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法律大于皇权的瞬间,这些帝王无一不是明君

历史上法律大于皇权的瞬间,这些帝王无一不是明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62 更新时间:2024/1/3 17:43:23

有一段时间国内市场宫廷剧泛滥,不管是穿越类型,还是后宫斗争类型,这些电视剧大多收视喜人,并且能够在各大电视台可以重播无数遍。

剧中的人物互相倾轧碰撞出精彩的剧情,其实细细想来,一切的背后无非是权力观念在作祟。古代封建社会,皇权如同皇冠上的宝珠,对任何人都有着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龙椅主人的命令就意味着法律,不遵从的后果就是“抗旨不尊”的杀头重罪。

那么在延绵的封建历史中,有没有法律比皇帝还要大的事情呢?

一、房子不是你想拆想拆就能拆

1866年,普鲁士国威廉一世被推举为为北德意志联邦主席。这位号称“屠夫炮弹亲王”的国王少年时代便参军与拿破仑交手,中年时又因镇压国内革命而出名,在俾斯麦的辅佐下又大有一统德意志联邦的趋势,可以说一时风光无两。

某天,这位普鲁士最高领袖带领众人站在宫殿顶层望远聊天,不爽的是远处一座破旧的磨房遮挡住了视线。本是兴致勃勃,却让一座旧房子扫了兴。

他派下属与磨房主交涉,准备把旧房子买下来然后拆毁。这也是个合情合理的交涉,没想到的是房东不同意。因为磨房是祖上传下来的,是个念想,即使不磨面也要寄托着全家的哀思。皇帝以为房东坐地起价,于是开出了更高的价钱,可惜还是被拒绝了。

这下威廉一世生气了,德意志都是我的,何况你家这破磨房?!皇帝大手一挥,磨房顷刻间夷为平地。

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磨房主人就将皇帝告上了法庭。几个法官稍微一商量,迅速做出判决:国王必须将磨房恢复原貌,并赔偿房东的损失。威廉一世知道后,无奈地说:“我头脑发热做错了事情,幸亏还有这么好的法官,实乃国家之幸!”于是,威廉一世执行了法院判决。

无独有偶,北宋的皇宫可以说是中国历史的大一统王朝中面积最小的了。传说最早是赵匡胤将节度使府扩建而成。可惜到了宋仁宗时期地方明显不够用。

仁宗皇帝想着将皇宫扩建一下,可是四周都是百姓的居所。于是他命下属与周围百姓商量,说扩建皇宫需要你们搬迁,价格都好商量。

可用脑子想一想,皇宫是龙气最盛的地方,谁都想沾沾光,于是那些邻居死活不搬,无论开价多少。宋仁宗只好在原来的皇宫中憋屈着,却造就了一段佳话。

二、案子不是你想审想审就能审

17世纪初的英国是由詹姆斯一世统治,一天他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去皇家法院亲自审理几个案子。当天在皇家法院主持事务正好是首席大法官柯克爵士。

等国王说明来意之后,大法官只能遗憾地说:“对不起陛下!您没有审理案件的权力!”詹姆斯一世听后大怒,厉声质问对方:“整个英国都是我的,区区几个破案子,我却没权力审理?”

柯克法官寸步不让:“陛下您是国家元首,管理的是国家的内政、外交,但您确实不能亲自审理案件。这项工作是门艺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在没有达到精通以前,任何人都不能审理案件。”

听完大法官的话,詹姆斯一世也只能软了下来,一边夸赞柯克是国家栋梁之材,一边带着随从打道回宫了。

话说无巧不成书,那位宋仁宗也曾有过法官情缘。有一段时间,身边的内侍、私臣频频犯法,他觉得自己脸面上有些过不去了,于是下令犯法之人属于皇室的家奴,自己判决处罚就算了。宋仁宗以家法处置自己的家奴,从理论上讲也说的过去,毕竟后宫前朝有别,清朝皇帝一直都是将二者分开看待。

御史台的谏官王贽对此事却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皇帝不是专业的法官,如果审判过程中掺入自己感情以致失去公允,那么将来刑法官员审判就会失去评判的标准。并且如果皇帝都亲自审案子了,那么国家的司法体系一定会遭到破坏,出现名存实亡的现象。

王贽坚持,“请自今悉付有司正以法”。

宋仁宗也不敢再逞强,只好答道:“许之”。

三、结论

当然,不同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唐太宗李世民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了,然而他可以因为一匹心爱的骏马暴亡而随意杀了养马人。明朝开国之主朱元璋为了自己的政治捭阖,可以凭借明初四大案将数万生命为自己的政治目的陪葬。

普鲁士的法官为什么敢判国王败诉?柯克爵士为什么敢把英王挡在法院门外?宋仁宗又为什么会顾忌法律?恐怕这就是对法律的理解。

古人经常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中国古代将皇权定位在法律和社会力量之上,没有任何机构和力量可以制衡。法律的作用完全在于帝王自己的认识。

所以在封建社会里权力太重要了,它贯穿于各个角落,深植于人的思想之中。也正因为如此,权力的姿态才对许多人有一种难以抗拒的魔力和诱惑!也正因为如此,宫廷剧的火热未必全因为内容的制作精良!

封建社会已经过去,法律是所有人的法律,权力也是所有人的权力。

标签: 皇权

更多文章

  • 不按套路出牌的武将——史思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将

    史思明任叛军领袖后证明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骁勇善战,胸怀才略,担任大将军期间多次建立战功。史思明的一生极具戏剧性,他多次叛乱,最后竟被儿子所杀,可以说是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虽然有着雄心大志,并立功无数,然而,他的一生并不成功。因骗升官,随安叛乱史思明本是少数民族突厥人,原名干。是营州宁夷州突厥杂胡

  • 王叔文是谁?昙花一现的王叔文改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昙花

    要说这昙花一现,说的是,这昙花开花时间非常短,经历了漫长的等待之后,却才看到它绽放过美丽的笑脸,转身便过去了。因此,人们用这个词来形容某种珍贵的稍纵即逝的事物。而这昙花吸引人的,不是说它的花朵如何娇艳动人,却是它的短暂给人的惊喜之后的留恋。其实,这世界上很多东西也是这样,人们对他的珍爱与留恋,不在于

  • 驸马太过分!竟把李世民最爱的小女儿家暴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驸马

    驸马,在很多人眼里多是对公主尊敬爱护,甚至唯唯诺诺,因为公主代表着饭碗。但史上也不缺胆大包天之徒,唐朝有个不开眼的驸马,居然对自己的公主老婆玩起了家暴,结果就是公主死了他自己也被砍了头。新城公主虽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21个女儿,但她是李世民原配夫人长孙皇后所生,与高宗李治属于同父同母,二人从小关系亲

  • 李世民为什么能当上皇帝?真的是靠两条龙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是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讳世民,高祖次子也,母曰太穆皇后窦氏,生而不惊。方四岁,有书生谒高祖曰:“公在相法,贵人也,然必有贵子。”曰:“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其年几冠,必能济世安民。”书生巳辞去,高祖惧其语泄,使人追杀之,而不知其所往,因以为神,乃采其语,名之曰世民。这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当年,也就是公元

  • 李世民究竟是怎么当上皇帝的?背后势力有多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怎么

    唐朝的盛世我们都是能看到的,在李家的带领下,唐朝算是历史上不多的非常好的朝代了,而对于唐朝我们的了解也是最多的,在这个朝代有大文豪李白,还有很多很多像他一样的大诗人,还有很多很多的大将,骁勇善战的厉害人物,就连皇帝都是数一数二的,让人钦佩的超厉害的人,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谈谈李世民。这样一位让人崇拜,真

  • 33岁的李世民为何爱上嫁过5次的“半老徐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半老徐娘

    历史上迷倒君主的MM不计其数,然而,历经多次改朝换代,却还能让美女成群的君主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女人,在中国历史上恐怕寥若辰星、屈指可数。萧皇后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一举摘下了历史上最抢手女人的桂冠。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至于说她美到什么程度,语言可能根本无法描述,从她年近五十仍让李世民看得丢了三魂六

  • “领头羊”好做吗?让李世民教你玩转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教你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伟大的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集团管理的顶尖高手,他的一些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怎么以人为本?李世民说:“执政23年的经验告诉我,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就是以人为本的主旨。”唐朝集团在李世民的精心管理下,不断发展经济,出现了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康的良好局

  • 成德问题,妥协下的和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从安禄山叛乱,到宪宗登基的这许多年之中,唐代的藩镇结构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相反,此后的几任皇帝要不就是懦弱无能,任藩镇割据嚣张下去而听之任之,要不便是即使有万般才能,但王朝根基的薄弱以及财政的匮乏,让他们无力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反正现在的情况是,日子过了一代又一代,皇帝换了几任,而藩镇却还是老样子,一

  • 贞观之治背后:李世民竟然坐享隋朝100年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民安居乐业,歌舞升平,皇帝温良慈善,百官恪尽职守,米缸里装的是吃不完的小米,田地里生长着绿油油的蔬菜……总之,这样一个近乎于传说中的美好时代,是由唐太宗李世民一手创造出来的,所以他在中国皇帝排行榜上,理直气壮地占据了首位。但这一切,却只不过

  • 皇帝都爱美女佳人,为何李世民偏不碰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许多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而她跟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有人说李世民从来没碰过武则天,也有的人说碰了,到底碰没碰呢?在刘晓庆饰演的《武则天》电视剧中,武则天被人包裹起来,送到李世民身边,但她进门后一直哭,李世民也就不愿强求她,于是放她走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