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戊戌变法疑云:光绪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戊戌变法疑云:光绪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95 更新时间:2024/1/1 10:42:06

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们要从戊戌变法的内容经过说起。

首先来看戊戌变法的内容,戊戌变法内容比较多,涉及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多个方面,我们这里只看政治,因为其他的方面对于皇权的影响不大。

(1)开放言路。光绪皇帝下诏,允许报纸“指陈利弊”,“中外时事,均许据实昌言,不必意存忌讳”。又下诏,凡院、部司员欲条陈意见,可以上书,通过本衙门的“堂官”(首长)代传。普通百姓可以到都察院呈递;

(2)精减机构。撤销詹事府(主管皇后、太子家事)、通政司(主管内外章奏)等六个衙门,各省也要做相应精减;

(3)任用新人。维新派杨锐、刘光第、谭嗣同都被光绪任命为“军机衙门章京上行走”(秘书),参与新政。

(4)仿效康熙乾隆时的旧制,在紫禁城内开“懋勤殿”,使之实际上成为皇帝与维新派讨论制度改革的机构(未能实行)。

这是戊戌变法政治方面的四条主要内容,我们在这里看到,根本没有涉及到对于皇权的限制,很多人可能会说,这是由于慈禧守旧派的阻止,但是限制皇权与大臣们关系不大,甚至与慈禧的关系也不大,因为限制的是皇帝的权力,而且慈禧为首的守旧派对于变法不支持,多一条少一条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说明,光绪皇帝从心底里是不愿意的,那么其他的比如开放言路、任用新人,这些可都是在培养自己的班底,开放言路,那么所有人都可以上书,就不用经过朝堂了,慈溪垂帘听政或者说训政也就无从谈起,任用新人就是为了用听自己话的人与不听自己话的大臣们对抗。

我们在来看看当时的背景,光绪十三年(1887年)正月,光绪皇帝始亲政。这与其说是光绪帝亲政的开始,倒不如说是慈禧太后通过训政的方式为其日后归政于光绪帝而铺平了一条能够长期对皇帝加以控制的通道。为了归政后更有效地控制载湉,慈禧太后把自己的内侄女都统桂祥女叶赫那拉氏给载湉做皇后,即后来的隆裕太后。

也就是说,光绪皇帝在1887年虽然开始亲政,但是大权依然把握在慈禧手里,光绪依然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皇帝,在光绪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光绪要夺回权力的念头也正就逐渐萌芽并快速生长,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了“明定国是”诏书,变法正式开始。也就是戊戌变法开始的时候,光绪已经亲政了11年了,这11年只是做了傀儡皇帝,但是光绪却没有任何夺回权力的机会。

但是康有为和梁启超给了光绪机会,那就是他们极力要求变法,这让光绪皇帝认为这是夺取权力的唯二机会,为什么说唯二呢?因为还有就是等慈禧太后死,或者老死或者杀死,反正其他机会基本上胜算不大。

在变法过程中,光绪皇帝以阻止变法等理由,1898年9月4日,光绪下令将怀塔布、许应骙、堃岫、徐会沣、溥颋、曾广汉等礼部六堂官革职。这些人要么是慈禧的人要么是守旧派,诸如种种还有很多,其实光绪皇帝是在夺回自己的皇权。

还有在变法过程中,曾跟维新派商量要软禁慈禧太后,但是由于没有军事力量,最后失败,这也说明了其实,光绪皇帝也是想借戊戌变法来夺回权力,如果戊戌变法成功,慈禧被软禁,光绪皇帝会不会实行君主立宪呢?这可就很难说了。

标签: 光绪戊戌变法疑云

更多文章

  • 谭嗣同《狱中题壁》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文,古诗,狱中

    朝代:清代作者:谭嗣同原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译文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

  • 清朝洋画师笔下的乾隆四妃子各有风韵,囊括现在娱乐圈所有流行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妃子,画师

    乾隆是个绯闻极多的皇帝,不管是后宫还是民间对其处处留情的印象已经深入民心,但看他后世留给人,人们的后妃画像,以及绵绵不绝的子孙,就知道。不过今天是要看看这位皇帝的后宫妃子的画像,就知道他当时是有多少福气了。郎世宁,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也是唯一的一个外国画师,康熙帝五十四年郎世宁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

  • 索尼是谁?清代辅政大臣索尼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臣,清代,索尼

    尼(1601年-1667年),赫舍里氏,满洲正黄旗人。清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等公爵,也是由孝庄文皇后指定辅助康熙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康熙四年(1665年),孙女赫舍里氏成为康熙帝的首任皇后。康熙六年,索尼去世,谥号文忠,儿子索额图继承其职位和爵位。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时候,因为索尼父子及赫舍里·硕色兄弟

  • 慈禧太后的大总管李莲英的故事:一篇文章让你全面了解李莲英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篇文章,总管,让你

    “一手梳妆本领而得慈禧太后欢心,极尽谄媚逢迎之能事,受慈禧太后赏识,慈禧太后的大总管”清末宦官李莲英李莲英(18471911),直隶大城(今属河北)人。在晚清年间,直隶的顺天府和河间府,都以盛出太监(俗称“老公”)而闻名。在顺天府南部与河间府、天津府交

  • 十、两次禁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两次,之变

    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在位二十五年,其执政时间与他的祖宗自然不能相比。但作为帝王,他在位所经历的事情却是他祖宗以及他后来的子孙们所无法比拟的。在其即位之初,他成功地清除了君侧的隐患和珅,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朝廷,这都是一件可歌可颂的事迹。但也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却身经两次惊心动魄的禁门之变。各地的民变民乱,

  • 王聪儿怎么从江湖艺人转身成为白莲教起义领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白莲教,艺人,领袖

    白衣女侠王聪儿出生于湖北襄阳(今湖北襄樊),她出身于江湖艺人,曾参加白莲教起义。在此期间,她曾担任起义军总指挥,是八路义军的统帅,算得上是一个貌美如花,德行高尚,武艺高强,有勇有谋的女英雄。白衣女侠王聪儿在参加白莲教之前,跟随母亲学习杂技,跑马走绳,武刀使棒,样样都行。她自幼丧父,母女俩凭借着一身技

  • 小人和珅如何成就清朝第一宠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成就,清朝

    “昏君眼里皆奸佞”意思是说只有昏君才易受奸臣摆布,而奸臣也还有在昏君手里才易弄权得势。乾隆在历史上应该算是一个明君了,但在乾隆执政时却出了一个天下第一大贪官和珅。更令人叫绝的是,和珅还成了乾隆的第一大宠臣,这对于小人和珅来说也算毕生成就的一大事了吧!和珅,姓钮祜禄氏,满洲正红

  • 国门被打开的原因版权页_《甲午沉思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国门,版权页,甲午

    西方在工业革命之后,英、美、法等国作为新生资本主义势力的代表已经走上了世界的舞台。此时,相对于落后的亚洲及还处于荒蛮阶段的非洲,它们无疑是先进生产力及先进社会形态的代表。我们不妨把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英国作一个比较。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经过数千年延续不变的传统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

  • 第一节 康熙仁政,清官遍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仁政,清官,遍地

    清朝是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统一的全国,但是治理天下需要的是知识分子,为了维护国运的长久,清朝政府大量起用各族人才,不仅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并且把它推向了繁荣的盛世阶段。康熙的仁政,措施之一是惩办贪官、表彰清官。清官是康熙帝的一面旗帜。康熙朝最着名的清官于成龙,有个绰号叫“于青菜”

  • 第二节 历法辩论,数学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法,盛世,第二节

    数学在我国古代称为古算。在世界领域内,我国的数学水平也曾占据数一数二的地位。但是时至明代,古算几近成为绝学,卓有成就的数学家也是寥寥无几。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将他们的数学理论带人中国,我国也开始历史上第一次西算输入过程。这个过程始于徐光启的数学译着《几何原本》前六卷,止于康熙时编成《数理精蕴》。此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