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东润和邹莲舫的感情到底有多好?生平事迹又有哪些

朱东润和邹莲舫的感情到底有多好?生平事迹又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935 更新时间:2023/12/4 23:25:32

朱东润是中国著名的传记史家,他先后撰写了《张居正大传》、《守仁大传》、《陆游传》、《梅臣传》等具有影响的传记作品。朱东润不仅通过他的作品描述了一位位历史名人的一生,也通过这些人物故事展现出一段段历史 ,一个个时代的变迁,他被称为真正开拓中国现代传记学领域的第一人。然而在朱东润为数不多、但部部精良的传记作品中,有一部作品却不是以历史名人为题,它就是《李方舟传》。《李方舟传》是中国传记史上少有的一部为中国普通家庭妇女著书立说的作品,甚至李方舟在历史上也并无其人,她的原型其实是朱东润结发49年的妻子邹莲舫。

1920年,23岁的南通中学英语教员朱东润在家庭的包办下与比他小4岁的邹莲舫成婚了。婚后他对邹莲舫恩爱有加,他们一共生下了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朱东润被调到了四川的大学里任教,抗战八年,朱东润便和邹莲舫分离了八年。八年里,邹莲舫一人操持全家事务,日本飞机的炸弹落下,她让全家人躲在房间的床下不准出门,而她自己却仗着胆子大忙前忙后、跑进跑出。物价上涨,货币贬值,她就提前购进大量物资,困难时再拿出去以物换物。有人看她太辛苦,劝她把孩子分几个给四川的朱东润带养,她怕路上出事,没有听从。一直到抗战末期,她才让大女儿朱清淤拎了一桶她熬的蟹油去四川看望朱东润,她把自己的浓情蜜意都融进了这一桶蟹油里。

战乱期间人心难免不安,朱东润的朋友、学院的其他老师,因熬不住长期寂寞,纷纷跳出包办婚姻的牢笼,在四川另续琴弦,而朱东润对邹莲舫的感情却始终没有变化。八年间他经常和邹莲舫互通书信以寄相思。后来朱东润在《李方舟传》中用诗表述了当时对妻子的思念之情:宝镜香残秋漏冷,戍楼天远报书迟。但愿他生重觌面,一生长得伺蛾眉。在当时中国的现实中,男性可以重新追求另一份幸福,而女性几乎没有可能,他认为既然一个人要追求幸福,另一个人也有追求幸福的自由,那何不大家拉起手来一块追求幸福呢?

1946年朱东润回到了邹莲舫的身边,一家人终于团圆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后不久,朱东润便被调入了上海复旦大学任中文系教授,一家三代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60年代初,朱东润参加慰问团去西北慰问建设职工,他不断写信给邹莲舫,让一生从未出过远门的邹莲舫分享他在大西北的新奇感受。他把他在西北看到的少数民族的服装都画了像,寄给邹莲舫看,不停地告诉她外面有些什么事情。

1965年秋,年近70岁的朱东润携同邹莲舫一起到南翔的古猗园游玩,庆祝古稀之寿,但朱东润万万没有想到这次出行竟然成为他有生之年和邹莲舫的最后一次出行。1966年,轰轰烈烈的“文革”风暴迅速席卷了全国,复旦大学也不例外。朱东润首当其冲地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批判、斗争马上成为他日常生活的全部。学校的学生来了,让他跪在擦衣板上,拿日本人的大砍刀放在他的脖子上要他承认是牛鬼蛇神。性格倔强的老人决不肯低下他的头,而性格刚烈的妻子更是做出一般人无法想像的事,一张出自邹莲舫之手的大字报出现在复旦大学满院批判朱东润的大字报中间。邹莲舫为朱东润鸣不平,为他叫屈,为他斗争。她在大字报里细数朱东润是怎样努力忘我地工作,根本不想自己的事情,他是好人,人们不应该这样对待他……当时的邹莲舫看问题太天真了,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她的做法无疑是引火上身。邹莲舫在解放后曾经义务帮助政府开办缝纫学习班,解决了一些人的就业问题,之后又在复旦大学办过教工食堂,兢兢业业。但在“文革”中,她曾经的这些行为马上被定义为剥削,她立即成为了被批斗的重点对象。

个性坚强的邹莲舫在漫长的生活岁月里从来没有困难低过头。1930年长子君达因病夭折她咬牙挺过了丧子之痛;1948年二女儿秀若因病去世她又坚持了过来;抗战八年她一人料理全家事务无所不能、无所畏惧,因为在这一切的背后,朱东润对她始终如一的爱给了她巨大的鼓励和支持,让她知道有爱就有希望,但是这一次朱东润连自己都难以保全,邹莲舫开始感到绝望,她产生了轻生的念头。朱东润察觉后百般劝慰她,但是他自己每天必须到学校里去接受整整一天的批斗,没有办法照顾到邹莲舫,儿子白天要上班,孙辈们也已经下乡插队落户了。她一个人在家觉得孤独,又觉得没有什么希望,又很害怕,于是她就选择了那样一条道路。1968年11月30日的下午,邹莲舫一个人在家里悬梁自尽。她留给朱东润的只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东润,我先行一步了,钱留在衣袋里。

晚上6点,72岁的朱东润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走,远远看见小儿子君迈在路上等他。君迈带着朱东润从邯郸路走到国清路,由四平路绕到国权路,最后回到国年路的宿舍里。君迈对朱东润说“要镇静”,朱东润马上明白发生了什么事。邹莲舫永远地走了,而这一年距离她和朱东润50年金婚只差一年。朱东润一下子就瘦得脱形了,喉咙也哑了,说不出话来。失去邹莲舫的打击整整纠缠了他5年,以后才稍微宽解一些。

邹莲舫的遗体被匆匆地火化了,因为她是自杀,骨灰都不允许被保留,而朱东润甚至连去火葬场看邹莲舫最后一眼的权利都没有。邹莲舫火化后第二天,里弄里就开了批斗会,批斗邹莲舫的剥削和畏罪自杀。对此朱东润在他的自传中描述道:50年的夫妻了,我曾因为远别而流泪,因为追忆而流泪,但是在她死后我没有眼泪了,因此我只是淡淡一笑。从那天开始,直到今天我经历过不少的艰辛,但是我始终没有眼泪。朱东润说他的生命春天永远没有了,再也不会有春天了。

妻子生前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眼前。她的纯真与勇敢,朴实与善良,是中国无数普通家庭妇女为爱为家默默奉献一生的高贵品格。于是孤独而倔强的朱东润不顾随时被抄家检查的危险,开始为亡妻立传。迫于形势,他采用托名的方式,《李方舟传》由此诞生。《李方舟传》的结尾并没有落在邹莲舫去世,而是停留在了1965年朱东润70寿辰和邹莲舫出游南翔古猗园,那是他们最后一次一起出游。“ 忆昔与君初觌面,下车三揖都且妍。生则同室死同穴,有如皎日矢云天。自谓身世永相保,岂知一夕摧风烟。呜呼!此身虽在复何补,到老负君泪如泉。”朱东润用他的诗为《李方舟传》结了尾,也给他和邹莲舫的情感找到了一个可以寄托的地方。

半个世纪的爱情依然没能抵挡得住政治风暴的侵袭,然而朱东润却在风暴中留下了一本不同寻常的传记。这本书记录了邹莲舫艰苦辛劳的一生,也寄托了朱东润对爱妻的无限追思。1979年元月,复旦大学为邹莲舫召开了平反昭雪大会。哀乐声响起大家都哭了,只有朱东润还是肃然,因为他知道这一切邹莲舫是听不到也看不见了。

标签: 朱东润文学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年羹尧曾经帮过雍正,为何最后导致了凄惨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年羹尧,清朝,历史解密

    在古代有些皇帝能够上位,其实还不太容易面对,亲兄弟需要用最卑劣的手段,最残忍的方法让其退位。毕竟面对强大的权力,任何人都觉得是一种难以拒绝的诱惑。当年康熙末年社会还是比较动荡的,再加上他的儿子相互之间斗争的非常激烈。所以让他这个父亲十分头疼,他不知道应该选哪一个皇子好。而且这些人表面上争来争去,也让

  • 古代除了皇后妃子使用本宫之外 你知道太子也可以用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皇后,历史解密

    不少人都是古装剧爱好者,尤其金枝欲孽、宫心计、甄嬛传等,让宫廷剧在古装剧中大出风头。在宫廷剧中,后妃拿捏起排场时,都会自称“本宫”,于是很多人都以为“本宫”是皇帝后妃的自称,实际上不仅仅如此,太子也可以自称“本宫”。古时候一宫之主的自称就是“本宫”,古代皇宫并不是所有的妃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宫殿,而皇后

  • 从长公主到沙皇御姐: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索菲娅·阿列克谢耶夫娜,俄国,历史解密

    《鹿鼎记》第三十六回中出现的“鄂罗斯国摄政女王苏飞霞固伦长公主殿下”,美艳风流,被金庸称作“犵鸟蛮花”。她与韦小宝相遇在中俄边境的雅克萨城,结下一段雾水姻缘。历史中,这位公主确有其人,她的原型就是俄国历史上的女摄政索菲娅公主。小说中索菲娅公主,身材高挑、白肤高鼻、金发碧眼,有着一双纤纤玉指,美艳聪慧

  • 大唐第一美男子,为什么连武则天的女儿和母亲都不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国有四大美女。许多人也了解我国四大美男或十大男神,四大美男最常用的叫法是:潘安、兰陵王、宋玉、卫玠;二种叫法是:潘安、兰陵王、嵇康、卫玠;我国古代十大美男的叫法,包含潘安、卫玠、子都、宋文公、宋玉、兰陵王、嵇康、韩子高、慕容冲、独孤信。可是这种全是我国周朝和北魏南北朝时期的男神,而说到唐

  • 项伯出于义气救了刘邦,最后得到了什么回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项伯,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曾经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当时范增安排项庄舞剑,乘机刺死刘邦,项伯看出范增的意图,也起身舞剑来庇护刘邦,最终刘邦顺利从鸿门宴上逃走。项羽想杀刘邦的父亲,项伯劝阻了他,后来项羽兵败自杀,刘邦并没有诛杀项氏子弟,还把项伯封为射阳侯。项伯出身楚国贵族,是楚国大将项燕的小儿子,项羽的父亲排行

  • 朱棣耗费国力让郑和下下西洋,郑和最后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棣指派郑和下西洋,不过数量只有六次。最后一次郑和下西洋是在明宣宗时期,由明宣宗亲自授意,郑和这才进行了第七次航行。令人唏嘘的是,郑和死在了最后一次航行的途中。不过对于鞠躬尽瘁的郑和来说,这个归宿倒也不错。从这件事我们就能看出来,从明成祖到明宣宗,两位皇帝对郑和而都是非常支持的。明成祖这边不用说了,

  • 闵子: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闵子,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闵子(公元前536--公元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也是孔门十哲其一。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1074年,齐州太守李肃之在墓前建祠祭祀,由苏辙撰文、苏轼书写《齐州闵子祠记》的石碑,叙述了修建祠堂的

  • 刘禅投降之后可以安享晚年 蜀汉的人们又是怎么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禅,蜀汉,历史解密

    公元263年,曹魏大将钟会、邓艾大军压境,蜀汉后主刘禅在大臣谯周的力劝下,弃城投降。至此,蜀汉宣告灭亡。对于刘禅的投降,《三国志》的评价相当高,八个字:“刘氏无虞,一邦蒙赖。”意思是,不但刘禅一家平安无事,整个蜀汉的百姓都幸免于战乱之苦。功劳则来自说服刘禅投降的谯周,“(谯)周之谋也。”顺便说一句,

  • 当上皇帝之后是不是真的能够为所欲为 事实证明还是我们想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曹叡,历史解密

    当上皇帝真的能够为所欲为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魏明帝曹叡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他曾经做过许多荒唐事情,喜欢大兴土木,也想让自己的后宫佳丽3三千,不过或多或少都遇到的一些阻碍,高处不胜寒想让稳固自己的帝位不得不考虑权利的制约

  • 为何司马懿见一石碑上写着”牛继马后“四字,便杀掉了一员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司马懿亲眼见证了曹魏篡夺东汉的全过程,印证了东汉末年那句疯传的预言“代汉者当涂高”。但曹魏的江山并没有维持多久,司马懿隐忍多年,在熬死曹丕、曹叡,击败曹爽后将曹魏政权彻底架空。司马懿自然知道自己不是君子所为,所以他害怕类似的预言再次出现,对此十分敏感。但往往是越担心什么,就越来什么。据《晋书元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