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礼部尚书张伯行为官清正被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

礼部尚书张伯行为官清正被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526 更新时间:2023/12/22 22:10:33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廉”和“能”,才能称得上是一位“善吏”。

1993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在一次会议上说:“我在上海工作时讲过,‘人不畏吾严而畏吾廉;人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生明,廉生威’,周谷城先生听到后,说这段话很好。这段古代名言,我从小就会背诵,就是不知道是谁说的,你们大家有兴趣,就帮着查一查,查到出处后能把它完整地背熟就更好了。”此后,朱镕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这段古代名言。朱镕基所说的这段名言,出自我国明代着名的三十六字官箴:“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相传为明代山东巡抚年恭定所撰并勒石立碑,这段名言便被后人奉为官箴。三十六字官箴最核心的两个字是廉和公,二者当中,廉为先。公生明,廉生威。没有廉,公也就无从谈起。因此,为官之道,应廉字当头。

在中国的清代,曾经出现过两个着名的廉吏:一个是礼部尚书张伯行,他为官清正,被康熙皇帝称之为“天下清官第一”。张伯行任江苏巡抚的时候,为禁下属送礼,专门发布檄文:“一黍一铢,尽民脂膏。宽一分,民即受一分之赐;要一文,身即受一文之污。”另一个就是兵部尚书于成龙,于成龙任两江总督3年之后病逝于南京署中,仅有的遗物是一个破箱和一个瓦缸,瓦缸中粗米数斛,破箱内只有一套官服、官靴。前来悼念的官员无不相哭失声,就连“平时心惮成龙者,俱感动流涕”。康熙皇帝称赞其为“天下廉吏第一”。古往今来,一条铁律:贪官身败名裂,廉吏名垂青史。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历史是一面光鉴的镜子,是做贪官还是做廉吏?道理不言自明。

能吏的反义词是庸官。庸官的危害在表面上看似乎不如贪官影响恶劣,但是,在官员队伍中,如果庸官居多,其危害之大、影响之深远比贪官有过之而无不及。庸官主要是指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不愿意担当,遇事明哲保身、推诿扯皮的官员。庸官的为官哲学是“不干事;不出事;干事越多,越容易出事;因此宁愿不干事,方保不出事”。

东汉学者班固曾经给这类官员画像曰——尸位素餐,比喻占据职位而不做工作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白吃饭,不干活。其实,庸官的危害还不仅在于此,他们不善于谋事,却善于谋人。这些官员往往善于经营人际关系,自己不干事,也不愿意看到别人干事,拉帮结伙,攻击干事者,给干事者泼脏水、使绊子。

此外,吹牛拍马往往也是庸官的长项。以至于导致一种社会现象:佼佼者常受抑,平平者常通达。如何做一名能吏呢?这就是敢作为、有作为、会作为,能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一言以蔽之就是:敢于担当。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在解释“上善若水”的时候把善分解为七层含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其中的“正善治”即“政善治”,善治应当是治理的最高境界,但善治的前提是要拥有“善吏”,换言之,有“善吏”方能实现善治。

标签: 清官清正礼部

更多文章

  • 溥仪第一次领工资买了什么?当过皇帝的人显然与众不同,花钱不带皱眉头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不带,买了,的人

    爱新觉罗溥仪,他是清朝末期的最后一位皇帝,按血缘关系来算的话光绪皇帝便是他的伯父,而摄政王则是他的父亲。溥仪三岁就登基成为皇帝,自小养尊处优,珍奇异宝见过无数,可以说他一生对于钱没有什么概念。就算是后面已经退位,可是清王室依旧比普通人阔气多了,溥仪身边的古董宝贝也都是价值连城。溥仪特赦以后有了自己的

  • 第二节 青史留名,纪大烟袋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烟袋,第二节,青史留名

    根据历史记载,自纪晓岚上推七世,纪氏家族多读书人。祖先纪坤,虽然科举不顺,却很有诗名,着有诗集《花王阁剩稿》。纪晓岚的曾祖父纪钰,有幸进入太学,才学受到过皇帝褒奖。而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做过县丞,其父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而且写文

  • 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事迹,有什么,清朝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官员于成龙有什么传奇事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电视剧《于成龙》自开播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以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清朝大官于成龙的生平事迹与为官经历为题材,塑造了一个清廉政治的官员形象。于成龙这个人物也深入人心,不少人都对他非常感兴趣,那历史上的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 清朝最凄惨皇后,为弟弟生3子女,未料竟被亲生儿子杀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凄惨,清朝,皇后

    王后古时候是国家的代表,他们享有到高于一切的华为荣耀,一般而言,下场会较为非常好的。殊不知,假如王后惹恼了君王,或是卷进了政治斗争,他们的结局就会较为凄凉了,例如乾隆第二任王后那拉氏,因断发而被打入冷宫,落得1个“不废而废”的下场,而清朝历史上也有一名更为凄凉的王后,她就是说

  • 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明英宗杀死了,他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他有,明朝,英宗

    在了解于谦的故事后,觉得于谦既伟大又悲惨。于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于谦是一个两袖清风,不与朝廷恶势力同流合污之人。之所以又说于谦是一位悲惨之人,这是因为于谦死的很凄惨。正所谓,一人之说怎抵得了悠悠之口。当于谦被陷害入狱时,他只能百口莫辩,等待皇帝的最终发落。既然说于谦死的很冤枉,那么明朝于谦为什么被杀

  • 康熙第一帝师熊赐履:铲除鳌拜他立下了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功,康熙,鳌拜

    历史上不该遗忘的人助康熙除掉鳌拜,他立下了大功清初大儒熊赐履几经宦海沉浮,晚年在南京养老,死后葬在清凉山曾上书指责当权的鳌拜集团熊氏是湖北孝感的一个大家族,熊赐履的父亲就是当地官员。明崇祯年间,孝感爆发农民起义。在组织地方团练与“反政府武装”作战时,他兵败被杀,留下妻子和年仅8岁的熊赐履。孤儿寡母相

  • 末代皇帝溥仪终成普通公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公民,末代,终成

    溥仪与妻子婉容一个末代皇帝被改造成普通的公民,当他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看到末代皇帝真实的宫廷生活。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登基三年就逊位了,三年的皇帝生涯,让他依旧迷恋着那个位置。所以,后来他成为了日本控制的伪满洲国的傀儡。“值日工作只是接递外面送来的三顿饭、开水和擦地铺

  • 清朝法治介绍——清朝立法思想和立法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就,法治,清朝

    清朝统治者从关外时期起,就重视借鉴明朝法制的得失,注意吸收明朝法律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形成了“参汉酌金”的立法原则,即参考明朝法制为代表的汉族封建法制,根据时代的进步斟酌吸收满族固有的习惯法。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取得了诸多立法成果,达到了我国古代立法的一个新的高峰。清朝从关外时期

  • 启王梁成富:陈玉成麾下大将,结局被清朝凌迟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将,清朝,麾下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梁成富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本文主角,启王宁千岁梁成富:陈玉成麾下大将,3次率军远征西北,围攻西安重镇,后因拒绝投降遭凌迟处死。梁成富,广西玉林人,拜上帝教早期成员,属于“老兄弟”,战斗力、战斗意志没得说。1851年1月,金田起义爆发,梁成富隶属东王杨秀清部,天京事变

  • 历史上清朝都有哪些皇后?清朝皇后大全 清代皇后们的那些事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清代,清朝,皇后

    纳嗽氏太祖努乐哈赤皇后纳喇氏是叶赫部族长杨吉昪的女儿。是努尔哈赤的第六个妻子。她出生于名门望族,父亲杨吉昪是叶赫某部落的首领,她们的婚姻是出于政治上的联姻。当时的女真族内部矛盾是非常激烈的,建州女真有个图伦城,城主叫尼堪外兰,这个人兵马不多却野心勃勃总想并吞周围的部族,称雄建州。明万历十二年(1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