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纳贡起源于什么时候 其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样的

古代纳贡起源于什么时候 其历史意义和作用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42 更新时间:2023/12/9 8:19:15

古代纳贡起源于什么时候,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纳贡制度可以追溯至周朝时期,周天子大封诸侯,而各诸侯便要定期周天子纳贡。纳贡虽然主要针对的是诸侯和藩属国,但臣民向皇帝献上礼物也称为纳贡。

纳贡的起源和含义

纳贡制度最早可以追溯至周朝时期,《史记·齐太公世家》中便有记载,“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於周,如成康之时”。从这段记载不难看出,周朝时期各诸侯向周天子纳贡是有例的,不过随着周天子对各诸侯的约束的减弱,各地诸侯不再按时向周天子纳贡,这种制度便逐渐被废弛了。

周朝诸侯

但此后,纳贡制度随着发展,也出现了四种不同的含义:

1、诸侯纳贡:秦朝之后,虽然历代朝廷都不再实行分封制,但还是有些朝代分封有藩。这些藩王在享受大量特权的同时,自然也是要承担一定义务的,需要定期向朝廷上交一定钱财或物品。

2、明清时期学子纳贡入国子监:明朝时期,国子监作为国家最高学府,有多种入学方式,纳资入监便属于其中一种,这种监生被称为“例监”。

国子监

3、附属国向宗主国进贡:这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纳贡,作为藩属国,为表示臣服,便需要定期向宗主国上交一定的贡品,这个过程便成为纳贡。

4、臣民向皇帝献礼:皇帝富有四海,所用之物自然不同于常人,因此各地通常会向皇帝上交本地特产,这也被称为纳贡,所上交之物便被称为贡品。

纳贡的意义

纳贡可以说是臣民对皇帝、藩王对朝廷、藩属国对宗主国所尽的一种义务,是一种臣服表现。

普通百姓和藩王就不必说了,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民和藩王向皇帝纳贡,那是义不容辞的义务。而纳贡入国子监,只是在朝廷制度下,获取入监的一种手段,自然也是没什么大的意义了。

万国来朝盛况

若说纳贡的最大意义,则是在于藩属国向宗主国纳贡这一条上。这是中原上国对藩属国的影响力的一种体现,我们常说唐朝盛世、永乐盛世,正是期间拥有“万国来朝”的盛况,藩属国来朝见宗主国,自然是不可空手而来的,总要带些特产作为礼物的吧。

此外,纳贡制度也可以看做是中原王朝对其他国家实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对北方游牧民族,为了对它们实行羁绊,游牧民族为了获取所需之物,在中原王朝不开放互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纳贡的方式来获取所需。

同时,明清时期,在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下,东亚各国乃至西方国家,想要从中原王朝购买到所需之物,除了走私和少数开放口岸外,也只能通过纳贡来实现。

标签: 春秋纳贡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养兵制度是怎么害苦明朝的 减轻了百姓的负担战斗力却下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养兵,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一个穷人出身,他深知百姓的疾苦,十分体谅老百姓的生活。这一点,不管他是一个乞丐的时候还是一个皇帝的时候都没有改变过。因为心疼百姓征粮纳税需要花费太多钱财,所以他在军队方面制定了一个策略,那就是军队屯田制度。朱元璋曾经自豪的说:我养兵百万却不花费老百姓一粒粮食,古来未有之。确实,朱元璋时期,他

  • 揭秘:清宫嫔妃是怎么度过一天的?她们都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嫔妃,汉朝,历史解密

    古装剧中武侠和宫斗一直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近几年,清朝宫斗题材的影视剧一直特别迎合观众的口味,简直是雨后春笋,遍地都是。剧中观众对后宫女人的争斗算是有些了解,而喜爱这种剧情的往往是女性观众。说到皇帝的后宫,那可是当时全国上下美女的聚集地,可谓是春色无边。后宫妃子个个都是身怀绝技,她们在后宫生存下去的绝

  • 孙权重用此人,吕蒙为什么强烈反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吕蒙,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部征讨屯驻在襄阳的曹仁,曹魏在荆州的势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曹操派出了左将军于禁,亲率大军赶往襄阳解围。当时又正好赶上汉水暴涨,关羽就趁机利用水军的优势击溃了救援的魏军,并抓获了于禁在内的三万多人送到了江陵。此时的孙权,眼看着关羽在荆州的势力越来越来稳固,内心的

  • 孙武怎么就敢砍吴王的爱妃呢?万一吴王不高兴,杀他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伍子胥把孙武推荐给吴王阖闾后,孙武给吴王阖闾讲兵法,吴王阖闾很赏识,为了检验孙武是不是只会嘴上功夫,于是吴王阖闾把自己的嫔妃们交给孙武,让孙队对她们进行训练。(伍子胥剧照)孙武把嫔妃们分成两队,让吴王阖闾最宠爱的两个妃子担任队长。开始训练后,那些妃子们觉得好玩,嘻嘻哈哈地,不听调令。虽然孙武多次声明

  • 1000万年前的库班猪——长角的猪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库班猪,历史解密

    见到长角的牛或羊,你应该不会诧异。要是突然冒出一头长角的猪,你可能会被这“怪物”惊一个趔趄。库班猪,就是这样一种怪物。库班猪肩高1米,体重达500公斤,生活在距今2000万~1000万年前中新世中期的亚非欧大陆。这家伙最打眼的地方,就是脑袋。它的头骨很长,下颌就有将近1米,不仅两只眼睛的上方分别长有

  • 阿尔比诺尼:极其悲剧的一生,作品被人怀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阿尔比诺尼,意大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阿尔比诺尼 托马索 乔万尼尼(1671—1715)是意大利作曲家。他和维瓦尔第是同时代的人,并且他、维瓦尔第、马尔切洛等人,被后人称为威尼斯乐派的先驱者。但悲催的是,阿尔比诺尼老兄相比较维瓦尔第而言,几乎就是个无名小卒——阿尔比诺尼创作了50多部歌剧,尽管这些歌剧的确为初期的戏剧发展做出了不少贡献,

  • 耆那教:印度传统宗教之一,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耆那教,佛教,历史解密

    耆那教(qí nà jiào),又称耆教(英文写法:Jainia 意为圣人)是印度传统宗教之一,创始人称作大雄,其教徒的总数约400万人。耆那教在汉译佛典中称为尼乾外道、无系外道、裸形外道、无惭外道或宿作因论等。印度有0.4%的居民信奉耆那教,该教徒的信仰是理性高于宗教,认为正确的信仰、知识、操行会

  • 明朝时期皇帝明明有16个,明帝陵为何却只有13个?哪3位不在帝陵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帝陵的规模大多十分庞大,明帝陵自然也不例外。普通人希望落叶归根,皇帝则希望死后葬入自己提前修建好的帝陵,与先祖以及妃嫔们葬在一起,这就使得中国古代除朝代更迭以外,帝陵大多集中在一个位置。不过明朝却是一个例外,有明以来,共计十六位皇帝,但却只有“明十三陵”,那么,其余的三位皇帝呢?其实,在朱棣以前的两

  • 春秋十大中兴之主,鲁惠公为什么抢儿媳妇做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鲁惠公,春秋,历史解密

    公元前769年,幸得周天子青睐而封为鲁君的鲁孝公逝世,继承鲁国君位的是鲁孝公的儿子弗湟,史称鲁惠公。鲁惠公担任鲁国国君之位46年(公元前768至公元前723年),在这46年里,鲁惠公可谓是披荆斩棘,励精图治,带领这鲁国不断的向前发展,但是他又因为私人生活糜烂,而被后世史学家骂其淫乱,终其一生,可谓是

  • 手握30万雄兵的老十四胤禵,为何没有反抗,反倒是坐以待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虽然说儿子多好干活,但是作为一个皇帝,生了这么多的儿子,自然也免除不了他们之间的斗争。毕竟到了康熙这个年代的时候,每个皇子都是有权利可以继承皇位的。所以说有的时候还是老办法好,毕竟嫡长子只有一个,如果说按照这样制度的话,也就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康熙的皇帝之位了。但是康熙当然不是那么顽固不化的人,他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