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熊赐履是何许人也?影响清朝历史的100位风云人物之熊赐履

熊赐履是何许人也?影响清朝历史的100位风云人物之熊赐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056 更新时间:2023/12/12 18:00:56

熊赐履(1635年—1709年),字敬修,又字青岳,号素九,又号愚斋,湖北孝感人,明末清初理学名家,官至清朝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熊赐履

清初是当时中国封建化吸收融合的一个重要时期,满族自有的文化中原原有的儒家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康熙继位后,在经历一系列的农民战争和统一战争的清朝,摆在其眼前的是社会崩乱、盗贼繁起、人心不定的局面,因此康熙急需一种思想来安定社会、平抚人心,而此时康熙初登位不久,朝政仍旧把持在四大辅臣手中,,以四人为代表的一批满族统治者认为只有“率循祖制,咸复旧章”才能稳固江山,但显然以满人自有的文化是无法统治庞大的中华大地的。康熙六年(1667年),熊赐履清廷呈奏了着名的“万言疏”,并向康熙提出“学校极其废弛,而文教因之日衰也,讲明正学,将简儒臣使司成均,则道术以明,教化大行。”从中可以看出熊赐履认为当今社会凋敝,其主要原因是教化不成,只有兴儒学才能让道兴盛。面对熊赐履的进言,四辅臣尤以鳌拜为首进行了激烈驳斥,但熊的进言却让康熙眼前一亮,随后加封其为秘书院侍读学士,此时的康熙年仅十四岁,无疑皇帝的年少,思想的未成熟,给熊赐履为首的理学家们创造了机会。熊赐履以秘书院侍读学的身份给康熙不断灌输儒家治国的理念,而在此过程中熊赐履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学体系,其代表作《学统》更是为清时期理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推动。

清圣祖康熙

此后康熙在治国理政中也颇为倚重熊赐履,凡国家要务皆与熊商要,在熊的推动下,一批理学官员进入中央决策,且在熊的进言下,康熙开始严整吏治,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等也无不是在理学官员的帮助下完成的。在熊赐履大力推行的理学帮助下,康熙完成了一系列壮举,而也正是此,理学也得到了康熙的大力推崇,一时间从官至民无不争相学习,康熙就曾说“因有满书,满洲武官翻阅史书,通达义理者省略号甚多”,从中可窥见一斑,理学不光在汉人中盛行,在满人中也是同样如此。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更是编纂了《渊鉴斋御纂朱子全书》。由此可见熊赐履对清初理学的发展着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朱子故里

参考资料:

1.陈朔:《理学名臣熊赐履_兼论清初汉族士大夫的政治处境》,《西部学刊》2017年第6期。

2.王锺翰:《康熙与理学》,《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

高翔:《论清初理学的政治影响》,《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4.赵尔巽:《清史稿》

标签: 历史清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武将——吴三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冲冠一怒,武将,红颜

    吴三桂自幼便粗通弓马骑射,并以此而得中武举。后来通过父荫为都督指挥,从而开始了政治生涯。大部分人认为,由于吴三桂作为汉人,却与满清勾结,导致大顺政权及南明政权等汉人政权的覆亡,加上曾杀死永历帝等明朝皇帝与皇族、大臣等,后人视其为“汉奸”。早年得志,纵情歌舞吴三桂的幼年,正是明

  •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谜:可能为梁启超所篡改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之谜,狱中,能为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皇帝于南海瀛台,宣布自己临朝训政。同时,命荣禄派兵搜捕维新党人。谭嗣同等人被捕,被关进刑部北监。狱中,谭嗣同曾题诗一首,史称《狱中题壁》。然而,这一首诗的真伪至今仍然是桩悬案。谭嗣同(18651898)近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字复生,号壮飞,别署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通眉

  • 吴敬梓何时创作了儒林外史?吴敬梓纪念馆建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儒林外史,吴敬梓,纪念馆

    清代着名小说家吴敬梓,本为安徽全椒人。相传他出身名门望族,自幼饱读诗书,才思敏捷,擅于小说及诗词创作,故有“安徽第一大文豪”美誉。今人得知吴敬梓的简介,主要是从他的不朽名着《儒林外史》及安徽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的外墙之上,除此之外,外界关于吴敬梓的简介及生平事迹,流传得并不甚广。吴敬梓家学渊源,一度深受

  • 龚自珍的另一面:竟然喜逛青楼还沉迷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青楼,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先说说逛青楼吧。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

  • 小德张:从戏班出身的小太监到清朝最后一个大总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总管,戏班,清朝

    在光绪年间自宫进宫当太监的,小德张是其宫号。小德张初入宫时,在茶房供事。因为其皮肤细白,眉清目秀,加入了专门为慈禧太后西太后和其他妃嫔演戏的南府戏班的行列。为了讨得慈禧西太后的欢心,小德张遍寻京城戏剧名角入宫演戏。小德张也非常善于察言观色,投慈禧西太后之所好,终于成为慈禧西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之一。小德

  • 郭嵩焘:试图直立行走的猴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猴子,郭嵩焘

    在晚清的官员中,郭嵩焘无疑是思想先进的一位,是和传统之爱国者有些不同的一位。换句话讲,他的思维方法,看待问题的视角,都与常人有异,是思想解放队伍中的先驱之一。然而,朝廷内外,皆有人把他视为“汉奸”。郭嵩焘是清末外交官,字伯琛,号筠仙。出生于1818年,卒于1891年。湖南湘阴

  • 《清代宫廷社会史》结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宫廷,清代,结语

    几个重要因素形成了满族的制度和国家级礼仪。第一个因素是创建和保持独特的满族文化认同的强烈而持久的冲动。努尔哈赤和他的继承者以女真金朝作为同化具有灭族危险性的典型例证,采取了特别珍视满族尚武传统、服饰和语言的政策。与此同时,女真人发明了与邻近的蒙古各部结成牢固同盟的各种技巧。满蒙同盟至少在18世纪中叶

  • 婉贵太妃:从乾隆的通房丫头到贵妃,一生与世无争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丫头,乾隆,贵妃

    我们看过清宫剧的朋友都知道,前朝尔虞我诈的争权,后宫的斗争也并不比前朝要平静。皇帝的妃子们为了得到皇帝的宠幸使出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明争暗斗,表面上姐妹相称,背后里却是另一副面孔。就是在这样的争斗之中,妃子们活的可以说是胆战心惊,不知道哪一天就会突然死去。从这里大家或许就会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古代的嫔妃

  • 解密南宫复辟:明英宗为何残忍处死功臣于谦?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功臣,南宫,残忍

    最早参预夺门密谋的分别是都督张靰、武清侯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然后在太常卿许彬的指点下,找到徐有贞。夜里四鼓时分,石亨一伙打开宫门,放进去一千多名士兵,然后从里面锁上宫门。此前,徐有贞已经掌握了各个宫门的钥匙,一切妥当之后,徐有贞把全部的钥匙悄悄丢进一个水沟里。现在整个宫苑与外面完全隔绝开来,成为一个封

  • 清朝“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个,主要代表人物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代表人物,几个,清朝

    所谓满清“四大家族”,正史中从来就没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大多出现在野史和杂说之中,所谓满清“四大家族”大概其指的是钮祜禄氏、赫舍里氏、佟佳氏、富察氏。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家族是清圣祖康熙帝孝昭仁皇后和温僖贵妃的娘家,主要代表人物有清王朝的“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