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伯温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为什么他会两次拒绝朱元璋的请求呢

刘伯温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为什么他会两次拒绝朱元璋的请求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110 更新时间:2023/12/11 19:04:53

朱元璋有两次想用.刘伯温当宰相。

第一次是在刚刚建国不久。当时的右丞相是李善长。李善长是在朱元璋称吴王的时候,封他为右丞相的。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的时候,因为一些事情,对李善长不满,想要撤销他宰相的职务,于是找来刘伯温商量。刘伯温说,李善长功劳很大,又能调和诸将的矛盾,用他当宰相是合适的。朱元璋说,李善长数次想加害于你,你还为他说话?不行,我想用你为宰相。刘伯温说,换宰相相当于给房子换柱头。必须要用大木头,细木头是不行的。刘伯温的意思是说自己是细木头,不能当宰相。

第二次是在朱元璋多次表达对李善长不满,李善长辞官归故里以后。当时朱元璋又找刘伯温商量宰相的人选,说想立杨宪为宰相。杨宪和刘伯温关系很好,但刘伯温还是说杨宪缺乏气量,不能当宰相。朱元璋又说,那就用汪广洋当宰相如何?刘伯温说,汪广洋的气量比杨宪还狭窄,更不行。朱元璋又问,胡惟庸怎样?刘伯温说,宰相是驾车的马,用胡惟庸驾车,那是会把车拖翻的。于是朱元璋说,我看就只有你当宰相合适了,你来当吧。刘伯温说,我这个人性格不好,嫉恶如仇,也不合适啊。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并不是朱元璋不让刘伯温当宰相。而是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都推辞了。

(朱元璋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朱元璋两次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为什么都要推辞呢?是他真的不想当宰相吗?

一个政治人物,怎么会不想当宰相呢?刘伯温在元朝的时候,他都多次当官。只是不满元朝的黑暗,他才辞官归隐。明朝刚刚建国,一切都欣欣向荣,刘伯温似乎并没有辞官归隐的理由啊。

而且,就算刘伯温不想当宰相,他为什么不推荐一个恰当的人选?尤其是第二次,当朱元璋说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的时候,刘伯温都说不行。既然不行,他就应该推荐一个行的呀。为什么他一直不推荐呢?

(李善长剧照)

我认为,虽然两次刘伯温都推辞了。不过,两次推辞的原因,是不一样的。

第一次,朱元璋想撤换李善长,让刘伯温接任,刘伯温无论如何是不敢接任的。为什么呢?因为之前李善长和刘伯温发生过矛盾。当时刘伯温执掌法令,杀了李善长一个不守法令的部下。李善长亲自向刘伯温求情,刘伯温也不同意,还是坚持把那个部下杀了。可以说,李善长丢了人又丢了面子,他对刘伯温是相当痛恨的。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刘伯温怎么敢答应朱元璋呢?一方面,朱元璋是一个多疑的人,刘伯温很怀疑这是朱元璋试探他的。一旦他答应,朱元璋也有可能不让他当宰相。另一方面,即使朱元璋真的让刘伯温当宰相,刘伯温也当不好。因为他确实性格比较急,同时朝廷中很多都是李善长的人,他们不会买刘伯温的账。

所以,刘伯温明确地拒绝了。

第二次刘伯温拒绝,情况又有不同。

回到之前的问题,当时朱元璋询问刘伯温,杨宪、汪广洋、胡惟庸,乃至询问刘伯温自己合不合适,刘伯温都说不合适。不合适,为什么刘伯温不给朱元璋推荐一个呢?

(刘伯温剧照)

原因很简单,因为那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取消宰相这个职位的想法。虽然他并没有明说出来,但是,聪明的刘伯温已经察觉出来了。

既然朱元璋是想取消宰相职位,刘伯温为什么还要给朱元璋推荐人选呢?他推荐人选,不是害那个人吗?刘伯温当然也不会答应朱元璋当宰相,因为他还想多活几年。

事实上,朱元璋说要任命为宰相,接替李善长的那三个人,后来朱元璋都让他们当了宰相,但很快都被朱元璋给处死了。

可以说,刘伯温当初想救他们一命,极力阻止朱元璋任命他们为宰相。但是,他们并没有刘伯温的睿智,留念官位,最后死于非命。

最可悲的是胡惟庸。刘伯温阻止他当宰相,本来是救他。但是他却对刘伯温怀恨在心,在刘伯温生病的时候,反而派御医下药,把刘伯温给毒死了。

如此“恩将仇报”又看不透,最后也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刘伯温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绿林军和赤眉军农民起义军为什么都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绿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王匡、王凤领导绿林军艰苦奋斗,直接推翻了王莽的复古反动政权,沉重地打击了豪强地主的腐朽势力,使大批奴隶、农民得到解放,缓和了土地高度集中和大批农民沦为奴隶的社会矛盾,为历史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王匡、王凤对于混进革命队伍内部的地主阶级野心家的斗争不够坚决,不够得力,使刘玄、刘

  • 他是后秦的开国皇帝,竟因一个噩梦被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后秦,十六国,历史解密

    自古以来,为了权利,无数人铤而走险。干掉自己的老东家,然后取而代之是常有的事情。这类人往往内心坚韧如铁,手段毒辣。但是其中也并不全是没心没肺的人。有一个开国皇帝,杀了自己的老东家之后,竟然连做噩梦,死于精神恍惚之中。这个人叫做姚苌,是后秦的开国皇帝。姚苌是羌族人,在与前秦交战中,哥哥姚襄战败被杀,他

  • 李渊实际上是替补?关陇集团最先支持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陇集团,北魏,历史解密

    隋朝是著名的二世而亡的朝代,隋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杨广为遏制关陇贵族集团的庞大势力对杨氏君权的威胁,在位时期强力推广执行不利于当时最强大军事政治集团关陇集团利益的政策。从政治目的上来说,开挖大运河沟通南北是为了经济上得到南方士族的支持、摆脱关陇集团的经济垄断。开科举是为了从人才上甩开关陇集团的掣肘。

  • 乾隆皇帝子嗣众多,平庸的嘉庆是怎么逆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嘉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历史之中,古代人的寿命都比较短,因为当时的医疗不是那么的发达。乾隆皇帝虽然有不少儿子,但是因为医疗条件加上种种原因,最后存活下来的不过十人。嘉庆皇帝在乾隆的众多儿子之中,只能算得上平庸,但是他最终却登基为帝。虽然后世有很多人为嘉庆鸣不平,说他只是看起来平庸,但是骨子里却是非常机智的。古代立储是一件很

  • 清朝为了防止外戚干权,妃子生的皇子不能自己抚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为了防止外戚干权,嫔妃所生下的皇嗣,都不能自己抚养?或许很多人都认为后宫之中的嫔妃,还有那些身为皇帝儿子的阿哥们都是很幸运的,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却不是这样的。要知道大清时期平常百姓家庭的孩子,都是由父母亲自养育长大的,但皇子们却并非所有人都能在自己生母身边生活,那么清王朝这一朝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 一代枭雄噶尔丹,为何要与中原的康熙为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噶尔丹,清朝,历史解密

    准噶尔部是漠西蒙古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该部落有一个强人,他叫噶尔丹。噶尔丹比康熙年长几岁,从小在西藏当和尚,颇受五世达来赏识,被授予呼图克图的称号。但噶尔丹的心从未皈依佛门,而是喜欢舞刀弄棍,并与当时西藏的几位首领密切交往。噶尔丹身在西藏心在蒙,时不时返回准噶尔参与政治活动。1653年,准噶尔部的巴

  • 晚清不平等条约那么的多 为何都是李鸿章来签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晚清,李鸿章,历史解密

    晚清与列强的许多不平等条约中,大都是有李鸿章来签订的。比如:《中日台事条约》《中英烟台条约》《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中日天津条约》《马关条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等。算起来,前后有三十来个。李鸿章因为和列强签订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因而饱受诟病,招致全国人民的一致声讨。而他自己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

  • 古代皇帝下葬后墓门反锁,工匠怎么出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当我们谈到修建皇陵的时候,我们会感到非常困惑。我们都知道,当皇陵修建的时候,会设置很多机关。许多人听说有皇帝被埋葬后,为了完全关闭墓门,于是都会从里面反锁墓门。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参与建设皇陵的工匠,都必须跟皇帝一起殉葬了,这样才能保守秘密,不过时间长了,工匠们也都知道了,他们一旦参与皇陵建设,肯

  • 王莽为什么要将头发染黑?他是用什么染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莽,汉朝,历史解密

    染发,是时下比较流行的一种行为。年轻人把黑发染成了红发、黄发,是为了追求时髦;中老年人把白发染成黑发,是为了显得年轻。其实,染发现象并非当代所独有,而是自古有之。包括皇帝在内的古代上层社会有过此举的人不胜枚举,王莽便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染发的皇帝。对于普通人来说,染发无非就是为了前卫,为了

  • 唐朝在安西四镇仅有两万驻军,为什么能控制辽阔的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西四镇,唐朝,历史解密

    安西护都护府是唐朝时期大唐帝国在西北地区设置的行政机构,主要管辖西域地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中亚一带。安西都护府管辖范围非常辽阔,管辖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公里,最西端抵达了咸海和波斯一带,甚至波斯也一度被纳入了安西都护府的管辖范围。不过虽然安西都护府管辖的范围非常辽阔,但大唐在安西的驻军却不多,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