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当年的胯下之辱不复仇吗?

韩信后来功成名就,当年的胯下之辱不复仇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9 15:25:47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韩信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

当年春秋首霸齐桓公面对曾经要杀他的管仲,以德报之,传成佳话。而韩信落魄,受屠夫胯下之辱;功成名就,名列三杰,衣锦还乡之后,同样未曾报复,反尔以德报之,封其官职,为人所称道。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信至国……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我把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屠夫的行为并没有给他实际性的打击

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从人家的胯下钻过去都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古人比今天更加注重气节,有很多名人都因气节而死,但是这种死却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正所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韩信身处乱世,自己已经看到了机会的来临,所以他才不会因为气节做出冲动的事情。这件事情过去以后,韩信本人并没有留下心理“阴影”,也没有因此产生苦闷的情绪,反而钻研兵书以及勤练武艺,自己的军事能力在这个时候增长迅速。

“侮辱”一事的刺激仿佛打开了韩信的“小宇宙”,让他真正的安下心来谋求发展。正是屠夫当年的侮辱,激发了他的斗志,激起了他的勇气,化侮辱为力量,激励他寻找出人头地的人生道路,这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他成名以后不但没有理由报复屠夫,反而应该向对方表示一下心意,而韩信也正是这么做的,他在受封韩以后,还给屠夫封了个中尉。

韩信把屠夫留下来,是让他做韩信扬名立万的传声筒、活广告。屠夫见证了韩信的成功,他所到之处,便是他韩信以雪前耻的见证。

第二点,眼界开阔则心胸开阔,封王的韩信已经没必要跟小人计较

对于一个正常的人来说,这样侮辱自己的事情一定要好好记在心里,将来有机会了再去报复对方。韩信在加入汉军之前,不排除有普通人的心理,当时为了不生事端而受辱,为的就是将来功成名就以后再找屠夫算账。

不过这时候的韩信还处在乡野村夫的水平,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不可能跟日后相比。

加入了军队以后,他的官位不断提升,名声也远播天下,这个时候的他跟原来就不是一个人了,闻名天下的大将军自然也有了容纳万物的胸襟,让他再回到村子里找屠夫算账,估计他自己都会觉得“害臊”。

如今他贵为王侯去杀一介无名辈,会让人认为他恃强凌弱,欺负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以免受人以柄。这不是英雄所为,也不是韩信的作派。大丈夫要就疆场上见分晓,哪能暗地里使阴招杀一个无力反抗的鼠辈呢?

第三点,兵法“惯性”,攻心为上

退一万步讲,即使韩信怀恨在心,想要报复,他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

韩信作为秦汉时期最顶级的军事家之一,对于用兵韬略自有其独到的理解。此人一生打过许多经典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不仅仅全都依靠自身兵力的优势获得,很多情况下是他把心理学完美和战争融合的结果。

对于他来说,打败敌人最根本的方法不是杀掉他,而是让敌人在内心深处彻底折服。他的的敌人经常会受到心理考验,心理崩溃的边缘就是战争失败的时刻。长时间的征战让他养成了“攻心”的习惯,对于任何人他都想从心理上征服对方。屠夫得知先前的小子已经封王以后,他基本就没给自己预算好的下场。

不过韩信不如“折磨”他的肉体,反而给他封个官做,这样一来屠夫的心就完全“属于”他了。屠夫受到这样的待遇以后,肯定也会大肆的宣传他的大度胸怀,这种效果和收益远比杀了他“实惠”太多。

韩信把屠夫留下来,就是让他做自己扬名立万的传声筒、活广告。屠夫见证了韩信的成功,他所到之处,便是他韩信以雪前耻的见证。

综上所述,他不杀对方报复,一来是没有必要,二来是胸怀宽广,在他到达了这个层面以后,也确实没有必要跟对方算账了,如果他像一般人那样采取报复行为,不但得不到实际的好处,反而折了自己积攒下来的名望。

换个角度讲,事实上,韩信已经复仇了,待我功成名就时,昔年傲者侧目视。韩信用最高贵的复仇方式——宽容,让所有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让所有曾经侮辱他的心服口服,让所有曾经高高在上的人仰视他。

标签: 韩信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国是什么时候进入新石器时代的?在不同时期有着怎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新石器时代,石器时代,历史解密

    综述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大地湾遗址、上山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

  • 她长相倾国倾城,却被儿子强幸?最终郁郁寡欢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从观看电视剧,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女子的地位十分低下,更甚于压根就没有地位可言,就算那些地位尊贵的皇室女子也如此。在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后,她虽贵为皇后,却被儿子娶为妻子,她就是单皇后,最终因儿子香消玉殒。在汉朝的时候,单氏长得非常的漂亮,可以用倾国倾城来形容她的美颜,有很多人败在了单氏的石榴裙下。后来

  • 楚庄王3年不理朝政,14年后竟称霸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楚庄王,春秋,历史解密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下,楚国成就霸业也非旦夕之间。楚国虽地处于南蛮,位不过子爵,为中原诸侯所不屑。然从楚武王开始,楚国便渴望参与中原政事。历经楚武王、文王、成王、穆王,楚国已经鲸吞了南方的大片土地,离中原腹心黄河仅一尺之遥。虽说楚穆王黑了心思,逼死楚成王上位,但是并没有停下楚国称霸的脚步。楚穆

  • 在关羽北伐期间,孙权为什么就袭取荆州?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三国,历史解密

    战略对比刘备称汉中王时期,占据的主要地盘有:荆州两个半郡和大部分益州(东三郡和汉中郡其实是从益州割据出去的,而武都、阴平二郡还在曹操手上)这一时期,孙权占据的主要地盘有:荆州两个半郡和大部分扬州(淮南郡和庐江郡南部)。其中,江陵作为荆州军事重镇,其不仅人口众多,战略意义也是极其重要的,从江陵顺流而下

  • 古代八阵图简介 历史记载和内容记载分别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三国,诸葛亮,史记,历史解密

    八阵图是由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推演兵法而创设的一种阵法。八阵由来已久,在三国时期之前便已存在,而八阵图则是由诸葛亮推演兵法所成。八阵图最早记载于《三国志·蜀书卷五·诸葛亮传》的正文中,“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而后在《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马隆传》、《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传》等多部史籍

  • 为什么说唐朝是最浪漫的朝代?一封写给士兵的情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浪漫是什么?玫瑰花,小惊喜,抑或是精心筹备的烛光晚餐?历史上最浪漫的朝代,恐怕非唐朝莫属了,所以,在唐人陈翰著述的《异闻集》当中,保留了一封写给士兵的情书,通过了解这封情书的故事,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浪漫。长安雪景故事发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这一年长安天降大雪,唐玄宗禁苑赏雪之时,忽然想起边

  • 诸葛亮和司马懿,临死前都留下了一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诸葛亮因其忠义无双,为蜀汉鞠躬尽瘁,被后人誉为人臣的楷模。刘备从三顾茅庐到坐拥半壁江山,风光的背后,离不开诸葛亮精心辅助。而诸葛亮六出祁山,匡扶汉室的决心,更让后人叹服。再次分析为何诸葛亮最后一计更为高明。诸葛亮与司马懿,在最后一计中,都希望不暴露自己的墓地,却也同时

  • 孟母三迁发生于哪个时期?有何历史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孟母三迁,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孟母三迁,即孟轲(孟子)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三字经》里说:"昔孟母,择邻处"。孟母三迁便出自于此。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

  • 他是诸葛亮唯一一个骂不赢的人 结果见到赵云就被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赵云,历史解密

    诸葛亮的舌战,是三国一绝。初见刘备时,一番宏论说的刘皇叔当时就佩服的五体投地。新野落败后,过江游说东吴,说的东吴众文官无言,众武将死战。晚年在西北还在阵前骂死了武力和太史慈相差无几的王朗。但,诸葛亮也有舌战失效的地方。唯一一次无效是在收服荆南四郡时面对大将邢道荣时。当时刚刚赤壁大战之后,各方趁机扩张

  • 弈秋是怎么被世人所知的?他下围棋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弈秋,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围棋已经为天下所共识,而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产生了如弈秋这样的高手。“通国善弈”说明弈秋的成名是经过了大范围通过长期的比试之后所推选出来的,也说明了围棋已经在举国范围内形成了共识。因为围棋对局是两个人的创作,如果仅仅是一人突出,弈秋的地位也是不能得到承认的,也就是说,那个时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