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先胜而后求战:宋庄公为何投资郑国公子突?

先胜而后求战:宋庄公为何投资郑国公子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29 更新时间:2023/12/18 9:16:24

孙子兵法》载:“先胜而后求战。”郑庄公当年与宋国开战占尽优势,但其作为一代明主,对郑国所处的地理格局和政治形势心知肚明,郑国虽在中原取得阶段性胜果,但若要称霸诸侯,无论是军事力量还是战略投资,都需要更加小心翼翼,所谓方向的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在贵族子弟中,若非天子诸侯之间,成为国家诸侯的成功率可说为0%,原因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拼爹的失败而已。

郑庄公的目标是要向南方发展,终其一生,除了与共叔段的战争外,郑庄公的所有战争都是向东和向南的。这种战略思路决定了郑庄公必然要与宋国较量。但宋国“公爵体大”,还是周国名正言顺的分封诸侯,如果郑国一举歼灭宋国,必然导致众多诸侯的嫉恨,引发联军攻打郑国,郑国经两代蓄积的力量也将灰飞烟灭。郑庄公显然不可能那么傻,他选择的“深挖洞、高筑墙”,打的是持久战,他以扶持宋国公子冯的方式,赢得宋国亲政派的全面胜利。郑庄公此举思虑周全,公子冯归国而后,数年之间的确与郑国友好往来,双方共进共退。

史书中的宋庄公不是善良之君,其流亡郑国多年,受到郑庄公所扶持,而成功逆袭成为宋国君主,这本身就是对他内心有着巨大的冲击。对宋庄公而言,宋国受制于郑国的局面必须要打破。幸运的是,郑庄公等不到他的持久战的结束就驾鹤西去,对外战略取得的成绩,也因未曾处置好内部的权力争斗而崩溃。如果作为天使投资人,不能说郑庄公是失败者,郑庄公在郑国史中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物,怨的只是生命的短暂和接班人的断层。

宋庄公投资郑国公子突的目的,在郑国人的眼中,也就是居心叵测。《左传》载:“宋雍氏女于郑庄公,曰雍姞,生厉公。雍氏宗有宠于宋庄公……”这个雍姞到达郑国的时间,极有可能与宋庄公流亡郑国的时间重合,如果说宋庄公是其间的重要媒人,也不为过。宋庄公极力扶持公子突的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大回报,这个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他想要的节奏太快,就是说公子突刚刚继位为郑厉公,宋庄公就向郑国要这要拿,想把投资的利润拿回来,这对郑国公子突也就是郑厉公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羞辱。郑国当时的势力并不比宋国弱,却因受制于礼乐体系的控制,所谓礼尚往来,就是要对扶持自己的宋庄共感恩戴德。

宋厉公在还是公子突的时候,他的兄弟公子忽已经在郑国继位为郑昭公,而且受到祭仲的绝对支持,可以说公子突要想依靠宋庄公回归郑国,希望是非常渺茫的。而对宋庄公而言,投资公子突就像是天使轮投资,就是所谓的有这个想法,而这个想法显然还需要很多因缘际会的机会,还需要宋国不只是军事、经济和外交等方面的支持。这对于公子突而言,对宋庄公而言,都是一场赌博。

《史记》载:“宋庄公闻祭仲之立忽,乃使人诱召祭仲而执之,曰:“不立突,将死。”亦执突以求赂焉。祭仲许宋,与宋盟。以突归,立之。”郑国的绝对权臣此时为祭仲,掌握着郑国朝堂的大半权力,有他就有郑国的君主,没他郑国的君主就当不稳当。宋庄公和公子突幸运的得到了祭仲的到来,这个祭仲显然没有预料到,当年受到郑国恩惠的宋庄公居然想要依靠扶立公子的方法,以此来要挟郑国内政,更没有料到宋庄公居然敢于绑架自己,祭仲的失算间接意义上引发了郑国的动乱,“昭公忽闻祭仲以宋要立其弟突,九月丁亥,忽出奔卫。己亥,突至郑,立,是为厉公。”

宋庄公的天使轮投资赢得胜利,这直接刺激宋庄公对战略决策的充分自信,但是根据天使轮投资的社会规则来看,任何处于天使轮投资的项目,多半处于发芽状态,大多还需要A轮B轮的投资后,才可能赢得根本的盈利,况且是这种垄断政治成为国君的大项目,宋庄公显然操之过急了。所谓处于天使轮的项目,就是刚刚浇水发芽,这里也就是郑厉公继位。按理来说,郑厉公的继位,名不正言不顺的,他的父亲郑庄公死后的正统继位者其实是公子忽,也就是郑昭公,当时尚且没有死去,而是在郑国坐镇,只是由于失去祭仲的支持,才流亡国外。也就是说,郑厉公的屁股其实根本没有坐稳,此时宋厉公想要资金快速回笼,土地快速流转,这种过早的期待利润回报的想法,完全是不符合商业逻辑的。

在天使轮投资中,有种观点叫逆向投资。天使投资人,很多喜欢几个人合伙干,共同商量战略,共同发展。而这些逆向投资的人,多数都是一股独大,要么就是一个创始人,要么就是几个合伙人中有一个人的股权明显占据多数,这样的话决策效率甚高,团队不容易分裂,矛盾和是非往往较少。这在中国历史上,历来如此,就是团队中有个人必须能够承受大梁,要是不行的话,这个团队就很难做的起来。

显然,宋庄公投资的郑厉公不是这种人,他回到郑国虽然成为国君,但是在宋国威逼利诱之下,祭仲才是郑国权力的掌控人物,祭仲与郑厉公之间根本没有默契,祭仲完全是在宋庄公的威逼中,才支持郑厉公,在其内心深处,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个流亡的郑昭公。因此,祭仲对宋国,根本不可能践行绝对的承诺,宋庄公的投资,无非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标签: 宋庄公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都想封弟媳杨氏为皇后了,为何终其一生,都没有娶杨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后,收纳了李元吉的正妻杨氏。后来,当李世民皇后长孙皇后去世以后,李世民打算封杨氏为皇后。不过后来又放弃了。那么,他究竟为什么又放弃了呢?《新唐书》记载,当时魏征提出了反对意见,魏征说:“陛下不可以辰赢自累。”魏征说了这句话后,李世民就打消了这个想法。(魏征

  • 赵武的一生是幸还是不幸?他的后代终成一代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赵武,周朝,历史解密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晋权臣屠岸贾残杀赵盾子赵朔全家,赵盾全家三百多人遇害,并搜捕婴儿赵武,程婴与赵朔门客公孙杵臼定换婴之计,杵臼献身,保住了赵家唯一的后代,程婴抱赵武俱匿山中15年,一直到后来平反昭雪。相传当年程婴带赵武在此昼藏山洞,夜宿古刹,在当地百姓的掩护和帮助下,

  • 诸葛亮的八卦阵到底有多大威力 真的能困住十万大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八卦阵”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八卦原理设计的作战阵法,相传为诸葛亮所发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云:“亮性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在《三国演义》中,一个八卦阵可以抵挡十万精兵,可见八卦阵的玄妙和威力。诸葛亮那么,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八卦阵,实际情况又是什么样子?通过史书记载,可以肯定八卦阵是真实

  • 黄月英为何敢嫁诸葛亮?其实是她父亲给了她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黄月英,三国,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黄月英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容貌,别说在古代,即便在现代,都是女子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漂亮是一种资本,君不见曹操不仅喜欢美女,还喜欢别人家的美女。他曾为了张绣叔叔的遗端邹夫人送掉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心腹典韦的性命,由

  • 冷兵器时代,为什么高大的欧洲人打不赢体型相对矮小的蒙古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元朝,蒙古,历史解密

    欧洲人长得牛高马大,蒙古人相对来说比较矮小。虽然我们并不太清楚十三、十四世纪的情况,但是根据今天的人种情况,也可以推断出当年欧洲和蒙古的情况,大致也是那样的。照理说,冷兵器时代,体格强壮,绝对是打仗最重要的先决条件,为什么当年蒙古人在征伐欧洲的时候,体格强壮的欧洲人,却完全没有抵抗能力呢?这个问题,

  • 古人犯人为什么要签字画押呢 这件事情的由来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代,签字画押,历史解密

    如今我们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所以能够调查检测到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很多时候,这个信息不仅仅是和个人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旦发生意外的事故,也是确认人员身份的一个重要的证据。其中,对于指纹的对比,可以说由来已久。我们在平常的古代影视剧里面,都能见到审问犯人的时候,会让他们最后进行一个流程,

  • 岭南是什么时候开发的?耗时五年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早在战国时期,百越就出现在了史籍之上,不过,当时它被视为蛮夷之地,所以还是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在秦朝在兼并六国的同时,秦王政未能注意到岭南的重要性,而是直接将其划分到了中原范围之外。在战国时期,处于南方的就是楚国,不过,楚国的国土范围却在淮河和长江流域。楚威王时,楚国才灭亡越国,当时,楚国的疆域扩展

  • 叶浅予与罗彩云:覆水难收的婚恋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叶浅予,民国,历史解密

    叶浅予,著名画家,原名叶纶绮。生于1907年,病故于1995年。浙江桐庐人。早年在上海学习漫画,出版有《王先生别传》、《小陈留京外史》等,从1940年代转向中国画,根据速写加工,进行中国人物画创作,逐渐形成笔墨爽利、造型夸张,富于装饰感的独特画风。1925年叶浅予中学毕业后,到上海以画广告谋生。在他

  • 张茂渊:痴守52年,一生只爱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张茂渊,民国,历史解密

    张茂渊是晚清名将张佩纶的女儿,她的母亲是清末外交大臣李鸿章的女儿李菊藕,张茂渊还有个哥哥张志沂,他是民国才女张爱玲的父亲。张茂渊和自己的哥哥并不亲近,因为张志沂是天生的遗少性格,在其母亲李菊藕去世后,张志沂便大肆挥霍母亲留下的遗产,抽烟赌博,不学无术。虽同出一母,张茂渊的品性和追求与自己的哥哥却是截

  • 明孝宗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业绩,为何被叫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佑樘,明朝,历史解密

    明孝宗朱佑樘是继朱元璋、朱棣以后,另一位被视为大明有为之君的皇帝,弘治一朝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后世称之为“大明中兴”。孝宗在位十八年,虽然没有做出过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在关心百姓疾苦,体恤百姓方面,无疑是明代诸帝中做的最好的。孝宗在位期间,经常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百姓往往因此倾家荡产,面对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