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14 更新时间:2024/1/14 4:43:09

根据历史记载,自纪晓岚上推七世,纪氏家族多读书人。祖先纪坤,虽然科举不顺,却很有诗名,着有诗集《花王阁剩稿》。纪晓岚的曾祖父纪钰,有幸进入太学,才学受到过皇帝褒奖。而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做过县丞,其父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而且写文章很有一套,尤其擅长考据之学,着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死前还留下了“贫莫断书香”的遗训。

纪晓岚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门第,为纪容舒次子。雍正二年六月十五日午时,纪天申饭后到书房一边翻书一边休息,不久就睡着了。梦中,他看到一只猴子从窗户钻进来,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却到书橱翻阅书本,翻完一本扔一本,不久几橱书就被它翻了个遍。忽然,它发现纪天申的手上还拿着一卷书,就蹿上来抢夺。纪天申一惊便醒来了,手中的书也掉在了地上。恰在这时,一名仆人来报,儿子纪容舒刚刚得了一位少爷。这个刚降生的男孩,便是纪天申的第五个孙子纪晓岚。

据说,纪晓岚小时候精力充沛,睡眠很少,喜欢玩耍,也喜欢听大人们讲故事。爷爷纪天申很宠爱他,常常给他讲各种有趣的故事,逗他开心。也许,正是这些故事开了纪晓岚智慧的一生。

儿时的纪晓岚就显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智慧。一次,他和几个孩子在街上玩球。刚好遇到官轿经过,顽皮的小孩子不小心将球掷进了轿内。正当一群小儿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之时,纪晓岚自告奋勇,独自一人壮着胆子上前讨球。

轿子里的官员,见是个孩童,便存心想戏弄一下他,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说如果他对得出下联就把球还给他,否则就不还了。他的上联是:“童子六七人,惟汝狡”。

纪晓岚略一寻思,便道:“太守二千石,独公……”话未说完,却忽然沉默了。官员很好奇,催他讲完,谁知纪晓岚却说:“你要是还我球,就是独公廉,要是不还的话,就是独公贪”。官员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把球还给了他,暗自惊奇于这个孩子的聪慧,料他日后必大有作为。

这个官员所料不错,乾隆十二年丁卯科,纪晓岚应顺天府乡试,以第一名解元夺魁。喜讯传来时,合家欢腾,纪晓岚本人反而异常平静,亲自置办厚礼酬谢老师。乾隆甲戌殿试以后,纪晓岚以文学出众,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二十八年仲春,纪晓岚又被任命为福建省提督学政,而此时他刚过不惑之年。

纪晓岚是名副其实的才子,而且是具备领导才能的才子。他一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即主持科举和领导编修。“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着实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过人的眼力是纪晓岚成功主持科举的重要因素。传说,在纪晓岚以福建督学之职担任会试考官时,乾隆曾冒充考生参加考试,由于做事隐秘,三场下来竟无人发现。后来,纪晓岚在阅卷时,发现一篇文章笔力非凡,就向乾隆推荐了这个考生。乾隆一看考卷,发现正是自己所答,不禁暗赞纪晓岚的眼光。但为了掩饰此事,他拒绝了纪晓岚的推荐,纪晓岚几次上书,都不予答复。乾隆一朝,纪晓岚共担任过8次主考官,为朝廷选出了众多优秀的治国之才,不能不说他是清朝的一大功臣。

主持编修是一项浩大而繁琐的工作,常人难以胜任,纪晓岚在这方面可谓劳苦功高。尤其是乾隆二十八年开始的《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其规模之庞大,可以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项浩大的工程,不仅是纪晓岚毕生的主要成就,也是乾隆皇帝的成就之一,更是整个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一大功绩。

纪昀组织了360余名编纂官,对底本图书进行甄别比对,将其分为应刻、应抄、应存三种,其中前两种要全文抄入《四库全书》,而后者只存书目。若有不同版本,则要进行比对,选择质量最好者作为底本,然后还要对底本进行初步的点校和修改,并交给总纂官审阅,合格后交由乾隆御览。通过这些程序的书籍,即可被抄录入《四库全书》。抄录者最初由官员保举,后来则从不第秀才中挑选字迹工整者录用。这些人需要每日抄写千字,工作5年,共计180万字。工作完成后,根据质量和数量分别授予不同的官职;但若有字体不工整者,记过并罚多写万字。据统计,先后共有3800余人被录用,平均每天都有600人参与抄写工作。最后,抄录好的《四库全书》还要在总校官的安排之下,经过分校官和复校官的校对,再经总裁官抽查,才能最终装订成书。

经过10年的编纂,《四库全书》终于陆续编订完成。以纪昀为首的四库全书馆群臣们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由于乾隆生性好大喜功,动辄对《四库全书》的编纂指手画脚,如此大的工程全靠人力完成,难免会有疏漏,此外,再加上乾隆对文字的挑剔,纪昀等人不免被屡屡申斥甚至得咎。总纂官之一的陆锡熊在奉命去沈阳校对的路上病逝,总校官陆费墀也因为被乾隆申斥郁郁而终,死后甚至还被抄没家产。纪昀虽然受到乾隆的恩宠,幸免于难,但他一生为《四库全书》。

编订好的《四库全书》共抄写了7部,乾隆仿效着名藏书楼天一阁的形制,建造了七处楼阁以存放《四库全书》:它们是故宫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沈阳故宫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镇江金山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文澜阁。如今存世的仅有文渊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津阁本、另有文澜阁本部分存世。

平心而论,在《四库全书》的修订过程中,重新发现并整理了不少孤本和善本,此外还保存了从《永乐大典》中辑佚的将近400种书籍。此外,《四库全书》开启了“乾嘉学派”重考据的学风,对国学的继承和发扬有重大的影响。但是,乾隆利用编纂《四库全书》,大兴文字狱,篡改传统文化,实行愚民统治的用心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他曾经表示不会利用民间献书大兴文字狱,但这根本就是一句空话。着名的“王锡侯字贯”案只是数十起文字狱中较为人所知的一件。此外,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大量被乾隆视为“违逆”的书籍都被焚毁,据统计竟有3000种之多;而幸存下来被录入四库全书的书籍,也按照乾隆的意愿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主持编修的工作也许枯燥无味,但纪晓岚本身却是一个趣味十足的文人,利用闲暇之余,自着了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可惜这部小说原稿已遗失,虽然作者凭记忆重新写过,但仍不免有很多疏漏。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曾说:“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鲁迅对这部小说给予如此高的评价,足见纪晓岚的文笔之妙和才华之盛。

标签: 烟袋第二节青史留名

更多文章

  • 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事迹,有什么,清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 清朝最凄惨皇后,为弟弟生3子女,未料竟被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凄惨,清朝,皇后

    王后古时候是国家的代表,他们享有到高于一切的华为荣耀,一般而言,下场会较为非常好的。殊不知,假如王后惹恼了君王,或是卷进了政治斗争,他们的结局就会较为凄凉了,例如乾隆第二任王后那拉氏,因断发而被打入冷宫,落得1个“不废而废”的下场,而清朝历史上也有一名更为凄凉的王后,她就是说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明英宗杀死了,他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他有,明朝,英宗

    在了解于谦的故事后,觉得于谦既伟大又悲惨。于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不与朝廷恶势力同流合污之人。之所以又说于谦是一位悲惨之人,这是因为于谦死的很凄惨。正所谓,一人之说怎抵得了悠悠之口。当于谦被陷害入狱时,他只能百口莫辩,等待皇帝的最终发落。既然说于谦死的很冤枉,那么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 康熙第一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他立下了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功,康熙,鳌拜

    历史上不该遗忘的人助康熙除掉鳌拜,他立下了大功清初大儒熊赐履几经宦海沉浮,晚年在南京养老,死后葬在清凉山曾上书指责当权的鳌拜集团熊氏是湖北孝感的一个大家族,熊赐履的父亲就是当地官员。明崇祯年间,孝感爆发农民起义。在组织地方团练与“反政府武装”作战时,他兵败被杀,留下妻子和年仅8岁的熊赐履。孤儿寡母相

  • 末代皇帝溥仪终成普通公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民,末代,终成

    溥仪与妻子婉容一个末代皇帝被改造成普通的公民,当他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末代皇帝真实的宫廷生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登基三年就逊位了,三年的皇帝生涯,让他依旧迷恋着那个位置。所以,后来他成为了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的傀儡。“值日工作只是接递外面送来的三顿饭、开水和擦地铺

  • 清朝法治介绍——清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就,法治,清朝

    清朝统治者从关外时期起,就重视借鉴明朝法制的得失,注意吸收明朝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参汉酌金”的立法原则,即参考明朝法制为代表的汉族封建法制,根据时代的进步斟酌吸收满族固有的习惯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诸多立法成果,达到了我国古代立法的一个新的高峰。清朝从关外时期

  • 启王梁成富:陈玉成麾下大将,结局被清朝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将,清朝,麾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梁成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本文主角,启王宁千岁梁成富:陈玉成麾下大将,3次率军远征西北,围攻西安重镇,后因拒绝投降遭凌迟处死。梁成富,广西玉林人,拜上帝教早期成员,属于“老兄弟”,战斗力、战斗意志没得说。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梁成富隶属东王杨秀清部,天京事变

  • 历史上清朝都有哪些皇后?清朝皇后大全 清代皇后们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代,清朝,皇后

    纳嗽氏太祖努乐哈赤皇后纳喇氏是叶赫部族长杨吉昪的女儿。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妻子。她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杨吉昪是叶赫某部落的首领,她们的婚姻是出于政治上的联姻。当时的女真族内部矛盾是非常激烈的,建州女真有个图伦城,城主叫尼堪外兰,这个人兵马不多却野心勃勃总想并吞周围的部族,称雄建州。明万历十二年(1S8

  • 清朝张伯行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康熙称为“天下清官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什么人,清官,清朝

    张伯行是清代康熙朝着名的文官,死后配享太庙,享受无上尊荣。作为一位官员,张伯行的人生无疑是十分成功,他为官清廉,一生勤勤恳恳,不仅受到了百姓的爱戴和用户,而且也获得了统治者的高度赞赏,康熙称赞他是“天下清官第一”,雍正帝还特赐他“礼乐名臣”的匾额,这在整个清朝都是十分罕见的。作为一位文人,张伯行是清

  • 揭秘龚自珍的另一面:喜欢逛青楼 沉迷赌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喜欢,青楼,龚自珍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的这一名句,在苦难时代里,曾激励了无数的中国志士。可这么一个龚自珍,其实也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所谓的“五毒俱全”,除了不抽鸦片,和林则徐一样,坚决反对鸦片外,其余的“四毒”,龚自珍可谓“一体均沾”。先说说逛青楼吧。龚自珍喜欢逛青楼,这在其友人的笔下,屡屡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