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说夏朝灭亡是君王吃了龙导致的?夏朝有人养龙是真的吗?

传说夏朝灭亡是君王吃了龙导致的?夏朝有人养龙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3/19 0:18:04

传说夏朝灭亡是君王吃了龙导致的?夏朝有人养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龙一向被人们看作是古代一种神兽,是生活在神话里面的动物,真实的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却又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古代曾经有人养过龙,甚至有人吃过龙,传说一位夏朝的君主就吃过龙,而且自从他吃了龙之后,夏朝就走向了衰落,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夏朝还真的有人养过龙吗?

夏朝自少康之后,又传了数代人,很快便传到了夏帝不降。这位君王在位了一共在位了六十九年,他担心自己死后儿子难当大任,所以就传位于自己的弟弟帝扃。帝扃在位二十一年,帝扃又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帝廑,帝廑在位多少年,我没有找到出处,故而在此我们放下不说。

终于等到自己叔叔与兄弟都当过国君了,大概是自己这个兄弟也没有后人。这个时候的孔甲又让人给推了出来,继承这个国君之位。

对前面内容做一定的说明,夏帝不降在位时间有一定的问题。我手中的《竹本纪年》原文:“不降继位,六年,伐九苑。六十九年,其弟立,是为帝扃。”但是我见网络有文字记载,六十九年不是六十九年,而是立十九年。但是我想来,古代文字应该不会出现形似这种情况吧!而且也不会这么巧的六和立刚好形似,内容谨慎一点。如果有问题请以各位朋友自己的理解为准,我并没有对古代文字作研究,所以见谅。

竹本之中没有孔甲这个人,但是提到了“帝廑,一名胤甲。”有人猜想胤甲可能是孔甲,所以就是说帝廑可能就是孔甲。如此一来,夏朝的十七位帝王实际上也就只有十六位。我们不对故事作哲理性的探讨,所以我们跳过不说这个问题。

司马迁先生的《史记》,提到这本书多会联想到严谨两字。上古三皇,司马迁先生并无记载,再有后面夏朝断层中的后羿寒浞,先生也没有留下一个字。至于后者,不知是先生觉得太过荒诞,还是先生深受儒家学问的熏陶,不愿意为这两人留名。但是到了孔甲这个时候,司马迁先生突然为此人留下了上百字之多。

《史记》原文如下:“帝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龙二,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使求,惧而迁去。”

大意如下:

孔甲当了君王,喜欢搞搞迷信这一套,干的尽是淫乱之事。这个时候夏后氏也不怎么行了,原来跟着自己的小弟,现在也不听话了。这个时候上天降下了两条龙,有雌雄刚好一对,但是孔甲不会养,也找不到人会养。这个时候帝的家族没落了,尧帝有一个后人叫刘累,原来和会养龙的人学习过养龙,就去帮孔甲做事。孔甲赐刘累姓御龙氏,还送了刘累一块地。在刘累的喂养之下,两条龙中有一条雌龙死了,刘累就把这条龙做成了食物,送给孔甲吃。孔甲吃完了,觉得十分好吃,于是又让人去向刘累要,刘累被吓得就跑了。

刘累这哥们,其实也只是个半吊子,没有什么本事,去给孔甲养龙,有一点骗吃骗喝的意思在其中。有的人属于艺高人胆大,刘累这哥们有的就是胆大。大概就和大家所认为的一样,养牛与养猪也差不多的,结果去了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列仙传》曰:师门为夏孔甲龙师,孔甲不能修其心意,杀而埋之外野,一旦风雨迎之,顷则山木皆焚。孔甲祠而祷之,未还而道死。

刘累跑路了,孔甲这边又找到了一个叫做师门的哥们,结果这哥们让孔甲不高兴了,于是孔甲就把师门杀了,埋在了野外,一时之间风雨交加,到雨停之时又有大片树木被燃烧。孔甲十分相信鬼神这一说法,于是就出城祈祷,祈祷完毕还没有回到城中,便死在了半路上。

孔甲死后,他儿子帝皋继位。

自少康之后,孔甲是第一位有这么多文字记载的君王,为什么会是孔甲呢?我想来大概有两点:一是夏国国力衰败的开始,二是孔甲与龙的这个故事。

每一个讲故事的人,似乎都喜欢说说自己的感受,谈谈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看法。我则不然,我就讲讲故事,所以故事没有什么个人感悟之类的东西。

标签: 夏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瓦西里·康定斯基的绘画表达了怎样的主题?对西方艺术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瓦西里·康定斯基,俄国,历史解密

    康定斯基在俄国(1914—1921)把俄国在抽象和构成方面的探索传播到西方的是康定斯基。由于战争的爆发,康定斯基被迫离开德国,于1914年回到俄国。俄国革命之后,于1918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美术学院教授,1919年协助组建俄罗斯博物馆。1920年,他被任命为莫斯科大学教授,一个由政府发起的他的个人作

  • 完颜璟为什么不直接传位给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完颜璟,金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完颜璟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皇位继承一直是每位皇帝头疼的问题,搞不好就会酿成宫廷剧变。从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以来,因为皇位继承问题发生的宫廷政变数不胜数。为了皇位,有弑父篡位的;有杀兄弟篡位的;甚至还有抢侄

  • 唐朝开国功臣李道宗真的被人唾骂吗?历史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道宗,唐朝,历史解密

    唐高宗永徽四年,他受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案的牵连,被流放象州(广西柳州附近),途中病逝。但是如果李道宗泉下有知,最让他憋屈的一定不是这事,而是我堂堂大唐开国功臣却因为他被莫名其妙地被后世唾骂!要说这事不怪人家李道宗,要怪只能怪薛仁贵了!为啥?看过电视剧或者小说《薛仁贵征东》的人都知道,薛仁贵是历经磨

  •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为什么将尉迟敬德评为首功?他究竟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唐朝,历史解密

    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世民是没有下定决心除掉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而秦王府的地位却岌岌可危,李渊有意的削弱秦王李世民的势力,不但调走了房玄龄和杜如晦,且令他们不得与秦王有任何联系。李渊又借李元吉出征之即,调尉迟敬德入李元吉帐下听征,从文、武方面都对李世民进行限制和削弱,李渊的考虑当时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

  • 民粹主义:该理念拥护平民掌控政治,反对精英或贵族掌控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民粹主义,民族主义,历史解密

    民粹主义(populism),又译平民主义、大众主义、人民主义,意指平民论者所拥护的政治与经济理念。该理念拥护平民掌控政治,反对精英或贵族掌控政治。在标榜人民主权的政治体制中,政治家总是声称“代表”人民,因而从这个最基本的意义上说,他们都是“民粹主义者”。民粹主义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

  • 敦怡皇贵妃是康熙小妾,无儿无女为何却被封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敦怡皇贵妃,清朝,皇贵妃,历史解密

    康熙的后宫女人很多,能做到妃位以上的并不多,有的人根本不需要争,嫁进皇宫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尽管还是才十岁出头的小女孩;有的人,在皇宫待了一辈子,也没见到过皇帝更别说位分;有的人,一生陪伴皇帝,生育几个孩子,到最后仍然是个小贵人;而有的人虽然没有孩子,却得到皇帝的重视,委以重任,予以高位。康熙的这位

  • 齐国不是姜子牙的吗 为什么后来却成为田氏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齐国,历史解密

  • 大唐盛世,以后长安为何沦落为废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中国的地理格局就像一个不规则的围棋盘。在这个不规则的围棋盘上,关中、河北、东南和四川是其四角,山西、山东、湖北和汉中是其四边,中原为其中央腹地。华夏民族传统的疆域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地带,禹贡九州图里,将天下分为九个州,豫州居中,就是这种棋盘布局。关中在中国棋盘式地理格局中,

  • 明朝守城第一人朱重八,还是朱元璋的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明王朝的开国功臣相信大家都能数出几个,他们在乱世之中陪着朱元璋上刀山下火海,一步一个血印子的荡平了天下,虽然最后没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记至今无法去除。今天小爬虫要和大家说的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是他和朱元璋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叔侄。虽然他没有徐达,.刘伯温那么名震天下,但他却

  • 都是对付匈奴人 为什么秦国十分容易而汉朝却十分费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汉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汉朝打匈奴十分的费力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蒙括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结果蒙括很快就占领了河套地区,匈奴军队被秦军打的四处逃散,匈奴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秦军所到之处匈奴是望而生畏,而到了汉朝汉军反而打不过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