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叫人跳舞助兴,他拒绝了为何没被杀?

皇帝叫人跳舞助兴,他拒绝了为何没被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3/12/20 22:54:16

捺钵(na'bo)是契丹人传承已久的生活仪轨之一。

捺钵既是一种奢靡豪华的消遣方式,也是趁机拉近皇族、贵族、戍边将领之间关系的一种形式。

辽帝有时还在捺钵时召见行营附近住牧的部族首领,以示恩宠和关怀。

捺钵同样是辽帝宣威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那个交通、通讯、信息、传播技术和手段极不发达的时代,中国特别是广袤的北方地区,限于地理、地形等原因,人们之间的交往远远无法和今天相比,有时连皇帝的更迭,老百姓都不得而知,或很久以后才得到消息。

因此,在辽朝中前期,皇帝除了每年例行的捺钵外,有时还会在新皇帝即为后进行大规模的捺钵活动,意在让自己的臣民知道自己即位,达到让百姓拥护自己的目的。

按照季节划分,辽廷设有四时捺钵,春季捺钵也称“春水”,意为“春渔于水”,地点一般在辽长春州。

辽代的长春州,今称塔虎城,位于吉林市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北部靠近白城地区的八郎乡北上台子屯北侧嫩江南岸的平原上,在查干湖东面,南距县城50公里,西北距大安市约10公里,是一处辽代古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自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国后,便仿照中原王朝设京开府,建州置县,长春州隶属于上京管辖,主要管理和防御西北方向的室韦诸部和东北方向的生女真诸部。

夏季捺钵,一般在吐儿山(今辽宁锦州市黑山),秋季捺钵也称“秋猎于山”,一般在伏虎林地方(今中国内蒙古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伦河源之白塔子西北)。

冬季捺钵则一般在辽朝的永州广平淀(今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即内蒙古赤峰市奈曼旗西北部)。

显然,辽帝进行春季捺钵的地点长春州非常具有战略和政治意义,是对骜不驯的室韦游牧族群和生女真族群的近距离震慑。

在辽兴宗以后特别是辽道宗时代,辽朝全面汉化,兴宗起,辽朝在对外文书中多称自己为“中国(中原)”,那时中国的含义更多是文化意义上的,来源于春秋时期的“诸夏”、“华夏”、“华夷”理论,毫无疑问,诸夏、华夏即中国,而其他则为蛮夷,辽朝如此自称,显然有相当的文化自信。

兴宗以后,耶律皇族更像中原皇帝,而与契丹人祖先的生活习惯大相径庭,仅举一个小例子:兴宗名“耶律宗真”,按照华夏文化习惯和皇室威仪传统,遂下诏令女真更名为“女直”,这就是很多古籍中将女真人写作“女直人”的由来(本书统一使用“女真”)。

辽道宗更是中国传统水墨画、诗歌、书法艺术的高手,醉心研究中国古籍,利用自己与赵宋皇帝的良好私交,不遗余力地从宋朝引入经典文献,下令契丹和各民族学习;道宗尤为崇尚儒家文化,甚至曾命专人论证辽朝而不是宋朝,才是中华文化的正宗和正统。

道宗或许还为自己是契丹人而感到些许自卑——他的话“愿后世生中国(中原)”已然是中华民族融合、团结的真实写照。

捺钵对辽朝有深刻影响,圣宗、兴宗、道宗皆驾崩于捺钵可见一斑。

辽朝“原创”的捺钵,对后世影响也极为深远,金、元、清三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均照搬了辽朝的捺钵体制。

比如1143年(金熙宗皇统三年、南宋高宗绍兴十三年、西夏仁宗大庆四年),金帝即“谕尚书省,将循契丹故事,四时游猎,春水秋山,冬夏剌(捺)钵。”(见《大金国志》卷一一《熙宗孝成皇帝》之三)

在这里不吝笔墨来介绍捺钵,一来是铺垫一下阿骨打当时面对的宗主国——辽朝的政治、文化、时代背景,更重要的是下面即将发生的在久违的捺钵活动中惊心动魄的一幕。

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刚即位就清理了辽廷权臣集团和反叛分子后,意识到皇权式微,感到惴惴不安,于是他擎出了“捺钵”这个“法宝”,希望以此来重振萎靡的百官,兼威慑东北日渐强大的女真人。

1112年(辽天祚帝天庆二年、宋徽宗政和二年、西夏崇宗贞观十二年)早春,东北乍暖还寒,长春州地面上已然搭起了春捺钵的帐群——

“皇帝牙帐以枪为硬寨,用毛绳连系。每枪下黑毡伞一,以庇卫士风雪。枪外小毡帐一层,每帐五人,各执兵仗为禁卫。南有省方殿,殿北约二里日寿宁殿,皆木柱竹榱,以毡为盖,彩绘韬柱,锦为壁衣,加绯绣额。又以黄布绣龙为地障,窗、桶皆以毡为之,傅以黄油绢。基高尺余,两厢廊庑亦以毡盖,无门户。省方殿北有鹿皮障,帐次北有八方公用殿。寿宁殿北有长春帐,卫以硬寨。宫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轮番千人祗直。禁围外卓枪为寨,夜则拔枪移卓御寝帐。周围拒马,外设铺,传铃宿卫。”(见《辽史。营卫志》)

这段珍贵的文字,保留了当年辽廷春捺钵的壮观、威严景象。

显然,辽朝的捺钵形制完全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穹庐式营帐与汉人宫殿式舒适建筑的结合,具有典型的民族融合特征。

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的女真人是一定要参与此次捺钵的,后来灭辽的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受病重的兄长、节度使乌雅束委托,进入了辽廷的捺钵大营。

入春的捺钵,既要采天地之阳气,也是水流解冻、捕鱼抓虾的好时机,天祚帝照例命令在一天的渔猎后,百官和百族酋长一起欢聚一堂,共同享用新的一年的“头鱼宴”。

谁也不会料到,就在这样一个欢乐但严肃的场合,“狭路相逢”的阿骨打和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发生了公开冲突。

阿骨打首先发难:就在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酒至半酣之际,他突然站起来,朗声向天祚帝索还“女真叛徒”阿疎,天祚帝龙颜大不悦,但他忍了忍,装作没有听到,阿骨打也在别的部落首领劝说下,坐回了座位。

不久,进入“自娱自乐”阶段,那些生性爽朗的游牧部落首领和契丹的王公贵族们,在天祚帝面前载歌载舞,共同庆祝新的一年的开始。

看到大家纷纷起身,唯有阿骨打安坐不动,天祚帝很不高兴,就命令他起来跳舞,谁想大庭广众之下,阿骨打不仅没起身,公然大声拒绝了皇帝的口谕。

全场登时陷入沉寂。本来在这个场合阿骨打索还阿疎,已经让皇帝震怒,现在竟然敢于当面拒绝皇帝,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

一气之下,天祚帝起身抽刀欲斩杀阿骨打,谁是迟那时快,一向与阿骨打交好的萧嗣先赶忙劝住了天祚帝,萧嗣先说女真人是“野蛮人”,不开化,劝天祚帝别和这样的人一般见识云云。

萧嗣先是辽朝大将萧奉先的弟弟,二人均为天祚帝宠妃元妃的兄弟,当时都深得天祚帝宠幸。

阿骨打的一场杀身之祸,居然奇迹般地避免了,相信日后天祚帝被金军俘获时,对这段不杀阿骨打的经历一定是悔青了肠子。

历史就是这样奇妙,假设当时天祚帝一怒、再怒之下当场斩杀了阿骨打,恐怕中国历史将会重写。

然而,冷冰冰的文字清晰地告诉我们:阿骨打固然因自己的挑衅行为犯下杀身之祸,但是却好好地活了下来,而且成为天祚帝和辽朝的“掘墓人”。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也没必要去考究当时天祚帝的真实心态,或许他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容人之量,或许他不愿意那个不多得的春捺钵场合因为阿骨打而变得不美好,或许他摄于捺钵地周围虎视眈眈的女真人,或许上天在冥冥之中安排了这场风云际会……

无论怎样,女真人与辽廷的矛盾公开化、表面化了,完颜与耶律两大家族的对抗已是箭在弦上。

两位主人公,一位是辽朝末代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一位是金朝开国皇帝太祖阿骨打。

前者生于1075年,后者生于1068年,两人相差七岁,算是同年等辈之人。

一次看似再偶然不过的狭路相逢,一次让人无法理解的冲撞和对抗,一次莫名其妙的大难不死,似乎都在昭示着:一个旧的王朝即将覆灭,一个新的王朝必将诞生。

标签: 元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太监王振指挥作战,导致20万大军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振,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宦官干政问题十分严重,宦官还有个通俗的名称“太监”。实际上明初太监的日子并不好过,朱元璋为防止太监专权,不仅禁止太监读书认字,还命人打造铁牌一块,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8个字,挂在了宫门口,用来提醒后辈子孙不可重用太监。朱允炆称帝后情况依旧如此,等到通过靖难之役当上皇帝的朱棣,事情发生了变化。

  • 孔融是什么死的 为什么曹操会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曹操,历史解密

    在小学课文中,曾经学过一篇文章,那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在四岁的时候,一大家族的人子一起聚餐。饭后有亲戚提过来一篮梨子,因为孔融是家中年龄最小的孩子,所以让他先挑选梨子。按照正常人的思维。最先挑选的一定是最大最好的例子,但是孔融却挑选了一个最小的梨子。亲戚们大惊,问其原因,孔融便是自己年龄小,

  • 贾兰坡主要在研究什么?有着怎样的研究成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兰坡,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贾兰坡对第四纪地质、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和考古等方面都有很多研究,在旧石器的考古方面,成绩最为显著。作为一位世界公认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贾兰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参加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贾兰坡1935年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除发现大量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外,1936年11月又连续发现了三

  • 汉高祖刘邦为什么讨厌儒生?又是谁让汉高祖喜欢上儒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刘邦少年起就不爱学习,且“好酒及色”。是故对身边的学霸,他是相当地讨厌。发展到后来,凡书生学人,在他眼里都迂腐无能、不屑一顾。刘邦首先看不惯儒生的打扮,尤其他们头上那顶帽子,还酸溜溜称作“儒冠”。据他手下的一个骑兵透露,刘邦但凡见到戴着儒冠的书生,上去就一把揪下人家的帽子,丢在地上往里边撒尿。做泗水

  • 女童看见黑龟后无故怀孕,生下的女孩成了祸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褒姒,周朝,历史解密

    爱是人类情感中最无私的部分,但是,在《史记》中,“爱”这个名词却有了另一种含义:宠溺。帝辛爱妲己,幽王爱褒姒,显然,这里的“爱”字是贬义词。一份“爱”能有多沉重?才会让两个君王付出了江山的代价?司马迁的《周本纪》记载,夏朝王室衰微,一雌一雄两条恶龙,公然在王宫中交合,并对夏帝说道:“我们是褒之二君。

  • 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宋文公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文公,宋国,春秋,历史解密

    宋文公(?―公元前589年),子姓,宋氏,河南商丘人,名鲍 (一作鲍革) ,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89年在位。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

  • 中国几千年尊师重道,为什么会叫老师臭老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臭老九,元朝,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历朝历代都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连皇帝都要尊重自己的老师。可见老师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是这样一个尊师重道的国家,为什么老师这个职业还有“臭老九”这样的称号呢?“臭老九”这个词重点是在“老九”上,古人常说“下九流”,那“臭老九”和“三教九流”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 自个为自个戴绿帽?春秋这一权臣,我想要和你做盆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头上青青草原是每男人都非常恼怒的事,古时候君王圈、权臣圈更是如此,属下臣子当中,就算是身居高位的,也很怕随便对1个小小的嫔妃、妻室有一切身体触碰,不然有将会就是说灭顶之灾。显然,一切常有列外,例如下边这一权臣,他就不同了,自个为自己戴绿帽,搞得网民们都想对他高喊:好想跟你做盆友。该人就是说春秋时期齐

  • 三国时期被历史遗忘的名将,多次救刘备的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到,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一直是最弱小的存在,但是他身边收拢的人才,却个个名传千古,文有“得一可安天下”的卧龙凤雏,三条建议解决国库亏空的刘巴,帮其取益州的谋主法正;武有于万军之中取他人首级的关张,独战长坂坡的赵子龙,以及马超黄忠等人,蜀汉简直可以被称为人才的集中营。但是,并非每一个大才都能在历史长河中,激

  • 萧美娘真的先后服侍六个皇上?为什么?看完你就知道历史真相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隋朝,历史解密

    萧美娘是小说《隋唐演义》中的人物,因为在演义中服侍过六位皇帝,所以也被网友戏称"六位帝皇玩"。演义中的萧美娘萧美娘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公主,因出生之时被预言将会为家族带来不幸,所以自幼便被送到了远方亲族处抚养。等到萧美娘九岁之时已经成为了绝色佳人,十三岁时因为政治需要嫁给了当时还是晋王的杨广。嫁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