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高句丽这样对待阵亡士兵 李世民发誓要将其灭亡

高句丽这样对待阵亡士兵 李世民发誓要将其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245 更新时间:2024/1/8 9:38:54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地区存在过的一个政权,它从汉元帝建昭一年建国到被唐高宗所灭,共存在了七百余年。如今的高句丽人已经和匈奴人、突厥人、西夏人一样,在历史上彻底销声匿迹了。自隋炀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到唐高宗将其灭亡为止,中国对高句丽的灭国战役历时两朝四帝,共计七十余年。那么高句丽和中原王朝到底结下了什么仇恨,让杨广、李世民等帝王非要将其灭之而后快呢?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下江南时所作的一首诗,道出了他三征高句丽的原因。诗中有这样两句:“我梦江都好,征辽亦偶然。”这就是隋炀帝亲口做出的解释,三次远征,劳民伤财,搞得一个强大的隋朝轰然崩塌,自己也被部下杀害,这一切的开始竟只是隋炀帝一个偶然的念头。

自汉末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朝建立,几百年来中原地区终于诞生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政权,这让高句丽很不适应,不愿向隋朝皇帝低头,隋文帝眼看高句丽人骄傲自大,就曾下书斥责说:“尔等如此,是何居心,辽水虽广,但比长江如何?高句丽人口虽多,但比陈朝如何?”此时的隋朝刚刚南下统一全国,正是钱粮丰足,兵强马壮之时,高句丽的国王看到书信,急忙遣使准备入朝进贡。

本来事情就会到此为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然而可能是天要灭高句丽,这位恭顺的高句丽国王病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位新任的高句丽国王骄傲自大,仗着地处北国,不愿向隋朝皇帝低头。杨广继位后,周边小国国王纷纷入朝祝贺,只有高句丽人没有来,杨广对此非常恼火,随即向高句丽国王下达了旨意:“你应早日来朝,勿有疑虑,假如不来,朕当率领王师去见你!”

这封旨意威胁的意味极大,然而高句丽国王根本没把杨广的旨意放在眼里,仍然拒不入朝。这下杨广终于爆发了,自大业八年开始三次征讨高句丽,给高句丽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只可惜未能彻底将其征服,隋朝国内就爆发了农民起义,隋朝也随之灭亡了。

如果说杨广的征讨是出于偶然,那李世民的远征就可以称得上是有理有据了。当年隋军从高句丽撤军后,高句丽人为了庆祝胜利,将隋军阵亡士兵的遗骸堆积起来,做成了一道景观,让人欣赏。李世民听说此事后,怒不可遏,他一面派人亲赴高句丽收葬隋军士兵,一面组织人力,粮饷,立誓要灭亡此国。

贞观十九年,唐朝历经十几年贞观之治的发展,国力强盛,四夷归附,李世民决定亲征高句丽,在远征之前,李世民对唐军士卒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说:“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朝数次远征皆失利,今朕御驾亲征,一为报中国子弟之仇,二为彻底剿灭其国。”

不过可惜的是唐太宗的这次远征,仍然未能将其彻底灭亡,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到了唐高宗李治时期,唐朝国力更加强盛,终于在公元668年,彻底灭亡了高句丽,完成了隋唐几位帝王的遗志,从此高句丽在历史上彻底烟消云散了!

标签: 要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的参与者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参与者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明君,他在位期间,国力昌盛,百姓安居乐业。然而后世很多人对李世民的皇位非常感兴趣,他的皇位确实得来不易。根据历史上记载,李世民真正继位是玄武门之变胜利之后。那么李世民到底与玄武门之变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李世民像李世民的父亲名叫李渊,是一个贪图享乐,爱好酒色之人

  • 高力士的一生:唐明皇的太监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军师

    对君忠心,赐死贵妃力士常宿禁中,四方进奏文表,必先过目,小事便自行裁决。玄宗说“力士当上(值日),我寝乃安”,在朝廷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子李亨(后为肃宗)呼之为二兄,诸王、公主呼之为阿翁,驸马辈呼之为爷,唐明皇李隆基也不直呼高力士的名字,称呼他:将军。他的资产富过王侯。曾

  • 太和公主——唐朝最后一位和亲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太和

    太和公主太和公主是第四位被送到回纥(回鹘)可汗的大唐公主,尽管西方敦煌学的研究者对她的评价颇高,但是在我国,她的名气却远不及初唐的高阳公主、文成公主或是盛唐的太平公主。公元821年,回鹘保义可汗请婚,唐穆宗许以亲妹妹、宪宗之女永安公主嫁之,尚未成行,保义可汗就死了,永安公主留在唐土,出家做了道士。穆

  • 此人篡夺皇位,结果却得到“被篡位者”高度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位

    唐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处于鼎盛之时的唐朝是万邦来贺,周边各国及各部落奉唐朝为上邦。知悉历史的人都有了解,唐朝是不连贯的,因这之中夹杂了15年的武周时期。公元690年九月九日,武则天称帝并改国号为“周”,公元705年,李唐旧臣趁着武则天病重发动了政变(神龙革

  • 揭秘真实的唐高宗:文治武功不逊于李世民,昏懦只因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文治武功

    唐高宗是掩盖在李世民和武则天光环之下的一个男人:不争气的儿子,懦弱的丈夫。对于高宗,自古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于把他放在太宗的光环中考察,即使对他在位期间的政治评价,也会和贞观之治联系起来:“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好像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明了高宗的政绩。那么,究竟是他本身懦弱,还是历史学家把他写

  • 唐太宗忍了这一人数十载,不敢杀他,仅敢在他过世后,砸碎其墓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这一

    如今提到唐太宗,绝大多数人都觉得他是一名大有作为的明君,他在当皇帝的那时候,始终全是勤务政务,解救老百姓于水火之中,缓解群众的承担,不论是高官重臣还是一般群众,都非常的钦佩他,他办事的方式,也变成了之后的皇上学习培训的构造函数。魏征过世的那时候,唐太宗非常的难过,而且还讲过几句广为流传到如今的名言,

  • 对待功臣,为什么朱元璋杀绝,而李世民却很少,原因出自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功臣

    在古代有很多了不起的皇帝,例如我们常说的,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武帝汉刘彻(前156年—前87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公元649年),一代女皇——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宋太祖赵匡胤(公元927年——公元976年)等等。这些皇帝,在历史上都有一定的成就,对于后世也

  • 【唐朝·元德秀】以音乐教化构建“琴台善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

    元德秀抚琴图元德秀,(公元六九六年至七五四年)字紫芝,河南人。生于唐武后万岁通天元年,卒于玄宗天宝十三年,年五十九岁。少孤,事母孝。举进士,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菌席。家贫,求为鲁山令。岁满去职。爱陆浑佳山水,乃居之,陶然弹琴以自娱。房琯每见,叹息道:“见紫芝

  • 历史上同样都是篡位,朱棣为何比李世民艰难?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都是

    我们国家皇帝存在了几千年了,总是一个一个的换,他们一个人就管着全天下左右的事情,所有的人。有的很勤奋,他们每天努力的工作,有的很懒,因为有特权,他们什么也不干,整天的玩,欺负我们,但是历史是很公平的,好的坏的会全都完整的记下来。小编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两个很特别的皇帝,他们都是很出名的,有两方面的出名,

  • 她嫁给小自己15岁的李世民,还侍奉过6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嫁给

    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但是在中国古代很少有男的娶比自己年长的女的。那为何一代帝王唐太宗李世民要特立独行,进行了一场姐弟恋,这个女人到底有何魅力让李世民为之倾倒。下面讲述这位侍奉过六代君王女人的一生。前段时间萧后墓出土了一件保存相对比较完整的皇冠,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等级最高、结构最完整的皇后冠饰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