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

揭秘: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相当于现在什么文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819 更新时间:2024/1/14 2:13:42

陈涉说过:“侯将相宁有种乎?”笔者很佩服他的气概,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答案却是肯定的。直到科举制度的出现,“上品无寒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才被打破。

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中国自古选官制度对出生的限制,寒门子弟通过十年寒窗苦读也可以一跃龙门。

因此,出现了很多穷苦百姓寒窗苦读几十年,一生都在备战科举,却无疾而终。

他们的一生都在等待着一个契机,但是寒门子弟那么多,能够脱颖而出中举的却是少数,范进中举喜极而疯足以见得。

科举制度成熟后分为六级:童生(第一级县试)、秀才(第二级府试)、举人(第三级院试)、贡士(第四级乡试)、进士(第五级会试)、探花(第六级殿试第三名称探花)、榜眼(第六级殿试第二名称榜眼)、状元(南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

那么古代状元、榜眼、探花是现在什么凭?大学生比得上状元吗?

首先笔者强调一下,所谓的状元、榜眼、探花绝不是官职,这只是你考试的一个名次而已。

官职品级还是得看皇帝的心情,皇帝觉得你有能力或者皇帝比较欣赏你,那封赏你的职位就高。

而且现在很多言情小说和电视剧胡编乱造,一般男主角中了状元,随即皇帝就会把公主下嫁给他。这是不可能的,皇帝不会因为一时兴起就把公主下嫁给状元的。

状元,一般出任翰林院修撰,是从六品官。官职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在翰林院特别容易升迁,从长远发展看还是很有前景的,升官发财也是比较容易的。不过一般状元是很难做到宰相这一职位的。

有人拿现在的大学生和状元作比,其实不要说大学生,就是博士也是比不上状元的。状元的数量是极其稀少的,差不多相当于如今的院士。

现在大学生已经相当普遍了,从大学生到院士的过程是非艰难的。而且一般院士的年龄都在50岁以上,还在国际或者至少国内要有一些显著的成果。大学生与状元相比可见一斑。

榜眼和探花,一般可能被封为翰林院编修,是正七品官职。同样也是特别容易升迁的,不过有些榜眼也会被封为县令,这就有点运气不佳了。一旦被封为县令,可能累死累活的,也不见得能升官。

正常情况下,状元、榜眼、探花会在翰林院工作。翰林院的士人群体在社会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在当今就相当于中央党校以及中科院和社科院。可以说,状元、榜眼、探花在当今就应该是院士级别的人物。

而现在普通大学生,以他们的知识储备,放到古代可能只能考中秀才。大学生的选拔涉及多种科目,和秀才的选拔差不多,但是古代的秀才知识储备在现今就可能是研究生。

也有人说在古代中了探花,是比中了状元还要开心的。这话在唐代还是有一点的可信度的,早期的探花是选取于同榜进士中最为出色的两位,英俊而又有才华。(不看名次看长相)

当时高中的人,朝廷会给他们举办一场探花宴。从这群高中的人里面挑选一个长得最俊俏的一个(被称作是探花郎),从园子里面摘一朵花,由他亲自颁给考试成绩最好的一个人。

说考试成绩最好,其实他们这些人之间相差并不大。很多一些富贵人家会提前派人,在探花宴旁边守着。

等到探花宴结束之后,探花郎会被富贵人家接走,或者是提前留个心眼。回去之后和女儿商量一下,有的直接就把女儿许配给了探花郎。

这才有了中了探花郎要比中状元还要高兴的原因了。

但是到了南宋后期,探花就代表着殿试第三名了,这怎么能比中状元高兴呢?就好比你考试,得了第3名,怎么会比得了第1名更加喜悦呢?不能一概而论。

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控制,造福了寒门子弟,也为朝廷选拔了真正有才能的人。当然,我国的科举制度也对国外的一些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寒人掌机要为什么救不了该政权呢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朝,刘裕,历史解密

    永初元年(公元420年),东晋被刘裕建立的宋朝取代。刘宋初期,特别是文帝元嘉年间,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抑制豪强,奖励农耕,促使经济繁荣,史称“元嘉之治”。元嘉年间的社会风气比较好,重要的原因是皇帝的生活节俭。武帝刘裕“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宋书·武帝纪下》);文帝刘义隆曾特下

  • 揭秘:明朝皇帝朱元璋的二十六个儿子们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第九子和第二十六子早殇之外,其他二十三个儿子均封为藩王。朱元璋的理想是让他们能“上卫王室,下安生民”,以保朱家大明,国泰安康,千秋万代!他们的表现如何呢!朱元璋在位期间,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实行移民

  • 曹操取得汉中之地后,为什么不趁势进取蜀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操,三国,历史解密

    作为三国时代最为杰出的枭雄,曹操有时的做法很让人奇怪、疑惑,甚至令人琢磨不透。有一个问题就很奇怪——曹操取得了汉中之地,为何不趁势进取蜀地?要知道,刘备其实也才刚打下了益州。没过多久,张鲁便直接利落投降了曹操,还愤愤说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话来。曹操自己就有很强大的精锐部队,而且看张鲁的

  • 历史上“最痴情”的男子,为了爱的女人自愿进宫当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朴不花,元朝,历史解密

    其实说起这个标题的话,有些人可能会觉得你怎么知道对方就是最痴情的呢?可是看到我的后半句应该就知道了,一个男人都愿意为了自己的女人当太监,放弃自己那方面的能力了,又怎么不算是最痴情呢?接下来就让我来和大家说说这个人吧。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叫做朴不花。当时是属于高丽人,而高丽在当时是元朝的附庸国,所以高

  • 揭秘:玄武门之变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作为唐朝的第二任皇帝,唐太宗在“权”的方面,主要面临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得到皇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二是开拓疆土,成为全天下的君主。对于内部的争权者,杀之,无话可说;对于外部的争权者,盟之,不服则打。但在整个用“权”的过程中,均采用了恩威并重的方法。·玄武门之变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皇位斗争都是最激烈、

  • 如果秦始皇多活十年,秦朝能早400年将匈奴赶到欧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王朝。通过北击匈奴,南征吴越,秦朝疆域达到了空前水平。修建驰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第二年(前220年),就下令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著名的驰道有

  • 霍去病射死李广的儿子,汉武帝为什么还替他隐瞒?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霍去病,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名将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将,靠着卫皇后,卫青发家的他一点不辜负卫家的期盼,小小年纪外出打战,无过多作战经验却能痛打匈奴,一战成名。虽是外戚派受到汉武帝庇护,但汉武帝对他的重用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霍去病帮助汉武帝讨回了从刘邦开始就压着的对匈奴的气,帮助汉武帝成为千古一帝。霍去病的军事能力

  • 南怀仁到底做有哪些成就 竟然能受到康熙的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康熙,历史解密

    回顾我国近代历史便能知道,中国近代化的实现基本是在被帝国主义列强掠夺和压迫中成长起来的,然而其中也不乏有一些平等交流的情况,比如说明万历到清道光年间在中国欧洲传教士。这些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一些传教士为更便利组织传教活动,会入朝为官以获取封建君主的信任和宽容,南怀仁便是其中一位。(南怀仁)南怀

  • 赵德昭怎么死的?赵匡胤四个儿子为何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赵德昭,宋朝,赵匡胤,历史解密

    宋太祖赵匡胤半生戎马,半生治国,一生宽厚仁德,善待部下,是古往今来罕见的仁德之君。可是,他一辈子生了四个儿子,各个不得好死。这是为什么呢?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叫做赵德秀,母亲乃是赵匡胤的原配夫人贺氏。贺夫人一辈子给赵匡胤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这第一个儿子就是赵德秀。赵德秀死得很早,估计周岁不到就死了,

  • 揭秘:宋太祖嫡长女为什么会嫁给已婚驸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昭庆公主,宋朝,历史解密

    一国公主,皇帝之女,身份贵重,金枝玉叶,似乎理所当然的要享受到比寻常女子更好的生活,嫁给最如意的郎君。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也不乏有公主日子过的比贵女还要惨的。其中代表,就是清朝的公主,百分之八十和亲蒙古,百分之六十红颜早逝。除了清朝之外,历史上各国都有因为政治利益,而牺牲了自己婚姻的公主。本文的昭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