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唐军平叛安史叛军用了八年之久?

为什么唐军平叛安史叛军用了八年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875 更新时间:2024/3/13 10:13:44

一提起盛唐,我们就容易想到使得唐朝盛极而衰的那一场“安史之乱”,在安史之乱中,叛军攻入长安后,叛军高层内讧不断,先是安禄山被儿子安庆绪所杀,随后安庆绪又被老爹的部将史思明所杀,不久,史思明又被儿子史朝义所杀,就在这种情况之下,唐军平叛竟用了八年之久!

从这之后,大唐王朝荣光不复,虚弱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这不禁让人深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提大唐王朝府兵制的转变。公元六百一十八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起了大唐王朝,在统一天下后,开始实行府兵制,先后设立了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其中有二百六十一个位于关中,用以保卫京师长安,形成了外轻内重的军事局面。

随着唐太宗、唐高宗几代君王屡次开边和吐蕃等国的崛起,大唐王朝的边境需要更多的军事力量部署,为了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唐玄宗在公元七百二十三年设立九边节度使,共计十个兵镇,形成了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严重的威胁到了中央朝廷。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没来列举一组数据:

在安禄山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后,拥兵二十余万,九边十镇的总兵力更是到达了五十万之众,而驻扎关中各地的中央直属御林军、宿卫只有八万人不到!如果中央朝廷能够一直强盛,边镇还不敢轻举妄动,可中央一旦出现动荡,边镇便会失控......

唐玄宗在开元之治的后期,随着能够劝谏他励精图治的姚崇等人去世,他渐渐走上了耽于享乐的路子,改元天宝之后,更加昏聩,先后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小人为相,朝政日益腐败,给了一些野心家有机可乘的机会,例如安禄山。

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年底,因为将相失和,安禄山悍然叛乱,率军十五万南下讨伐无道的中央朝廷,这个时候,因为外重内轻的军事局面,大唐王朝一时之间无法调动大军平叛,唐玄宗派出了名将封常清前往洛阳募兵,守卫洛阳,可是刚刚募集的市井子弟,又怎么会是久经沙场的边镇精锐的对手呢?

封常清不敌之后,弃守东都洛阳,退守潼关,唐玄宗罢黜了封常清,命他以戴罪之身辅佐即将前来的元帅高仙芝,抵御叛军。不久,因为高仙芝、封常清坚守潼关不出,被宦官边令诚诬告,唐玄宗愤然杀之,改任老将哥舒翰为帅,强令哥舒翰出关与敌决战,结果,承平已久的大唐中央军大败,全军覆没,哥舒翰被俘,潼关失守。

此时,因为丧母被唐玄宗“夺情”用的郭子仪正在朔方统兵,积极打击叛军,准备进攻叛军老巢——范阳,另一位名将李光弼收复河东镇,攻下常山,准备与郭子仪配合,进攻范阳。可是随着大唐王朝在潼关连折三将,郭子仪等人不得不退兵,前往关中接应准备“西巡”的中央朝廷,以待天下勤王大军抵达。

如果唐玄宗不是尽出昏招的话,有着高仙芝等人固守潼关,郭子仪等人攻略边镇,安史叛军覆亡指日可待。

太子李亨在百姓的挽留之下,没有跟随唐玄宗“西巡”,而是前往灵武,在郭子仪等人的支持之下,登基为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并且继续大力支持郭子仪、李光弼平叛。

在唐军与叛军相持之际,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而叛军近半兵力又被张巡牵制在睢阳,郭子仪等人率军从容收复了长安城,随后又趁势收复洛阳。

在局势一片大好之际,唐肃宗出了一记昏招,调集九大节度使共二十万主力大军发动邺城之战,却只设监军,不设统帅!最后,唐军在邺城惨败,军械辎重全部被叛军获得,叛军再度实力大涨。

后来,叛军接连内讧,郭子仪联合李光弼、仆固怀恩等人,这才彻底平定了安史之乱。

标签: 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最悲剧的后妃,皇后身份不被正史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然而,明朝偏偏有这样一个皇后,她活着的时候被册立为皇后,在后宫中风生水起,死后却被剥夺了皇后之名。后宫中的女人一辈子声名不显倒也罢了,可是,这位皇后真的很倒霉:生前从一介民女一步步爬到皇后的宝座,死后又失去了一切荣誉,真可谓人生如戏。说起这位皇后之前,笔者有必要交待一下他的丈夫,也就是朱祁钰。大家都

  • 明朝秀才陈振龙从海外带会了一件东西 挽救了无数中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秀才,历史解密

    明朝末期,官场腐败,战乱不断,适逢天灾降人间,民间疾苦,饿死人无数,起义军不断消耗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挽救了无数中国人,直到如今,效果依然显著。话说,明朝秀才陈振龙,科举失败,开始经商,来往于南洋。当看到家乡百姓遭难的时候,他决定想办法帮助村民。在菲律宾的时候,

  • 古代接旨到底是什么样 真的要全家都下跪迎接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古代,接旨,历史解密

    清宫戏里面,经常有这样的镜头。太监拿着圣旨,到某人家中宣旨。进门口先说一声:圣旨到,谁谁接旨 。然后,接旨人慌忙率领家人跪下。太监继续读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何如何。最后, "钦此 "两字结尾。接旨人要在最后高呼一声: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里,要讲几个知识点。第一,"奉天承运,皇帝诏

  • 刘备称帝为什么孙权却向曹魏称臣呢 这里面到底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我国争议最大的一个时期,在火烧赤壁之战过后,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势。在曹丕和刘备相继去世以后,江东之主孙权才称帝,比起曹丕和刘备晚了将近十年。在三国时代,曹魏最为强大,其次就是东吴了,蜀汉是最弱的一个国家,就连最弱的刘备都已经称帝了,为什么孙权却没有称帝?不但没有称帝,而且还向曹操的儿子曹丕

  • 刘封:对蜀汉忠心耿耿,因诸葛亮而丧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封,三国,历史解密

    人人尽知刘禅乃是刘备之子,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刘备还有一个比刘禅大很多的儿子,而这个儿子竟然因为诸葛亮的一句话被杀掉了,还引来后世对诸葛亮的诸多非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孙权占据江陵的时候,距离关羽咫尺之遥的就有好几个坐拥重兵的将领,其中一个,就是镇守东三郡的刘封。刘封原本姓寇,刘备来到荆州的时候还没有

  • 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留下当时考试试卷,让现代人自愧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状元,历史解密

    在古代,是通过科举,来决定这个人的水平有多高,在当时这种制度,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相对公平的,当时就算是平民也可以参加科举,在过去的一千年里面,科举这种制度也一直被重用,就在过去的这一千年的历史当中,考上状元的一共是638位,可见当时的状元有多么难考。刘春霖是中国最后一个考上状元之人,就连当时的慈禧太

  • 崇祯皇帝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杀掉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崇祯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作为皇子来说,他们要不就是在隐姓埋名中苟且偷生,要不就是被新兴王朝或者敌对势力给诛杀。至于亡国公主的下场,则就更加悲惨,能被新王朝充斥进后宫作为嫔妃,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一种待遇了。更多的则是在战乱中被人肆意凌辱,甚至被卖为奴隶,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在这里面最出名的应该就是靖康之耻。当时皇帝都被金人呼来

  • 南吴太祖杨行密为何没登基?功绩却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唐末之时,黄巢领兵作乱,而此时饮酒作乐的唐僖宗却慌了手脚,赶忙召集天下诸侯起兵勤王,虽经战乱将黄巢剿灭,但大唐的荣光却已消散殆尽,而给大唐最后一击的便是朱温这个曾经被唐王赐名“朱全忠”的勤王功臣。然而就在中央政权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南方的吴地慢慢的崛起了一位英雄,他就是今天柚子要说的杨行密。杨行密小的

  • 保罗·策兰是犹太人吗?关于保罗·策兰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保罗·策兰,德国,诗人,历史解密

    “首先请原谅我未给你写信。我并没理由。”他接着写道,他是“属于闪米特族的犹太人是的,我们学校正在反犹,关于这我可以写一本300页的巨著我今天没上学,因为昨天我在冰上跌倒,自作聪明地把背摔伤了。”这是保尔·安切尔(Paul Antschel)1934年1月写给姑妈的信,即他13岁施犹太教成人礼后不久。

  • 他一年换一个老婆,汉武帝却说他是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方朔,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有打仗超级牛逼,把匈奴人揍得无力还手的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有留下传世纪传体史书的太史公司马迁;有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思想家董仲舒;有大文豪司马相如……不过今天,小佛要说的这个人是被司马迁记入《史记·滑稽列传》的东方朔。东方朔的成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