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严光知道刘秀是皇帝,他为什么还敢放肆?

严光知道刘秀是皇帝,他为什么还敢放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567 更新时间:2023/12/20 3:31:51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犯主,冒犯了皇帝的御座,情势非常紧急。光武帝笑着说:“没事,这不过就是我和老友严子陵在一起睡觉而已。”

既然严光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这事,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那说明,严光也是明白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呢?

严光其实并不姓严,本姓庄,只是因为和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有一字重合,因此被《后汉书》改成了严,字子陵。

严光是会稽余姚人,少时的他,聪慧灵动,天资聪颖,“少有高名”。严光记忆超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十几岁时就满腹经纶,通晓《诗》《书》,让人刮目相看。

在和成年名士的交往中,严光不但学识渊博,通古晓今,而且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经常辩得那些名儒哑口无言。因此,严光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播,名噪乡里。

其后,严光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开阔自身的眼界,来到了长安求学。进入了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府,专心进学。也就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落魄的皇族后裔刘秀,两人成为了同窗好友。

不过,严光和刘秀来到太学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严光纯粹为了进一步的深造,而刘秀则志存高远,希望在太学府中结识经天纬地之才,为他日后的宏图霸业服务。

当见识到了严光的满腹才华和一身正气后,刘秀十分叹服和崇拜,想方设法和严光套近乎。两人由一般同窗到过从甚密,直至成为密友。

后来的刘秀经过南征北讨、浴血奋战,终于在建武元年建立了东汉政权。而此时的严光,却改头换面,早已在风景秀美、群山连绵的美丽富春江畔,结草为庐,垂钓河中。

新政刚立,思贤若渴的刘秀想起了当初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严光,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不过,但凡高人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刘秀尽管对严光心心念念,却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

无奈之下,刘秀只好找人画出他心目中严光的形象,派出官吏按图索骥,四处苦寻。

终于有了回音,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得报后欣喜若狂,即刻派出使者亲临垂钓之处,延请严光。反复多次,终于将他请到了京都洛阳,好吃好喝好住招待着。

刘秀先是派出和严光交情深厚的司徒侯霸招抚严光。这侯霸可谓是刘秀的肱股之臣,深得刘秀器重,被刘秀封为尚书令,官居大司徒。侯霸出面,无疑就相当于是刘秀亲自迎接了。

侯霸事前派人给严光送信,“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表达了急于见到严光,又因公务缠身,晚上亲自前来拜谒的歉意。

严光不置可否,将书信回掷给送信的人,并说了这样一段话:“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意思是说,你身居高位,如果身怀仁德,辅佐正义,天下人就会喜悦。如果你一味地阿谀奉上,顺应皇上的旨意,就会自寻死路。

侯霸见严光这么不客气,心里有点虚,把这事报告了刘秀。刘秀看到严光的的回信后,哈哈大笑:“狂奴故态也。”于是,刘秀亲自乘车来到了严光的住处。

严光自顾自地睡觉,丝毫不理会刘秀的到来。尴尬的刘秀拍着严光白花花的肚皮,打趣地问:“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你为什么就不肯出山,帮我治理国家呢?

严光老半天才睁开眼睛,“昔唐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人各有志,你就别再勉强了嘛。刘秀只得长叹数声,驾车而回。

刘秀仍没死心,又将严光迎进宫中,和他畅谈故交,直到俩人同床而眠。严光把脚放到了刘秀的肚皮上。

我想严光当然知道刘秀是谁,他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就是向他表明,自己对官场的尊卑不当回事,不愿意当官。

当然了,严光这也算是帮刘秀,让他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那么,后来的严光怎样了呢?

刘秀不但没有责怪严光,反而将他封为谏议大夫。不过严光死活不答应,刘秀无奈,只好放他回去,“乃耕于富春山”。

就这样,严光身穿着羊裘,头戴着草帽走进了富丽堂皇的皇宫,又无爵无位,潇洒惬意,身无长物地从皇宫里走了出来,重归了他挚爱的渔场。

直到建武十七年,刘秀又一次想起了严光,再次诏他入宫。严光又再一次拒绝。最后,80岁的严光在老家病逝,刘秀极为伤感,下旨厚葬。

对于严光至死不事光武帝的行为,后世之人推崇备至。范仲淹在浙江桐庐时,就主持修建了祠堂,用以纪念严光,并做《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映涣,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李白对严光也顶礼膜拜,作诗赞扬他:“松柏本孤直, 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 垂钓沧波间。”

至此,严子陵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深入人心,世受后人敬仰。

标签: 严光汉朝刘秀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宣公说的:“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有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宣公,春秋,历史解密

    宋宣公死后,不传位给世子与夷,非要传位给弟弟子和,并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子和推辞再三,最后终于即位,就是宋穆公。宋穆公感激哥哥让位于他,临死前召大司马孔父嘉立了遗言:“先前我哥哥舍世子与夷而立我,我铭记于心。我死了之后,你一定要立与夷为君。”因为宋穆公也有一个儿子叫子冯

  • 唐山大地震的奇怪现象 科学发达的今天都至今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山大地震,历史解密

    1976年7月28日,唐山这座有100万人口的城市被大地震在数十秒钠内夷为平地,65万多间房屋倒塌,24万生灵在睡梦中被葬身废墟,16多万人重伤······7.8级的唐山大地震是中国有史以来破坏性最惨重的一次大地震,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南京地质学校高级讲师李泰来生的外甥、外甥女不幸地在地震中遇

  • 晋国智氏和中行氏本出一家,为何后来却“窝里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行氏,春秋,历史解密

    “晋国六卿”(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魏氏、赵氏)中有两家其实是从一家分出来的,那就是中行氏和智氏,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叫原黯。原黯是晋武公时候的大夫,因为灭荀国有功被封于荀地,其后改为荀氏。荀氏在晋国发展得很好,原黯的孙子荀林父后来任中军将(正卿),开辟了中行氏一脉;荀林父的弟弟荀首后来任中军

  • 汉武帝为什么一定要逼死卫子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卫子夫,汉朝,历史解密

    卫子夫,河东平阳人,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史称“孝武卫皇后”。卫子夫出身卑微,最初为平阳侯府讴者歌女。建元二年(前139年),汉武帝在祭祀先祖回宫的路上,顺道看望当时嫁给平阳侯曹时的姐姐平阳公主。据《史记 外戚世家》载:平阳主求诸良家子女十余人,饰置家。汉武帝在众多美人中,独看中了卫子夫,并在轩车(有

  • 摩诃迦叶有着怎样的轶事趣闻?他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摩诃迦叶,佛教,历史解密

    有一次,佛陀和诸弟子在舍卫国的时候,王舍城的教区就由大迦叶主持,他经常出入王舍城布施福祉。他托钵的时候,是远避富豪而选择贫穷之家。尊者的心中以为,富人虽该怜愍,但总不如每日都要为生活忧愁的人可怜。那些贫苦的人,因为贫穷而不能享受到五欲的快乐,虽然闻到正法很高兴,但究竟不能获得行布施的幸福。尊者大迦叶

  • 夏侯渊在定军山,假如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夏侯渊就驻守在长安,跟马超等人周旋,保证了潼关以西的安定。建安二十年年底,曹操收降汉中张鲁,没有乘胜进攻成都的刘备,而是留夏侯渊和张郃等驻守汉中。建安二十三年,刘备领兵驻扎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斗。次年正月,刘备将一万兵马分成十部,分别进攻张郃,不能取胜。于是刘备放

  • 参战不久,法国就举国投降了,为何还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二战,法国,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联合国安理会有五大常任理事国,分别是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和法国。他们在联合国中,拥有一票否决权。联合国的概念最初是在1944年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提出的,在1945年2月举行的雅尔塔会议中,中、英、美、苏四国成为了联合国的发起国,到了1945年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最终确定了中、英、美、

  • 岳飞不仅作战无敌,赚钱也是一把好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兴起于白山黑水的金国,用十一年灭亡辽国,接着又在两年间打垮北宋政府,制造了“靖康之变”。当年的岳飞已在20岁时投戎从征,在抵抗金兵和收复失地的战争中,从普通士卒快速成长为一支重要方面军的统帅。北伐中原:铸山岳不移之军魂以岳飞姓氏命名的这支军队最初于1130年独立成军,并在黄淮地区抗金兵、灭伪齐的作战

  • 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郭靖之子郭破虏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金庸,郭靖,郭破虏,历史解密

    郭破虏,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中的角色,在《倚天屠龙记》被提及,郭靖与黄蓉的儿子。郭破虏一生跟随父母姐姐守襄阳,直至襄阳城破时,他奋力逃生后,消失于世间,屠龙刀就此下落不明。现代金庸的小说里有很多身世可怜,坎坷成长的人物,但最可怜的当数郭破虏。郭破虏的可怜正是因为他显赫的身世名震天下的郭大侠郭靖和

  • 古代王朝政府为何不禁止娼妓 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古代,娼妓,历史解密

    在很多古装剧中我们都能看到青楼的影子,很多人都以为青楼和妓院是一个意思,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古代的青楼是一个比较高级的场所,里面的女子卖艺不卖身,而那些卖身的人叫做“娼妓”。娼妓这个职业在中国可谓是历史悠久,他们真的发展壮大、形成一种职业还要追溯到东周的春秋时期。众所周知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