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萨尔浒之战

“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萨尔浒之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22 更新时间:2023/12/21 3:22:14

抚顺、清河之役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天命四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率大军征讨叶赫,克其大、小屯寨二十多个。叶赫一向最得明廷支持,如今立即报告。明廷原来听说抚、清皆陷,已叫兵部左侍郎杨镐为辽东经略,起用前山海关总兵杜松、废将李如柏等大举讨伐努尔哈赤。如今,接到叶赫报告,日夜发红旗催杨镐等进兵;还调了福建、浙江、陕西、四川、甘肃等省主、客兵驰辽,“期灭此奴(指努尔哈赤),以雪败亡之耻”。

杨镐住沈阳,命众将分四路进攻,务必拿下赫图阿拉城:左翼北路,总兵马林,自开原出靖安堡攻其北;左翼中路,总兵杜松,出抚顺关攻其西;右翼中路,总兵李如柏,从清河、鸦鹘关攻其南;右翼南路,总兵刘,从宽甸出凉马佃攻其东南。四路军兵88000余人(号称47万),长驱直进,大有“扫庭犁穴”之概,十分轻敌。尤其那杜松,更是个“酗酒使令,不听文臣节制”、平生总以身多刀瘢自夸于人的莽夫,他带了三万人马,2月29日本书所写月(正月除外)、日,全采公历。出抚顺关,3月1日结大营于萨尔浒山在浑河、苏子河汇流处,今大伙房水库附近,山下战场已被湖水淹没。之上,自率10000人去攻打界藩山。

界藩山上,早有后金骑兵四百、筑城夫役15000人,据吉林崖拒战,明军四面围攻,不能得手。而努尔哈赤亲率的大军却直奔杜松一路明军而来。

原来,当努尔哈赤闻知明军四路进击之时,立即采用了李永芳“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建议,将八旗兵的全部主力60000余人,倾注到了杜松一支明军的方向。努尔哈赤到了界藩山之东,命代善皇太极二旗兵马增援界藩守军,自率其余六旗45000余人猛攻萨尔浒大营。大营中,只有监军张铨和一些偏俾末将,全靠着枪、炮等火器御守。刚一接战,天气突变,昏暗得几乎咫尺不见,明军只好点着火炬守山,金兵从暗处仰攻,借柳林以避火器,因而,很快战胜了明军,拿下了萨尔浒山的大营,迅速合兵回救吉林崖。在吉林崖山腰与后金骑兵、夫役相持的杜松军,先是遭到渡过浑河上山杀来的代善和皇太极的夹攻,现在不仅接到大营的败报,而且又见努尔哈赤六旗大军统统杀来,不禁锐气大挫,结果被打得落花流水。杜松和王宣、赵梦麟等将官,全部阵亡;部卒更是尸横山野,“血流成渠”,剩下不多的余众,狂奔了20里,到舒钦山天色已黑,方才止住。

解决了明军左翼中路的第二天,即3月2日,努尔哈赤立即向开原马林一路发起攻击。马林闻杜松败,便布守于尚间崖,环营掘壕,壕外前列火器、后布骑兵,分派潘宗颜一军守斐芬山,派龚念遂一军守斡珲鄂谟,各距数里,皆列大车拒骑突。努尔哈赤先集中全力破龚念遂军,又前后夹击攻破尚间崖,拒者尽死,叶赫兵尽逃,马林仅以身免。尚间崖破后,后金军下马仰攻斐芬山,潘军尽覆。明朝的左翼北路大军,也在一天之内被全歼了。

南路明军,由刘领着,出宽甸口、进栋鄂路,一路稳扎稳打,打到离赫图阿拉只有五十里的腹地,只候朝鲜援兵会合齐进了。努尔哈赤一面急调兵回守,一面巧派后金兵持杜松令箭,乔装入刘营,说杜松已胜,杜军已逼赫城,催刘速进。路窄,刘乃分兵为四,自率前军进入阿布达里岗,皇太极居高击下,代善兵假冒杜松军旗帜衣甲诈入刘营夹攻。刘力战而死,余军随被瓦解。

杨镐闻三路皆败,急令右翼中路李如柏军归。

这样,五六日之内,明军三路惨败,文武将吏死了300多人,军士被歼45000余人。萨尔浒一战,极大地削弱了明朝“边兵”的实力,充分地暴露了明朝“上下隔阂、皂白多混,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的致命弱点,奠定了后金渐强渐胜的基础。从此,后金眼里更无明朝,6月攻下开原,7月拿下铁岭,8月统一了叶赫。明廷渐渐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了。

萨尔浒战后,朝廷用熊廷弼为辽东经略。廷弼赴任后,斩逃将、收流民、缮守具、简士马、肃军令,不浪战,分兵把守阳、清河、抚顺、柴河、三岔诸口,又画三方布置之策:以广宁巡抚统陆军,以天津、登莱两巡抚统海军,使后金不敢轻动者年余。

然而不久,熊被章劾罢官,袁应泰代为辽东经略。努尔哈赤乘机于天元年(1621年,天命六年)进攻沈阳。总兵贺世贤、尤世功等扼守沈阳城,环城掘壕数重,列有巨炮,绕有墙栅,守备十分有利。无奈贺世贤有勇无谋,又好酗酒、好冲动。努尔哈赤抓住他的弱点,派侦骑挑战,佯败诱而伏击。贺世贤回退,壕梁已被后金军砍断,不得入城,身中十四箭死;尤世功引兵救援,也被杀死,沈阳遂告失陷。

努尔哈赤攻克沈阳之后五天,率全部人马南攻辽东首府辽阳。袁应泰闻警,集中各军死守,并决太子河引水灌壕护城,环城还列枪炮三层,连发不已。努尔哈赤先令掘闸口,后令夺桥进击东门外明兵,而后挥军冒枪炮、火箭、火罐登城,突入西城。袁应泰督战于城东北镇远楼,见城破,举火自焚而死。于是,辽阳及河东三河堡等五十寨、古城、新甸、宽甸、永甸、长甸、海州等七十余地皆失。后金占了辽河以东全部地区,便进一步向辽西地区进攻了。

袁应泰死后,熹宗以薛国用代经略,薛病不任事,复起用熊廷弼。熊廷弼主张集中兵力防守,跟好吹牛的广宁巡抚王化贞意见不合,兵部尚书张鸣鹤、首辅叶向高等奏请撤熊,议还未决,后金兵已进攻辽西了。

天启二年(1622年,天命七年)初,后金军攻西平堡,王化贞派孙得功迎战,孙早与李永芳谋降,战时高喊“败、败”,遂使士兵大溃,后金轻而易举地得了广宁、义州等地。王化贞仅以二仆跟从西走,到大凌河遇见熊廷弼,痛哭流涕,而后,不得不退入山海关。

标签: 之战我只萨尔

更多文章

  • 唐朝并不是以肥为美 反而更注重女性健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并不,更注重

    很多女孩都说想穿越到唐朝去,因为唐朝以胖为美,这是真的吗?女孩说唐朝第一美人杨贵妃就是一个大胖子,那可不对。据考证,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还有人说杨贵妃身高1.55米,体重120斤。不管从哪个数据来看,杨贵妃只能说是体态丰腴,不能说是大胖子。杜甫说唐朝:“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 《明朝那些事儿》之朱祁镇、朱祁钰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事儿,明朝,朱祁钰篇

    到了也先时期,由于需求量大,朝贡贸易剧增,本来一年只做一次生意,渐渐发展到一年数贡,每次来做生意的有几千人,牲畜皮毛和马的数量也大大增加。要知道,这些牲畜皮毛都不是白送的,明朝政府需要用大量的东西来换,由于皮毛数量过大,而手工业品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明朝政府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那么多现货供应。明朝政府逐

  • “蓝党之狱”一共杀了多少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多少人,杀了

    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二月初十蓝玉被处死,到五月初一日,一共80天的时间里,大约有1000名“蓝党”骨干分子遭受杀戮。自此,从京城南京到各地的军府、卫所的中高级以上官员和将领差不多全被杀光了。被杀的主要人物除了前面讲过的凉国公蓝玉外,还有开国公常升(一说常升未被杀,这段历

  • 万历皇帝年幼开始即位,竟被张居正管教出心里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万历,年幼,阴影

    万历登极之初,就以他高贵的仪表给了臣僚们深刻的印象。他的声音发自丹田,深沉有力,并有余音袅袅。虽然他只有九岁,但从各种迹象看来,他确实是一个早熟的君主。他自己说过他在五岁时就能够读书,按中国旧时的计算方法,那时他的实足年龄仅在三岁至四岁之间。万历和他的母亲对张居正有特殊的尊重,并称之为“元辅张先生”

  • 明代秘史:驸马恶人先告状高僧借医献良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恶人先告状,驸马,高僧

    驸马欧阳伦一回到京师,安庆公主便告诉他,父皇的心痛老毛病又犯了,御医们用了多剂药方不见效应,父皇骂他们都是草包饭桶,弄得御医们惶恐不安,束手无策。欧阳伦并未吃惊,因为他在返回南京途中旅居开封时便听到皇帝犯病的消息了。恰巧有一位赤脚僧人到中州云游,欧阳伦与之交谈时他说有十足的把握能医好皇上的病疾,于是

  • 明代秘史:天子戒风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子,明代,秘史

    在我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有过一些帝王是曾经提倡勤俭节约的。但有的是不能善终,有的是令天下节俭,自己奢侈。而明太祖朱元璋“身先节俭”,一生节俭,这在历代帝王中也是非常少有的。天下臣民能否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并蔚然成风,关键要看最高统治者本人能否作出表率,带头节俭。朱元璋深明此理,他说:“所谓俭约,非身

  • 第6章 明朝抗倭经典战例实录(1)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实录,战例,明朝

    明洪武二年至嘉靖四十五年(1369~1566年),中国军民在东南沿海地区展开了一场历时近200年的抗倭斗争。战争的进程,随着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变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洪武二年至宣德十年(1369~1435年),明廷以外交遏制与积极设防、适时打击相结合,倭寇没有造成大的患难;第二

  • 第五章 再强的公公,也有弱的一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也有,公公,第五章

    对于诸多明朝的仁人志士来说,明朝的这些公公,尤其是那些位高权重,呼风唤雨的权阉们,着实是一群难对付的家伙,即使是现代人穿越过去,和他们成为对手,看看他们在政治斗争舞台上取得的胜利,也会不由自主觉得头疼。然而,再强大的对手,也都有其无法掩盖的弱点,就像欧洲神话里的那位大力士安泰,全是金刚不坏,却惟独是

  • 史上唯一一个成功为自己续命的人,诸葛亮未取得成功,他却成功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他却,史上,的人

    七星灯,别名续命灯,招魂灯,自商周时代刚开始就始终广为流传出来的续命法力。这一被传的神乎其神的就是说“七星灯”续命,不论你是不是年龄过大,要是有一口在,能够复命。灯在人到,灯灭人死,而且人死之后引燃七星灯可保遗体不腐。自古以来,想长命的人那但是不计其数,估算有点儿修为的人都是

  • 王阳明缓兵之计镇压宁王叛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叛乱,故事,缓兵之计

    明朝王阳明,不但以阳明学说的始祖闻名,在战争谋略方面,也是当时的一流奇才。这是他担任军队指挥官镇压宁王叛乱时的轶事:在宁王打算发兵进攻时,王阳明这边却未完成迎战的态势,此时,若是被宁王的军队袭击,那就准败无疑。王阳明想出一个计策。他暗地里写了寄给宁王的心腹李士实、刘养正的密函。密函的内容是:&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