这次又与李隆基一起诛杀韦后、安乐公主,将李旦推上皇位,有大功,所以睿宗很尊重太平公主,经常与太平公主商议国家大事。太平公主与睿宗谈事,可以占用很长时间,有时太平公主没有来朝见睿宗,睿宗便让宰相到太平公主府中去征询对政事的意见。每次宰相奏报政事,睿宗都要问,是否同太平公主商议过,然后才问是否同太子商议过。太平公主的要求,睿宗全予满足。宰相的进退,全据太平公主的一句话,太平公主所荐的人极多,睿宗一一用之。可见睿宗特别优待这个妹妹、器重这个妹妹。

太平公主的权势不断膨胀,三个儿子封王,占有京畿众多田园,各种玩好器物,远从岭南、四川运来,府宅比拟皇宫。太平公主权欲强,她原以为李隆基年轻,容易控制,不意李隆基很有才干,她便想另立暗弱者,使自己长久掌握权力。于是多次散布流言“太子非长,不当立。”(《资治通鉴》卷210,唐睿宗景云元年)虽然唐睿宗下诏止息流言,太平公主仍继续对李隆基进行攻击。她一方面处处监视李隆基,不断向睿宗奏报李隆基的所作所为,造成睿宗对李隆基的不好印象;另一方面在李隆基身边安插耳目,使李隆基深感不安。景云二年(711)正月,太平公主讽喻宰相废立太子,宋璟认为太平公主所言不妥。宋璟与姚元之密劝睿宗将宋王李成器(睿宗长子)等放外为刺史,将岐王、薛王由掌左、右羽林军,改任太子东宫的左、右卫率,将太平公主安置到蒲州。二月初一,睿宗按姚、宋主意发布诏书次日,命李隆基监国。太平公主知道姚、宋此谋,大怒,责备李隆基。李隆基为保姚、宋,便上奏,说二人离间姑、兄,故意请求处二人以死刑。初九,睿宗贬姚、宋外出任刺史。姚、宋一走,纲纪又紊乱了。五月,召太平公主还京。至十月,宰相7人,5人是太平公主举荐,4人党于太平公主。延和元年(712)七月,太平公主借天象,彗星出西方,让术士说睿宗,太子当为天子,以动摇李隆基地位。谁知厌倦政事的睿宗决意禅位李隆基,太平公主等见弄巧成拙,力劝睿宗,睿宗不听,李隆基亦辞让,未能让睿宗改变主意。二十五日,睿宗下诏传位李隆基。八月初三,李隆基即皇帝位,尊睿宗为太上皇。

睿宗为太上皇,自称朕,命为“诰”,五天受大臣朝见于太极殿,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和大的刑政。开元元年(713)七月,宰相魏知古奏报玄宗,言太平公主七月四日要作乱。玄宗七月三日便行动,斩杀太平公主党的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等人,抓捕依附太平公主的宰相岑羲萧至忠,并杀之。太上皇睿宗听说变故,登承天门楼,玄宗亦上承天门楼。睿宗下诰,列窦怀贞(宰相、依附太平公主)等人的罪状,太平公主的儿子薛稷,被赐死于万年县狱。初四,睿宗下诰,军国政刑,全由皇帝处分,不再过问政事。当天,睿宗搬到百福殿。太平公主逃入山寺,三天后出来,赐死于家。

开元四年(7l6)六月,睿宗在百福殿去世,终年55岁。七月,上谥号“大圣贞皇帝”,天宝十三载(754)改谥号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葬于桥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唐朝时期一代绝色公主,逼迫丈夫伺候生母,毒杀皇帝、意图谋权篡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生母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很多朝代。而这其中最为特殊的朝代,便是唐朝。在唐朝时期曾出现了举世闻名的盛世场面,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此登基。武则天的登基对当时女子的影响极其深远,很多女子都视她为自己的榜样。这也使得当时女子的地位一路飞升,不仅在服饰上更加开放,而且使得很多皇室女子都有了争夺皇

  • 大非川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之战

    战争概述:公元七世纪,青藏高原的吐蕃政权崛起,开始与唐帝国在西域和吐谷浑地区的争夺。公元670年,唐王朝派大将薛仁贵率兵十万征伐吐蕃,与吐蕃四十万大军在大非川展开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灭,成为唐帝国前期最惨烈的一次失利。吐谷浑全境被吐蕃所占。将帅星数:★★论钦陵薛仁贵精彩星数:★★政治影响星数

  •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墓门打开专家气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作为最有名的皇帝李世民的一生还是很有作为的,但在李世民时期还是遗留下了不少秘密。但专家打开一座古墓就痛心疾首。李世民在位期间,有着一个公主最受宠爱,也就是他和长孙皇后生的长乐公主。长乐公主由于是嫡出,所以一生下来就备受宠爱,千年之后考古学家挖掘出了公主的墓穴,发现了一个

  • 不解!武媚娘侍奉李世民7年 为何还是处子之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处子

    贞观十一年(638年),唐太宗李世民在选妃的过程中,听说武氏才貌俱佳,于是召进宫来,封为五品才人,赐名号“武媚”。后人因为感觉称呼武媚娘更顺口,于是武媚娘这个称呼便千百年的流传了下来。李世民绝不会想到,此不经意之举,却为中国历史埋下了一枚彩蛋,让封建王权的宝座上开出了旖旎之花。武媚娘进宫的时候,才十

  • 揭秘李世民凭借什么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贞观之治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有很多,都是一些很经典的故事,对于现代人的管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借鉴之道。玄武门之变图片唐太宗李世民是个明君,提到他就会想起魏征,这两人真是绝配,魏征能成为良相,也是多亏了李世民,唐太宗当时就明白“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道理,所以广开言路,大臣们就敢说,说的多了,太宗自然能从中悟出

  • 唐朝15位和亲公主仅三人是皇帝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人是

    和亲公主唐代,被指派和亲的公主就多达十五位之多,可惜的是,在封建时代这些公主和诸多女性一样,只有封号,没有留下她们的姓名。真正是皇帝女儿的只有三位,她们是: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其他十二位和亲公主都是宗室、公主之类皇亲国戚家的女儿,具体如下:宏化公主,宗室女,出嫁吐谷浑慕容诸葛钵文成公主,宗

  • 太平公主逃避和亲假装当道士 殿前献舞找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

    太平公主剧照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根据《新唐书·公主传》的记载,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小纪出家当了女道士。按推算,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不过,话说到了时期,吐蕃请求与唐朝和亲。那时候,唐高宗身边待字闺中的只有十二三岁的太平公主。吐

  • 唐朝科举“零录取”,温庭筠给8人做枪手,世人评价奇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科举

    自从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度,早前的门庭制度得到了改善,相对而言是公允的。而在唐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了好几件十分奇葩的科考事件,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述一番!1、李林甫“零录取”唐玄宗晚年,最为倚重的两个人,一个是李林甫,一个是高力士。外政交由李林甫全权打理。这个李林甫,曾闹过了一个

  • 此和尚是玄奘高徒 因与公主私通被李世民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高徒

    千百年来,但凡能历史留名的和尚无外乎两种:第一种是功在千古的得道高僧,比如玄奘和鉴真;第二种是荒淫无道的恶僧淫·僧,比如裴如海和姚广孝。但历史上却有这样一位和尚,他既功在千古又荒淫无道,既是高僧又是淫僧,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辩机和尚。辩机是唐朝初期的名僧,史籍记载他容貌俊秀,风度翩翩,15岁出家,师从着

  • 李世民到底有没有碰过武则天?他们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李世民在位那么长时间竟没有碰过武则天?小编来揭秘。“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