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嘉淦当了一辈子清官,晚年回老家为什么要装有钱?

孙嘉淦当了一辈子清官,晚年回老家为什么要装有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744 更新时间:2023/12/14 8:57:42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嘉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提到孙嘉淦大家可能会想到《雍正朝》里那个敢和雍正顶嘴最后被年羹杀了的孙嘉诚,其实这个孙嘉诚的原型就是孙嘉淦。

孙嘉淦作为在大清帝国中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朝的三代老臣,深受皇家的垂青与信任。孙嘉淦不爱钱,喜欢直谏是有名的。自孙嘉淦在康熙朝步入仕途以来,他便是一个直言敢谏,廉洁自重的清官,堪称清朝版的海瑞

雍正时期,“冷酷变装男雍正爷”囚禁亲兄弟、制裁亲儿子、打压反对派,可谓手段狠辣!

在雍正爷的冷酷统治下,朝中大臣皆人人自危,可唯有“核爆直男孙嘉淦”依旧我行我素,竟敢直谏雍正爷要“顾及亲情,亲近兄弟”,

若不是雍正爷急需要像孙嘉淦这种性格刚直的“棋子”去推行自己的铁政,恐怕孙嘉淦早就被斩了。

“朕自从继位以来,敢于直言进谏者,只有孙嘉淦一人。”

乾隆时期,大猪蹄子乾隆爷知人善用,提拔孙嘉淦为“左都御史”,上能弹劾武百官,下能受理民间冤案,孙嘉淦的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左都御史”是个肥差,触犯法律的官员和百姓们为了减轻刑法,自然会行贿赂之道,但是孙嘉淦严格执法,铁面无私,俸禄之外一文不收,乾隆爷欣赏孙嘉淦的品质,升任他为主管刑部的“刑部尚书”。

自此之后,孙嘉淦步步高升,乾隆六年官至“湖广总督”,成为封疆大吏的孙嘉淦依旧不忘初心,一不受贿赂,二不搞贪污,每年除了2万两的养廉银子,和180两的年奉之外分文不取,而且孙嘉淦自掏腰包,为遭受水灾的老百姓修房子,光是修河堤就花了几万两银子。

孙嘉淦退休时,既没有财产,又没有房产地产,眼看就要告老还乡了,自己能带回去的就只有一些衣物和细软。

孙嘉淦思来想去,觉得如果两手空空的告老还乡,可能不是太光彩,毕竟为官三十多年,到头来依旧是孑然一身,如此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乡之中,必然会为家乡的士绅及亲友们所耻笑。此外,朝中的同僚也会讥讽,毕竟为官三十年却两袖清风,未免显得有些做作,容易留下话柄,难道大清朝就一个清官?这不明显是装吗?再者民间会议论乾隆皇帝苛待下属,连三朝元老竟然穷得叮当响,乾隆爷得多小气?

于是孙嘉淦的脑袋中冒出了一个“馊主意”,他雇了一辆马车,命令下人将马车中塞满石头……

孙嘉淦用这样的方式来“打肿脸充胖子”,多少带这些无奈,按照古代人的思想,谁都希望能够衣锦还乡,但是这对于清廉的孙嘉淦来说,确实“衣锦”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是,这脸也打的太肿了,平时看惯了他的瘦骨嶙峋,突然充起胖子来,难免有小人看不惯,于是孙嘉淦出城的那天,他做官时得罪过的政敌们,向乾隆爷举报。说这孙嘉淦平时都是在演戏装清廉哪,背地里可是个大贪官,他回家的马车上都装了几十箱子金银珠宝!

信以为真的乾隆爷立即派出侍卫,骑快马去检查孙嘉淦的马车,侍卫发现马车的箱子里装的都是石头,乾隆爷得知后,非常感动。

谁能想到在那个“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年代,先后担任过六部尚书以及封疆大吏的孙嘉淦竟会如此清廉,甚至到了不得不用砖头撑门面的地步。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官员可比明朝好多了,即使是不贪,收入也不低,早在雍正朝就开始在高薪养廉,高出了诸如养廉银之类的绩效奖金。而孙嘉淦却依然一贫如洗,实在难得。

这让乾隆皇帝对于孙嘉淦更加的钦佩和敬重,也更加是对品质和德行大加赞赏。最后乾隆皇帝不仅十分慷慨的赏赐了孙嘉淦一马车金子,还夸赞孙嘉淦是百官的表率。

孙嘉淦用最笨的方法,巧妙地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危机,不仅赚足了养老钱,还留下了“清官”的美称,可谓是一石二鸟。

最后想强调一点,某些文章说孙嘉淦只是因为不能衣锦还乡,怕老家的乡亲们嘲笑他穷,才将马车中装满石头,这种说法看似合理,实则却有些片面。比起家乡父老的看法,孙嘉淦最恐惧的是乾隆皇帝的看法。

三朝元老荣归故里却没钱养老,民间百姓会怎么议论?乾隆皇帝将如何自处?孙嘉淦是在保全乾隆爷的颜面,并不仅仅是给自己装面子。

所以孙嘉淦告老还乡时马车里拉几箱砖头,其实是在维护乾隆皇帝的面子!当然乾隆皇帝也十分上道,立即派人装了一车黄金送给了孙嘉淦,从此在历史中留下了“君贤臣廉”的美谈。

标签: 当了晚年清官

更多文章

  • 苏克萨哈为什么会对鳌拜毫无还手之力?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之力,会对,原因

    鳌拜扳倒苏克萨哈时,苏克萨哈毫无还手之力,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苏克萨哈和鳌拜同为辅政大臣,最后鳌拜扳倒苏克萨哈。很多人觉得非常轻松,殊不知,中间的过程其实并没有这么轻松,可是说,是经过了残酷政治斗争的结果。首先,我们来看看康熙前期,为什么出现四大辅臣共同辅政这种情况。在

  • 谭嗣同在菜市口被斩,慈禧专门让刽子手挑了一把钝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刽子手,挑了,菜市口

    何为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英勇就义的人,是面对死亡能够大义凛然的人。有这样一个人,他被慈禧下令用钝刀行刑,砍了30刀才断气,但他临死前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惧怕和怯懦,他是为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牺牲的,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便是:谭嗣同。说起谭嗣同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谭嗣同

  • 武训:清朝唯一被写入正史的乞丐,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是个,正史,的人

    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武训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1838年,道光年间,武训出生在山东堂邑县柳林镇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7岁的时候就丧父,虽然武训十分渴望读书,但是为了谋生路,只好出去打工,年幼的武训多次找到人的欺负,在一家人家里打了三年工之后,雇主竟然欺负他不识字,恶意将

  • 太平天国被灭都怪洪宣娇:洪秀全的妹妹 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原因,太平天国,妹妹

    太平天国内部的主要领袖内讧,原本处于全盛时期的太平天国,不但因此而大伤元气,还开始逐渐往覆灭的路上走去,而这一切的导火索,却是因为一个女人,她就是太平天国的代表人物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在很多的史学家眼中,她似乎是一个被杜撰出来的人物,在史籍中没有多少的相关记载。但是,在民间的传言中,关于她的一生,

  • 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最后被凌了迟三千余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千余,太平天国,陈玉成

    你们知道陈玉成的故事吗?接下来小编为您讲解。1862年春,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被首鼠两端的清末军阀苗沛霖诱捕,随后在河南延津县慷慨就义,年仅26岁。陈玉成是广西藤县客家人,原名陈丕成,十四岁时跟着他的叔父参加了金田起义。此后在太平军转战南北时一直骁勇善战,并一路战功显赫。陈玉成的名字,是天王洪秀全根据

  • 隆科多为何选择四阿哥胤禛为其争夺皇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为其,皇位,阿哥

    隆科多为什么选择了皇四子胤禛争夺皇位?除了皇四子胤禛的竭力拉拢的因素之外,可能还有下面几点原因:第一,跟皇四子胤禛幼年经历有关系。皇四子胤禛生母乌雅氏,起先只是宫人,后来才封了德嫔。皇四子胤禛的外祖父威武是护军参领。皇四子胤禛虽然生母和外祖父家世并不显赫,但他幼年时曾由孝懿仁皇后抚养。孝懿仁皇后恰恰

  • 后金王爷尼堪的生平简介,尼堪的人物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事迹,人物,王爷

    敬谨庄亲王爱新觉罗·尼堪,爱新觉罗·褚英第三子。天命间,从伐多罗特、董夔诸部,有功。天聪九年,师伐明,从多铎率偏师入锦、宁界缀明师。崇德元年,封贝子。上伐朝鲜,从多铎逐朝鲜国王李倧至南汉山城,歼其援兵。四年,上伐明,从阿济格等攻塔山、连山。七年,戍锦州。顺治元年四月,从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李自成,复从

  • 揭秘明末第一大汉奸范文程却成大清开国军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军师,明末,汉奸

    明朝末年第一大汉奸却成为大清开国军师,他在历史进程中注定不平凡。满清的前身是祖居东北的女人部落,在后来杰出的部落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完成了统一,后来的继承人在吸取了中原王朝的优秀成果后,建立了满清。一个落后的民族能够如此的发展,最后还竟然建立了大一统王朝,这与汉族中众多的能人为其效力是分不开的,在这

  • 50岁的她还被康熙翻牌子,儿子雍正当上皇帝后,她竟选择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她还,当上,雍正

    德妃乌雅氏当年在宫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相当的尊崇,这是因雍正皇帝就是她的亲生儿子。要单论出身的话,她在清朝后宫并非十分显赦。因长相十分貌美,所以很受康熙皇帝的宠爱,而且一连生下了6个孩子,得知儿子雍正当上皇帝后,她却自尽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她活着的时候,受到的宠爱可以说是冠绝后宫了。她到底受

  • 清代后期汉族风俗概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族,清代,风俗

    一、历史背景从道光二十年五月(1840年6月)鸦片战争失败至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为清代后期,是清代社会逐步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朝封建统治从衰落逐渐走向灭亡的时期。道光十九年(1839年)四、五月间,厉行禁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州主持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