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大将军张弘范为何被称为是汉奸?

元朝大将军张弘范为何被称为是汉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83 更新时间:2024/1/13 10:00:21

张弘范是中国古代十分有名的一位人物,据说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将军,而且身世也比较显赫,既然是将军那么就一定会征战沙场,那么到底张弘范是什么人呢?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要从他出生那年也就是公元1280年可以说起,张弘范字号仲畴,他的父亲张柔是蒙古统治时期有名的军阀,张弘范是张柔的第九个儿子,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渐渐成长为一个文韬武略样样精通的有志青年,他的诗集被后人整理出来也就是今天的《淮阳集》,而他展露军事管理的才华则体现在中统三年也就是公元1262年。

当时山东地区发生了兵变事件,张弘范随父亲张柔一起奉命出兵讨伐,期间身先士卒多次获得战役的胜利,体恤士兵赏罚分明得到很多手下的爱戴,后来得到忽必烈的赏识,提拔他做了顺天路管民总管,甚至把金虎符交给了他。在公元1569年的时候,张弘范跟随丞相伯颜攻打宋朝,他多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战争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历史上最出名的却是张弘范俘获了宋朝大臣文天祥,他感慨于文天祥不屈的正气待之以礼。

后来张弘范要求文天祥写一份劝降信件,文天祥提笔写下路过零丁洋的感慨,正是那篇千古绝唱过零丁洋。张弘范和文天祥虽是对立的,但是胸中气节和人格却是一致的。张弘范是什么人这个问题也可以从他对待文天祥的态度里看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顺应历史的洪流为全国统一做出了贡献,这是值得肯定的。

张弘范作为一名汉族人,出生在南宋时期,但最后却为少数民族元朝做事。他在元朝做事是可以接受的,可他确实是灭掉了南宋的领军人物,也正因为这个行为使得张范被称为是南宋的汉奸。那么张弘范的汉奸这一称号具体是怎么得来的呢?张弘范之所以和汉奸这个称号有联系,主要一点就是因为他是一位汉族人,原本是在南宋做事的,可是最后却加入了元朝,并帮助元朝打败了南宋,从这个角度讲,南宋的灭亡与张弘范带领军队攻打南宋军队这一行为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因为离开了自己所属的民族而投奔到元朝一个少数民族的政权,张弘范身上就多了一个汉奸的称号。张弘范作为一个汉族人,他代表元朝灭掉了南宋,这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汉族王朝被外族所打败。

张弘范在灭掉南宋后,他还在一块巨石上刻下了一行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大将军张弘范亲自灭掉了南宋王朝。这种行为在当时看来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张弘范如此高调的行为使得南宋人民对他的愤怒之情更为高涨。他作为一个汉族人投奔到元朝当中,对于南宋人民来说已经对他很不满了,再加上这次灭掉南宋后刻字的行为,南宋民众对他更是愤恨。他在民众心里留下的汉奸的形象更为深刻了,而且永远也不能抹掉。因为当时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还是很大的,张弘范大张旗鼓的为元朝做事这当然是南宋民众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张弘范被称为是南宋的汉奸。

标签: 元朝

更多文章

  • 来自异国的朴不花:一名曾经权倾朝野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一名

    朴不花,来自高丽,是元顺帝时期备受宠幸的一名太监,他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来自异国的太监。他曾因与元顺帝的奇洛皇后关系亲密而得到官职的一再提升,后期甚至达到了权倾朝野的地步。朴不花出生时期正处于元文宗年代,他在七岁就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送进元朝皇宫成为了一名小太监。在皇宫中,与日后成为元顺帝皇后的奇洛相识

  •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出使外国的太监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太监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

  • 中国第一位外国太监朴不花:险些就颠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元朝

    朴不花路遇美人中国历史上有番邦属国向朝庭奉送宦官的习惯,高丽人朴不花,生于元朝文宗时代。他七岁时净身,随后就被人家辗转送到了中国。同时送到中国的除了太监还有宫女。其中有个小宫女是他的同乡,名叫奇洛。在道路上奔波辛苦的朴不花做梦也想不到,今后他的前途竟与这个小美人有很大的关系。刚进宫时,朴不花只是一名

  • 龙风政权领导的反元斗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一、龙凤政权的建立在河南行省战场上,当蒙古军被刘福通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的时候,两支地主武装却在这时崛起了,这就是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所谓“义兵”。察罕帖木儿,畏吾儿人,其曾祖于元初迁居中原,为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察罕帖木儿原为沈丘探马赤军。李思齐,信阳罗山(今属河南)

  • 当官为民请命,做事曾惹非议山西籍诗人元好问的诗酒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为民请命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动人心魄的发问,至今令多少人难忘。写下这优美诗句的,就是金末元初时的山西籍大诗人元好问。不过与“风流才子多春思”不同,写下如此动人诗句的元好问,却没有一件缠绵悱恻的风流韵事传世。他一生恋爱的对象就是诗词、史学。虽然生在金末元初朝代更替的乱世,他却深怀强烈的使命感

  • 北元因他而精彩——“奇男子”扩阔铁木尔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北元退至漠北后,一来几乎无险可守,二来没有了中原强大的经济实力,三来北元皇室式微、蒙古人的向心力极大减弱,四来明朝蒸蒸日上、军力强大,如果没有扩阔铁木尔的存在,明军就会对北元毫无忌惮,北元和中国历史可能就得重写。今天,我们已经无法揣度扩阔铁木尔当时的心境了,是“孤臣无力回天”

  • 中国历史功不可没 却是第一位出使国外的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太监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的畸形产物,这是一种极不人道的做法,也体现出封建王朝的极端残忍。一些贫苦出身的百姓为了生存,不惜割掉生殖器,进入皇宫中服侍皇上以及皇亲。身为太监,不仅要饱尝生理及心理的双重摧残。而且还要承担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他们是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可怜人群。但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多位位高权重的

  • 元代着名戏曲作家:王实甫生平简介 代表作为《西厢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厢记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着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与关汉卿齐名,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王实甫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

  • 一、科学家郭守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郭守敬,字若思,河北人,生于1231年。郭守敬的家学很深,他的祖父郭荣精通数学和水利。在这样的环境中,郭守敬自小耳濡目染,自然会对科学感兴趣。他还曾经自己动手做过一些小的天文仪器,受到了他祖父的喜爱。郭荣把他送到精通天文、地理、数学的老朋友刘秉忠那里去学习,这使郭守敬的学业有了更大的长进。元朝统一华

  • 五、北元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1368年7月末,当朱元璋的大将徐达率军刚刚抵至通州时,元顺帝就怯懦地放弃了元大都,仓皇北逃到了上都开平。自此元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但元人并没有就这么简单地退出历史舞台,逃至蒙古草原的北元流亡政府又继续维持了一段时间。元廷最初北迁的时候,元人仍保存着完整的统治机构和相当的军事力量。当时的蒙古政权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