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篡汉后,不得民心失败后,头颅被割下来做成了骷髅头,在內宫保存了200多年!

王莽篡汉后,不得民心失败后,头颅被割下来做成了骷髅头,在內宫保存了200多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77 更新时间:2023/12/29 23:37:36

东汉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11岁的刘庄(汉明帝)受封东海公。他非常开心,就到后宫转了一圈。

当他走进一个从来没去过的房间时,差点没把他吓死!

只见房内一个桌子上,摆着一副人体骷髅骨,乌黑乌黑的,吓得刘庄大叫一声,掉头就跑。

在汉王朝的皇宫里,怎么会摆一副骷髅头呢?

它就是王莽的头颅,这颗骷髅头一共在皇宫内院放了272年,历经东汉、曹魏、西晋三个朝代。直到晋惠帝在位时,因为存放地遭大火才下落不明。

王莽篡权后不得民心,惹得民怨四起,纷纷起兵反对他。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王莽在王揖等护卫下逃往渐台,被起义军战士(商县人杜吴)所杀。

校尉斩了王莽的首级,数十个军士争相用刀朝王莽尸体乱捅,分裂了王莽的尸体。

他的头颅被士兵带交到绿林军的小首领王宪手里,得到王莽的头颅之后,王宪顿时膨胀起来。他自称汉大将军,长安城中的数十万大军都归其所有,而且住到王莽的宫殿里,将王莽的后宫当作自己的家了。

不过,长安很快就被更始帝刘玄的部下控制,王宪被杀死,王莽的头颅被送到了刘玄的手中。

看着王莽的头颅,刘玄乐了,他笑咪咪地说:“莽不如是,当与霍光等。”意思就是:王莽如果不去当皇帝的话,应该跟霍光的名声、结局差不多。

刘玄命人将王莽的头颅挂到了宛城的城墙上,百姓们看到后,“共提击之,或切食其舌”割下他的舌头吃煮熟了吃。

他的头颅在城墙上挂了几天后,被刘玄收藏了起来,后来又传到刘秀手中。

对于这颗人头,究竟是埋了它,还是焚烧成灰,或者是用其他方式处理,刘秀犯了难。

汉朝开国以来,从孝惠帝刘盈起,几乎每一任皇帝几乎都要与外戚做斗争,也都活在母族的阴影之下。吕后、薄太后、窦太后、霍光、王氏一族,都权倾一时,上位的每个新君对于外戚都感到惶恐。

不过,从前的外戚至少只是越权而非取而代之,王莽却开了外戚篡位的先河,实在太过可恶。为了警示后世,刘秀必须给王莽施以最严厉的惩罚,让他永远无法安稳入葬。另外,后世的外戚想要犯上作乱,也要想想王莽的下场。

于是,刘秀下令将皮肉剥去,只留骨骼,让工匠在头颅上刷黑漆,保存在了后宫的一个房间里。其间,刘秀还让传术士进宫做法,以镇其邪气。

刘庄当时还是一个孩子,从来没到这个房间去过。在他11岁的时候,偶然到了这个房间,突然看到一颗漆黑的人头,差点没把他吓死!

他赶紧回去告诉了老爸刘秀,刘秀只是笑了笑,慢慢告诉他这颗头颅的来历。

刘庄(汉明帝)当了皇帝后,仍旧好生保管王莽的头颅。在其后世的所有皇帝,也遵照祖宗留下来的传统,都保存王莽的头颅。

因此,王莽在死后的270余年里,他的头颅还能够出现在部分人的视野中,直到汉朝灭亡、曹魏代之,甚至司马炎废魏建晋之后,仍妥善保管这颗头颅。

或许他们是出于辟邪,也可能是出于警示潜在的威胁,这些皇帝都没舍得毁掉王莽的头颅。就这样,它安然无恙的被保存了二百七十余年。

公元295年,晋惠帝元康五年,军事禁地武库发生火灾,中书监张华怀疑有人作乱,便命人封锁了武库,加派重兵把守。

把火扑灭之后,张华让人盘点藏物,发现里面历代留下的宝物几乎都被焚毁了。

这些宝物除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稀奇珍宝外,还有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

《晋书·五行志上》载:“惠帝元康五年闰月庚寅,武库火。张华疑有乱,先命固守,然后救火。是以累代异宝,王莽头,孔子屐,汉高祖断白蛇剑及二百八万器械,一时荡尽”。

这场火灾使得王莽的头颅彻底被毁,使本有希望保存至今的头颅,在那一场灾难中彻底毁掉。

后世一些迷信者认为,王莽头和斩蛇剑、孔子屐等放在一起,是对这些圣物的亵渎,所以才导致武库发生了火灾。

也有人说,这颗头颅当时并没有焚毁,而是被埋在某个地方,也未可知。

王莽大概是穿越之子,刘秀是应该是天选之子。当刘秀还没显露头角的时候,王莽就在全国各地捕杀了20多个叫刘秀的人。

主妇认为,王莽要是出生在在春秋时期,那他之于中国绝对是法兰西孟德斯鸠或者伏尔泰式的人物!

不管他是不是一个穿越者,他的政策的确有点超越了他那个时代。而这个世界又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他失败了!

标签: 王莽篡汉骷髅头王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