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人得志终被诛——鱼朝恩

小人得志终被诛——鱼朝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640 更新时间:2023/12/17 18:13:15

鱼朝恩(722~770),泸州泸川(今四川泸县)人。唐玄宗时入宫当太监。安史之乱发生后,随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颇得信用,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肃宗乾元元年(758),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等职,负责监领九个节度使的数十万大军。唐代宦官掌握兵权由此开始。唐军收复洛阳后,鱼朝恩被封为冯翊郡公,开府仪同三司。

宦官程元振倒台后,宦官鱼朝恩开始崛起。吐蕃攻进长安时,代宗仓促逃往陕州。当时禁军大多离散,只有鱼朝恩率领神策军从陕郡奉迎代宗,军心大振。从此,代宗对鱼朝恩格为恩宠。代宗回到长安后,任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专领神策军,恩宠无比。

一次,鱼朝恩去国子监视察,代宗特诏宰相、百官,六军将领集合送行。京兆府置办宴席,内教坊出音乐排忧佐宴助兴。大臣子弟二百余人穿红着紫充当学生,列于国子监廊庑之下。这盛大的场面,鱼朝恩得意非凡。代宗还下令赐钱一万贯作为本金,放债取息当作学生饮食的费用。这个先例一开,以后鱼朝思每次去国子监都要带上数百名神策军,前呼后拥以壮声威。京兆府照例张罗酒食,一次耗费数十万。

鱼朝思小人得志后,不把满朝武放在眼里。每次诏会群臣议事,他都好在大庭广众下侈谈时政,欺压大臣,而号称强辩的宰相元载也只有洗耳恭听的份儿。一次,百官聚会朝堂,鱼朝恩声严色厉地说:“宰相的责任,在于调理好阴阳,安抚好百姓。现今阴阳不和,水旱频生,屯驻京畿的军队有数十万,给养缺乏,漕运艰难。皇帝为此卧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宰相是怎么当的?还不让贤,一声不吭在那里赖着干什么呢?”说得满座皆惊,宰相低首,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突然,礼部郎中相里造突然站了起来,不慌不忙地走到鱼朝思跟前,说:“阴阳不和,五谷腾贵,这是观军容使造成的,与宰相何干?现今京师无事,六军足可维持安定了,却又调来十万大军,军粮因此而不足,百官供应也感困乏,宰相不过是行之文书而已,又有什么罪过呢?”鱼朝思未想到会有人顶撞他,一时无言以对,拂袖而去,忿忿地说:“南衙(指朝官)官僚结成用党,想加害于我。”事见《封氏闻见记·卷九》。

鱼朝恩被相里造顶了一回之后,心中有一肚子气,总想找机会发泄。适逢国子监堂室刚刚修复,要举行庆典,朝臣们都要出席。鱼朝恩来到国子监后,手执《易经》升于高座讲学,面对着在座百官,他有意选择“鼎折足,覆公饨”开讲,用以讥讽宰相。宰相缙听了,不禁怒容满面。而另一宰相元载听了,却恬然自乐。鱼朝恩感觉元载心计非同一般,从此开始提防元载,对人说:“听了我所讲的话,恼怒者合乎人之常情,面带笑容者实在是深不可测。”他后来果然是栽在了元载手中。

鱼朝恩骄横惯了后,开始目空一切,自以为天下非他莫属,朝廷政事稍不如他的意,就发怒道:“天下事还能有离得了我的嘛!”代宗听说后相当不悦。但此时鱼朝恩手握禁兵,已经是难以禁制,代宗一时也没有好的办法来对付他,只能听之任之。

真正促使代宗下定决心的是紫衣事件。鱼朝恩有一个养子名叫令徽,年仅十四岁,在内侍省当内给使,代宗特赐绿服。有一次,黄门在殿前列队,有一个位在令徽之上的黄门不慎碰了他一下,令徽马上跑回令徽朝恩告状,声称班次居下,受人欺负。第二天,鱼朝恩就带养子面见代宗,说;“臣的犬子官品卑下,被同僚经常凌辱,请陛下赐以紫衣。”这是公然向皇帝要官,态度已经十分不客气了。尤其令人震惊的是,代宗还没有开口表态,旁边就有人将高级品官所穿的紫衣抱到了令徽面前。令徽赶紧将紫衣穿上,然后跪拜谢恩。事已至此,代宗也不便说什么,只好顺水推舟做个人情,勉强笑着说:“这孩子穿了紫衣,比原来好看多了。”口虽这么说,心中却十分生气。不久,还把碰撞了令徽的黄门贬到岭南。此时,代宗已经意识到鱼朝恩的权势熏天,已经快要到了只知道有朝恩,不知道有天子的地步了。此后,代宗对鱼朝恩产生了强烈的厌恶之情。虽然皇帝竭力掩饰,但有时候还是会有流露。宰相元载窥见代宗对鱼朝思心生恶感,便奏请将其除掉。代宗却一时下不了决心,因为鱼朝思军权在握,党羽众多。一旦事情不成,后果难以预料。元载却胸有成足,安慰代宗说:“只要陛下将此事全权交我办理,必能办妥。”于是代宗同意了,嘱咐元载千万要小心。

元载决非善类,也不是个正大光明的人物。他先用重金收买鱼朝恩的心腹,以便掌握其动静。鱼朝思每次上朝,总川射生将周皓率领一百多人护卫,又以陕州节度使皇甫温握兵在外为援。元载千方百计地把二人收买了过来。接着,代宗将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徒为山南西道节度使,以皇甫温为凤翔节度使。表面上看是投鱼朝恩所好,加重了其亲信的地位,实质是麻痹他。鱼朝恩还蒙在鼓里,不知祸之将至。然而,鱼朝恩在宫中的党羽觉察到代宗意旨有异,便密报鱼朝恩。鱼朝恩将信将疑,试探着上朝时,却发现代宗恩遇如常,就放了心。

大历五年(770年)三月初十,是传统的寒食节。按照惯例,代宗置酒设宴与亲贵近臣欢度节日。宴席结束后,代宗传下圣旨,要鱼朝恩留下议事。这有些不大寻常,但正值欢宴后,鱼朝恩也没多想,便坐车去见代宗(鱼朝恩是个大胖子,行动不便,每次上朝都坐四轮小车)。鱼朝恩一进殿,代宗劈头就问他为什么大胆图谋不轨。鱼朝恩大出意外,一时呆住,但很快冷静下来,为他自己辩白。鱼朝恩没有意识到大限将至,态度十分强硬,根本没有把代宗放在眼里。这时早被元载收买的周皓与左右一拥而上,当即擒获了鱼朝恩,并当场勒死在地。前后时间很短,处理得干得干净利落。

鱼朝恩弄权多年,结党营私,形成了自己一股强有力的势力,所以代宗仍担心其党羽闹事,尤其是担心引发禁军的骚乱。于是,下令对其党羽亲信免于追究,并下诏宣称:“你们均为朕之属下,禁军今后由朕统帅、勿有顾虑。”经过安抚,众心稍安,基本上没出现大的变故。鱼朝恩死后尚且让代宗煞费苦心,可见其生前是何等的风头。

代宗依靠元载的帮助,才杀了鱼朝恩。然而,杀死鱼朝恩后,他又厌恶元载专权,一直寻机除灭他。公元777年,鱼朝恩死后七年,代宗杀元载。元载是唐朝宰相中比较少有的贪官,好聚敛财物,其家产被籍没实,单是抄出的胡椒就有八百石,其他珍宝财物不可胜数。鱼朝恩死后,代宗总算汲取教训,不再重用宦官。然而,在代宗手中得到抑制的宦官势力,到了他的儿子德宗手中,却重新死灰复燃。

标签: 小人得志

更多文章

  • 揭秘历史!武则天女皇明明当的很好,为什么却要将皇位归还于李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很好

    说起唐朝时期的历史故事,想必人们就会率先想到武则天。虽说她是一介女子,但要比男子厉害很多,国家被她治理的井井有条!下面我们一同来深究武则天女皇明明当的很好,为什么却要将皇位归还于李家?她能把朝政管理的这么好,也是有原因的,从她出入宫廷之时,就显示出了治国的本事。当时李世民有一头狮子,肥胖任性,没人能

  • 放400死囚归家探亲后回来受刑,结果令人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死囚

    我国历史上基本都有一个规律就是新皇帝登基、过大寿等等由头都是可以有大赦天下,放过一部分坐牢的人的,但在李世民这里就不一样了,放400死囚归家一年到期后自动回来受刑。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的行为并不轻易为人所理解,甚至因为没有给别人解释好事情而最终引火烧身,但是这些事情都是为了达成一定目的而施行的,所以

  • 4、幽州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幽州

    幽州镇的治所在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市。幽州节度使管辖“幽、涿、瀛、莫、檀、蓟、平、营、妫、顺等十州”。约当今河北省中部、北部以及北京市和辽宁省西部的广大地区。幽州镇是河北地区三个叛镇中最强大的一个,其内部残杀、劫夺也最为剧烈。安禄山担任范阳节度使的时候,治所就设在幽州,在安

  • 大唐秘史:李世民为了长生不老竟吃丹药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大唐

    大多数的圣君贤主似乎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在继位前期勤廉为政、爱民如子,社会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而到了后期就开始骄傲自满、穷奢极欲起来。唐太宗李世民也没有逃脱这个“怪圈”。在“贞观盛世”的成功面前,他自认为在文治、武功及怀远三个方面都超越了古人,于是,骄傲自满的情绪开始滋长,思想与行为也逐渐发生变化。

  • 李世民11年不让武则天怀孕真相:一匹马断送恩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恩宠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她虽然事业有成,但是婚姻却十分坎坷。武则天14岁入宫,当了11年的才人,这期间,李世民虽然喜欢她佩服她,但武则天始终没有怀孕,这其中难道有什么隐情?李世民作为唐代的皇帝,他足够聪明。武则天貌美,入宫时刚14岁,正是美丽可人娇滴滴的时候,被赐号媚娘。但是武媚娘却并不如她的名字那

  • 《别样晚唐史》第一篇 曾经的春天_第二章 穿过玄武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晚唐

    ——前半截唐史隋炀帝去扬州了,长安城空了,天下失去了天子。在风雪中,禁苑内的一棵参天大树突然开出一派繁花来。等到花落叶萎后,枝头挂满了灿烂如火的果。满树红果在数日后化为漫天红蛱蝶,翩翩飞去。仰望着皑皑白雪中的红蛱蝶,城中的老人们喃喃自语:这是不是寓意着长安要迎来新的天子了?这时候,李渊(唐高祖)离开

  • “遣唐使”入唐的目的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目的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日本人凭借地理位置优势络绎不绝地前往唐朝,天皇政府正式派出的“遣唐使”数目也大大增加,达到了空前频繁的程度。唐太宗李世民在公元630年刚刚即位那一年,以犬上御田秋为首的日本第一次遣唐使到达长安。从此,日本连续不断地派遣遣唐使。从公元630~894年

  • “天补平均大将军”王仙芝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大将军

    唐代末年,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负担繁重,他们已是“饥无事,寒无衣”。农民的生活十分糟糕,一股暗涌正在酝酿之中。这时候任何一个冲突都能让这些走投无路的农民走上反抗的道路。当时,河南长垣一带许多农民为增加衣食来源,以制盐贩盐为生。但是官府为控制这一谋利甚多的行业,严厉禁止贩卖私盐。

  • 唐朝“朋党之争”持续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朋党

    唐朝的朋党之争开始于唐宪宗在位之时。公元808年,长安举行考试,选拔贤良方正直言敢谏之人。在参加考试的人中,有两个下级官员,一个叫李宗闵,另一个叫牛僧孺。两个人在考卷里评论时政得失。考官看了卷子后,评为上策,认为这两个人都符合选拔的条件,就把他们推荐给唐宪宗。宰相李吉甫是士族出身的官员,对科举出身的

  • 第五节 繁荣商业,振兴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的经济繁荣,导致了商品经济和商业的迅速发展。选一发展,集中地体现在商业都市的繁荣上。全国大中小城市星罗棋布,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颇为富庶,各地经济互通有无,贸易频繁,交通便利。当时以长安为中心,形成四通八达的几条重要交通干线,要道上设立了一千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