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最长瘟疫:东汉末年瘟疫持续51年,人口减少过半,很多名人死于这场瘟疫

中国古代最长瘟疫:东汉末年瘟疫持续51年,人口减少过半,很多名人死于这场瘟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09 更新时间:2023/12/4 21:20:07

时至今日,新冠疫情已经持续了三年的时间了。

可是在瘟疫横行的古代,最长的一次疫情却持续了整整近51年,致使国家人口减少了五分之四,很多名人也都死于这场瘟疫。

东汉末年的瘟疫

这场令人谈之色变的瘟疫爆发于东汉,《后汉书·灵帝纪》中曾有记载:

“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

仅仅在汉灵帝在位期间,这场疫情就大规模地出现过五次,波及范围之广,人数之多,令人闻风丧胆。

根据很多专家的研究,他们认为这场疫病,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攻打匈奴的时候。

由于游牧民族长期在塞外生活,医疗、卫生条件很差,整日里与牲畜们同吃同住。于是很多不知名的病毒,就悄无声息的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开来。

这些病毒在人和动物的身体里不断变异,最终变成了人畜皆可感染的病毒。

牧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传染性极高的病毒,只当那些人是感染了风寒而死,并没有做出任何防控的措施。

而汉朝的士兵们在与匈奴人作战的过程,也难免会被传染,但是因为疫病发病速度很快,致死率很高。

人往往还没有得到治疗,就已经病发身亡了,所以当时的汉朝大夫们,对这场突发的疫病也是束手无策,深感头疼。

这场疫病,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持续了将近51年,致使上千万的百姓在这场疫情中丧生。

据《中国人口史》的记载,在汉灵帝光和七年时,人口约有5500万左右,但是到东汉灭亡时,人口迅速锐减到了只有1500万,人口减少过半。

名人殒命

熟悉历史的人肯定听说过“建安七子”的名号,他们分别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对当时的文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七人当中,除了被曹操处死的孔融,和早亡的阮瑀以外,剩余的五人,都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这场大疫病。

建安二十二年,王粲(càn)跟随曹操征战东吴,却因为感染了疫病,在返回邺城的途中病逝,享年41岁。

王粲和曹丕是至交好友,王粲身死的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曹丕悲痛不已,他以世子的身份,亲自给王粲送葬。

曹丕想起了王粲生前最爱听驴吠,便在坟前学起了驴的叫声,以此表达对王粲的怀念之情,驴鸣送葬的典故就出自这里。

除了建安七子,曹魏权贵司马朗,也是死于这一次的疫病。据记载,司马朗跟随曹操前去讨伐孙权,却在魏军安营扎寨的时候,发现军中出现了大规模的瘟疫。

司马朗作为将领,为了稳定军心,便亲自前去探视这些生病的士兵们,可因为防护措施没有做到位,司马朗也被感染了。

后世很多人认为曹操这次大败,是由于刘备与孙权联手作战的原因,但如果不是这场瘟疫,逼得曹操不得不退军,曹魏和东吴之间,谁胜谁败还真不一定。

在查阅东汉时期的历史资料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名人都是在这段时间里去世的,他们之中大多数人都身强体健,正值壮年,突然的暴病而亡,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场疫病。

神医现世

乱世之中出英雄,在这场肆虐的瘟疫中,民间也出现了一位神医,他就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后世人称其为“医圣”。

张仲景出生于南阳的一个大家族里,他的家里原来本有200多个族人,但随着疫情不断发展,张仲景的家中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不到10年,张家人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

为了根治此病,拯救黎民百姓,张仲景在民间不断地走访调查,总结经验,并将这种疫病,都统一归结为是伤寒病。

还因此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一本中医医术的奠基之作,为防控和治疗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不仅如此,张仲景还经常免费为百姓们看病抓药,当地的人们纷纷将他叫作在世华佗

《伤寒杂病论》不仅有效地防治了东汉时期的疫病,在近几年爆发的新冠病毒中也发挥了不少作用,比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预防新冠的“清肺排毒汤”,就是来源于张仲景的这本著作。

东汉末期的疫病,之所以能持续51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医疗技术的落后,和统治者的不作为,两者加在一起,才会导致数以千万的百姓丧失生命。

更多文章

  • 1983年,邓小平在唐山遭到黑恶势力“菜刀队”攻击,随后,扫黑除恶风暴席卷全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扫黑除恶,菜刀队,黑恶势力,邓小平

    1983年,邓小平途经唐山,遭到黑恶势力“菜刀队”攻击,围攻邓小平车辆半小时,砍死两名警卫,警车也被砸毁。事后,扫黑除恶风暴席卷全国。从改革开放之后,大量农村青壮年选择进城谋生,虽然城市的发展机会比农村要多,但还是要看自身的能力。很多受教育水平不高的人在屡屡受挫之后,便对社会

  • 1963年周鸿庆事件:我国代表团成员周鸿庆突然偷偷翻进苏联大使馆,台湾方面扬言使用武力抢人,我国与日本则果断出动军舰。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周鸿庆事件,周鸿庆

    1963年9月:我国代表团访问日本时,其中一位成员突然偷偷翻进苏联大使馆,台湾方面扬言使用武力抢人,我国与日本则果断出动军舰。“我们代表日本非常期待你们下次到来交流。”一个为首的日本人说着不太标准的中文,接下来就是日语了,身边的翻译给他们解释,“为了促进两国友好合

  • 周总理的一次遇险,只有4个人生还,他们都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周总理,童小鹏,张云逸,孔石泉

    1937年4月,总理一行十余人,乘坐一辆大卡车从延安去西安,和国民党商讨国共合作问题。当时的陕北,并不太平,丛林中出没着大量土匪。当总理的卡车行至延安以南的甘泉县崂山时,突遭土匪袭击。土匪的火力非常生猛,而总理车上总共也就十几个人,寡不敌众。总理非常沉着冷静,他第一个跳下了卡车,指挥战斗。双方激战了

  • 1985年百万大裁军,济南军区得以保留,军区10位首长却全部退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百万大裁军,济南军区

    1985年,军委提出百万大裁军,将原来的11个大军区合并为7个,裁撤了4个。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健在的徐向前和聂荣臻两位元帅都主张保留武汉军区,而裁撤济南军区。可惜,军委没有采纳两位老帅的意见,最终裁撤了武汉军区,而保留了济南军区。济南军区虽然保留下来了,但是济南军区原来的10位领导班子成员,却全部退

  • “913事件”后,李德生主动向毛主席认错,主席大发雷霆:你算老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913事件,李德生

    1971年,“913事件”在党内掀起了滔天巨浪,林彪叛逃让许多人大为震惊,其中也包括李德生。在处理完“913事件”的后续工作后,李德生主动向毛主席认错,没想到,主席竟然大发雷霆,拍着桌子斥责道:“你算老几!”主席为何生气?李德生

  • 1945年5月雪峰山战役:一队日军悄摸摸向雪峰山进发,准备杀国军个措手不及,没想到却被一个15岁的孩子泄露了情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雪峰山战役,雪峰山,国军,抗日

    千万不要觉得“这么小就这么厉害的吗?”,你想不到的是他虽小但竟是自发组成的抗日队伍“嗅枪队”中的一名神枪手,名为刘冬生。更厉害的是,他不仅是队伍中年纪最小的神枪手,而且侦查能力也是十分了得。在一次队伍觉察到日军行踪时,为了能够比较准确的打探到地方消息,

  •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后,美国总统肯尼迪询问艾奇逊,他直接说:“直接炸掉古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古巴导弹危机,肯尼迪,艾奇逊

    1962年,美苏“核战争”一触即发,肯尼迪派顾问询问艾奇逊的意见,没想到艾奇逊张嘴就说:“直接炸掉古巴!”肯尼迪的人反问:“您知道这样会造成什么后果吗?”艾奇逊说:“苏联人我最了解,他们一定会炸掉我们土耳其基地!接下

  • 自古变法没有流血的?革新与守旧——重大改革历史回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变法,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李悝变法,王莽改制,北魏

    李悝变法第一,废除世卿世禄制,选贤任能。变法取缔那些凭借世袭制无功受禄的贵族的特权,没收他们的财产、土地和权力按照“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重要官职。此举使一些没有功劳的旧贵族丧失地位,而大批出身平凡但能为为国作出贡献的人登上政治舞台,魏国的政治面貌

  • 古代“黎民百姓”指的是什么人,他们又是怎么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黎民百姓,庶民

    词典说:黎民,指庶民。泛指普通百姓,就是平民百姓。《书·尧典》说:“黎民於变时雍。”孔传:“黎,众。”即说“黎,众也”。黎,古通"黧",黑色。古国名。姓。民,民众,百姓。按以上解释,黎民和百姓都是指平民。但在古代&

  • 西周最后一代昏君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烽火台上戏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史学家把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在前,东周在后。西周共传12王,周文王和周武王开国君主,功劳不朽,周成王和周康王也是贤德明君,史称“成康之治”,周穆王在位55年,年数最长,后来的君主便一代不如一代了,到了最后一代周幽王被杀骊山,西周灭亡。西周初年,奴隶主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