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的奇皇后是朝鲜人吗?为什么她要攻打自己国家

元朝的奇皇后是朝鲜人吗?为什么她要攻打自己国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40 更新时间:2023/12/6 3:42:11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社会皇后是皇帝的原配妻子,由皇帝正式册封母仪天下的女人。因为其独特的地位,所以《周礼·天宫内宰》曰:“王后帅六宫之人。”意思就是说皇后负责管理皇帝的六宫嫔妃和众多的宫女、女官们,在某种理论上讲只要在皇宫的女人都应是她的臣属。

可以说古代皇后地位是无比尊贵,普通后妃要想成为皇后,除了要有母仪天下的形象外,还需要有显赫的身世。所以要想成为皇后,身份低微的妃嫔在封建社会出现的概率极少的。然而在我国历史上,竟真有一位从奉茶宫女做到皇后位置的女子,而且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外国皇后。更为戏剧性的是她登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先派人攻打自己国家,随后又后逼迫皇帝退位!

这位励志的皇后就是元顺帝(庙号惠宗)的第三任妻子奇皇后,奇皇后原本出生于高丽幸州(今韩国京畿道高阳市),她是高丽王朝大贵族总部散郎奇子敖之女。而之所以会远嫁到元朝,是因为当时高丽屈服于元朝,为了表示他们的臣服,每隔几年就会进贡美女,钱财,马匹于宗主国。据史料记载,少女时期的奇皇后因姿容娇美便在高丽声名远扬,所以她才被高丽以贡女的身份献上于元廷,入宫服役。

最初奇氏只是一个卑微的掌茶宫女,但是由于她长的美丽动人,聪慧皎洁,很快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便宠幸了奇氏,而且还数度在她宫中流连。在当时的元朝宫廷里异域的美女很多,而奇氏能得以从中脱颖而出,可见其颇懂魅惑君王之术。后来元顺帝的皇后钦察答纳失里知晓后,怒不可揭的将奇氏抓到了宫中,并捶打侮辱她。然而元顺帝的皇后并没有嚣张太久,后来她受兄长谋反牵连而被元惠帝赐死。

钦察皇后死后,元惠宗本想立心爱的奇氏为皇后,但却遭到了宰相伯颜的反对。伯颜称:“奇氏身份低贱,不可被立为中宫皇后。”面对文武百官反对,元惠宗只能无奈作罢。公元1337年,元惠宗只能另立一位妃子伯颜忽都为元朝皇后。而奇氏也因为受宠受封妃嫔,其后又诞下元惠宗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自古宫中都是母随子贵,奇氏也不例外随后元顺帝便册封其为第二皇后,受宠至极。(元朝皇帝可立多位皇后,但是只有一位皇后是正宫,接受册宝,其他皇后也只不过等于是高等妃子罢了)

奇氏固然聪慧得宠,但为人却十分狡诈。史书记载,说她“性狷黠,务自矫饰”。后来她诬陷丞相伯颜弄权,遂遭罢相。此后奇氏又为元顺帝生下脱古思帖木儿,惠宗对其愈加的宠爱,奇氏由于得到圣宠更是恃宠而骄。奇氏当了元朝皇后,她娘家人在高丽也开始目中无人,竟然会在高丽王面前飞扬跋扈,甚至扬言要取而代之。虽然高丽是元朝的藩属国,但是天高皇帝远,奇皇后就算在元朝再受宠,高丽王也不可能一直给她面子。最后高丽王实在无法忍受,没多久就杀了奇氏一家。

等奇氏父兄被杀的消息传到元大都,已经做了皇后的奇皇后非常生气。为了报复高丽王,奇氏一直隐忍着,等待大儿子爱猷识理达腊稍大些,又恰逢她也当上二皇后。最终她恳求元顺帝派她的儿子带兵去攻打自己国家,以报杀父之仇。随后她的长子爱猷识理达腊就出征高丽替母亲出气,可以说是雄心壮志去,但却是落花流水的回,而且还差点死在朝鲜,这下奇皇后再不敢提起此事了。

此时的大元王朝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强大无敌,面对全国此起彼伏的起义造反,大元皇帝已经感到自身难保,根本无力再去为皇后报仇。奇氏一看为父兄报仇无望,遂又把魔爪对准了元顺帝。史书记载,奇氏虽身在后宫,但在朝中却大力排除异己。后来她还曾想逼迫自己的丈夫元惠宗退位,让自己儿子爱猷识理达腊当皇帝,自己做皇太后摄政。为了达成目的,她主动找到丞相太平,但丞相并不愿意与其共事,此事只能作罢。后来奇皇后怀恨在心,诬告丞相太平让其被罢免流放。

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伯颜忽都正宫皇后驾崩,享年41岁。伯颜忽都逝世后,其所遗留下的衣服弊坏(忽颜皇后为人勤俭持家),奇皇后看后大笑道:“正宫皇后,何至服此等衣耶!”而此时,奇氏也可谓是年老色衰,年近50岁,元顺帝对其圣宠大不如以前,只因当时后宫无蒙古族女子可立为皇后(元朝蒙古族才能登后位),元顺帝才赐奇氏姓肃良合氏,改蒙古名为完者忽都。同年12月,给予了奇氏正宫皇后之位,授以册宝。

奇氏被立为正宫皇后后很是满意,但就是好景不长。公元1368年,明军攻破元朝都城,元顺帝携奇氏、妃嫔、皇子外逃漠北,在逃离的第二年奇皇后经不住颠沛流离的生活,很快就病逝了。奇皇后虽然生不逢时处在元朝末期当皇后,但她一个外国来的女子能在勾心斗角的宫廷存活下来实属不易,能当上皇后,就更是难上加难。而她的成长经历堪称是一个少女的励志奋斗史,为此韩国还以她为蓝本编了一部电视剧名字就是《奇皇后》。

标签: 元朝奇皇后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孝宗发明一样东西历经500年,如今还是人人离不开你知道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我们每天早晨起床后,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就是刷牙,你可能会觉得牙刷的发明者一定是外国人,但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发明牙刷的其实是中国明朝的一位皇帝——明孝宗。英国2004年出版的《发明大全》一书里,明确写道,牙刷的发明者是中国明朝的明孝宗。另外,美国牙科博物馆和国际牙医学会的相关资料也证明了这一事实。据史

  • 本来诸侯们各安本分,为何郑国率先跳出来,挑战周天子权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郑国,历史解密

    最早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人,是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那么,本来周朝秩序好好的,大家各安本分。为什么郑庄公要开这个头,打开潘多拉盒子,造成天下大乱呢?说起来郑庄公还是王族之后。他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因此得封郑国。郑桓公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郑国一片欣欣向荣,因此他得到了郑国

  • 唯心主义的典型是什么流派?主观唯心主义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解密

    客观主义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相传为耶稣所创立,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及其它一些分化出来的小派别)所信仰的“上帝”(或称“天主”)创造了世界,并主宰着世界,并且认为:只有“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原罪”,所有的人都堕落成“罪”的奴仆,只有信仰“上帝”(或“天主”)及

  • 古人如果接到假圣旨怎么办?他们是怎么辨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圣旨,唐朝,历史解密

    皇帝,在古代拥有无上尊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不会改正,就算是带来尸横遍野的后果,他们也极少承认自己的过失。古人没有电话,想要传达皇帝的各种诏令,必须要用圣旨传话。我们在电视里面经常看到,官员们看到圣旨后,立马会照办,根本没有怀疑圣旨的真伪。那么,古代有没有人做假圣旨,古人又究竟是如何辨别圣旨的真

  • 明末大鼠疫为什么没有伤到清军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鼠疫,明末,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碰上了鼠疫明军死伤无数,为何入关清军却安然无恙呢?明末鼠疫虽然来势凶猛,但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京城的致死率是20%(一说为40%)左右(“十室九空”并非指全家死绝,更多的是举家逃走避难)。也就是说,多数人(包括患病后又痊愈)经过残酷的“自然选择”,还是生存了下来。实际上,明末从万历年间就不断爆

  • 明朝时期九位女子同时入宫,她最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从上世纪末的《金枝欲孽》火爆之后,相当多的后宫戏风靡全国。很多朋友曾经问过小珏,真实的后宫是否像电视剧那样残酷。对于这个问题,小珏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历史的残酷性甚至超过了艺术加工,另一方面,在古代社会,连感冒都要人命的年代,也许自然界就将淘汰很多人。即便是有条件的女子,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到

  • 朱元璋赐死一大臣,死前提一个小要求竟逗乐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弼,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有很多人都在羡慕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的核心人物,他们位高权重,每天坐拥天下,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所得来的权力和势力以及所享受的一切生活,都并不是因为他们一个人的努力而得来的,反而是有着大批的忠臣为他效力,共同与他打下的江山。相信大家对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不会陌生,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当中,曾

  • 古代大臣的最高荣誉,只有一人获得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封建社会时期,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皇帝对一些有功劳的大臣进行赏赐。这些赏赐一般都是加官进爵之类的。功劳越大,上次越多。不过,有些赏赐也只是名誉上的,没有什么作用。有些赏赐却非常厉害。作为臣子能够得到一些比较大的赏赐可以说是莫大的荣幸。当然,古代的赏赐也都是不同的,其中最高的赏赐,只有一个人

  • 为什么会有丁戌奇荒?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丁戌奇荒发生在1877年,也就是光绪三年,皇帝才六岁,刚刚登基。一场席卷华北的旱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前后两三年包括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就连甘肃,辽宁等持续大旱,树皮草根食尽,饿殍遍野,人相食。据史料记载,整个灾区由于旱灾及饥荒,受灾人数有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全国人口的一半都成

  • 15岁嫁给道光帝,8年生5娃,28岁就寡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15岁入宫比皇帝小40岁,8年连生5娃,后代出了两位皇帝。15岁嫁55岁老公,自己身历3任皇帝,后代出了两位皇帝。在古代,老夫少妻是比较正常的婚姻状态之一,尤其是在宫中,由于皇帝的后妃众多,年龄相差巨大,老皇帝小嫔妃的事就更常见了。比如,清朝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56岁时又收了一位年仅16岁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