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守城第一人朱重八,还是朱元璋的侄子?

明朝守城第一人朱重八,还是朱元璋的侄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65 更新时间:2024/3/13 15:28:25

明王朝的开国功臣相信大家都能数出几个,他们在乱世之中陪着朱元璋上刀山下火海,一步一个血印子的荡平了天下,虽然最后没几个人有好下场,但是他们在历史上留下的深刻印记至今无法去除。今天小爬虫要和大家说的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只是他和朱元璋还有一层更亲密的关系:叔侄。虽然他没有徐达,.刘伯温那么名震天下,但他却是个天才将领。

说起朱元璋的这个侄子就要从朱元璋还是放牛娃的时候开始说起了,当年朱元璋在地主刘小德家放牛,那时候他还不叫朱元璋,叫朱重八,这个名字没有什么寓意,仅仅是因为当时不上学不当官的就没有名字,所以老百姓大多是以出生日期等简单的数字为名,比如他的父亲叫朱五四,祖父叫朱初一

当时蒙古元朝的统治可以说是毫无人性(不然也不会几十年就灭了)虽然他们打下了中原地区,当上了汉人的王,但是骨子里依旧把自己当成客人,没有把中原的人民当做自己的子民,只是把这个地方当作掠夺财务的宝地,人们的死活似乎没有那么重要。

当时爆发了两件让元朝走向灭亡的事情,一件是黄河决堤,发大水,两岸数万人民遇难。另一件是淮河地区发生瘟疫和旱灾,爆发了大饥荒,饿殍遍野。朱元璋的家人就是在这次大饥荒中饿死了,一个月内父亲,哥哥,母亲相继去世,因为他哥哥去世了,所以后来嫂子就带着他侄子投靠了朱元璋,依附他生活,朱元璋待侄子朱正文也非常好,如亲生儿子一般。

朱文正真正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是朱元璋派他去守洪都的时候,他面对陈友谅的60万大军,硬是把一座小城死守了八十多天,将近三个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当时朱元璋率兵去了安丰帮助韩林儿攻打张士诚,留下了侄子朱文正驻守洪都。洪都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南昌,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就有洪都新府的说法,这个地方对陈友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的大本营就在江州(江西九江),所以留着它就相当于给敌军在自己家门口装了个哨岗,陈友谅心心念念都想拿下它。当陈友谅知道朱元璋带着军队去打张士诚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于是在厉兵秣马的几个月后他出发了,这一次和之前的小打小闹都不一样,陈友谅倾国出动,新仇旧恨一起算,胜则生,败则亡,誓要和朱元璋决一死战。

再来说说朱文平,他到了洪都之后并没有专心防御之事,而是整天流连于烟花柳巷之地,喝酒做乐,不务正业,还让侍女们日夜编排歌舞供他消遣。当时将士们都觉得跟着这样一个人完蛋了,从没见过如此为将之人,但是大家碍于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所以敢怒不敢言。而陈友谅在听说洪都守将是这样一个废物之后觉得这简直是上天在帮助他,于是没过多久大军就兵临城下。

按理说朱文正这个花天酒地的怂包看到这样的架势肯定要落跑了,但是他却没有,直到大军压境他才露出了真面目。收起了平时吊儿郎当的样子,召集将领商讨御敌之策,洪都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但是有一个缺点就是门太多,细细数下来有抚州,新城,水关等八道门,虽说门多是富饶的表现,但现在确实让人头疼。好在和他一起驻守的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将,朱文正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安排他们守不同的城门。

最重要的抚州门由邓愈防守,赵德胜防守宫步、土步、桥步三门(这个比较累,任务最重),薛显(猛人)守章江、新城两门,剩下2000多人随时支援各处。守城之事都安排妥当后他严肃的说,我知道你们平常看不惯我,但是没关系,我也不喜欢你们。但此时陈友谅六十万大军已在城下,诸位如要投降,可即出行,我并不阻拦,但若不走,唯有同我一途,战至城破人亡,一死方休!虽然平时他的行为确实受到大家诟病,但是此时此刻朱文正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将帅应有的样子,不管之前如何,现在他们就是战友,同生共死的那种。

陈友谅大军到的时候选了最重要的抚州门进攻,战况十分激烈,守城的士兵不断从城墙上滚落巨石和壮木,攻城士兵用的是竹盾,根本抵挡不住,不久就尸横遍野,但城门丝毫未动。这时陈友谅才感觉到或许朱文正并没有那么好对付,但他也没退缩,这次不成,第二天接着来,并且下令只进不退,攻不下抚州门军法处置,于是再次进攻的时候面对朱文正的严密防守无路可退的攻城士兵发疯一样对着城墙一顿乱砍,硬生生冲出了一道十余丈的大口子(得多绝望才能把城墙都捅破)

以为可以通过大口子进城的陈友谅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兵器等着他们,守抚州的邓愈早就准备好了火铳,等他们一探头就一通乱射,根本不能前进半步,陈友谅见此只能暂时退兵,次日再来,下一次依旧是抚州门,但是朱文正调了其它门的守将来支援,一边打仗一边修补坏掉的城墙(至今无法脑补这个画面,前面的士兵在冲杀,后面的在和水泥砌墙?)对方不仅没攻破墙也修好了。

陈友谅久攻不下抚州门于是决定换道门,经过实地勘探选中了新城门,这真的不是一个好选择,因为守门的薛显真的是个狠人,一向以彪悍无理闻名。当陈友谅大军到的时候他没有让他们连城门都无法靠近,而是主动打开大门,不等敌军进城,他就带着队伍突袭出来了,连日的败仗让他们如惊弓之鸟一样,薛显没两下就得了胜仗。

见新城门也捞不到好处,陈友谅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办了,虽然自己兵多,但是也不能去送死啊,于是修整数日之后决定发挥自己水军的优势从水路攻击洪都水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朱文正早就在哪里布下了长矛队,等他们稍微挨近就隔着铁栅栏就一通乱刺,敌军被刺死刺伤无数,但是后来对方拼死抓住了长矛才暂时稳定了局面。这时候守城士兵突然停下攻击了,以为他们退了,没想到一会又开始了,攻城士兵仍旧用手去抓,谁知一抓便惨叫起来,细看才发现,守军将长矛和铁钩在火上烤红后,再用来刺他们(原来刚刚是加热去了)

几经周折都攻不下洪都,陈友谅崩溃了,眼前的鸭子就是拿不到手,看着心痒痒,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进城。不仅陈友谅一个人焦虑,里面的朱文正也一样,虽然这几场防御都胜利了,但是毕竟自己兵少将寡,不是长久之计。但还好在他坚持了八十多天后朱元璋的援军终于到了。之后双方决战于鄱阳湖,以陈友谅的失败而告终,这场战役除去了一个强劲的对手,以后朱元璋的称王之路就畅通无阻了。

朱文正也在这场大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重新受到将士们的爱戴,《明史》中对他的评价也是:“比长,涉猎传记,饶勇略,随渡江取集庆路。已,有功,授枢密院同佥。”说明朱文平确实是个天才将领。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都是对付匈奴人 为什么秦国十分容易而汉朝却十分费力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朝,汉朝,历史解密

    为什么汉朝打匈奴十分的费力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就派蒙括率三十万大军进攻匈奴,结果蒙括很快就占领了河套地区,匈奴军队被秦军打的四处逃散,匈奴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秦军所到之处匈奴是望而生畏,而到了汉朝汉军反而打不过匈

  • 仅五十年建立的晋朝,最后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炎,晋朝,历史解密

    为了可以夺取魏国的政权,从司马懿到司马炎,整整花费了三代人的努力。可是好景不长,依靠不正当的手段夺取过来的晋朝,仅仅存在了五十年就消失了。历史上有很多的王朝的确存在的时间很短暂,可是却很少可以看到覆灭这么快的王朝,要知道那个时期的晋国,国力还是很强大的。那么西晋覆灭这么快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司马炎在

  • 明朝和宋朝真的只隔了几十年?为什么看起来像隔了几个世纪?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和宋朝真的只隔了几十年?为什么看起来像隔了几个世纪?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说起来,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时间,事实上整体来看并没有太大变化,社会依然是王朝社会,政治依然是皇权政治,经济依然是农耕经济,文化依然是礼治文化。就算是农耕经济,清末的时候,也依然是两千年前

  • 她是皇太极的儿媳,为何差点成为大清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三次内部权力倾轧,第一次是努尔哈赤去世前后,皇太极凭借智谋登上汗位,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成为牺牲品。第二次是皇太极去世后,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之间的皇位争夺,最终反而是年仅六岁的福临(顺治帝)成为幸运儿。第三次是在康熙后期,九子夺嫡风起云涌,最终韬光养晦的四阿哥胤禛决胜,登上了

  • 原始社会是先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原始社会,夏朝,历史解密

    中国原始社会的历史,历来就是先秦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徐中舒根据他多年的研究心得,写成《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及其亲属称谓》他认为,中国古代的父系家庭即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在远古时代一一至迟在夏代就已经出现了。《竹书纪年》所载夏代世系和《史记﹒夏本纪》中的世系是一致的。古代原始的父系家庭,总是先从妇居,

  • 南朝牛人张缵:敬了一杯酒,说了一句话,气死三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张缵,南北朝,历史解密

    南朝牛人张缵11岁就娶了梁武帝的四女儿,成了令人艳羡的驸马。有皇帝岳父罩着,张缵在仕途上一路狂飙突进,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吏部尚书。更厉害的是,张缵的学问也是当时学界的翘楚,曾主持编撰多部著作。官升得快,再加上肚子里有学问,张缵就难免轻狂,在为人处世方面从不知道谦虚低调,常常口吐利剑,招招伤人。一次,六

  • 玄武门事变后,秦琼为什么12年抱病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琼,唐朝,历史解密

    李世民被不少朋友认为是大唐的开国帝王,唐朝是唐高祖李渊建立的政权,公元626年之后,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才正式获得大统之位。这场事变中,秦叔宝也是主力功臣,他跟随李世民击杀李建成、李元吉。可是玄武门事变之后,秦琼12年抱病不出,甚至都很少出现在李世民视线,为何唐太宗会如此纵容秦叔宝呢?秦琼出生于山东

  • 孟姜女哭长城,历史上真的有孟姜女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孟姜女,秦朝,历史解密

    历史上长期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一直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的故事,但真的有孟姜女这个人吗?据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说的是秦始皇时期,范喜良和孟姜女刚结为夫妇。丈夫范喜良便被秦国强征去北方修长城,并在沉重的劳役中被折磨而死。但此时的孟姜女并不知自己的丈夫已死,由于思念自己的夫君,孟姜女历经千难万险,跋

  • 唐朝安史之乱爆发,真是因为杨玉环这一红颜祸水导致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唐朝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宫廷舞蹈----《霓裳羽衣舞》,传说故事是那时候唐朝皇帝李玄宗进行,随后由他的爱妃杨贵妃为他翩翩起舞,她们整天浮华背后,沉溺于富雅的华清宫,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沉醉在歌舞团当中,殊不知在这里一整片生机勃勃的鼎盛的身后,却潜伏着这场极大的危機,那便是安史之乱。在唐玄宗前期的时候兢兢

  • 揭秘:为什么说卫瓘是三国时期最阴毒的将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卫瓘,三国,历史解密

    卫瓘是曹魏末期和西晋时期的重要的政治人物,曾经与钟会、邓艾一起灭掉蜀汉,又几经波折,设计除掉钟会和邓艾两员平蜀名将。历史上的卫瓘多以政治谋略而著名,实际上卫瓘还是一位隶书体的书法家,唐朝张怀瓘曾经评价卫瓘的隶书堪称"神品"。卫瓘一生最大的功业是灭蜀后平定邓艾和钟会。景元四年(263),司马昭分派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