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岳钟琪权力很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他造反?

岳钟琪权力很大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希望他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604 更新时间:2023/12/7 23:00:35

雍正能顺利继位,离不开两个人:一个是九门提督隆科多,另一个是川陕总督年羹

这两个人,一个被雍正亲热地称为舅舅,另一个是雍正的大舅子,都是皇亲国戚,都重权在握,也都是雍正的股肱大臣。可是,由于他俩自恃有功,做事飞扬跋扈。皇权受到影响的雍正,不能坐视不理。于是一个被幽禁而死,另一个被赐死天牢。

当时川陕一带叛乱不断,所以,雍正必须找个人来接替年羹尧的职务。

雍正思来想去,最后起用了曾作为年羹尧副将的岳钟琪

说起来,岳钟琪出身于武将世家。

他的父亲岳升龙就因卓越的军事才能,出任议政大臣、四川提督等重职。后来。岳升龙随康熙平定噶尔丹,屡建奇功。康熙不仅对他赏赐颇多,还赐给他“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的匾额。

岳钟琪自小耳濡目染,长大后不仅腹有才学,在排兵布阵上更是很有见地。

岳钟琪展露头角,是在康熙晚年。

康熙五十六年,准噶尔首领与沙俄勾结,入侵西藏,一些蒙古贵族和喇嘛也趁乱反清。

岳钟琪奉命征讨,先以奇计抚定巴塘、里塘等地,随后又全歼叛军将领。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立下了奇功,因此得到康熙赞赏,并被提拔为骑都尉世职。

雍正继位后,青海蒙古贵族再度反清。

年羹尧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同时,岳钟琪也被委以重任,作为副将军跟随年羹尧平定叛乱。

岳钟琪在攻打青海反清贵族的过程中,骁勇善战,屡献奇计,很快便收复青海的大片土地。

雍正龙颜大悦,封他为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兼甘肃提督。不仅如此,为表器重,还亲赐他金扇一把。

可以说,此时的岳钟琪,不仅是清朝勇冠三军的高级将领,还深得雍正器重。而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一切,凭的除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再就是对朝廷的忠心。

所以,当年羹尧被囚后,雍正立刻让他接手川陕总督的职务,如此一来,岳钟琪手中就掌握了川陕甘三省兵权。

可让岳钟琪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担任要职后,却屡屡有人以各种方式劝他造反,这可让他猝不及防。

雍正五年,一个叫卢宗汉的游民在成都街头赤脚狂奔,嘴里大声喊着:“岳公爷带川陕兵丁造反了!”引得行人侧目,议论纷纷。

岳钟琪听闻后,大惊失色,急忙命四川提督黄庭柱将他缉拿,并严加审问,结果一查原来此人是个疯子。

本来疯言疯语当不得真,可是岳钟琪唯恐雍正知道后,会对他有不好的想法,连忙写了长长的奏疏,将此事上报给雍正。

雍正自然对他百般安慰,表示绝不相信疯子所言。最后下旨以“造谣惑众,诬陷大臣罪”把卢宗汉斩首示众,如此岳钟琪才好歹放下心来。

谁知道事情还没过去三个月,又有一个叫张熙的书生给岳钟琪带来了一封信。

这信是张熙老师曾静所写,信中对雍正继位多有指责,说他杀父、逼母、弑弟、残兄,可谓罪大恶极。又说当年岳飞抗金,如今中原为满人所占,他亦应如岳飞一样,为汉人报仇,反清复明。

由于有了上一次经验,这次岳钟琪学乖了。他好酒好肉招待了张熙,故意遣退左右侍从,悄声告诉张熙,他早有此心。岳钟琪取得张熙信任后,探得他背后指使人,立刻将之一网打尽。

随后,岳钟琪为了向雍正表示忠心,他将张熙、曾静等人押送京师,并向雍正面陈此事。

那么,为何这些有反心的人,不约而同,都会找到岳钟琪呢?

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身份特殊。

岳钟琪不仅是汉人,还是岳飞第21世孙。

据史书记载,岳钟琪是岳飞第3子岳霖的后人,因此汉人百姓多认为他亦如岳飞一样“忠义爱民”。

满清入主中原后,对汉人多有血腥镇压。所以,大家一厢情愿地认为,岳钟琪势必因家仇国恨,早晚都会颠覆清朝。

二、身居重职。

满清一直实行“崇满抑汉”的政策,凡是位高权重的职务,一向都是由满人担任。岳钟琪是第一个被任命为封疆大吏的汉人,因此朝中的满人大臣对他妒忌有加,诬陷他的奏疏,更是在雍正的案前堆积如山。

雍正曾告诉岳钟琪此事,岳钟琪也知道朝中大臣多视他为眼中钉。因此,有人利用疯子诬他造反,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手握重兵。

岳钟琪能调动三省兵力,这在汉人官员中算是唯一一个有实力与朝廷对抗的人,所以曾静才会找到他,劝说他反清复明。

由于涉及谋反,尽管岳钟琪对清廷忠心耿耿,但他为了洗刷清白,不得不反复向雍正表忠心。

尽管雍正也一再要他宽心,然而随着叛乱解除、社会安定,雍正却开始对他各种打压指责,最后还是以“误国负恩”的罪名,将他革职拘禁,贬为庶人。

岳钟琪尽管功勋累累,但由于他是汉人的身份,最后不但遭到雍正打击,而且因为他的告密,引发文字狱,导致许多反清志士被斩杀,汉人因此对他多有诟病,从此背负了千古骂名。

标签: 岳钟琪清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国与晋国关系没多好,秦穆公为什么热心帮晋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穆公,春秋,历史解密

    秦国是传说中的黄帝的后代,黄帝有一个孙子叫颛顼,也是历史上流传的“五帝”中的第二位,秦国的始祖,按照古人的说法,就是颛顼的后裔,他们这个部族是在商末周初的时候,从中原流动到西北边陲的,生活在如今的甘肃省天水一带,当时他们还不叫秦,更没有诸侯的身份,充其量算是给西周王室养马的官员。等到周幽王时期,由于

  • 明孝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他执政期间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明孝宗,历史解密

    弘治帝的坎坷成长明孝宗,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将其称之为弘治帝。而从弘治帝的成长经历来看,弘治帝无疑是具备坚韧的性格的。事情要从弘治帝的祖父——明英宗说起。明英宗时代,明朝和北方蒙古瓦剌部的矛盾激化,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忽悠之下,率领数十万明军,御驾亲征瓦剌,结果不懂军事的明英宗,非但葬送了数十万明朝精锐

  • 老人愿意筹资300亿重建圆明园,专家为什么不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现代,历史解密

    老人愿意筹资300亿重建圆明园,专家为什么不让?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圆明园这个词,对于国人来说是一段痛苦的记忆,尽管现如今已经没有人经历过圆明园被毁的那段历史,但是这件事却是不可以被遗忘的,圆明园中无数的珍宝被焚毁、盗取,这样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然而前些年,有一位老人愿意出

  • 铅活字印刷机是什么人发明的?工作原理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铅活字印刷机,历史解密

    铅活字印刷机是利用铅、锑、锡三种金属按比例配比熔合而成的铅活字排成完整版面进行印刷工作的旧式印刷机,由约翰内斯·谷登堡发明。在中国印刷术弘扬几百年之后,铅活字印刷机 的发明,使世界范围内印刷术的发展有了一次质的飞跃。发展历程在1440年到1445年之间,约翰内斯·古滕堡(Johannes Gensf

  • 赤壁之战:曹操百万大军竟然败在自家谋士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曹操,历史解密

    曹操一方面想做仁君,另一方面却又连小臣刘馥都容忍不了,在横槊赋诗时倚酒将他刺死。(仅因直言诗句不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如此类推,曹操还能听得进程昱、二荀的逆耳忠言吗?幸好三位谋士先知先觉,提前疏远了曹操,不然早已死无葬身之地。再类推,曹操一旦当了皇帝会怎么样呢?所以他的劝

  • 努尔哈赤,揭秘其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努尔哈赤,清朝,历史解密

    纵观我国的封建历史,小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特点。那就是大部分开国之君都不是什么名门望族,甚至出身卑微。像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一样,都是平民出身。至于今天小编要说的主人公,清太祖努尔哈赤也出身卑微,甚至曾做过上门女婿,但这一切并不影响他的传奇的一生,也不会耽误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个狡猾、残忍、刚毅甚至嗜

  • 安禄山为什么会受到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安禄山,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是个颇有争议的君主,他“离奇”继位后,先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使得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开启了“开元盛世”!而他晚年,却因为贪图享乐,使得国势一落千丈。他晚年宠爱两个人,一个是位列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杨贵妃。另一个是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安禄山究竟有何本事,为什么能让唐玄宗对他器宠有加?这

  • 清朝自己立谥号的皇后,曾在位13年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元配皇后赫舍里氏,最初谥为仁孝皇后,不过后来改为孝诚皇后,因而在清朝,皇后的谥号第一个字都是“孝”字,因而第二个就直接反应出了在皇帝心中的重要程度,一般来说,谥号是在死了后才会得到的称号,自己生前是不知道的,不过在大清历史上却有一位皇后,在生前便向皇帝请谥,而且最后还得到了这个谥号,相当于来说,

  • 虎符有什么作用?拥有它是否就等于拥有半壁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虎符,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看过古装戏的人,肯定都知道“虎符”是什么东西?虽然东西不大,可是权利和作用却很震撼人。“虎符”又名“兵符”,是古代兵权的象征。“虎符”一般由青铜或者黄金制作而成,劈成两半,一半在皇帝手中,另一半在将军手中。两块虎符只有合在一起,才能调兵遣将,缺一不可。“虎符”不是随便可以用的,当国家需要军队护国,有

  • 被太监救活的帝王,是明朝最暖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祐樘,明朝,历史解密

    今日,说起盛世帝王,很多人都会说起乾隆帝。人人想做皇帝,岂知皇帝的命数也是飘忽不定的。乾隆帝就是命最好的一位,康乾盛世的好处几乎都落在他身上,家底子厚,经济富足,社会安定……他继承了康熙、雍正在清朝初年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繁荣盛世,几十年吃干老底留了个烂摊子给了嘉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帝王——明孝宗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