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本来诸侯们各安本分,为何郑国率先跳出来,挑战周天子权威!

本来诸侯们各安本分,为何郑国率先跳出来,挑战周天子权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140 更新时间:2024/2/1 1:12:21

最早挑战周天子权威的人,是郑国第三代国君郑庄公。那么,本来周朝秩序好好的,大家各安本分。为什么郑庄公要开这个头,打开潘多拉盒子,造成天下大乱呢?

说起来郑庄公还是王族之后。他的爷爷郑桓公是周厉王的儿子,周宣王的弟弟,因此得封郑国。

郑桓公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在他的治理下,郑国一片欣欣向荣,因此他得到了郑国百姓爱戴。他的侄子周幽王听说后,便聘请他做了周朝的司徒,帮助管理周王室土地和户籍。

郑桓公上任上,政绩突出,百姓安居乐业。因此大家对他赞不绝口,甚至还编了歌谣来赞美他。

郑桓公不光有治国之才,还是个非常有远见的人。

他看到周幽王没有雄才大略,一味地沉迷于女色之中,认为周王室以后会渐渐衰微,所以他在得到周幽王同意后,把郑国迁到了雒邑(今河南洛阳)。

果然,由于周幽王无故废黜申王后,又废掉太子姬宜臼,引得申王后的父亲申侯勾结犬戎攻打镐京,并杀死周幽王。身为人臣的郑桓公,也因为保护周幽王而死。

郑桓公死后,郑庄公的父亲郑武公继承国君之位。

此时的镐京已成废墟,郑武公先是和其他诸侯一起奋力勤王,拥护姬宜臼为周平王,并护送他东迁洛邑。

周平王东迁后,对于最有功劳的郑武公,却没有给他什么封赏,只是让他承袭了郑桓公在朝中的职务,成为上卿。

眼看白忙一场,连块封地都没得到。郑武公心里很不平衡,于是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四处征伐,开疆辟土,郑国因此开始强盛。

周平王眼见郑国强大,当然害怕郑国尾大不掉,想有所作为。

可是他自从东迁后,天子威严已经大不如前。很多时候,还要靠郑武公这样势力强大的国君来帮忙树威。所以,他也就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郑武公打着他的旗号,到处攻伐别国。而且还只能自我安慰说,郑武公好歹也是为周天子扬威,就算拿走点土地也是应该的。

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继承了国君之位,同时还承袭了郑武公在朝廷的上卿之位。

当时虢国的国君虢公最得周平王宠信,再加上郑庄公继位后,一直不到朝廷上任。所以,周平王打算让最得宠信的虢公接替他的职务,同时借机削弱他的权力。

没想到,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郑庄公耳中。

本来郑庄公对“上卿”这个职务就看不上。就算要走,也是他主动提出辞职。可现在居然周平王想开除他,这就让他很生气了。所以,他直接找到周平王质问这件事。

面对咄咄逼人的郑庄公,周平王竟对天发誓,表示自己从没有想过要找人取代他的官职。为了让郑庄公相信自己,不光赌咒发誓,还主动提出,双方互换世子到对方那里做人质。

周平王去世后,新继位的周桓王又想拿郑庄公开刀,树立权威。

当时,新王继位,诸侯们都纷纷前来朝贺。

当着众诸侯的面,周桓王先是怠慢羞辱来朝拜的郑庄公。事后,他见郑庄公没有什么举动,又收回了郑庄公的职务和权力,并把郑国周围的土地,收归到周王室的名下。

周桓王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郑庄公好生气恼,于是决定还以颜色,在秋天时,把周王室土地上的稻子给割了。

这下事情变得严重了,毕竟众诸侯都看着呢!周桓王要是忍了,以后谁还对他俯首称臣呢!

所以,周桓王带领陈、蔡、卫、虢四国联队,向郑庄公发起总攻。

郑庄公马壮兵强,再加上他在军事上很有谋略,所以很快便把周桓王的联军打得大败而逃。

在混乱中,周桓王还被郑庄公的部下射伤了肩膀。

当时郑庄公的部下还想活捉周桓王,但被郑庄公给制止了,并表示,他们只是自卫,并不是想欺凌天子。

战后,郑庄公像没事人一样,又派大臣带着名贵的药草等物,去探望受伤的周桓王。

此时,已认清现实的周桓王,见郑庄公主动表示“尊王”,他也只好顺坡下驴,从此再也没有和郑庄公过不去了。

不过,周王室的威严和军威,在周桓王这里算是彻底被毁了。

标签: 郑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唯心主义的典型是什么流派?主观唯心主义指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解密

    客观主义起源于公元一世纪的耶路撒冷的基督教(相传为耶稣所创立,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及其它一些分化出来的小派别)所信仰的“上帝”(或称“天主”)创造了世界,并主宰着世界,并且认为:只有“上帝”创造了世界。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原罪”,所有的人都堕落成“罪”的奴仆,只有信仰“上帝”(或“天主”)及

  • 古人如果接到假圣旨怎么办?他们是怎么辨别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圣旨,唐朝,历史解密

    皇帝,在古代拥有无上尊严,他们说的每一句话几乎都不会改正,就算是带来尸横遍野的后果,他们也极少承认自己的过失。古人没有电话,想要传达皇帝的各种诏令,必须要用圣旨传话。我们在电视里面经常看到,官员们看到圣旨后,立马会照办,根本没有怀疑圣旨的真伪。那么,古代有没有人做假圣旨,古人又究竟是如何辨别圣旨的真

  • 明末大鼠疫为什么没有伤到清军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鼠疫,明末,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碰上了鼠疫明军死伤无数,为何入关清军却安然无恙呢?明末鼠疫虽然来势凶猛,但据史料记载,当时在京城的致死率是20%(一说为40%)左右(“十室九空”并非指全家死绝,更多的是举家逃走避难)。也就是说,多数人(包括患病后又痊愈)经过残酷的“自然选择”,还是生存了下来。实际上,明末从万历年间就不断爆

  • 明朝时期九位女子同时入宫,她最得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从上世纪末的《金枝欲孽》火爆之后,相当多的后宫戏风靡全国。很多朋友曾经问过小珏,真实的后宫是否像电视剧那样残酷。对于这个问题,小珏认为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历史的残酷性甚至超过了艺术加工,另一方面,在古代社会,连感冒都要人命的年代,也许自然界就将淘汰很多人。即便是有条件的女子,也会因为各种原因走不到

  • 朱元璋赐死一大臣,死前提一个小要求竟逗乐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王弼,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有很多人都在羡慕古代的封建王朝中的核心人物,他们位高权重,每天坐拥天下,享受荣华富贵,但是他们所得来的权力和势力以及所享受的一切生活,都并不是因为他们一个人的努力而得来的,反而是有着大批的忠臣为他效力,共同与他打下的江山。相信大家对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不会陌生,他从小就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当中,曾

  • 古代大臣的最高荣誉,只有一人获得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封建社会时期,我们看电视的时候经常能看到皇帝对一些有功劳的大臣进行赏赐。这些赏赐一般都是加官进爵之类的。功劳越大,上次越多。不过,有些赏赐也只是名誉上的,没有什么作用。有些赏赐却非常厉害。作为臣子能够得到一些比较大的赏赐可以说是莫大的荣幸。当然,古代的赏赐也都是不同的,其中最高的赏赐,只有一个人

  • 为什么会有丁戌奇荒?对清朝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丁戌奇荒,清朝,历史解密

    丁戌奇荒发生在1877年,也就是光绪三年,皇帝才六岁,刚刚登基。一场席卷华北的旱灾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前后两三年包括山东,直隶,山西,陕西,河南,就连甘肃,辽宁等持续大旱,树皮草根食尽,饿殍遍野,人相食。据史料记载,整个灾区由于旱灾及饥荒,受灾人数有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全国人口的一半都成

  • 15岁嫁给道光帝,8年生5娃,28岁就寡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道光,清朝,历史解密

    15岁入宫比皇帝小40岁,8年连生5娃,后代出了两位皇帝。15岁嫁55岁老公,自己身历3任皇帝,后代出了两位皇帝。在古代,老夫少妻是比较正常的婚姻状态之一,尤其是在宫中,由于皇帝的后妃众多,年龄相差巨大,老皇帝小嫔妃的事就更常见了。比如,清朝的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56岁时又收了一位年仅16岁的少女

  • 西夏与大宋死磕几十年,也不愿向西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西夏,宋朝,历史解密

    要说哪个朝代外敌最多,宋朝绝对能排在前三,北宋南宋,边疆不太平。说起来,我们可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辽金,这两个是与宋朝冲突战争最多的。但是西夏呢?这个国家并不如辽和金出名,但是实力也是需要重视的,在当时西夏也是有五十万大军的,而且他们也确实打过几场胜仗。较出名的战役有三川口,好水川,麟府丰,定川寨这四

  • 曹雪芹家究竟犯了什么罪,会被雍正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曹雪芹作为传世名著《红楼梦》的作者,他的一生备极兴衰,尝尽人世荣辱。他的祖上曹世选原来是明朝军官,在和满洲军队的战争中被俘,成了满洲皇族的包衣,也即奴仆。曹家也由此成了满洲旗人,属正白旗。清军入关后,曹家又成了清朝隶属内务府的家奴。曹家虽然是皇帝的家奴,身份低微,却也皇帝身边最亲近的人。康熙皇帝幼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