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隋灭陈建康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隋灭陈建康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772 更新时间:2023/12/4 22:34:30

战争概述:杨坚建立隋朝之后,南、北两大政权的国力差距日益增大,灭陈成为了隋王朝的最重要的政治目标。隋文帝杨坚平定突厥消灭后梁后,于隋开皇八年(588年)

十月发动五十一万八千大军,兵分八路灭陈。开皇九年正月渡江后攻进建康城,陈后主叔宝被俘投降,陈亡。分裂近三百年的中国迎来了隋唐大一统时代。

将帅星数: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

精彩星数:★

政治影响星数:★★

综合星数:8★★

战争类型:分战在拥有五十一万大军的情况下,分战各路击破是最好的选择,杨坚杨广父子没有犯错。

战争深度解析: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

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公元589年除夕的采石。远处还有隐隐的炮竹声传来,但已惊不醒陈兵的美梦。他们不能回家过年,他们也不能像自己的皇帝一样抱着美貌绝艳的张丽华睡觉,可谁都不能阻止他们在年三十喝上几碗醉人的江南米酒,然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打仗也要过年吧。

江对面很安静,隋人也睡了吗?

贺若弼和韩擒虎的部队就这样静悄悄地渡过了长江,来结束一个不该当皇帝的文人的帝王生涯。

陈叔宝字元秀,是陈高宗陈顼的嫡长子。公元582年,当杨坚为了解除南、北双面威胁,和突厥人大打出手的时候,陈叔宝上台,成为南陈的第四任皇帝。

叔宝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温室里培育出来的花儿,平生的爱好只有两件:女人与文学。

作为男人这倒无可厚非,但作为一个皇帝,这就是致命的缺点。

南陈政权先天不足,从开国君主陈霸先开始,支撑这个摊子就很辛苦。南陈的地盘相对于宋、齐、梁大幅度缩水,西不得巴蜀,北不得淮肥地区,江南一带又经受了侯景之乱的重大打击,南陈的人口大约比南宋的人口少了一半,仅为四百六十万左右,军事实力也同样衰弱。

从陈霸先(陈武帝)、陈蒨陈文帝,陈霸先之侄)、陈顼(陈宣帝,陈文帝之弟),南陈的前三代都算是贤明有为之君,任劳任怨、吃苦受累,也只能勉强维持门面(陈宣帝曾一度收复过淮南,但也很快失去),力求自保而已。

陈叔宝上台,不想像祖辈们活得那样辛苦郁闷,决定用青春赌明天,拿痴情换此生,潇洒走一回。爱情是少不了,孔贵妃、龚贵妃,那是红颜知己,张丽华更是痴心爱人,含在口中怕化了,搂在怀中怕飞了。

物以类聚,皇帝如此痴情,受宠的大臣,大多都是色鬼文人墨客,尚书江总,最擅长的是写艳诗淫词,却大得叔宝的赏识。都官尚书孔范,特长忽悠,叔宝的任何荒淫之举,在他口中笔下都成了感人惊艳的故事。叔宝对孔范很欣赏,听不得任何人的嘴里说出孔大才子的半句坏话。

南陈政权由江、孔之流执掌,其结果可想而之。

面对南陈这样的鱼腩,杨坚取代北周建立隋王朝后,却没有急于吞下。北方是强大的慑图可汉突厥,南方是奢靡的诗人情圣,杨坚决定先啃硬骨头,平定不安分的突厥人。

杨坚将主要精力放在北方突厥人的身上,但也没有停止对伐陈作准备:一是隋、陈之间隔着长江,进攻长江必然需要强大的水军。杨坚先后派遣上柱国杨素、李衍等人营造战舰,训练水师。为了蒙蔽陈人,他又命大将贺若弼在长江边放置老马旧船,让陈人以为隋朝水军力量薄弱,不以为备。二是沟通南北交通。杨坚组织了大批人力物力,开凿北起淮河山阳(今江苏淮安),南至长江北岸江都(今江苏扬州)的运河,沟通南北交通,保障战时物资输送。三是实施疲敌原则。经常在收获季节做出要大举伐陈的姿态,陈兵经常防备,不仅耽误农时,而且时间一长,陈兵就习惯了把隋兵对岸的集结当成了军事演习,不以为备。四是制造舆论,大举宣传夸大叔宝君臣的荒淫之举,动摇南陈军兵人心。

开皇八年(588年)十月,杨坚任命晋王杨广、清河公杨素、秦王杨俊为行军元帅,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史,调集行军总管九十、水陆军五十多万人,以晋王杨广为这次灭陈之战的总元帅,分兵几路正面突破长江。

一路军由秦王杨俊率水陆军由襄阳(今湖北襄樊),进屯汉口;二路军由清河公杨素率水军由永安顺流而下;三路军由荆州刺史刘仁恩率部由江陵与杨素会合东下;四路军由庐州总管韩擒虎率部由庐江攻采石;五路军由吴州总管贺若弼率部出广宁进攻京口;六路军由蕲州刺史王世积率水军出蕲春(今湖北蕲春东北),从蕲口入九江;七路军由青州总管燕荣率水军由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入太湖攻吴郡(今江苏苏州);第八路军由晋王杨广率部自寿春入六合。

八路大军前三路以秦王杨俊为战前总指挥,在长江上游行动,主要战略目的是切断上游陈军救援建康;后五路大军由晋王杨广直接统率,在长江中下流向建康发起攻击,其中又以韩擒虎、贺若弼、杨广的四路、五路、八路军为主力。王世积和燕荣的六、七路军在建康东西两侧策应。

十一月初一,杨坚在定城(今陕西潼关西)举行了誓师大会,向陈叔宝说我来了。

在长江上游,秦王杨俊率十万部自襄阳进至汉口,派大将周法尚率水军三万顺江而下,占据了樊口。杨素也率部抵三峡,南陈守将周罗睺不能与之争锋,退至江夏,与郢州刺史史荀法合兵与杨素相持。杨素沿江东下,与刘仁恩部合兵,袭占了狼尾滩。南陈荆州刺史陈慧纪派遣南康内史吕忠肃率军驻扎在岐亭,据守巫峡。并在长江北岸岩石上凿孔,跨江系三条铁锁链,横截上流江面以遏制隋军船只。杨素、刘仁恩与南陈部打了四十余战,打得非常惨烈,在公元589年正月,以伤亡五六千的代价击败了岐亭的南陈军,毁断江上铁链。隋军继续顺江南下,连克安蜀、荆门,驻守公安的南陈军见不能坚守,企图弃城率部下三万水陆军回援建康,却被秦王杨俊阻于汉口以西,杨素、刘仁恩率部与秦王杨俊会合,完成了对长江上游的控制,并歼灭上游的南陈主要兵力。

相对于上游部队遇到的顽强抵抗,下游部队遇到的抵抗要弱很多。当隋军下游各部集结于江北各地,准备渡江时,南陈的建康城里正热闹地准备着公元589年的元会。为了不影响陈叔宝过春节的心情,执掌南陈机密要事的中书舍人施文庆、沈舍卿对隋军将即攻入的紧急军报隐而不报,不但拒绝了将军樊毅等人加强京口、采石等地防备兵力的建议,竟然将镇守江州(今江苏九江)的南平王陈嶷、镇守徐州(今江苏镇江)的永嘉王陈彦召回建康过新年,连二王在江、徐布防的战船都开着回建康当新年花船用了。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建康城一片喜庆,城内老小皆涌上街头观看热闹的元会。而这时的隋军开始了大规模渡江,韩擒虎部在除夕率部夜渡长江,袭占采石,贺若弼部由广陵进攻京口,晋王杨广部由宇文述自桃叶山(今江苏六合西南)渡江进攻石头(建康北之要地),王世积部自蕲口入江进九江,燕荣率水军从东海傍海南下入太湖攻吴郡。

此时南陈的长江防线竟然“江中无一斗船”,杨坚的各部都未遇到大的抵抗就渡过了长江。

陈叔宝以叫花子也得过三天年的态度,直到大年初四方才召集群臣商量应对之计策,派骠骑将军萧摩诃、护军将军樊毅、中领军鲁广达等率军迎战,但是却将军事指挥大权交由不学无术的施文庆。施文庆小人一个,想的不是如何阻挡隋军,却是不让其他将领立功。

正月初六,贺若弼部攻克京口,活捉徐州刺史黄恪,向建康逼进。正月初七,韩擒虎攻克姑熟,此次南征,杨坚十分注意对江南民众人心的收服。杨素、贺若弼、韩擒虎等部的军纪都比较严明,善待战俘,从未对百姓进行掠抢,让江南的百姓对隋军消除了畏惧。韩擒虎更是因为素有威名,所到之处百姓都前来观望这位大名星,南陈鲁世真、田端等部纷纷来投。

很快,贺若弼部抵达钟山(今南京紫金山),韩擒虎部抵达距建康约二十里的新林浦,宇文述部抵达距建康十四里的白下城,对建康城完成了合围。

此时的建康城,仍然有十万部队,建康又是六朝之都,城高池深,凭城坚守,南陈仍有可一线生机。不过此时的陈叔宝已乱了方寸,晚上就只知道抱着张丽华哭,哭完后搞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战阵,令鲁广达、任忠、樊毅、孔范、萧摩诃在白土冈摆出一字长蛇阵,阻击隋军。

此举正中隋军下怀。正月二十日,贺若弼首先向南陈鲁广达部发动了攻势,鲁广达是南陈最后的名将,很有实力,贺若弼并没有在鲁广达身上占多大的便宜。贺若弼及时调整战术,集中兵力进攻孔范、萧摩诃部,孔范只会耍嘴皮子动笔杆子哪会打仗,没开打就吓跑了。而萧摩诃虽是猛将一名,但是陈叔宝风流淫荡,连他老婆也没放过,给萧摩诃戴了绿帽子,知道了内情的萧摩诃把牙打碎了往肚子吞,但对保这样的昏君也没多大兴趣,毫无战意。孔、萧二部退溃,其他几部也弃阵逃回建康。

在贺若弼部与南陈军主力激战之时,韩擒虎部从新林浦直逼建康,南陈各部均已失去战意,从一字长蛇阵逃回的任忠率部投降了韩擒虎,任忠引导着韩擒虎部杀入了建康。

陈叔宝慌乱之中,带着张丽华和孔、龚二妃躲到了枯井里,被隋军俘获。

建康被隋军攻克,南陈灭亡,三百年后,中国重新迎来统一时代。

战争人物命运走向

韩擒虎:

韩擒虎,字子通。生在将门之家,其父韩雄是北周大将军,曾兼领八州刺史。韩擒虎自幼文武双修,深得西魏执政者宇文泰的赏识。其父逝世后,韩擒虎承袭父亲的爵位,又因军功拜为都督,成为了北周的一名虎将。北周伐北齐,大军至金墉城受阻,韩擒虎单枪匹马闯金墉城,向金墉城守将独孤永业陈述要害,打动了独孤永业,让独孤永业开城投降。

灭陈之战,韩擒虎一马当先,除夕夜渡长江,俘虏陈后主,立下头功。

灭陈之后韩擒虎被封为上柱国,杨坚又让他坐镇凉州。突厥人知道有韩擒虎镇守边塞,不敢轻易来犯。

开皇十二年,韩擒虎病逝,时年55岁。根据民间的版本,韩大将军在阴间的职位是阎罗王。“生为上柱国,死为阎罗王”,韩擒虎的一生很是风光写意。

韩擒虎有一个外甥,后来也相当有名气,那就是大唐第一名将李靖

贺若弼:

灭陈之战,到底谁占第一功,战后隋王朝的两大名将韩擒虎和贺若弼争得个不可开交,甚至刀剑相向,最后隋文帝杨坚不得不出场打了个圆场,二人并列头功,同封上柱国,赐物八千段,方了结这段官司。

争功,贺若弼有家传。其父贺若敦是北周大将,贺若敦曾经率兵攻陈,一度打到了湘州,后来没有援兵,只好回撤。回师后,当时执掌朝政的宇文护却以其畏敌为由罢了贺若敦的职,贬为平民。

后来由于战事需要,朝廷又重新任用贺若敦为刺史,但贺若敦一看以前平级的同事现在官都比他大,很不满,整日牢骚满腹。后来宇文护知道了,大怒之下以诽谤罪逼贺若敦自杀。

贺若敦死前告诉自己的儿子贺若弼两件事:一是要替他完成平定江南,统一中国的愿望;二是让儿子不要犯自己牢骚太盛导致身败名裂的毛病。为了让儿子记忆深刻,他还用锥子把儿子的舌头扎出了血。

二十五年以后,贺若弼完成了父亲的遗愿,成为了隋王朝平定南陈的第一功臣。但是他忘记了当年父亲在他舌头上扎的伤口了,事后与韩擒虎大肆争功,老爷子当年怎么死的全忘记了。

之后贺若弼的嘴就没闭上:杨素只是猛将,韩擒虎只是斗将,史万岁只是骑将,隋初四大名将就他一人最牛。贺若弼的大嘴得罪了很多人。

杨坚也烦他了,一度将他贬为平民,后来念他功勋,再度用,不过却不重用。

后来杨广上台,贺若弼本与太子杨勇亲善,此时更管不住自己的大嘴,杨广没什么耐心,将他诛杀。

当年贺若敦在儿子舌头上扎的一锥,真没起作用。

杨广:

灭陈之战,时为晋王的杨广是五十一万平陈大军的最高统帅,这年杨广年仅二十岁。隋军在杨广的指挥下,战术运用得当,部队纪律严明,杨广的军事才能在老爷子杨坚的眼皮子底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身为晋王的杨广对待父母“孝顺”,除了在战场上有好表现外,又爱好文学,招贤纳士,太子杨勇和他比起来就相形见绌。这样全面的表现打动了天下人,包括杨坚。谁都认为他是大隋帝国最合适的接班人。

最后杨坚作出了错误的选择,不过时光倒流,或许这样的选择还会重复,因为杨广太有才了。

其实,才华不仅能治国,更能亡国。

战争猜想:

南陈的灭亡,已经不可避免,即使最后的当家人不是陈叔宝这样的败家子,这个摊子恐怕也撑不下去,建康之战是一场没有什么悬念的战争。唯一的悬念是,当初杨坚如果把平陈这样的大功留给杨勇去夺取(杨勇不一定有杨广完成得这样出色,但完成任务问题不大),杨勇能凭此战立下的威名保住他的储君位置吗?隋朝的第二代掌门位置,可以说交给谁都会比杨广做得好。

当初杨广率领着五十一万大军去完成一件光荣的任务时,大隋帝国的命运,好像也已注定了。

标签: 之战

更多文章

  • 当初李世民用计打败了刘黑闼 后人再用这计谋差点推翻了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再用

    唐朝之所以能够建立,说起来最大的功劳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功劳,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从开始起兵李世民可以说每次都冲在前边,不仅如此他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将领,很多的人都败在了他的手里,他可以说是用兵如神了。李世民在战场上其实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跟刘黑闼作战的时候,李世民也曾经吃过大亏,当时李世民手下有很多

  • 纵情声色——宫女遭殃幽宫怨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宫女

    隋炀帝自宣华夫人去世后,伤心欲绝,整天长吁短叹,再也打不起精神。萧皇后见状劝说:“宣华虽死,为什么不另选佳人,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国色天香的丽人么?”一语惊醒了沉醉于旧梦中的隋炀帝,他对宣华夫人的怀念反正是在色不在情,只要有美人填补,他便可以忘却伤心。于是他一面下诏广征天下美

  • 杨素的故事:权倾大隋的多面能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杨素是隋朝的权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时任车骑将军,曾参加平定北齐之役。他与杨坚(隋文帝)深相结纳,是一个能笑着打硬仗、打恶仗的将军。他不满足于自己仅仅是一个军事家,而是要求更多的权力。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废掉了太子,可谓权势熏天。笑着打硬仗、打恶仗的将军消灭陈朝,统一全国,是

  • 渭桥之盟——大智大勇平忧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大智大勇

    北方的突厥主颉利可汗,虽然曾与李世民在豳州定盟,但后来依然屡屡进犯。武德九年(626年)八月,颉利和突利再次举兵二十万,侵入唐的边境泾州(治今甘肃镇原东南)。太宗下诏戒严,并派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带兵前去抵御。敬德到了泾州后,正好与突厥兵相遇,杀死突厥一千多人。吃了这一败仗后,颉利继续向长安进

  • 此人为过一把皇帝瘾,结果却搭上一家人的性命,头被几天几夜挂在国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几天

    宇文化及,此人也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号人物。这一人物从来都没有什么好的名声,人们对他的冠词第一反应便是隋末叛军的首领,李密曾将其称为“斯乃赵高、圣公之流”。实际上他造反的原因,和他所处的政治环境及性格有着莫大的联系。宇文化及少年时说好听点,也算是“鲜衣少年&rdquo

  • 王伯当是谁? 隋唐瓦岗寨着名将领王伯当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隋唐

    王伯当简介:王伯当是谁?想必看过隋唐演义的都印象深刻,尤其是他对于李密的忠心耿耿更是让人无法理解,最后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这位瓦岗寨的神射手吧。王勇(?-619),字伯当,隋末瓦岗军将领。籍贯不详,初于济阳(今河南,兰考县东北)率众起义,曾推荐李密于翟让,使得李密代替翟让成为了瓦岗起义军的首领。617

  • 史上第一老奸巨猾,杀皇帝侵占皇妃,一句话至今流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老奸巨猾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古代的一位反派典型,这个家伙大家看我的标题就知道这个人坏的流油,这个人就是隋朝的宇文化及。相信不少看过《隋唐英雄传》的朋友都对这个名字有着深刻的印象,在电视剧中这个宇文化及和他的儿子宇文成都可谓是一众英雄好汉的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而宇文成都更是糟蹋了秦叔宝的女人蓉

  • 隋唐帝国是超越秦汉的强盛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朝

    在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分裂状态中,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在极其纷扰的冲突中,各民族相互交融,隋唐帝国的形成是长期以来民族融合的产物,隋唐帝国建立后,各民族在大一统的疆域内融合的程度进一步加深隋唐时的汉人既不是魏晋以前汉人的简单延续,也不是胡族单向地融入汉族,而是汉胡互化所产生的新的民族共同体

  • 揭秘隋末群雄薛举反唐的最大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群雄

    薛举,隋朝末年群雄之一,祖籍在河东汾阴,后来跟随父亲薛汪搬迁至兰州金城,位于现今甘肃兰州。薛举此人相貌魁梧,骁勇善战,家族兴旺,钱财千万,因为培养其结交豪杰的性情,在北方地区极有名气。薛举画像薛仁杲父子初起事时,赈济放粮,多少还有点民众观念,但当大批百姓追随起事后,私欲膨胀,只顾自已称王称帝,甚至变

  • 曼陀作恶多端,但她至死都为般若守住了一个秘密,伽罗远比不上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作恶多端

    般若生前,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女子,因为宇文护伤害了伽罗,所以她选择了宇文毓,为了救被困牢中的伽罗,般若委身宇文护,生下了丽华,为了伽罗这个妹妹,般若付出了许多,所以最后伽罗帮着抚养丽华也是理所应当。曼陀虽然身为二姐,但却出身卑微,她羡慕长姐,也羡慕伽罗,在三姐妹中,般若是最疼爱伽罗的,但是并不代表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