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外命妇和内命妇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不同

外命妇和内命妇分别是什么?两者有什么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3/12/31 17:54:13

在古装影视剧中,我们常看到“夫人”、“小姐”、“太太”等称呼。似乎只要是有钱人家的主妇都可以被称为“夫人”。实际上,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在古代,“夫人”是只有受了诰命的妇女才能有此称呼,而且还必须的一、二品大员的妻子才有这个资格。

下面我们来说说古代命妇的称呼、等级等的那些事儿。

命妇的由来

《国语·鲁语下》:“命妇,成祭服。”韦昭注:“命妇,大夫之妻也。”唐陈鸿《长恨歌传》:“每岁十月,驾幸华清宫,内外命妇,熠耀景从。”《新唐书·礼乐志五》:“皇后初采桑,典制等各以钧授内外命妇。皇后采桑讫,内外命妇以次采,女史执筐者受之。”

命妇分为内命妇和外命妇。

内命妇指的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及未婚的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还有宗室之母及其正妻、经过君主正式册封的嫔妃等等。

外命妇,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诰命夫人,指的是已婚的公主、长公主、大长公主等,及所有经过君主敕封爵位的官员之母或正室(部分朝代时,侧室也能成为外命妇,但有人数上的限制),有时后妃除生母以外的女性直系尊长(如养母、祖母、从祖母等)也能获得君主敕封爵位。而除公主以外,一般得到外命妇身份的女性,封爵等级皆从夫之官衔高低而定,例如一品夫人、二品夫人、三品淑人、四品恭人、五品宜人、六品安人、七品以下皆为孺人的外命妇等级。

命妇的封号和等级

清制凡命妇封号,一品二品称夫人,三品称淑人,四品称恭人,五品称宜人,六品称安人,七品以下称孺人。

要是因为子孙的功绩而封夫人的,要前面加太字。

古代中国的官宦贵妇而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妇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明清为四品官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正和年间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上述贵妇人的称谓,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从八七版《红楼梦》看古代妇女的森严等级

在影视剧中,八七版的《红楼梦》堪称经典,从服装、道具、装饰等各个环节都较为忠实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所以从《红楼梦》中,我们就可以深刻领略到古代命妇等级制度的森严。

在《红楼梦》中有个著名的环节就是“贾妃归省”一段。被封了皇妃的贾元春归省宁、荣二府,贾母王夫人邢夫人等人着诰命服迎接。从这些人的衣饰打扮中,可以略窥一二。

贾母所带的命妇冠一般也称凤冠,造型和做工也与前者区别不大,只是一般不带龙凤形的装饰物,冠后也没有冠翅,而多缀珠翟、花钗等,以彰显身份之华贵。 这是贾母的那顶.她在两府之中尊位最高,冠额处采用了明黄色打底。

王夫人的老公贾政官职是从五品工部员外郎,所以冠额颜色就较淡,用了粉红色。

邢夫人的老公贾赦是正三品,所以冠额底色又比王夫人稍重。

需要注意的是,尤氏是几个命妇里年龄最轻的,按官品评定,却是仅次于贾母。因为贾珍乃是世袭三等威烈将军,所管辖的宁国府又是两府中的长房,所以冠额底色用到了较重的绯。比之王夫人、邢夫人这些长辈的等级还要高。

标签: 命妇爵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何理解现代新儒学?现代新儒学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新儒学,儒学,历史解密

    1986年,方克立先生启动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研究项目。方克立先生将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西化派、新儒家思潮看作是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三大思潮的一部分。方先生尤其强调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得失。通过编学案、研究资料和人物研究,课题组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成果,同时也使梁漱溟、熊十力

  • 吴越民族对中华民族有着怎样的影响?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越民族,百越,历史解密

    现在的太湖流域和宁绍平原,是吴越民族的发源地,已有历史资料证明,吴越人是由当地土箸发展而来的。这个地区气候温和而土地肥沃,鱼稻富饶而不忧饥馁。这一方水土养育了这一个以独特性格创造了独特文化的民族。从改良野生水稻开始到制作出长柄石器和铸造了举世无双的兵刃,他们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立下了一大功。也是凭借着

  • 清朝著名的建宁公主府为什么成了京城四大“鬼宅”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建宁公主,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时候,人们出于迷信和猎奇的心理,往往把一些难以解释的事情与超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由是诞生了许多神话传说和都市怪谈。在这些传说中,有一类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关于“鬼宅”的故事。所谓鬼宅,指的是屋子里有某种不干净的东西,人住进去以后会遭受厄运。不过,这基本上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说法,经由以讹传讹导致

  • 高澄从默默无闻到步步高升的权臣,最后却被刺杀?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齐文襄皇帝高澄,虽然他是一位至高无上的皇帝,但他并没有做过皇帝一天。这个人很有能力,但是最后的结局让人无法接受。小编就来和大家聊一聊高澄这一生的事情……高澄,生于北魏正光二年,他的父亲是北齐王朝高欢,史上赫赫有名的传奇女子娄昭君就是他的母亲。高澄在出生时候,父亲但是还是一位不起眼的小官,那时的他前

  • 为什么唐军平叛安史叛军用了八年之久?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提起盛唐,我们就容易想到使得唐朝盛极而衰的那一场“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中,叛军攻入长安后,叛军高层内讧不断,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随后安庆绪又被老爹的部将史思明所杀,不久,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平叛竟用了八年之久!从这之后,大唐王朝荣光不复,虚弱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

  • 明朝最悲剧的后妃,皇后身份不被正史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然而,明朝偏偏有这样一个皇后,她活着的时候被册立为皇后,在后宫中风生水起,死后却被剥夺了皇后之名。后宫中的女人一辈子声名不显倒也罢了,可是,这位皇后真的很倒霉:生前从一介民女一步步爬到皇后的宝座,死后又失去了一切荣誉,真可谓人生如戏。说起这位皇后之前,笔者有必要交待一下他的丈夫,也就是朱祁钰。大家都

  • 明朝秀才陈振龙从海外带会了一件东西 挽救了无数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秀才,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官场腐败,战乱不断,适逢天灾降人间,民间疾苦,饿死人无数,起义军不断消耗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挽救了无数中国人,直到如今,效果依然显著。话说,明朝秀才陈振龙,科举失败,开始经商,来往于南洋。当看到家乡百姓遭难的时候,他决定想办法帮助村民。在菲律宾的时候,

  • 古代接旨到底是什么样 真的要全家都下跪迎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接旨,历史解密

    清宫戏里面,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太监拿着圣旨,到某人家中宣旨。进门口先说一声:圣旨到,谁谁接旨 。然后,接旨人慌忙率领家人跪下。太监继续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何如何。最后, "钦此 "两字结尾。接旨人要在最后高呼一声: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里,要讲几个知识点。第一,"奉天承运,皇帝诏

  • 刘备称帝为什么孙权却向曹魏称臣呢 这里面到底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我国争议最大的一个时期,在火烧赤壁之战过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在曹丕和刘备相继去世以后,江东之主孙权才称帝,比起曹丕和刘备晚了将近十年。在三国时代,曹魏最为强大,其次就是东吴了,蜀汉是最弱的一个国家,就连最弱的刘备都已经称帝了,为什么孙权却没有称帝?不但没有称帝,而且还向曹操的儿子曹丕

  • 刘封:对蜀汉忠心耿耿,因诸葛亮而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封,三国,历史解密

    人人尽知刘禅乃是刘备之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一个比刘禅大很多的儿子,而这个儿子竟然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被杀掉了,还引来后世对诸葛亮的诸多非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孙权占据江陵的时候,距离关羽咫尺之遥的就有好几个坐拥重兵的将领,其中一个,就是镇守东三郡的刘封。刘封原本姓寇,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