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旭烈兀征木战争之导因

旭烈兀征木战争之导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3/12/20 21:39:12

蒙哥在西域时,可疾云之大法官苫思丁来谒,苫思丁身着锁子甲,蒙哥怪而询其故。对曰:“常着此甲,用以防亦思马因人之匕首”。因详述此派教徒之暴行。蒙哥由是深恶亦思马因人。及蒙哥继定宗即位为帝(庙号宪宗),即立意首先殄减亦思马因教徒。所谓木刺夷人,即属于亦思马因教徒是也。

宪宗元年(公元1251年),蒙哥皇帝思遵祖父成吉思汗之遗训;拓展疆域,以为皇弟忽必烈,旭烈兀开藩建汗。乃决议两大远征:一为南侵,一为西征。因窝阔台在位时,曾遣元帅绰儿马汗经略波斯,几年征讨,仅使札兰丁(前章为札勒哀丁)覆没,高加索及小亚细亚等部称藩:对波斯问题,迄未解决。盖当蒙哥即位之际,波斯境内。尚有两个国家保持其独立:一为立国于马三德兰地方之刺客派之木刺夷国,一是建都巴格达之黑衣大食王国。其中木刺夷人凶狠残暴,屡劫蒙古商旅。蒙哥皇帝为维护蒙古帝国之权益,乃决定远征波斯,以国在该地建立一统一政权,以消灭此等大食之余孽。

一、划定战区规定序列:蒙哥皇帝基于既定国策,任命旭烈兀为西征之统帅,分西域为四部:曰呼拉商,马三德兰,伊拉克,亚赛尔拜然。皆统辖于旭烈兀。原在西域方面征讨或镇抚诸军,亦皆划归旭烈兀西征军之序列;如征印度之诺颜撒里,及现正经略西域之毓兵元帅贝住,镇抚呼拉商、马三德兰之岱儿巴圆诸将,皆令听命于旭烈兀。(按上述三将统率兵力:贝住元帅为三万骑,其余不详。然撒里征印度为独立任务,岱儿巴图为地方军事长官,故其所部兵力,各在万人以上。此处划入序列之兵力,可能在五万人以上。又贝住原为绰儿马汗之副帅,绰尔马汗卒,贝住擢升为元帅)。

二、编组西征军及布置前进补给等事宜:蒙哥皇帝为编组西征军,命成吉思汗系诸宗王所部兵马,各十佥其二,以近亲统率之,从旭烈兀西征。并由中国招致工程师千人,管理投石,发弩,放射石油等攻城机械。(按此军兵力多少诸史册均漏佚,只知旭烈兀之先遣部队为万二千人。但至少察合台及术赤两系所领之兵,宜各在万人以上,连同旭烈兀自身部队及诸宗王部队,假定为五万人,合西域现任兵马,共为十万,似无不可。不过此种数字,究为假定)同时命令保留和林,别失八里间之统阿特山以西之草地,以供驻军之用。原驻之军,惠即将诸地让出,并善修道路,设备船桥。又命西域驻军退驻罗耳边界。且为大军修桥道备粮储,复令波斯官吏,应为每兵卒一人预备面粉百“门”,酒五十“门”。豁免大军所过之地,当年租赋。

三、西征军作战构想:旭烈兀既受命统帅西征军,蒙哥谕之曰:“应谨守祖父教训,并以祖父为榜样。此次征伐,对诸民族之自愿归顺者,善遇之。抵抗者则殄灭之。灭亦思马因人以后,应强迫报达臣服:然后回归蒙古、凡事应与汝妃脱古思同议。”并以金银宝石,分赐旭烈兀及其诸妃诸子,且厚赐从征诸将。(多桑史四卷四章)

旭烈兀基于蒙哥之指示,及有关诸情况,乃策定其作战构想如下:

(一)以蒙古军为基干,附以藩王从征诸军,一举殄灭木剌夷。进而征讨报达、叙利亚、埃及诸国,以底波斯全境,而开建一新大汗国。

(二)先谕敌以恩威,招降绥抚为主。如敢抗拒,即摧灭之,必致堡堕城屠而后已。

四、旭烈兀率军前进:元宪宗二年(公元1252年)西历7月,旭烈兀遣乃蛮人怯的不花率万二千人之军,先期出发,为尔梭大军作战作所要之准备。其本人仍留和林,筹组西征军。至公元1253年5月2日,还其封地。又数月后,始完成其出发诸准备。以其封地委其次子出木哈儿。自率其全军,于公元1253年10月十9日,开始西进;命宗王巴剌寒、秃塔儿二人,率拔都从征之军为先锋,令沿途官吏,皆备粮储马,以待旭烈兀军至阿力麻里,察哈台汗国王妃倭而干纳宴劳之。又西行,土耳其斯坦、河中两地长官马思忽惕,偕两地官吏将领来迎。

宪宗四年夏,大军留驻于土耳其斯坦。明年9月,大军进抵撒马尔干,马思忽惕献金锦帐,结营于撒马尔干附近草原丰美之地,旭烈兀留此实乐者凡四10日。续西进,军抵铁门关,波斯长官阿儿潭偕呼拉商之贵人达官来迎,留居此地1月。分遣使者谕藩属诸王曰:“今奉命来灭木剌夷,其自率军队来从征者,事后必有赏,其犹豫不决者,必严酷以待之。”

公元1256年1月2日,旭烈兀大军,从船桥渡阿母河,罗耳使者来贺。伊拉克、呼拉商,亚赛尔拜然,乔治亚诺部主君,皆来迎。因多寒,大风雪7日,马多冻死。遂于阿母河畔驻冬。阿儿浑入觐过此,留其子克烈蔑比掌印官阿合马阿老瓦丁诸员从征。及春,旭烈兀始率大军向作战地进迫。

二、木刺夷方面

当亦思马因派,传至教主阿老瓦丁之际,因阿老瓦丁有心疾,精种错乱。兼之阿老瓦丁幼时即受惯养,不容人违背其意,无人敢以恶讯告之,恐触其怒,所以阿老瓦丁不知外事,以致国内盗贼充斥,人民横受压迫。

初阿老瓦丁立其子鲁克赖丁忽儿沙为嗣,及鲁克赖丁年长,众望属之,视若未来教长,奉之如同其父,阿老瓦丁忌之,欲改立他子为嗣,然其民不附,盖根据其敎派之说,初次指定不能挽回也。阿老瓦丁由是虐待鲁克赖丁,而鲁克赖丁后以其父不能理事,致蒙古兵入侵(此指怯的不花军攻库希斯坦事),欲背其父遣使向蒙古输诚。诸贵人多从其意,由是父子两党对立。

公元1255年12月2日,阿老瓦丁卧醉,夜半为其幸臣哈散所杀。

鲁克赖丁忽儿沙即位以后,命其臣民遵守正教习惯,清除道路盗贼,亟谋整顿,初木刺契有兵约十余万;计库希斯坦境内有兵六七万,鲁德八儿区守兵约五六万,元宪宗三年会为蒙古军击破五万。鲁克赖丁既执政,鉴于实力薄弱,无力与战,乃自其主堡麦门底斯遣使赴旭烈兀营中纳款,以遂其假降图存之素愿。同时亦严整其众堡之守备。

按新元史列传:“千户郭侃,从宗王旭烈兀西征,宪宗三年至木剌夷,敌堑道置毒水中,侃破其兵五万”。以事时计,郭侃应为怯的不花帐前一大将,且此役应属于攻库希斯坦作战中。不过新元作史者以为:“元之兵制,汉人无将蒙古兵声,旭烈兀平木刺夷及报达,郭侃之功,在怯的不花诸将之右,其事或虚妄不实。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傅疑,今仍采旧史之文为列传云。”又冯承钩以宪宗六年旭烈兀所遣会攻库希斯坦之库喀伊尔喀疑为郭侃。此说与新元史年序不合,仅并注如上。

鲁克赖丁,慑于蒙古军之声威,欲求瓦全,拟作有条件之投降,屡遣使臣,往返折街,而不得要领。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元太宗蒙哥即位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之谜

    蒙古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凭籍其军事才能,建立了一个规模空前横跨整个亚洲的大国。到了晚年,他对自己继承人的问题开始有所考虑。他有四个随他一起东征西讨、骁勇无比的儿子,即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不过四个儿子中,他比较欣赏的是三子窝阔台,觉得窝阔台是个比较合适的汗位继承人。蒙古人选取接班人,按照惯例是幼

  • 忽必烈灭宋战争之导因及战略指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郝经之被拘留阿里不哥之叛变虽平,海都仍在构兵作配。但并未能阻止忽必烈之征宋野心。盖忽必烈欲完成虞吉思汗诸子从未放弃之筑一中圃之企念也。食有宋人拘留使臣之事,忽必烈遂有所藉口。先是忽必烈在鄂州与贾似道和议,北还,就帝位于开平。夏似道剐自鄂还朝,语败为胜,谲顼鄂功,宋理宗被蒙蔽,及至元世祖忽必烈遣翰

  • 蒙古是怎么崛起的?大元帝国:世界帝国,风暴而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帝国

    大元帝国是我们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封建王朝。她存在时间尽管只有近百年时间。但是她的丰功伟绩却绝非时间长短可以衡量的。风暴帝国的鹰旗飘扬在欧洲上空,惊惧与叹服声中,罗马教皇、法兰西皇帝遣使修好蒙古大汗。伊塞克湖畔的云诡波谲,钓鱼城的殊死捕杀,南北潜龙的明争暗斗,波澜壮阔的统一战争…&he

  • 元代大都(北京)御林军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御林军

    兀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初,挑选蒙古千户、百户、十户长及自身子弟80人为宿卫,70人为护卫散班,负责汗帐的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从蒙古各千户中征召1万名精锐之士组成“怯薛”(蒙语为番直宿卫意),分编为宿卫千户、箭

  • 元朝的疆域变迁研究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疆域

    13世纪初在中国范围内存在着七个分裂的政权或区域:蒙古地区、西辽、西夏、金、南宋、大理、吐蕃地区。这七个单位中,五个是由一个政权统治着的,其中又以宋、金统一程度最高;吐蕃和蒙古地区内部也是分裂的。但将这七个单位统一起来的历史任务却由蒙古完成了。蒙古是在东亚大陆出现了一支强悍的草原民族,由铁木真领导,

  • 朱元璋为何给忽必烈修庙磕头,还大骂红巾军是强盗草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草寇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五千年中,出身最为卑贱的开国皇帝。而且在元朝的暴政下,家里大部分人被饿死,自己走投无路才投奔红巾军起义。按照常理来说,应该非常憎恨元朝,歌颂起义。但是,朱元璋当皇帝后,不断歌颂元朝,为忽必烈修庙,下跪磕头,还大骂红巾军那是草寇、流氓、盗匪、大逆不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

  • 一生战功赫赫的元朝大将,张弘范为何被骂卖国贼?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卖国贼

    张弘范的故事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这个元朝大将就是张弘范。张弘范之所以被有些朋友认为是“卖国贼”,主要是因为他作为一名汉人,参与了元朝灭宋的几大重要战争。其中主要包括:一是在襄阳大战中,在襄阳和樊城之间筑了一道“一字墙”,截断襄阳和樊城的通道,并拿下樊城,从而让襄阳孤立无援投降。

  • 朱元璋灭元朝时,蒙古四大汗国为何袖手旁观?知道这四点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蒙古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在灭南宋前,主要进行西征,然后灭金夏。蒙古铁骑深入中亚和欧洲,以其屠城的残酷方式占领大片领土,如此之大领土当然要有人治理,于是成吉思汗分封儿子术赤、察哈台、窝阔台、拖雷四人,分别成立了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伊利汗国、窝阔台汗国,当时蒙古帝国达到了强盛之时。元朝汗国历史四大汗国建立后

  • 北方民族对中原文化的不同态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元诸帝多不习汉文”。这大体上也正确反映了元代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程度。和拓跋鲜卑、契丹以及女真等民族一样,蒙古族也曾是由我国北方地区入主中原,创建封建王朝的一个民族,可是在中原百年间,蒙古族对中原文化的吸收方面,却远比上述民族逊色,以至于

  • 方国珍为何能够得以善终 朱元璋为何会放过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方国珍为何能得以善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有不少起农民起义的事件,他们的下场要么就是功成身,要么就是身败涂地,很少有这样的下场可以得以善终。而在元朝末期发动农民起义的有一个人物是叫方国珍的,他是元代末期第一个发动起义的人,被逼无奈组织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