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汉武帝让刘据做皇帝,那么结局会怎么样?

如果汉武帝让刘据做皇帝,那么结局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4/1/8 20:22:47

众所周知汉武帝刘彻年轻时候是非常喜欢卫子夫的,再加上卫子夫是一个有谋略的女子,所以才能一步步从平凡的歌姬走上皇后的宝座,并且自己的儿子刘据也顺利成为太子。

历史上刘据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太子,为人也十分宽厚,据说每次汉武帝刘彻出巡的时候,都会将政事交由太子刘据处理,作为太子的刘据也是深得人心。

但是后来却因为被奸臣诬告用巫蛊禁术,最终还没能大展宏图就已经殒命。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刘据能够成功登上皇位,那么汉朝又会是怎样的一片天地呢?

刘彻早年的时候励精图治,将整个汉朝天下治理得井然有序,大有一番盛世的景象,对外为了维护汉朝的统一,发动了削弱匈奴的战争。

虽然这一举措有一定的成效,但是汉朝自身的财力物力也受到很大的消耗,不管怎么样,受战争影响最深的永远是老百姓,无论战争胜利还是失败,对于老百姓来说永远都是家破人亡的结局。尽管刘彻是为了发展汉朝,但是受战争影响的百姓依旧不能改变自己悲惨的命运。

在政治上,刘彻大力推广儒学,在民间选拔有才能的人入朝为官,在军队中大力提拔有实力的兵士为将领,他任人以能,堪称一代明君。

但是刘彻在自己晚年的时候却害怕死亡,可能是皇帝还没有当够,也或许是贪念权势,想要在皇帝这个位置上一直坐下去,所以大肆寻求方术,追求长生不老之术,还相信怪力乱神之说,所以导致了后来的巫蛊之祸。

在汉武帝迷信怪力乱神的时候,以江充为首的官员为了迎合汉武帝,做了很多阴暗的事情,太子刘据也是遭他所害。

刘彻在16岁的时候就登基当上了皇帝,卫子夫与刘彻是在平阳侯府相识,刘彻对她可以说是一见钟情,随后就跟着进了宫,在宫中凭借自己的能力最终成为皇后,还将自己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等引荐给皇帝,成就了他们的一番事业。

卫子夫还给刘彻生了3个女儿1个儿子,这更加奠定了她皇后的位置。虽然刘彻也非常疼爱这三个女儿,但是当时的封建社会最主要的是接班人,所以刘彻将自己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儿子刘据身上。

根据《汉书》记载:“武帝春秋二十九乃得皇子,群臣喜,故皋与东方朔作《皇太子生赋》及《立皇子禖祝》,受诏所为,皆不从故事,重皇子也。”

从这段记载中就可以看出,刘据的出生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不仅汉武帝刘彻非常高兴,群臣和百姓也十分高兴,大概是因为汉朝终于有了接班人。

而卫子夫这时候也母凭子贵顺利的成为了皇后,所以刘据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嫡长子,古代一直都是立长不立幼,所以刘据后来成为太子也是没有任何非议的。

虽然刘据以后被立为太子是朝臣们心照不宣的事情,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和变化,刘据也是不负所望,在七岁的时候就被刘彻立为太子,后来没过几年,刘彻就为刘据挑选了石奋的儿子石庆给刘据当太子太傅。

当时石奋有“万石君”的称号,所以说汉武帝在给刘据挑选太傅的时候,是非常用心的。除了石庆,还有众多优秀的朝臣们都给刘据当过老师,如此一来,刘据的见识和想法是非常宽阔的,并不局限于某一种思想,这也为他以后心系百姓、老练处理政务奠定了基础。

刘彻作为父亲,在孩子成年的时候自然是要送礼物的,所以在刘据成年后送给了他一座宅院,并且允许刘据找寻自己看中的人才居住在内。

古时候这种事情往往会被看成是拉帮结派,本是朝廷中最忌讳的事情,但是刘彻却允许刘据这样做,可以看出刘彻是真心在培养刘据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既然刘彻赋予了刘据这样的特权,刘据自然不能浪费,所以在民间选拔人才,并且他看中的人才没有陈旧古板的老思想,大多都有创新意识,并且对事情有独到的见解,也有一些特别的想法,这一点体现在东汉时期班固的古诗《武五子传》中,诗中是这样记载的:“及冠就宫,上为立博望苑,使通宾客,从其所好,故多以异端进者”

后来随着刘据逐渐长大,仁义宽厚的性格也逐渐显露出来,这一点和汉武帝刘彻的急躁做事形成了对比,因此刘彻对刘据逐渐心生不满,再加上卫子夫此时已经容颜不再,所以刘据就更加受到冷落,卫子夫和刘据开始感到不安,这样的心情是瞒不过刘彻的,所以他通过卫青转述了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己还是看重太子的贤能,会将皇位传给太子,借此来给她们一颗定心丸。

卫青转达了汉武帝的心意之后,卫子夫也确实安心了很多,并且后来每次出巡都将国事交给刘据处理,可以看出汉武帝已经准备将皇位传给刘据了。

根据《资治通鉴》关于刘据的记载:“群臣宽厚长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毁之。”可以看出刘据的仁厚深得民心,但也正是因此引来了一些奸臣的反对,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开始陷害刘据,其中以江充为首。

当时巫蛊之祸盛行,江充等奸臣借此陷害刘据,而汉武帝已年老,也相信了江充等人的谎话,最终刘据无法证明自己的清白,只能动用军队,这时候汉武帝以为刘据要谋反,所以发兵镇压。

在这次事件中刘据不愿意被捕受辱而选择了自杀,如果刘据没有自杀,以他的政治才能和宽厚仁慈的性格,必定会迎来一番盛世。

虽然在汉武帝之后,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在刘弗陵的带领下汉朝迎来了“昭宣中兴”,但是如果刘据成为皇帝的话肯定会有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景象。

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刘据一直深得民心,再加上他的才能,肯定能为百姓谋福利,使大汉王朝发展得更强大,让汉朝的综合国力更加繁荣昌盛。

标签: 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关羽为何招降不了庞德?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庞德,三国,历史解密

    说起来这庞德,相信大家对于他在演义当中抬着棺材死战关羽都十分的印象深刻。要说起来这关羽也可以说是纵横三国几十年,前前后后死在他手上的武将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单单是名气比较大的就有着颜良,文丑,华雄等人。没什么名气的二三流武将更是不计其数。那么就是这样英勇的关羽,在面对庞德的时候竟然险些阴沟里翻船,被

  • 先胜而后求战:宋庄公为何投资郑国公子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孙子兵法》载:“先胜而后求战。”郑庄公当年与宋国开战占尽优势,但其作为一代明主,对郑国所处的地理格局和政治形势心知肚明,郑国虽在中原取得阶段性胜果,但若要称霸诸侯,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战略投资,都需要更加小心翼翼,所谓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贵族子弟中,若非天子诸侯之间,成为国家诸侯的成功率可说为

  • 李世民都想封弟媳杨氏为皇后了,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娶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收纳了李元吉的正妻杨氏。后来,当李世民皇后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打算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后来又放弃了。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又放弃了呢?《新唐书》记载,当时魏征提出了反对意见,魏征说:“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魏征说了这句话后,李世民就打消了这个想法。(魏征

  • 赵武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他的后代终成一代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武,周朝,历史解密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子赵朔全家,赵盾全家三百多人遇害,并搜捕婴儿赵武,程婴与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定换婴之计,杵臼献身,保住了赵家唯一的后代,程婴抱赵武俱匿山中15年,一直到后来平反昭雪。相传当年程婴带赵武在此昼藏山洞,夜宿古刹,在当地百姓的掩护和帮助下,

  • 诸葛亮的八卦阵到底有多大威力 真的能困住十万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八卦阵”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八卦原理设计的作战阵法,相传为诸葛亮所发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在《三国演义》中,一个八卦阵可以抵挡十万精兵,可见八卦阵的玄妙和威力。诸葛亮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八卦阵,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通过史书记载,可以肯定八卦阵是真实

  • 黄月英为何敢嫁诸葛亮?其实是她父亲给了她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月英,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黄月英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容貌,别说在古代,即便在现代,都是女子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漂亮是一种资本,君不见曹操不仅喜欢美女,还喜欢别人家的美女。他曾为了张绣叔叔的遗端邹夫人送掉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典韦的性命,由

  • 冷兵器时代,为什么高大的欧洲人打不赢体型相对矮小的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蒙古,历史解密

    欧洲人长得牛高马大,蒙古人相对来说比较矮小。虽然我们并不太清楚十三、十四世纪的情况,但是根据今天的人种情况,也可以推断出当年欧洲和蒙古的情况,大致也是那样的。照理说,冷兵器时代,体格强壮,绝对是打仗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为什么当年蒙古人在征伐欧洲的时候,体格强壮的欧洲人,却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呢?这个问题,

  • 古人犯人为什么要签字画押呢 这件事情的由来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签字画押,历史解密

    如今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能够调查检测到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很多时候,这个信息不仅仅是和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生意外的事故,也是确认人员身份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其中,对于指纹的对比,可以说由来已久。我们在平常的古代影视剧里面,都能见到审问犯人的时候,会让他们最后进行一个流程,

  • 岭南是什么时候开发的?耗时五年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早在战国时期,百越就出现在了史籍之上,不过,当时它被视为蛮夷之地,所以还是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在秦朝在兼并六国的同时,秦王政未能注意到岭南的重要性,而是直接将其划分到了中原范围之外。在战国时期,处于南方的就是楚国,不过,楚国的国土范围却在淮河和长江流域。楚威王时,楚国才灭亡越国,当时,楚国的疆域扩展

  • 叶浅予与罗彩云:覆水难收的婚恋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叶浅予,民国,历史解密

    叶浅予,著名画家,原名叶纶绮。生于1907年,病故于1995年。浙江桐庐人。早年在上海学习漫画,出版有《王先生别传》、《小陈留京外史》等,从1940年代转向中国画,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独特画风。1925年叶浅予中学毕业后,到上海以画广告谋生。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