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端妃: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

曹端妃:历史上死得最惨的妃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9 3:34:15

嘉靖二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凌晨,明朝宫中爆发出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嘉靖在曹端妃宫中过夜的时候,突然遭到十几名宫女的袭击,她们手无缚鸡之力,也没有刀剑等锐器,就用绳子将勒住嘉靖的脖子,几乎得手,差点让明世宗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死得最为冤枉的皇帝。

堂堂大明皇宫,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原来,明朝的宫女地位极低,她们一般都是民间贫苦百姓的女儿,或者是罪臣家眷被罚入宫中。走入这张大门之后,几乎就是皇家的奴隶,再也不能见到亲人,也没有机会出宫。她们要承担劳役,还要忍受主子们的责罚,去世之后,遗体火化剩下的骨灰,还是倒在一口井中,那就是最后的归宿。

至于说到嘉靖皇帝,那更是不好伺候的主子。他的大臣都被动辄廷杖打死,后宫妃子也经被废被打入宫。所以,在这个时期的宫女,要比以往受到更多的苛责。所以,以一名叫做杨金英为首的宫女,生出了反抗精神,完成了许多男子也不敢完成的事情。

唯一出现意外的是,当嘉靖熟睡的时候,宫女们将绳索套在他的脖子上时,因为紧张,竟然打了一个死结,并没有勒死。随后,嘉靖当然拼命挣扎,按理来说十几个宫女一拥而上,顺手捡起什么东西砸起来,也能干掉他。

但是,要知道这些宫女年纪都很小,别说杀人,连鸡都没有杀过。再加上封建社会君权被神化,她们以为嘉靖到底是真龙天子,是不会被她们这些凡人所伤,所以踌躇不前,只是控制住皇帝。更为糟糕的是,其中有一名叫做张金莲的宫女,见到形势不妙,竟然临时改变主意,偷偷跑到皇后宫中告密。

嘉靖的第三任皇后方氏闻讯赶来,带人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嘉靖,这就是被称为“壬寅宫变”事件的来龙去脉。刚刚脱离危险的嘉靖,又惊又惧,立即昏死过去。方皇后则全权做主,开始处置这些犯事的宫女。

这些宫女一共有16人,那没得说,直接就是死罪,而且是最重的凌迟。宫女们还招供,宁嫔是她们的主谋,因为长期不得宠,又与曹端妃处处针对,她便怂恿宫女们做出了大逆不道之罪。因此,方皇后也直接将王宁嫔凌迟。

就在宣布完这17人的命运之后,方皇后迟疑了一下,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曹端妃呢?曹端妃也应该和她们一样受死。太监提醒她,没有任证据显示,曹端妃参与了此事。然而方皇后却恶狠狠地表示:在她的宫中出事,她难道不知情?

曹端妃是嘉靖中年之后,最为得宠的妃子。在明朝后期,妃嫔都不得从达官显贵家族中选出,以免外戚坐大。曹端妃的父亲是福建三明知府,这就算出身比较高了。更为重要的是,曹端妃长得美貌过人,知书达理,很受宠爱,还为嘉靖生下了常安公主和宁安公主两个女儿。

按理来说,嘉靖就是曹端妃毕生的靠山,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她的女儿,都仰仗着嘉靖,是没有一点可能谋害的。但是,当时的她,正是得宠之时,又有旺盛的生育能力,万一生下儿子,再立为太子,将会对没有子嗣的方皇后形成巨大的威胁。所以,方皇后才诬陷曹端妃,让她与众宫女同罪,在宫中秘密凌迟。

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凌迟应该算是最重的刑罚,而后宫妃子遭到如此酷刑的,只有曹端妃和王宁嫔两人。而且,方皇后还假借嘉靖的圣旨,将曹端妃的亲族十人株连。

这一切,都是在嘉靖昏迷之中进行的。他醒来之后,得知自己的爱妃已经不在人间,但因为方皇后救了他的命,而且有充足的借口,所以也没法找茬。嘉靖又让人细细查探了此事的来龙去脉,确定曹端妃是冤枉的。

据说,嘉靖从此就恨上了方皇后。在五年之后,皇宫发生大火,方皇后被困在坤宁宫,传言嘉靖就阻拦太监营救。更有甚者说这场大火,本身就是嘉靖派人放的。后宫之中的纷扰斗争,竟然惨烈到如此程度。

标签: 嘉靖皇帝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三百年时间里最悖逆人伦的三个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一、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大唐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中,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父退位。在登上了大唐帝国皇帝的宝座后,便将李元吉之妻霸为己有,这位弟媳妇即隋炀帝之女杨妃。之后,卢江王李瑗谋反,李世民将其诛杀后,又将其妻纳入后宫陪侍左右。李世民的“上梁不正”,为日后整

  • “朝秦暮楚”这个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朝秦暮楚”:一个中国成语里的故事,“朝秦暮楚”最早出自于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那么“朝秦暮楚”究竟指的是哪里?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征伐,双方互有胜负。可以想象一下,那些处于秦楚两国战场夹缝中的地区和百姓,无疑是深陷两军交锋的最前沿,他们为了自身的

  • 己亥建储是一场什么样的计划 慈禧是怎么针对光绪下手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公元1900年1月24日,光绪二十五年,岁在己亥,十二月二十四。看似平静的一天,一大早,众位大臣照常穿戴好官服,准备上早朝,一路上大臣们还在相互寒暄,议论着眼下的朝政和今天上朝要汇报的公务。然而,当大家伙到了大殿门前准备等待朝钟响起的时候,一道上谕却突然降下,众人忙跪下听旨,大伙心里都明白一件事,就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你知道被救的那个孩子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司马光,宋朝,历史解密

    大家在读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司马光砸缸》这篇课文。当时,老师教育我们遇事,要像司马光那样机智勇敢,冷静果断。但是,课文中只讲述了司马光砸缸救小孩的故事,却没有讲被救的那个小孩子是谁。其实,这个小孩子,后来对司马光的仕途发展起了重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他,司马光后来不一定能当上宰相。那么,这个小孩子

  • 两个使用方天画戟的名将,一个名留青史另一个却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能够留名于历史之中的无非就两种人,一种是英雄,一种是小人,除开这两种其他的便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人,这类人是不足以名留历史之中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普通人!在古代,也是非常的现实,史官们不会为了一个普通人花时间去记载他们的言行举止。其实在古代除了名声,还有一种东西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比如丈八蛇矛,说到这

  • 因为一条鱼一句话引发的殉葬惨案 围观的百姓全部成为陪葬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春秋,殉葬,历史解密

    史上最奇葩的一次殉葬:前一秒还在看热闹,下一秒就成了陪葬品我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殉葬的制度,经考古发现的最早殉葬制度始于商代。当时的皇帝或者王公大臣死后,为了到另一个世界继续被人侍奉,就会让人陪葬。而殉葬的人除了奴隶仆人,还有妃子,一般是没有生育过妃子。除了让活人陪葬,有些皇帝会用假人来代替,著名的

  • 大明创建前期,刘伯温为什么要立誓阻止朱元璋消灭日本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朱元璋进攻日本国的念头根本原因倭寇长期性在中国东南沿海搔扰,洪武年间有记述的倭寇犯边总有44起,因此朱元璋始终很讨厌那时候日本政府对倭寇的懒政,而感情上也很瞧不起英国人。以前在灭倭全军出击上缴获的折扇上题诗《倭扇行》,称日本主无道,群众皆盗贼,就是说这类心态的反映。朱元璋继位时,日本国在历史上恰好是

  • 腐败透顶的清朝为什么能留下960万土地?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960万土地,历史解密

    有网友问: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为何腐败透顶的清政府还能留下960万土地? 实际上清朝灭亡的时候,留下的国土包括外蒙古,乌里雅苏台和外兴安岭部分地区等等,达到1200万平方公里。清朝最大的时候,在东北与沙俄是在格尔必齐河分界,领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大部分远东地区。在北部则包括整个外蒙,在西北包括唐努乌梁海

  • 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割股充饥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割股充饥,历史解密

    这是一个有关于春秋晋国贤臣——介子推的故事公子重耳在62岁立为晋国国君之前曾在外出逃19年,在这19年当中有一帮文武豪杰不离不弃的辅佐,介子推就是其中的一位。重耳刚开始奔逃的那几年非常的惨,先是父亲献公追杀,后是兄弟惠公追杀。重耳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有一年逃到卫国,饥饿难当向田夫乞讨,可不但没要

  • 元朝的奇皇后是朝鲜人吗?为什么她要攻打自己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奇皇后,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社会皇后是皇帝的原配妻子,由皇帝正式册封母仪天下的女人。因为其独特的地位,所以《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意思就是说皇后负责管理皇帝的六宫嫔妃和众多的宫女、女官们,在某种理论上讲只要在皇宫的女人都应是她的臣属。可以说古代皇后地位是无比尊贵,普通后妃要想成为皇后,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