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为了对付蒙古花费巨大的精力 为何清朝却那么简单呢

明朝为了对付蒙古花费巨大的精力 为何清朝却那么简单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3/12/4 18:49:27

为何清朝容易解决蒙古问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对付蒙古,明朝确实花了太多精力,太长的时间。前后三百年,明朝就一直和蒙古纠缠不休。为了蒙古,明朝又是重修早已废弃不用的万里长城,又是在北方设置了九个军事重镇。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连续八次打击蒙古,朱棣连续五次打击蒙古。到明英宗的时候,蒙古南下,还差点把明朝搞成了第二个南宋。

但是在清朝的时候,蒙古与清朝的关系却处理得非常好。清朝基本上没有为了蒙古,在军事上耗费过太多力气的时候。而且,清朝基本上也没有和蒙古发生过什么战争(除了西北的噶尔丹,噶尔丹最终也被很快摆平)。

(雄起的努尔哈赤)

那么,清朝究竟想到什么办法,顺利地解决了蒙古问题呢?

这个办法就是“联姻”,或者也可以说叫做“和亲”。

从努尔哈赤开始,他为了稳定大后方,集中力量攻打明朝,就兴致勃勃地纳娶蒙古公主为妻。到了皇太极的时候,皇太极在纳娶蒙古女子问题上,花了最大的精力。他的嫔妃中,有半数是蒙古公贵族女子。不仅如此,清朝皇室还把皇室公主远嫁蒙古王公贵族。后来还因此形成了制度,几乎所有的清朝公主,都要嫁到蒙古草原。

因为这种方式,蒙古和清朝形成了牢不可破的血缘关系,满蒙亲如一家,也得到彻底的完善和落实,清朝也因此轻松搞定了蒙古的问题。

那么,既然清朝可以采用“和亲”的方式,轻松搞定蒙古问题。明朝为什么却不这么做呢?虽然说清朝是后面出现的朝代,明朝学不来。但是,在明朝之前,其实已经出现过以“和亲”的方式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的政策,明朝为什么不采用呢?

(皇太极画像)

我认为,明朝之所以不采用“和亲”的政策处理北方少数民族的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效果并不是很好。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在于通过血亲维系起来的两国关系,常常会因为嫁到别国的公主出现变故,因此两国重新交恶。

二是明朝耻于这种“和亲”的行为。汉民族在历史上把自己放在一个高人一等的地位,对“和亲”一事多有抵触。因此,明朝要采用强硬的手段对待蒙古。永乐皇帝朱棣甚至为此沾沾自喜地说,他大明王朝是历史上唯一“不和亲,不纳贡”的朝代。

正因为如此,明朝不利用“和亲”解决边关问题。

(满蒙联姻)

那么,清朝为什么就能够用“和亲”解决蒙古问题呢?

其一,清朝没有明朝的那种心态。清朝是少数民族,他们和蒙古是处在同一水平上的。甚至,蒙古在地位上,还是略高于清朝满族的。因为蒙古曾经统一过中国,这样,他们不仅仅是北方少数民族的老大,而且还具有皇家的血统。因此,满族和蒙古人“和亲”,绝对没有下嫁的味道,反而是高攀。清朝满族的这种心态,就让他们没有把公主嫁到蒙古,看成是一种耻辱。

其二,清朝持续不断地“和亲”。明朝之前的汉人王朝的“和亲”,都是非常“吝啬”的。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采用“和亲”的方式。什么叫“万不得已”呢?一是实在打不赢北方少数民族。二是北方少数民族反复求娶。这样一来,汉人嫁到北方少数民族去的姻亲就不多。前面我们也说过,通过血亲维系起来的关系,一旦血亲淡了,关系就可能破裂。正因为嫁得少,关系破裂的情况就多。而清朝因此持续不断地嫁娶,所以满蒙的关系一直维系得很好。

总之,真正要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虽然不一定像清朝那样持续不断地“和亲”,但至少应该把他们和中原民族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这样出现的问题就会更少一些。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标签: 清朝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胡善祥虽然当上了皇后,但是朱瞻基最爱的不是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皇后,明朝,历史解密

    当时的皇上下令为皇太孙选妃,经过占卜,说应该在济河一带去选择女子是最好的。经过了一番挑选之后,她被选中了,皇上看她非常的端庄贤惠就立她为太孙的妃子。几年后皇上去世了,太子继位了,也就是她的公公,她的丈夫被立为太子,于是她就成为了太子妃。她的公公当上皇上的时间非常的短,不久之后就去世了,于是她的丈夫登

  •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30年不上朝?这期间他在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万历皇帝,历史解密

    明朝万历皇帝为什么30年不上朝?这期间他在干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相信没有人不知道他30年不上朝这件事的。虽说万历30年没上朝,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没有好好治理国家,因为在这30年的时间里,国家所有的朝政都要经过他的收,他对朝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是了如指掌,实

  • 刘邦下令杀樊哙为什么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邦,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邦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看过《楚汉传奇》之后,大家对刘邦的发展故事还是比较清楚,刘邦何许人也,想必不用小编提大家都知道了,从一个小流氓,在众多兄弟的帮助之下,最终推翻了暴秦,建立了汉朝,这个事情还得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说起

  • 揭秘:宋朝为什么没有一个造反成功的例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要看咱们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还真是应了那句话,天下之大,总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这话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之前来看,是非常正确的。毕竟在封建制度下的国家,是没有办法实现所谓的真正人人平等,而且各种法律制度都是不健全的,没有办法让老百姓们感受到安全,也没有办法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平均的利益。所以这才会出

  • 岳钟琪权力很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他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岳钟琪,清朝,历史解密

    雍正能顺利继位,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另一个是川陕总督年羹尧。这两个人,一个被雍正亲热地称为舅舅,另一个是雍正的大舅子,都是皇亲国戚,都重权在握,也都是雍正的股肱大臣。可是,由于他俩自恃有功,做事飞扬跋扈。皇权受到影响的雍正,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一个被幽禁而死,另一个被赐死天牢。当时川陕

  • 秦国与晋国关系没多好,秦穆公为什么热心帮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秦国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五帝”中的第二位,秦国的始祖,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颛顼的后裔,他们这个部族是在商末周初的时候,从中原流动到西北边陲的,生活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一带,当时他们还不叫秦,更没有诸侯的身份,充其量算是给西周王室养马的官员。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

  • 明孝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执政期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明孝宗,历史解密

    弘治帝的坎坷成长明孝宗,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将其称之为弘治帝。而从弘治帝的成长经历来看,弘治帝无疑是具备坚韧的性格的。事情要从弘治帝的祖父——明英宗说起。明英宗时代,明朝和北方蒙古瓦剌部的矛盾激化,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之下,率领数十万明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不懂军事的明英宗,非但葬送了数十万明朝精锐

  • 老人愿意筹资300亿重建圆明园,专家为什么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现代,历史解密

    老人愿意筹资300亿重建圆明园,专家为什么不让?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圆明园这个词,对于国人来说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尽管现如今已经没有人经历过圆明园被毁的那段历史,但是这件事却是不可以被遗忘的,圆明园中无数的珍宝被焚毁、盗取,这样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前些年,有一位老人愿意出

  • 铅活字印刷机是什么人发明的?工作原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铅活字印刷机,历史解密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工作的旧式印刷机,由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在中国印刷术弘扬几百年之后,铅活字印刷机 的发明,使世界范围内印刷术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发展历程在1440年到1445年之间,约翰内斯·古滕堡(Johannes Gensf

  • 赤壁之战:曹操百万大军竟然败在自家谋士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士先知先觉,提前疏远了曹操,不然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再类推,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所以他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