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19日下午,苏联克格勃进行了最后的奋战,他们前往风景宜人的克里米亚黑海别墅区,将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给惊动了,这次行动的带头人就是时任苏联克格勃保卫局局长的:普列汉诺夫。
众所周知,美国目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尽管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都在不断追赶,但历史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与之相比仍然有着比较大的距离。
然而历史上曾有一个联盟,在军事、经济等方面迅速发展,能与美国势均力敌,在鼎盛时期成就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最重要的是,与美国的资本主义政权不同的是,苏联是无产阶级联盟。
在1991年,盛极一时的苏联却渐渐没落,甚至在一夜之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苏联解体”大事件。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又有什么预兆呢?
“八月政变”。又称“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下午,混乱的枪声破开了莫斯科这座古老城市一直以来的宁静。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简称克格勃)保卫局局长的普列汉诺夫等八人,突然联合成立了苏联“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他们对外宣布将部分地区列为紧急区域并维持6个月,其中,副总统亚纳耶夫对外宣称戈尔巴乔夫身体状况较差,正在其他地方修养,已经没有能力继续担任总统的职位,将由他暂时代理行使总统职责。
消息刚刚传出,大家议论纷纷,很多人对此表示怀疑。紧急委员会召开会议,经过探讨后决定先集中兵力进攻白宫,试图强行夺下苏联的最高执政权。
他们首先切断了莫斯科独立政治电台回音,阻止政变消息的传播,让白宫的人无法联系戈尔巴乔夫,为政变的推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坦克、战车和军队陆续开进莫斯科,一切准备就绪,开始攻打白宫。康斯坦丁·科别茨将军领导白宫护卫队抗战到底,双方战况激烈。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眼看久攻不下,害怕政变失败,于是急于求成,不听劝告,执意跳到了议会大厦前的一艘坦克上,向民众发表演讲,指责戈尔巴乔夫的一些错误政令,呼吁众人罢工进行反抗。
大规模动荡后,委员会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但是戈尔巴乔夫执政已久,积威甚重,苏联国防军队始终站在他那边,在驻地等待他的命令,不服从委员会的调动。
而且护卫队号召群众在白宫面前搭建起了数万人的示威者人肉堡垒,委员会不可能把枪口瞄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只能转换思路,从戈尔巴乔夫那边下手寻求突破。
克格勃进行了最后的奋战,在普列汉诺夫的带领下,放弃攻打白宫,退出莫斯科,前往克里米亚黑海别墅区,寻找正在度假的戈尔巴乔夫。
他们被眼前的精美别墅震惊到了,这里风景怡人,在古老桧树的衬托下显得美轮美奂,与白宫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据说是戈尔巴乔夫斥巨资8千万美元才造出来的!
委员会军队的到来,很快就惊动了戈尔巴乔夫,他听到动静后,顾不得度假,赶忙联络各方确认消息,召开护卫队时刻保护他的人身安全。
在得知苏联国防部队没有倒戈后,他松了口气,找来亲信进行部署,下达了一系列命令后,戈尔巴乔夫重新连通了全国的电台,发报称他已经控制住了局势。
他连夜飞回莫斯科,试图维持苏联的政权。受西方和平演变的影响,戈尔巴乔夫主持商议签订了《新联盟条约》,引起了许多共产党人的不满,认为他的理念已经脱离了无产阶级的范畴,要求他发公文进行合理解释。
虽然本次趁着他度假突然发动了政变,其实不然,事情是要前兆的,矛盾一直存在,只不过在这一次八一九事件中彻底爆发罢了。
戈尔巴乔夫本以为可以控制局势,挽救苏联没落的颓势,但他却犯了致命性的错误,他误判了当时的形势,结果叶利钦没有同意和他联合维持“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
这直接导致了他的失败,仅仅两天之后,戈尔巴乔夫就失去了执政权力,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指挥权,苏联的地位岌岌可危。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趁机接连发布了第83号、第90号行政命令,将苏联各种资料归为国有,在第169号执行命令中,更是直接宣布脱离苏联独立。
此时大势已去,各国纷纷宣布独立。到1991年圣诞夜里,白宫前的大广场上,克里姆林宫屋顶旗杆上的苏联旗帜缓缓下降,至此,庞然大物苏联解体了,世界二极格局改变了。
参考资料:
《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的前后:世纪悲歌》《光荣与梦想重读俄罗斯》《苏联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