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太监救活的帝王,是明朝最暖的皇帝

被太监救活的帝王,是明朝最暖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04 更新时间:2024/1/31 2:10:49

今日,说起盛世帝王,很多人都会说起乾隆帝。人人想做皇帝,岂知皇帝的命数也是飘忽不定的。乾隆帝就是命最好的一位,康乾盛世的好处几乎都落在他身上,家底子厚,经济富足,社会安定……他继承了康熙、雍正在清朝初年迅速发展而形成的繁荣盛世,几十年吃干老底留了个烂摊子给了嘉庆。

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帝王——明孝宗朱祐樘,和乾隆一样处于王朝中期,却是中国历史上最倒霉的皇帝之一。他童年坎坷,6岁才和父皇相认,随时冒着被父皇宠妃害死的危险,在无数人的舍命保护下才长大成人。但就是这一位曾经如井底之蛙一般被关在掖庭之中帝王,在明朝风雨飘摇的成化之末,一手打造了弘治中兴。刘隆有《明孝宗:勤政除弊致中兴》之中曾言:明孝宗朱祐樘为政颇多靓丽和温馨,是三百年明史罕见的最富暖意、最得人心的篇章。

朱佑樘的母亲本是蛮土官女纪氏,成化中期,朝廷征讨蛮夷,将其俘虏,宫人见她机敏也识得些文字,便让她去看管宫内收藏。当时宪宗宠爱万贵妃,虽然后宫佳丽不少,但孕者大多流产,或者生下的皇子不久之后就夭折了,柏贤妃所生悼恭太子就是被万贵妃所害。而宪宗根本离不开万贵妃,虽然伤心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日宪宗偶然遇到纪氏,见她貌美就宠幸了她,不久之后这个小宫女就怀孕了。万贵妃怎能容忍,便派人为纪氏堕胎,并且将其发配至掖庭。纪氏服用堕胎药后没有效果,当时在宪宗面前十分受宠的宦官张敏等张氏兄弟密谋之下,将纪氏安置到了安乐堂,不允许外人随意出入。

成化六年七月初,朱佑樘出生了。纪氏孕期受到惊吓且营养不良,朱佑樘没有奶水吃,张敏就偷偷带来米粉喂养。一个月之后,为了避免万贵妃再来查看,张敏时而也会将朱佑樘送到废后吴皇后处养育。朱佑樘吃着百家饭长大,也得到了了皇后悉心教导,懂事明理,文采卓然。

这个时候,因为悼恭太子薨逝,宪宗每天吃不好,常常以泪洗面,看到太子的遗物就哀恸不已。一日,宪宗让张敏为他梳头,对着镜子感慨道:“朕老了,竟然还没有后继之人。”张敏终于等到了时机,跪下道:“奴有死罪,万岁已经有儿子了。”张敏凄然道:“陛下,奴说完就得死了。奴才死了,万岁一定要为皇子做主啊!”

张敏这话意有所指,宦官怀恩马上跪下道:“张敏说的是真的,小皇子已经六岁了,只能藏在西宫之内。”宪宗大喜,马上去见朱佑樘,圣旨提前送到,明明是大喜事,纪氏却对着幼子垂泪哽咽:“我儿去后,我定不能活。你出门看到身穿黄袍长着胡子的男人,就是你的父皇。”

纪氏给朱佑樘穿上红色的衣裳,他平生第一次坐上了轿撵,被众人簇拥着抬出了掖庭。在掖庭门前,宪宗看到了头发披散,清瘦矮小的朱佑樘。宪宗朝朱佑樘招了招手,朱佑樘十分乖顺地投入父皇的怀抱。宪宗将朱佑樘抱起来放在膝盖上,抚摸端详了许久,喜极而泣:“这是朕的儿子啊,长得像我!”

怀恩马上将此事告知内阁,群臣大喜。第二日,等不及的宪宗就昭告天下,并且将纪氏送到了永寿宫,封她为妃。万贵妃大怒,在宫中日夜啼哭,骂道:“你们这群小人都在欺骗我!”整个皇室因为朱佑樘而有了难得的欣喜,然不过短短数月,纪氏突然自缢身亡。很快,张敏也吞金而去,怀恩被贬凤阳做苦役。

史料志宏记载,在母妃纪氏的葬礼之上,仅仅6岁的朱佑樘没有哭闹,行事完全是一个成年人的模样。万贵妃嚣张跋扈,宪宗丝毫没有能力保护幼子,太后只得亲自出马,将朱佑樘小心养在身侧,吃穿住每一个细节都十分注意。一日万贵妃派人来请朱佑樘,太后祖母对他说:“你去吧,但什么东西都不要吃。”万贵妃果然又是赐汤又是赐食,朱佑樘一口都不曾吃,万贵妃愤怒道:“现在这个岁数已经这样了,我将来还不是任他鱼肉?”

万贵妃时时气恼宫中有个眼中钉朱佑樘,积郁成疾,不久之后就死了。万贵妃死后,宪宗嚎啕大哭,七天不理朝政,一病不起,同年病逝了。

17岁的朱佑樘做了皇帝,他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帝王训练,也没有文武战绩傍身,文武大臣们自然没有将其放在眼里。而朱佑樘刚刚即位一个月,就开始给成化留下的官员大换血,两千多名“传奉官”被罢黜,万安倒台,“纸糊的三阁老”、“泥塑的六尚书”全部被清洗。而曾经在朱佑樘幼年深出援手的人,吴皇后、怀恩都得到了善待。朱佑樘一直以太后的礼仪对待吴皇后,怀恩从凤阳被接了回来,他有幸能在70岁的高龄看到这个盛世的开端,荣耀乡里,就像他们曾经勇敢地牵着朱佑樘的手,走过那段黑暗寒冷的童年。怀恩从凤阳回来之后,也没有倚老卖老白白享受,他兢兢业业地为朱佑樘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替这位新帝王分担,几乎一天也没有休息过。这位迈过三朝的老太监最终老死任上,他看着励精图治的朱佑樘含笑而去,朱佑樘赐其名为 “显忠”,厚葬。

朱佑樘派了很多人去了母亲的家乡,希望找到有关母亲的亲人,除了几个冒名顶替的无赖,他一无所获,至今,纪氏依旧是一个谜。

任何盛世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靠的是长久坚持的规范制度和强硬的执行力,明清两朝除了朱元璋,还有比明孝宗更看透命运的皇帝吗?前一天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后一天成为万人之上的皇子。成化年间,仅仅靠着个人好恶支配的后宫和朝堂的局面让他厌恶透顶,他有传奇的命运,但他不信命运,只信勤政才有政绩。朱佑樘勤政节俭,不近声色,一生只娶了一位皇后,他重视司法改革,大开言路,竭力扭转朝政腐败,驱赶奸佞小人,励精图治,重整朝纲,任用了刘大夏和王恕等忠臣、贤臣,众多治国良才得以进入了帝国的中心。

有人问,那么万贵妃的宗族呢?在宪宗时期,万贵妃的宗族势力根深蒂固,万贵妃虽然死了,但她的家人还在。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支持朱佑樘清算万家,朱佑樘的确在即位五天后就将万贵妃的亲属万喜、万达等全部降职下狱。面对朝中众臣请求满门抄斩,朱佑樘却始终没有动静。

朱佑樘最终选择原谅了这些人,只是抄了他们的家,并没有杀他们。17岁的朱佑樘,没有将这笔血债再延续下去,没有在王朝更替的敏感期,因为私人恩怨造成大屠杀,让百姓人心惶惶。更何况,他知道万贵妃的罪恶,很大一部分出自于父皇的纵容。他若清洗万贵妃家族,就是在给自己的父皇抹黑,也是为老朱家抹黑。

万贵妃曾经杀了他的母亲,逼死了悉心养护他六年的张敏,她享尽荣华富贵,平静死去,没有遭一丝罪。能咽下这个仇,最后选择了原谅,17岁的朱佑樘得有多大的胸襟和勇气!

万历年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说:“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汉文帝和宋仁宗,包括明仁宗、明宣宗都是国初兴盛时期的守成之君。而宋孝宗以自己的善良、正直和胸襟,在王朝中期开辟盛世,明朝后期没有一个皇帝能与之相提并论,让他得以与中国贤名君主同列。他是一位盛世皇帝,他也是一位命途多舛的政治家,他是贤主,却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轨迹。

标签: 朱祐樘明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说辽国如果亡了,北宋也会保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历史解密

    唐朝的繁荣盛世,随着唐朝的灭亡,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后来,赵匡胤建立了北宋,而北宋也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北面有强大的辽国,他们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这些广阔的平原地带。有了这个地带,辽国可以随时进攻北宋,而北宋却没有任何天险可以依靠,只能依靠平原上的人工建筑作为点状据点,以此,来抵挡契丹人的铁骑

  • 秦朝百万大军,百万秦军为何在三年内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罚为二柄,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投入到战国时代规模宏大而惨烈的兼并战争中。自秦孝公起至秦统一天下的150余年的

  • 为什么说刘伯温的死与朱元璋有很大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伯温,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刘伯温的死因,已经成为了历史谜案。很多人都认为,刘伯温是朱元璋杀害的。为什么说他是朱元璋杀害的呢?当时刘伯温生病了,朱元璋让胡惟庸派御医去看他。御医给刘伯温开了一副药,刘伯温吃了这副药以后,感觉就像一块石头塞进了肚子里,很不舒服,又疼痛无比。于是刘伯温就把这件事说给了朱元璋听。当然了,他也不能明说

  • 汉园三诗人有什么代表作?创作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园三诗人,民国,历史解密

    汉园三诗人是指中国现代派诗群中三位杰出的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主要代表作品为《汉园集》。30年代中国现代派诗歌创作中三位风格独异的诗人: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1936年出版了合集《汉园集》(商务印书馆),内收何其芳《燕泥集》、李广田《行云集》、卞之琳《数行集》,因此而得名。他们注

  • 高丽王朝为什么要满足元明两代皇帝的特殊癖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丽王朝,朝鲜,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邻国朝鲜和韩国在以前都一个国家,统称朝鲜。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原本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藩属国,他们国家历史上的创史人就是在我们国家商朝时期纣王的叔父箕子,他为了逃难跑到了朝鲜半岛。在那里建立了“箕子朝鲜”,但是到了西汉时期有被我们国家灭了,之后有经历过了新罗、高丽、朝鲜等三个时代,最后就

  • 吴起让楚国迅速崛起却为何惨死?一代名将注定保护不了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吴起是战国前期一个很著名的军事家,他帮助魏国攻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并镇守此地,创造了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其余皆平的出色战绩,还曾经一度以五万兵力击败十倍于己的军队,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可谓出神入化,在历史上他所著的《吴子》与《孙子兵法》并列,世称《孙吴兵法》。吴起不仅能征战沙场,他还能出将入相

  • 古代太监不能生育孩子 为什么还要找人组建家庭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监,宫女,历史解密

    从古至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道理是亘古不变的,除了在磁场当中有所体现之外,在人与人之间也是相当贴切的,但是这个世界上,其实除了男人和女人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人群,他们可能是人妖,也可能是我们古代的太监,因为身体有所残缺的原因,所以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男人,同样也不属于女人的群体!那太监会不会喜欢女

  • 胡则为官40年历经三朝皇帝,死后被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胡则,明朝,历史解密

    中国从古至今都是农业大国。现如今的中国发展依靠农业,而对于古时的中国而言,农业则是社会之基,农业活动可以说是国家最为重要也是最根本的活动。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古时的农民地位是远远高于工人和商人的,而哪怕是皇帝也要在每年的特定时候有农业活动,哪怕是象征性的,也足以说明问题。中国是由农业供养的。正因农业

  • 隋唐背后的文武斗争:“三征高句丽”和“科举制”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征高句丽,隋,历史解密

    科举起源于隋朝,大多数人对它的印象就是:科举为有真才实学的寒门子弟提供了一个上升通道,为国家选拔了许多人才。那么,科举的初衷到底是什么?真的只是单纯为选拔人才?“三征高句丽”贯穿了隋唐两朝,是什么原因使得两朝帝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高句丽,真的只是因为高句丽反复无常?亦或是帝王禁不住开疆拓土的诱惑?现在

  • “止嗽散”这个药方是程钟龄所创吗?背后有着怎样的一段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程钟龄,清朝医学家,历史解密

    “止嗽散”一方,为临床中医大夫所习用,只要是由感冒所引起的咳嗽都得用它。可它背后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传说程钟龄有祖坟葬于某山之上,其坟低处(亦曰坟下),有当地一土豪之祖坟,该坟墓四周栽有多棵古柏,因程钟龄之祖坟居其上,为古柏的横枝所穿进,坟内的棺椁将露,程钟龄前往该土豪家中与他相商,要求剪除其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