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海都的叛乱

二、海都的叛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051 更新时间:2023/12/27 16:54:34

忽必烈对付南宋的时候,元朝的北方,蒙古草原上也出现了叛乱。窝阔台孙子为了夺取汗位发动了叛变。

在海都起兵之前,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忽必烈耳中。忽必烈对群臣说:“海都是朕的宗室,我不希望再发生和阿里不哥一样的事情了,应当怀之以德,所以我要派一个谨慎稳妥的人前往,去设法说服他。”经过仔细考虑后,达鲁花赤铁连被认为是最佳人选。忽必烈召见了他,对他说:“这件事情非你前往不可,你可先到宗王蒙哥铁木王处,商讨一下对策。”

铁连接命后,打算先到海都处探其虚实,然后再和诸王商讨对策。可副使担心被海都杀害,不愿意前往。铁连见状,厉声说:“我亲领天子密旨,不听令者格杀勿论。”副使这才不得已跟随铁连到了海都那里。海都知道自己的准备还不充分,就天天召集宗王宴饮,一来拖延时间,二来想找机会杀害铁连。铁连看出了他的用意,故意对副使说:“多吃饭,少说话,免得被人抓住口实定罪。”海都也是蒙古的豪杰,他听了铁连的话愕然说:“你说话真是直爽啊,不过我不怪你。”于是海都有了想要收买铁连的想法。酒宴过半,铁连请求赏赐几件衣服。海都很欣赏铁连,就打算把自己的皮裘赏他,却被后妃制止,最后只赏赐了两件皮衣。铁连走后,海都不无感叹:“当使臣的能像铁连那样就不错了。”

铁连从海都处来到了蒙哥铁木王处,叙述了海都的情况。蒙哥铁木王听后说:“祖宗成训,凡反叛者,人人得而诛之。如通好不从,朝廷发兵进剿,我立即举兵响应。”

得到了蒙哥铁木王的明确回答,铁连不辱使命,安全回到元廷,上奏说:“海都兵多而精,不宜速战,他要是来攻,我们则应坚垒以待,长期消耗他,他就无力作乱了。”忽必烈听后也赞成铁连的意见,命铁连在朝会时穿上海都赐的衣服,并饰以黄金。跟着下诏封皇子那术罕为北平王,率兵镇守北方,以防患于未然。

1268年,海都正式举兵,反叛忽必烈。消息传来,忽必烈因准备充分,不慌不乱,他一面检阅军队准备迎战,一面派户部尚书昔班前往海都处,让海都罢兵来朝,将军事与政治巧妙地结合到了一起。昔班见到海都后,讲明了利害,海都也自知师出无名,表示愿意听从。可不料还未等昔班离开海都的军营,丞相安童的部队就已经和海都的部下交战了,并夺取了海都的辎重。海都气愤地对昔班说:“我念及你和我的父亲曾一起读过书,所以我不杀你,你回去把安童进攻我的事上奏给大汗吧,这次的战争可并不是我要挑起的!”就这样,一场耗时三十多年的战争开始了。

这场战争的初期,元军正集中精力对付南宋,无法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北上,所以处于防御状态。海都善于用兵,他的士兵又剽悍异常,因此曾多次打败忽必烈的军队。忽必烈命皇孙甘麻剃和大将土土哈等出讨,结果都被海都打败,幸亏土土哈设伏以待,海都方才退兵,但和林已经失陷。

忽必烈立即北上,赶到漠北,亲自征讨海都,但海都已闻风远遁,忽必烈也毫无办法。南宋临安投降后,忽必烈把老将伯颜调往漠北,出镇和林,扭转了战局。

在伯颜镇守和林的数年里,海都曾多次发兵来攻,最终均被打退。这时,有人诬告伯颜“出居北方,与海都通好,所以无尺寸之功”。忽必烈疑信参半,令御史大夫玉昔帖术儿取代他,伯颜退居大同,另行安排。就在玉昔帖木儿将要到达和林的时候,海都又一次发起了进攻。于是伯颜派人告诉玉昔帖木儿说:“请你暂停前进,等我打退海都后,你再前来。”凡事以大局为重,不顾个人安危,再一次体现了他的名将风采。伯颜与海都激战七天,且战且退,部下诸将都认为他怯懦,忿忿地说:“将军如果惧战,为什么不把兵权交给御史大夫?”伯颜笑笑说:“海都孤军深入,半路邀击,他必然逃跑,诱敌深入,一战可擒。你们必欲速战,如果海都逃跑,谁负此责?”诸将说:“我们负责。”伯颜无法,只好纵军出击,海都果然兵败逃跑。他把玉昔帖木儿召至军中,授给他领兵的符印。皇孙铁穆耳当时受命抚军北边,置酒给伯颜饯行,席间他问伯颜说:“你就要离去,可有什么话要说?”伯颜举着酒杯回答:“对酒和女色要谨慎,军中纪律要严,恩德不可废。”铁穆耳点头同意。历史上的许多事情都是那么让人无奈啊!

1294年正月,忽必烈辞世,成宗铁穆耳即位。从1297年开始,元军多次出击海都,双方互有胜负。不久海都的部将笃哇偷袭元驸马阔里吉思的防区。阔里吉思一面迎战,一面通知相邻的三个戍守将领带兵相助。哪知那三人酒醉,喝得烂醉如泥,根本无法带兵。结果阔里吉思因兵少战败被擒,不屈而死。成宗气愤地下令逮捕了那三名玩忽职守的将领,但人死终不能复生。这时,叛军中的诸王药不忽儿、兀鲁思不花与大将朵儿朵哈向成宗的军队投降。成宗担心其中有诈,就派人前去监视。这一举动立即惹恼了兀鲁思不花,他一怒之下,纵兵抄掠,结果却反被成宗击败俘获。药不忽儿则未敢轻举妄动,所以成宗念及是宗室至亲,也就未对他采取措施。朵儿朵哈则先后两次叛逃,不过都被抓住。成宗本想杀他,朵儿朵哈则表示愿意将功折罪,药不忽儿也为他求情,并要求同行,最后终于得到了成宗批准。两人在今新疆吐鲁番一带设伏,击败了海都的大将笃哇。

这以后,成宗先用阔阔出镇守北方。阔阔出指挥无方,造成元军军心浮动。于是在1301年,成宗改任海山接替了阔阔出。海山率军与海都在和林附近展开激战。战场上,双方都死伤惨重,僵持不下。就在这时,海山的部将见笃哇纵横驰骋,一箭射中了他的膝盖,笃哇惨号逃去,他的兵将也随之败逃。这就致使海都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最后也只好战败撤退。海都在战斗中也受了重伤。回到部落后不久就死去了。

海都死后笃哇与元廷议和,合力消灭了海都的残余势力,最后分割了窝阔台汗国。一场长达三十多年的汗位争夺战就此落下帷幕。

标签: 叛乱

更多文章

  • 五年五皇帝社稷当儿戏——元帝国衰败之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社稷

    1328年(元泰定帝致和元年)7月,泰定帝在巡游上都期间病故,享年36岁。从1328年到1333年五年间,元朝朝廷如走马灯一般换了五位皇帝,皇权之乱、世袭之不严肃,为古往今来罕见。元帝出巡时,按照惯例,玉玺和枢密符印均留于大都,一般由内府官员掌管,泰定帝赴上都巡游也没有破坏老规矩,其印绶被大都留守官

  • 四、元顺帝的北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起义军的力量发展得十分迅速。刘福通起兵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他采用稳扎稳打的策略。刘福通先击败了察罕帖木儿和李思齐的袭剿。1355年2月,刘福通把在安徽省砀山县避难的韩山童、韩林儿接到了亳州,拥立为皇帝,正式建立政权。因为他们号召要恢复宋朝,所以国号为宋,年号龙凤,韩林儿被尊为“小明王&r

  • 成遵的故事:元代末代丞相无力回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无力回天

    一、敢于言事初见风骨成遵(?~1359),字谊叔,元南阳穰县(今河南南阳)人。自幼机敏聪慧,过目成诵,能够一天之内记忆几千字的文章,在家乡中被人们很是赞扬。成遵在15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生活无所依托,不得不自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他操持家务,力田耕耘,同时又发愤苦读。20岁左右能写出一手文辞严谨、

  • 马致远是个怎样的人?撰写的散曲为元代之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的人

    名人语录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是元代着名的戏剧家和散曲作家。他所创作的杂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所撰写的散曲为元代之冠,所以颇负盛名。【名人历史】马致远(1250年-1321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他早年追求功名

  • 中国史上第一个外国太监竟是韩国人,和皇后私通干掉了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第一个

    说起朴不花,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可是十分出名的,为什么朴不花会这么出名呢?因为朴不花竟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没错,朴不花其实是韩国人,但是却成为了与元顺帝最为宠幸的一名太监。据说朴不花还与皇后通奸,真是荒唐至极,最后竟然还搞垮了元朝。一、历史上第一位外国太监朴不花关于太监的起源,中国早在殷商就已

  • 元朝第一权臣阿合马怎么死的?被谁杀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权臣

    1262年,色目人阿合马借兼诸路都转运使的机会,大肆在任职地推广他的“高利贷业务”因此,他所任区域内的收税效率比别的地区都高。当时,忽必烈正在为南征南宋的经费发愁,阿合马的出现无异于雪中送炭。于是,阿合马的官位也得以一路高升,到1267年,元朝的财政权和人事权几乎被他一人抓在手里。忽必烈平定东南地区

  • 五、南坡之变与两都之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之争

    英宗是元代唯一在临朝执政前未经任何困难磨砺的皇帝。尽管他自幼接受儒家的说教,思想十分汉化,但他却缺少政治经验,也不像他的祖辈那样有一个声望足可信赖的侍臣班子。所以在面对太皇太后答己和铁木迭儿这样的实力派时就显得十分无力。英宗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前进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刚即位时,英宗可说是孤立无援,&l

  • 为什么朱元璋能建立明朝,看看他如何除掉红巾军领袖之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之子

    众所周知,朱元璋的兴起离不开其岳父郭子兴的帮助,连《明史》中都承认“然有明基业,实肇于滁阳一旅”,将明朝的基业建设归结于郭子兴所率领的滁濠红巾军。但朱元璋作为一个干女婿接手这支红巾军的路程并非一帆风顺。郭子兴死后留下两个儿子以及其妻弟张天祐,其中郭天叙以及张天祐顺势成为这支红巾军的主要首领,而朱元璋

  • 张弘范是汉人吗?关于他的评价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他的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弘范崖山一战灭南宋,他到底是蒙古人还是汉人?应该怎样评价他,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古以来,武人舞刀,文人执笔,都是货真价实的武器。一杆笔,既可以针砭时弊、又可以称恶扬善,还能粉饰太平,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历史形象,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个在宋末元初,张弘范将军

  • 萧拜住的故事:忠义自守宦声清 铁肩道义斗权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忠义

    一、忠义自守宦声清萧拜住(?1320),生年史书缺载,他的祖先是契丹人,原为石抹氏部落人,祖上曾为金朝大臣,后来易姓为萧。曾祖丑奴,仕途为古北口屯戍千户,金大安二年(1210)遣使归降,助蒙天金,屡建功勋,官至桂顺、昌平万户;祖父青山,中统元年(1260)承袭万户,平宋有功,授为湖广提刑按察使;父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