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丁:原名威廉·辛顿,美国记者

韩丁:原名威廉·辛顿,美国记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33 更新时间:2024/1/7 11:38:46

韩丁,原名威廉·辛顿(William Hinton),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雷丁镇人。

1945年,韩丁以美国战争情报处分析员身份目睹了重庆谈判。1947年,他随联合国救济总署到中国河北冀县,为解放区恢复生产培养出第一代农机人员。翌年,他以观察员身份亲历了山西张庄的土改,后创作了长篇纪实学《翻身》。1953年,他从中国回到美国,被麦卡锡等人冠以“叛国者”罪名,遭受政治厄运。16年的独自耕种和与女儿卡玛的18年分离。1971年,他应周恩来之邀重返中国。后来的30年,他始终奔波在中国乡村,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洒下汗水。2004年5月15日,85岁的他在美国马塞诸塞州康克市悄然辞世,墓地遥东方。

赤峰著名学者予舒曾撰写《韩丁与中国》。

1919年2月,韩丁生于美国芝加哥。韩丁早年就读于佛蒙特州帕尼学校,一所由他母亲创办的新型私立学校。

1936年,17岁的韩丁被哈佛大学录取,但他决定推迟入学,用一年时间去探索世界。他从佛蒙特出发,一路打工遍游美国。

1937年春天,韩丁找到一份水手的工作,随船由旧金山驶向日本。在东京做了5个月记者后,经中国东北、西伯利亚来到苏联,后辗转欧洲,再度做水手,返回美国。随后,韩丁入学哈佛。

1939年,韩丁转入康奈尔大学攻读农业,由此走上了农学家的生涯。

1943年,韩丁阅读了埃德加·斯诺的《西行漫记》,受到强烈震撼。此前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看了这本书转变了看法,认为有些战争是正义的,值得支持。他说过,如果他是一个中国人,也一定会拿起枪,抵抗日本侵略。

1945年,韩丁以美国战争情报处分析员的身份来到中国。重庆谈判期间,韩丁结识了国共双方很多要员,包括泽东、周恩来、庆龄等。在同毛泽东等人的多次谈话中,他对中国革命及其前途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1947年,联合国救济善后总署捐赠一批拖拉机给中国,并且招收志愿工人使用这些农机,韩丁应召作为拖拉机技师第三次来到中国,被派到东北工作。他不满于国民党的腐败,又自愿来到共产党所领导的河北解放区。随即在晋冀鲁豫边区冀南地区负责一项发展计划。同年秋天,联合国在全世界结束了农机救援的工作,把志工解散送回美国。韩丁决定留在中国,一如既往地为培训中国第一代农机人员、为恢复生产和解放区建设倾心竭力地工作。但是农机没有燃料,无法使用,韩丁只好离开农村的工作。当时,应在山西长治附近(潞城)成立不久的北方大学的邀请,他到校教授英文。

1948年,韩丁以观察员身份亲历了晋东南张庄的土地改革,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形成了1000多页纸的调查笔记。同年,由后来的国家文物局局长冶秋取中文名韩丁。新中国成立后,韩丁继续留在中国,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1953年,韩丁返回美国,当时不到4岁的卡玛和母亲留在了北京。然而一回到美国,韩丁便遭遇到麦卡锡势力的迫害。他被麦卡锡主义反共势力冠以“叛国者”的罪名,所带的资料被美国海关全部没收,扣压在参议委员会国内安全委员会。他本人也被置于严密监视之下,特工人员记录他的行踪,偷听他的电话,限制他的活动。整整16个年头,他因护照被吊销而不能再回到中国。他被拒之于大部分带有技术和知识性质的工作之外,只能在一家汽车修理厂当修理工。最后仅能靠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土地上务农为生。他种玉米、大豆、小麦、苜蓿草,一干又是15年。他多次发表演讲,进行笔耕,宣传中国人民的革命成就,揭露谴责“麦卡锡主义”。仅在回到美国的头一年里,他就发表了300多场演讲。他为那些资料打了好几年官司,几乎倾家荡产,经过长期斗争,最终胜诉,先后从美国海关和参议院国内安全委员会那里把资料追了回来。韩丁说他与这些人对抗的信心来自他在各地演讲时群众对他的支持。

1959年,韩丁第二次成家,后与妻子雷州安生下一儿两女。

1966年,韩丁反映张庄土地改革的长篇纪实文学《翻身》,由纽约《每月评论》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7部,前2部介绍张庄的历史,后5部介绍工作队进驻张庄后所了解的情况以及领导那里的农民所进行的斗争。最初几年内,在美国国内销量超过20万册,国外30万册。后来被译成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日文、中文、孟加拉文等10种语言出版。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大卫·哈利﹙David·Hare﹚将《翻身》改编为话剧搬上舞台,先在伦敦后在世界各地演出,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翻身》成为一部经典之作,是美国大学中国历史、政治、人类学等专业学生的必修书。并在世界许多国家广为流传,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90年,山西电视台将《翻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荧屏。

1971年,中美开始对话,韩丁应周恩来邀请重返中国。在7个月的访问中,周恩来先后5次同韩丁会面,称他是“中国人民患难与共的老朋友”。回国后,韩丁参与创建了美中人民友好协会,并担任第一任主席。之后,韩丁多次前往中国,曾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中国项目专家和中国农业部高级顾问。

1989年,韩丁辞去联合国中国项目顾问返回美国,之后的若干年,却仍然住在中国。他的身份由外交官变为外交官之夫——妻子雷州安病逝后,韩丁于1987年与美籍华裔邱女士结婚。邱女士由联合国儿童组织派驻中国,韩丁同往。

2000年,韩丁在台湾演讲时心脏病发作,手术后回到美国,从此在马萨诸塞州康克市一家老人院卧床休养

2004年5月15日,韩丁因心脏病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康克市与世长辞,享年85岁。

标签: 韩丁美国记者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南朝宋为何始于南朝宋?为什么不是从东晋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朝宋,南北朝,历史解密

    史学界将公元420年南朝宋建立,到公元589年陈朝灭亡为止的这一段时期,称之为南北朝。南北朝,顾名思义,天下成南北分治之势,其正统有二。而我们都知道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此六朝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皆定都於今南京城(东吴称建邺,晋朝时为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而改称建康)。而此六朝,皆偏居江南之

  • 朱棣答应立朱高熙为太子,为何后来又变卦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高煦,明朝,历史解密

    朱高煦系朱棣的次子,英勇善战,在“靖难之役”中,跟随朱棣征战南北,屡立战功。白沟河之战,高煦帅精骑数千,斩南军都督瞿能父子,使得燕军反败为胜。东昌之役,“张玉战死,成祖只身走”,赖高煦所率援军,击败南军,保护了朱棣。朱棣以高煦类己,许以事成立为皇太子。朱棣做皇帝以后,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拥护支持高煦

  • 同样都是侍卫 那么御前侍卫和御前带刀侍卫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御前侍卫,古代,历史解密

    御前侍卫和御前带刀侍卫有何区别,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侍卫等级:正三品:侍卫统领(1) 正四品:护卫使统领(1) 正五品:御前带刀侍卫(1) 正六品:护卫使(16) 正七品:皇后/侧皇后/太后贴身侍卫(每位妃子各1名) 正八品:各宫小主/娘娘/太

  • 历史上北元的实质是什么?与明朝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北元,宋朝,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北伐的明朝大军最终攻破元朝都城大都,元顺帝在城坡之前携后妃皇子及亲信大臣仓皇北逃。大都城破、顺帝北逃既标志着元朝的灭亡,也标志着元朝作为中央政权统治的结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元朝已经彻底灭亡,因为北逃的元顺帝带走了元帝国的整套行政人员以及传国玉玺,并且在塞北仍然使用着元朝的国号和年号。

  • 朱元璋曾经是张无忌的小弟 为什么张无忌没有当上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张无忌,朱元璋,历史解密

    大家也都看过《倚天屠龙记》,大家对张无忌的了解也是从这里了解到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创立明朝当上皇帝的是张无忌的小弟朱元璋,而不是张无忌呢?张无忌是典型的宁愿为了美人,不要江山,就算皇帝让二给他做,明朝也不会有太好的下场。在历史当中,张无忌是根据韩林儿为原型塑造的人物,韩林儿的父亲也是明王。在明

  • 汉朝时期的西域国家有哪些 分别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西域,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汉朝时所谓的西域诸国在哪里?多数都在今天的新疆,他们都什么情况呢,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阳关遗址公元前60年,也就是汉宣帝神爵二年,西汉政府为了更有效的管理西域事务,在距阳关(玉门关南面,与玉门关同为出入西域的交通要道)2738里的乌垒(新疆轮台县)设西域都护府,任郑吉为第一任西域都护。

  • 比戚继光更狠的李如松?宰杀14万倭寇让日本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李如松,辽东人。明朝名将,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千古,之后出任辽东总兵,后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侵略计划16世纪末,日本权臣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列岛,野心也膨胀,居然异想天开占领朝鲜,征服中国,建立所谓“以北京为首都的大东亚帝国”的军事侵

  • 历史上真实的“观泽之战”,是不是秦国与魏国交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观泽之战,春秋,历史解密

    随着近期《大秦帝国之崛起》的热播使不少人们了解到了关于前秦崛起的这段历史,这段历史中有不少关于前秦为求强大求生而与其他诸侯国展开了不少作战,但其实在这部电视剧中也有一些兵刃相接的画面出现了错误的记载。在这部电视剧中曾经有一幕激战的画面作战十分激烈,这一战在电视剧中被称为“观泽之战”,但实际上发生在这

  • 皇太极逼多尔衮生母自尽,他为什么不阻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清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女人。她当时是努尔哈赤的大妃,还为努尔哈赤生下了3个儿子,可谓劳苦功高。可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立刻逼迫阿巴亥自尽。她有地位、有儿子,当时年纪也不大,自然不愿意自尽。但出人意料的是,她的三个儿子却没有一个站在她这一边。包括她最宠爱的二儿子多尔衮,也

  • 申国:指西周初年受封的姜姓诸侯国,为申伯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申国,周朝,历史解密

    申国,指西周初年受封的姜姓诸侯国,为申伯国。周宣王时增封,仍留于宗周以西的申国势力成为申侯之国,一说其地在今陕西省眉县东北;因位于宗周以西,故别称为“西申”。后申侯之女成为周平王之母。申国除西申国外,还有南申国、东申国之分,彼此关系及地理位置存在一定争议。一说由西申国增封而有南申国,南申国为楚所灭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