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元1572年,隆庆帝驾崩后,张居正和冯保达成政治联盟,将内阁首辅高拱赶出朝廷......

公元1572年,隆庆帝驾崩后,张居正和冯保达成政治联盟,将内阁首辅高拱赶出朝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174 更新时间:2023/12/14 18:32:01

公元1572年,隆庆帝驾崩。内阁首辅高拱趁着夜色来到李后的寝宫,刚走到殿外,就听见两男一女的快活笑声。高拱停下脚步,在外面偷听,听了一会,顿时觉得耳红面热,心跳加速。

隆庆帝刚当上皇帝那会儿做出过平反冤案、惩罚贪官污吏、减免赋税等一系列令人拍手称快的事情,一度被寄予厚望。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他不爱上朝对政事兴致缺缺。从这点来说,他作为一个皇帝显然在基本业务上是不合格的。

不过隆庆帝有一个优点,那就是知人善任,放手让大臣们去做事。并且他所重用的几位文臣武将都是有才干之人,在他们的励精图治之下,整个国家运转良好。

隆庆帝的老师高拱等大臣兢兢业业处理大事小情,他自己则缩在后宫之中纵情声色。

自从他登基之后,后宫每次都要遴选数以百计的豆蔻年华的少女。以至于民间心生畏惧,若是家中有符合条件的女孩子都急着找户合适的人家嫁出去。

隆庆帝从国库中提取了巨额银两供自己享乐,还命令没有从倭患之中恢复过来的江南一带为他纺织各种奢侈的衣物。

不仅如此,就连祭陵这种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的典礼都不忘记游玩享受。

不过,即便他能够享受当时最好的医疗也经不住这般折腾。皇帝的位置还没坐上几年,隆庆帝的身子就先垮了得了色痨,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肺结核。

在古代,肺结核就意味着不治之症。很快,皇帝就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

太子年幼,刚刚十岁,若不能挑选出合适的大臣进行辅佐,恐怕他们老朱家的天下很难维持下去。

在去世的前一天,隆庆帝把几个从他还是一个普通的皇子之时就跟在身边的心腹大臣叫到了宫中,嘱托他们以后要好好辅佐年幼的天子。

其中,就有高拱和张居正这两个既有知己之情又有举荐之谊的大臣。

隆庆帝驾崩之后,不管是他的妻儿还是大臣们都是一片哭声。高拱是潜邸之时的旧臣,感情也非常深厚。

隆庆帝去世了,他十分伤心,看着新皇帝又忍不住心生忧虑,才十岁的孩子如何治理天下呀!

这天晚上,他有事情要禀报太后,在门外驻足之时听到了冯保的声音,这不足为奇,但没想到居然张居正也在里面。

等到高拱听清里面所说的话之后,整个人脸色都不好了:他清清楚楚听到太后说要以“专政谋权”的罪名弹劾他!

冯保和高拱之间结怨已久,两人就掌印太监这一职位展开了争夺。冯保是小皇帝身边的人,拿下这个职位似乎理所当然,但高拱却希望上位的是另外一个与他交好的人。

为此,双方就互相倾轧、拆台。高拱准备上书弹劾冯保,但他不知道的是,曾经和他惺惺相惜的张居正居然私下里与冯保达成了联盟,两人要联手把他从朝堂上赶出去。

冯保也很聪明,知道依高拱的权势自己一个人是没有办法撼动他的,还需要得到皇上太后的支持。

皇上年幼,高拱作为大臣性格又太过跋扈,这一点恰好可以为他所用。

于是,他带着奏章在太后面前说,高拱这是不把皇上看在眼里,以后怕是不会放权。这也正是太后心中所忧虑之处,主弱臣强,将来怕是会大权旁落。

张居正的一句话,更加坚定了太后和皇上要罢免高拱的决心。他把当初高拱感慨皇帝年少的那句话转述出来,但又心机地把“怎么治理天下”改为“如何当皇上”。

高拱听到三人的密谋,就知道事情不好了。

果不其然,新帝继位刚刚六天的朝会上,一道旨意令众人皆惊,太监当众宣布高拱因“专权”的罪名被革去所有职务,并勒令他立刻回老家。

高拱跪在地上双腿发软很久都没有起来,一代权臣就此落幕成为乡间无人问津的老叟。继任者,正是年少之时便惊才绝艳,中间曾经蛰伏后来一飞冲天的张居正。

五年之后,张居正路过新郑去探望曾经的“老上司”。一个已黯然退场,一个正位高权重,相隔数载再次相见,都感慨万千。

两人携手共诉往事,说到动情之处眼角都忍不住湿润了,好似两人从未有过芥蒂似的。送别之时,高拱还一副依依不舍的模样。

但前脚张居正一走,后脚高拱就在病中写下了一篇文章对他大加斥责:一个在背后与冯保合谋害他的人在他面前惺惺作态实在可笑。

这大约就是所谓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纵观大明后期,就会发现大臣之间的相互争斗十分厉害,高拱与张居正之争不过是其中一角罢了。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