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吴太祖杨行密为何没登基?功绩却影响深远

南吴太祖杨行密为何没登基?功绩却影响深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28 更新时间:2023/12/6 13:28:01

唐末之时,黄巢领兵作乱,而此时饮酒作乐的唐僖宗却慌了手脚,赶忙召集天下诸侯起兵勤王,虽经战乱将黄巢剿灭,但大唐的荣光却已消散殆尽,而给大唐最后一击的便是朱温这个曾经被唐王赐名“朱全忠”的勤王功臣。然而就在中央政权发生急剧变化之时,南方的吴地慢慢的崛起了一位英雄,他就是今天柚子要说的杨行密

杨行密小的时候,老爹就因病去世了,家里头穷的叮当八响,但是他却有一膀子力气,单手就能举起百斤的石头,腿脚也轻便,一晚上跑个百八十里地很是轻松。公元875年左右,杨行密参加起义军被抓,当时的行政长官叫做郑啟,他看杨行密长相憨厚老实,可能觉得把他杀了有点可惜,于是就把他给放了。此时的杨行密也不知道去干啥,就看旁边有征兵的,于是他就去当了兵。上面给他派到了边疆,叫他去戍边,结果当了小队长,一年之后就回来了。可是他的上司却看他不顺眼,动用了关系想把他再弄回去。杨行密正准备打包行李出发的时候,他的上司却在一旁说风凉话,杨行密越想越气,抽出刀就把郑啟的脑袋给砍下来了,拎着脑袋就出来了,从此杨行密靠着威望就起兵造了反,杀掉了贪官,占领了庐州城。此时的唐朝已经无力讨伐他了,不得不顺水推舟任命他为庐州刺史。

杨行密在庐州站稳脚跟后,便找准了机会将扬州攻占。唐朝后期,江南成为帝国的主要赋税之地,而扬州处在大运河要冲,是江南的门户,得到了扬州相当于得到了江南,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么一大块肥肉,朱温自然也眼馋的紧,对于他来说得到了扬州就相当于得到了一小半的天下。于是朱温派李璠接管淮南一带,杨行密觉察到了朱温的心思,立即发兵赶走了李璠,此时的杨行密羽翼渐丰,朱温只好任命杨行密为淮南留后。

杨行密的态度让朱温很不满,但是当时李克用的部队把朱温咬的很紧,朱温根本腾不出手来对付杨行密。而杨行密在扬州也不安稳,黄巢起义后期领导人孙儒南下抢走扬州,杨行密只好退居外线,厉兵秣马。

起先孙儒的实力是强于杨行密的,但是孙儒的目光相对来说有些短浅,孙儒不懂得建设,不懂得经营生产,他维持军队的日常费用,几乎都来自于抢夺老百姓——这种杀鸡取卵的方式,又怎能长久呢?

而杨行密则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杨行密的辖区,杨行密积极恢复生产建设,安抚流民,鼓励农耕。

孙儒依靠烧杀抢掠,而杨行密依靠生产建设,并从中抽税,一方是杀鸡取卵、剜肉补疮,另一方则是重视长久发展,久而久之,双方实力就逆转了,最终击败了孙儒。在公元902年,杨行密被唐昭宗正式封为吴王,成为唐朝的藩王。从此开始名正言顺的割据一方。

杨行密是穷苦出身,他很清楚百姓的不易。这使他在为政时能够“招合遗散,与民休息,政事宽简,百姓便之”。

在惨烈的扬州争夺战中,这座唐朝中期以来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几次战火的荼毒后早已面目全非,全然没有了昔日的繁荣。杨行密最终接管扬州后,开始大力招贤纳士,推行黄老思想,奉行无为而治。实践证明,有了和平的环境,老百姓能够以强大的恢复能力迅速完成社会的恢复,“。在杨行密经营了几年后,淮南地区的经济逐渐好转。由于杨行密采用无为而治的方案,打仗的时候很少,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集中在管辖区域上,所以杨行密治下,经济发展迅速。

在杨行密默默发展经济的时候,北方战事不断,长安城数次被占领,关中地区人口财务损失巨大,再也不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此时的杨行密在江南地区社会治理取得很大成就,这吸引了大量饱受战乱之苦的人口。唐朝后期以来,中国境内出现第二次人口南迁的浪潮,大量的人口南下,使得淮南地区的土地得到大面积开发。同时在古代,人口是最宝贵的资源,人口的增加为杨行密提供了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在杨行密的治理下,淮南地区战事少,经济发展好,淮南呈现出一派难得的和平景象,经济重心终于在此时开始逐渐南移。

杨行密能提倡节俭,能“以勤俭足用,非公宴未尝举乐。”这为江南地区发展注入清明开放的社会环境,这使得淮南地区经济向好的同时,科技文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南吴被南唐取代后,南唐成为南方最为重要的割据政权,南唐文化的繁荣实现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

杨行密的举措不仅仅是影响了五代十国的走向,更是对后世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标签: 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保罗·策兰是犹太人吗?关于保罗·策兰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保罗·策兰,德国,诗人,历史解密

    “首先请原谅我未给你写信。我并没理由。”他接着写道,他是“属于闪米特族的犹太人是的,我们学校正在反犹,关于这我可以写一本300页的巨著我今天没上学,因为昨天我在冰上跌倒,自作聪明地把背摔伤了。”这是保尔·安切尔(Paul Antschel)1934年1月写给姑妈的信,即他13岁施犹太教成人礼后不久。

  • 他一年换一个老婆,汉武帝却说他是大智若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东方朔,汉朝,历史解密

    汉武帝时期可以说是人才辈出,有打仗超级牛逼,把匈奴人揍得无力还手的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有留下传世纪传体史书的太史公司马迁;有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思想家董仲舒;有大文豪司马相如……不过今天,小佛要说的这个人是被司马迁记入《史记·滑稽列传》的东方朔。东方朔的成名与

  • 揭秘:历史上的沙陀人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沙陀,唐朝,历史解密

    沙陀人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他们初次进入历史的板块是在公元八世纪,当时沙陀人归附了强大的吐蕃,开始他们的雇佣兵生涯。沙陀人认真地工作,积极地抢掠,战无不克,攻无不胜,抢夺精神十足,他们过分的骁勇善战,连吐蕃人也心里发怵。虽然他们给吐蕃人民带来大量的战利品,可每每想到这拨疯子一样的战士就住在他们的隔壁

  • 大臣夜里在家打麻将丢了一张牌,隔天上朝,朱元璋,牌在我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在明代年间早上,作为皇太子教师的宋濂托着全身疲倦的人体在朝庙堂向朱元璋叩拜,他往往疲倦的缘故也非常简单,在早朝的头天夜里他约着好多个朋友打麻将,当时人们称麻将为叶子牌,四个人从夕阳日下达到深夜,本来准备打个通宵再去上朝,却不知道为什么,打得打得突然有一张牌不翼而飞了,使得宋濂四个人找了半天,最后因为

  • 崇祯作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这么多人同情他 原因出在他的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崇祯,明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有许多亡国之君在稀里糊涂的葬送自己的皇位之后,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骂名。朱由检作为明朝的“亡国之君”,明朝大片的山河在他手中丢失,可朱由检却没有承受什么骂名,反而有很多人同情朱由检,这是怎么回事呢?朱由检因何丢了大明还被后人所原谅,甚至南明的大臣将其抬举到千古圣主的地位,笔者认为乾隆对朱由检的评

  • 最让汉族人痛苦的剃发令是谁提出的?居然是汉族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剃发令,明朝,历史解密

    大家应该都没人想到吧!一开始我也很惊讶,在清朝刚刚推行剃发易服的时候,有很多汉族人因此丧命,但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背后,居然是一个汉族人做的,他踩着所有的汉族人的脊梁骨位极人臣。在满清入关中原后,多尔衮下达了剃发易服的命令,规定从文件到达之日开始算起,在十日内剃头和脑袋只能选一个。实际上,这条命令

  • 宋朝开启三餐制,夜市小吃都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前几年,穿越剧、穿越小说火得一塌糊涂。女人们幻想着穿越成某皇后,某妃子,或当朝的奇女子,与小鲜肉谈一场旷世奇恋,或俘获皇帝的心,为她一人解散后宫。甚至有女人想穿越成武则天,体验一把千古女帝的赫赫威仪。男人估计也幻想着穿越成皇帝,坐拥三宫六院佳丽无数,最不济也穿越成韦小宝呀,至少还有七个老婆呢。也不乏

  • 十字军东征的历程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东征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罗马教皇,法国,历史解密

    东征历程1095年冬天,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蒙城召开宗教会议。他对前来听他演说的各国骑士发出号召:“任何人专为虔诚而不为虚荣和私利去到耶路撒冷,以救出上帝的教堂者,即此跋涉便足以代替一切的忏悔。”确定了参加东征者完全免罪。进而拉开了为期200多年的“十字军东征”。1291年十字军丧失了其在

  • 明朝大臣敢以死进谏皇帝 为什么清朝大臣却是唯唯诺诺不敢对皇帝进谏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清朝,皇帝,历史解密

    明朝确实算得上大臣对皇帝进行死谏最多的朝代。明朝历史上有名的几次大事件,都是大臣多次死谏而皇帝不听纳谏,从而造成大臣和皇帝严重对抗的结果。比如嘉靖皇帝上台后的“大礼议”之争。再比如万历皇帝和大臣之间的立储之争,这也直接导致了万历皇帝赌气似的三十年不上朝。而明朝末年灭亡的时候,依然是大臣们不断地死谏,

  • 秦朝一富豪女,秦始皇都对她敬重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巴寡妇清,秦朝,历史解密

    秦朝有一名女性,她的人生经历十分传奇。她是当时最富有的女性,甚至被司马迁记载到《史记》当中,和其他男富豪统称为战国七大富。这名女性的名字叫做“巴寡妇清”。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非常奇怪,名字的由来其实并不复杂。她生活在一个叫“巴”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四川一带,本身又是一名寡妇,而她的名字叫“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