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究竟为何冷落爱将秦琼与尉迟敬德?

李世民究竟为何冷落爱将秦琼与尉迟敬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532 更新时间:2024/1/10 20:21:54

在封建史家的精心PS之下,后人眼中的唐太宗英明神武、从谏如流、任人惟贤,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可以归类为一代明君。

透过表相看实质,这样的评价显然经不起推敲。从登基前后对待心腹旧将的态度变化,就看得出来,李世民用人不是惟贤。

世人皆知,秦琼尉迟敬德是秦王麾下猛将,二人是李世民最亲信、最得力的心腹爱将,二人不但有救驾之功,更在开创大唐江山社稷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以至于有“双铜打出唐世界,单鞭撑住李乾坤”的说法传之后世。但李世民在作了皇帝后,秦琼与尉迟敬德干嘛去了?

成了门神,替唐太宗看大门了。一般讲来,看门的工作大多是交由狗来负责的。在李世民眼中,秦琼与尉迟敬德最多是两条功狗而已。

玄武门事变成功,李世民登基之初拜秦琼、程知节为左、右武卫大将军,都食实封七百户。尉迟敬德因为有射杀李元吉、逼李渊禅让之功,拜为右武侯大将军,食实封1300户。嗣后,秦琼、尉迟敬德虽然坐了冷板凳,至少还得以寿终正寝,而侯君集、张亮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了,二人都因谋反被诛。

一朝天子一朝臣,唐太宗登基为君,非但没有对秦府旧将提拔重用,反而是不隶属秦王府,不是李世民心腹,更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的李靖、李勣二人很受新君亲信重用。

唐太宗即位后,很有开拓疆土的雄心壮志,所以在位期间北破突厥、西伐吐谷浑、灭高昌、讨薛延陀、东征高丽战事不断。除灭高昌之役侯君集为帅,伐高丽之役御驾亲征之外,其余的战场,都成了李靖、李勣的表演舞台。

史书中记载了许多唐太宗宠信二李的政治秀,与冷落秦府旧将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时不时打李靖两记响亮耳光,然后塞几块糖果给他疗伤不同,李世民对李勣可谓关怀备至,以至于旁观的人瞧在眼中都会觉得肉麻。李勣暴病,“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前有曹孟德割发代首,后有李世民剪须疗伤,事异却同工。

又有一次,李世民在宴会上突然当众提出托孤于李勣,以其为顾命之臣。此举令李勃“雪涕致辞,因噬指流血”,一激动就喝高了,见李勣醉的一塌糊涂,李世民解下身上的御服为之御寒。

难道偌大的皇宫中就再没有一件其它的衣服吗?以至于非得让皇帝脱下衣服。宫女、太监们死哪去了?

其实,冷落秦府旧将是有深层原因的,李世民明白马上可以得天下,但不可以马上治之的道理。他通过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逼父而践天子位,心里太明白人臣造反谋逆对君权的威胁了。所以,凡是有可能对他君权形成威胁的潜在因素都必须要消灭于萌芽之时,对秦琼、尉迟敬德的冷落,从某种角度分析也算是对一些功臣的保全。

明白了秦府旧将地位下降的原因,就容易理解李靖、李勣为什么受李世民信任重用了。李靖可以出将入相,属于难得一见的人才。李勣为人低调、机敏,难得的是,二人虽功勋卓着,在朝堂之上同样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懂得夹紧尾巴作人的道理。低调、明尊卑的臣子,才符合统治者心思。李世民巩固、维护家天下也需要顺手称心的工具。

很显然,李靖与李勣早就看穿了这一切,明白“用舍行藏”的道理,所以可以与李世民这样的君王和平共处而相安无事。

标签: 爱将

更多文章

  • 隋末唐初农民起义军首领刘武周简史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起义军

    刘武周(?~622),隋末唐初农民起义军首领。河间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后举家搬迁到马邑(今山西朔县)。刘武周成年后,骁勇善射,广交豪侠之士。后来他离家投到太仆杨义臣的帐下,因远征辽东有功,被授予建节校尉。后来,刘武周以鹰扬府校尉回到家乡,太守王仁恭把他看作是州里的雄杰,对他十分器重。当时隋王朝

  • 唐代赋税制度与徭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徭役

    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其完善的赋税制度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租庸调制在唐初配合均田制的情况下,使得农民生产时间有了保证,赋役负担相对减轻,使许多荒地开垦出来,朝廷的赋税收入又了保障,府兵制也得到巩固。唐代初年,为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唐太宗等君臣们经常以历史兴衰作为借鉴,注重吸

  • 李世民为何正当壮年就去世?因一个枕头被气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壮年

    唐贞观二十三年,衙役搜索一个小偷的住处,发现了一个镶着珠宝的枕头,而且明显是一个女人用的。小偷交代,这是从弘福寺辩机和尚的禅房偷出来的。御史看过这个枕头不禁大惊失色,因为这种枕头绝对是皇家之物,只有娘娘和公主才能用,为什么会出现在一个和尚的禅房里面呢?这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吗?很快,这个枕头送到

  • 大唐落幕:牛李党争,朋党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朋党

    大唐王朝终究走向了衰落和灭亡。这次,不是某个皇帝的暴政,不是某次改革的失误,有的只是这个王朝日薄西山的命运。牛李党争,在天子面前,臣子之间的互殴,成为这挽回不了的王朝没落的开始。王仙芝最终毫无畏惧地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但他并没有来得及建立一个王姓的皇朝。继踵其后的黄巢,虽没有在某日“满城尽

  • 后唐明宗李嗣源临终懊粮为什么处理家事犯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家事

    长兴四年(公元933年),六十七岁的李嗣源面临死亡。他址后唐的第二个皇帝,在位已经八年,在五代君主中是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庙号为明宗。诸多儿子中有三个年龄较大的,一是养子李从珂,权臣安重诲曾诬其谋反,要求诛杀,他勃然大怒:“朕引:时穷困潦倒,全仗此儿拾马粪自赡。后日南征北战,也多靠此儿相

  • 中国古代有哪些至今都无法解释的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谜团

    中华历史几千年,其中发生了许多至今都无法解释的谜团,这些谜团也吸引着无数的历史学家去研究它,解读它。有很多事情,由于年代久远加上相关史料记载的缺失,便成为了千古未解之谜!一、十二铜人下落之谜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防止六国后人造反,收尽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据史书记载,这十二铜人每个重千旦,相当于现在

  • 唐太宗的母亲去世后被追封为皇后,他老爹为她不再立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为她

    历史上皇后很多,今天来介绍一下太穆皇后,李渊的妻子,李世民的母亲窦氏。窦氏是京兆平陵人(今陕西武功),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之女,聪慧刚毅,颇有才华。据说这位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三岁时这头发就已经与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就将她养在宫

  • 第四节 手工兴起,成就卓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第四节

    农业的繁荣,带动了手工业,商业、交通及城市经济的繁荣。丝织业、陶瓷业、造船等传统手工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突破性的飞跃。像唐三彩已成为唐朝繁盛的典型代表。手工业的发展,在开元时期卓有成就。西安何家村发现的唐朝窖藏金银器,据专家考证,是豳王李守礼府上的遗物。其工艺之精致,造型之细腻,是以前所少见的,反映

  • 李世民临死前,为何要15岁女儿强行出嫁,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有什么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李世民即将驾崩之时,心里最挂念就是他的儿子女儿们。《据资治通鉴》记载,李世民临终托孤,拉着褚遂良的说:“朕佳儿佳妇,尽托于君。”褚遂良李世民临终之前,已经不是那个心狠手辣的秦王,这个时候的他只是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他对于儿女的牵挂,还体现在强行嫁女的事情上。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三年的

  • 【唐朝·李世民】天策上将、千古名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上将

    李世民唐太宗于隋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出生于贵族之家,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4年娶妻长孙氏,后称长孙皇后。隋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被突厥十万骑围困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李世民应募从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救援,提出虚张军容,昼引旌旗数十里,夜以钲鼓相应的疑兵计。时值东都及诸郡援兵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