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四大奸臣之杨戬到底是何许人?

北宋四大奸臣之杨戬到底是何许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 更新时间:2023/12/8 8:54:27

《水浒传》中描述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落草为寇,大都因为是四大奸臣当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才啸聚山林,权且聚义水泊梁山栖身。但历史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在北宋历史上从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历代皇帝吸取了唐以来的藩镇割据,祸害亡国的教训。为了防备节度使拥兵自重,篡夺皇位。北宋朝廷任命不懂军事的文官甚至宦官来执掌兵权。因此北宋在对异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是历代封建王朝中最懦弱的一个朝代。徽宗年间确实奸臣当道,但并不是蔡高杨童这四大奸臣,最著名的权臣应该称为“宣和六贼”,是蔡京、王黼蔡攸童贯、杨戬、梁师成这六个人。

其中高俅高太尉确实是苏轼的学生,他并没有进入徽宗年间的朝廷的决策层,权力自然有限,他的恶行更还远算不上什么大奸大恶,连“宣和六贼”都够不上份量。许多的学者写下的为高俅鸣怨叫屈的文章已经不少了。我这里给大伙介绍的是各位不太熟悉的与神话传说中二郎神同名同姓的北宋末年的大太监杨戬。

在北宋的历史上关于杨戬在《宋史》中还专门有列传。杨戬很小的时候就做了太监,因为善于揣测皇上的心意,用现在的话叫是比较会来事,成为太监中的主管,深得徽宗的喜爱。被调到崇宁宫后,杨戬的地位及被宠信度进一步得到加大。帮助徽宗实现各种梦想,谄媚功夫堪称一流,什么搬运花石纲,大兴土木建造各种宫殿、杨戬都非常积极和卖力。

徽宗是一个风流皇帝,据《宣和遗事》中介绍,精力旺盛的徽宗时不时在东京城里逛逛窑子,当时叫瓦肆。徽宗勾搭上东京名妓李师师据说就是杨戬在中间拉的皮条。徽宗每次逛窑子大都是由杨戬作陪或打前站。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友谊是很容易在玩女人方面被进一步的强化的,不管他的身份是皇帝还是别的什么人。太监对徽宗的寻花问柳的嗜好没有任何的危害,很令人放心的。

徽宗在杨戬伴玩中得到了很多的“实惠”,为了感谢杨戬,徽宗让一个太监身份的人“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宫,皆为提举。”政和四年,杨戬已经官拜至彰化军节度使,手握重权,杨戬首创建立期门来行发号施令以巩固他的权力,其声势与当时的权臣梁师成不相伯仲。梁师成也是个太监,有“影子宰相”之称,杨戬能跟梁叫板,可见当时声望之隆。杨戬还曾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迁至太傅,其主张和想法影响着皇室的决策。

除了宣和六贼以外,还有“十恶”,指谭模、梁方平、兰从熙、王仍、张见道、邓文诰等宦官专权。杨戬、童贯等太监把持着朝政,成为大宋王朝的一种悲哀,这种很怪异现象是北宋末年朝纲腐败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小说家凌濛初的《二刻拍案惊奇》中就有一个艳情短篇说的是杨戬府中的侍妾与歌姬非常多,她们年方少艾,而杨戬又是个阉人,空闺难守,就设法把一名在馆中作门客的青年男子留在内室。后来杨戬发现秘密,把那男子抓获残酷地阉割。杨戬做阉割之活做得很漂亮。可见已所不欲则施之于人也。在《金瓶梅》中西门庆也是仗着杨戬的威风鱼肉乡里;《金屋梦》(又名《续金瓶梅》或《隔帘花影》)中也有他的影子。做太监的真的不是什么好人啊。

在《宋史》尤其提到一件事,有一个叫杜公才的胥吏替杨戬出了一个主意,“立法索民田契”,就是专门立了一个法令,向老百姓提出查阅土地的契约,因为许多人的土地是辗转转让的,或为开垦荒地而来,根本拿不出田契,杨戬则度地所出,增立赋租。始于汝州,浸淫于京东西、淮西北…皆勒民主佃。额一定后,虽冲荡回复不可减,号为“西城所”。杜公才这个建议让杨戬发了一笔横财,也成为杨戬的一项政绩。杜公才因此被杨戬提拔为观察使。

在《金瓶梅》中杨戬因为对北宋王朝进攻辽国的国策支持不力而遭到谪贬,成为了西门家族走向没落的起点。而在《水浒传》杨戬则因为对宋江、卢俊义的死负有责任,(是杨戬提出了在酒中放水银谋杀了玉麒麟卢俊义)而被徽宗责斥和谪贬。

但事实上是在宣和三年,杨戬才死掉的,据说是病死的。杨戬死后接替他的李彦又是一个宦官,比杨戬有过之无不及也,看来这宋徽宗整个都变了态了,所以想不亡国都不行了。靖康初年,徽宗的儿子钦宗即位后还下诏追封杨戬,赠予他太师的官爵,授予吴国公的爵位。当然杨戬生前一直被徽宗所重用,是“宣和六贼”中唯一善终的一个人。

标签: 杨戬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辛弃疾花重金送落魄才子回乡,才子写下平生最得意之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过,宋朝,历史解密

    能和辛弃疾成为好朋友是不容易的!如果要用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来形容他的话,那辛稼轩绝不是郭靖,他是乔峰。当年为了追杀偷盗帅印的义端和尚,他埋伏于对方必经之路上,一刀将对方砍了,这等嫉恶如仇只有江湖一哥才有。但是这样的辛弃疾对自己欣赏之人又是颇为豪爽的,他交朋友不看出身、地位,看的就是中否意气相投,本期要

  • 揭秘:晋楚争霸中一道啼笑皆非的命令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晋楚争霸,春秋,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第一次战争,即城濮之战,由晋文公亲自压阵指挥,大败楚军,奠定霸主地位!时隔多年,晋楚争霸第二次战争在晋楚双方主帅不情愿中拉开序幕,楚庄王和荀林父曾多次互派使者表达和谈诚意,但均被晋军主战派搅乱,最终楚庄王恼怒赵丹率领晋国人混入楚军大营中,而亲自追击赵丹。孙叔敖怕楚庄王进入晋军阵地,而亲自指挥

  • 揭秘:蜀汉后期诸葛亮为何不夺权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的权力可谓是达到了人生的顶峰,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隔。但是令人称奇的是,诸葛亮并没有想要夺权称帝的打算。究竟是诸葛亮没有这个野心,还是另有隐情呢?千百年来,一个问题一直吸引着史学家的目光,诸葛亮是否有野心?也必须要用史料来证明,诸葛亮自己也曾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他便要受九锡,九锡是权

  • 世袭制和禅让制有着什么区别?有着怎样的利弊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世袭制,夏朝,历史解密

    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其中可分为政治世袭和经济世袭两类。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的早期都曾出现过世袭制度的统治政权,其中多数为封建世袭制度。是古代爵位、官职的一种传承制度。先秦时代,中国实行世卿世禄的制度,上至天子、封君,下至公卿、大夫、士,他们的爵位、封

  • 古代行军打仗为什么不打下城池不选择绕过去 而是非要攻下来不可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城池,历史解密

    古代行军打仗为什么不打下城池不选择绕过去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古代打仗,通常情况下,是攻下城池后,再继续挺进;个别情况下,绕过城池也可以。以下从三方面做分析,为什么要攻下城池?首先,害怕对手首尾夹击。古代打仗,大部分士兵靠步行,少数士兵或将领

  • 为什么说刘协是结局最好的末代皇帝?陵墓千年无人敢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末代皇帝,很多人印象中的他们都是十分悲哀,十分凄惨的存在。因为每个夺取新政权的皇帝,都会诛杀掉之前皇帝的子嗣。就像项羽诛杀秦氏,朱元璋诛杀蒙古人一样。而历史上,有这么一位亡国之君。同样的末代皇帝,他的结局却是最好的。不仅生前活的很好,就连死后也很开心,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汉末皇帝刘协。说起刘协

  • 李郭之乱,岂贾诩一人之过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郭之乱,历史解密

    公元192年,司徒王允用美人计离间吕布董卓二人,终于除掉董卓,时人皆拍手称快。吕布刺董卓然而好景不长,同年六月初一李傕郭汜攻破长安城,纵兵掳掠,一万多官民被杀,街市一片狼藉。此后,李郭之乱便持续了长达四年。细读史书,觉得此事王允处置大有不当之处。董卓被杀后,他的女婿牛辅当时驻守在陕县,他手下的校尉李

  • 柔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柔然,匈奴,历史解密

    柔然,是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最高统治部落(可汗郁久闾氏本部)为鲜卑别部的一支。当时中原正经历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柔然主要游牧范围大体为今蒙古国全境、俄罗斯联邦贝加尔湖

  • 揭秘:为什么冯忌初次见赵王就赢得赵王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忌,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冯忌是战国时期人,他与赵平原君和赵孝成王的弟弟庐陵君的关心非常好。在长平之战后,冯忌曾陈述利害,力劝平原君不要进攻燕国,得到燕王的同意。冯忌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辩士,他能在见了一面的情况之下,就能取得赵王的赏识和信任,这足以说明冯忌的胆识和博学。冯忌求见赵王,有些毛遂自荐的性质,说明来意以后,负责传

  • 为什么刘彻能用霍去病卫青这种外戚?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外戚,秦朝,卫青,历史解密

    说起历朝历代的皇帝,我们总会想起那些具有代表意义的,如果说一个朝代选择一个代表皇帝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明朱元璋、清朝康熙。其中大部分都是开国皇帝,康熙算半个开国皇帝。唯独只有汉朝,代表皇帝不是汉高祖刘邦而是汉武帝刘彻。刘彻的功绩就不必多说了,单单从外戚方面,也能看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