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这个朝代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这个朝代没有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 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146 更新时间:2023/12/31 19:26:24

在中国封建时代,外戚干政最严重,最频繁的是两汉。两宋有七位太后临朝听政,没有外戚集团。而宋朝士大夫始终控制的朝局,仅太后一人听政,对朝局影响不大。而有明一代更本不存在后宫干政和外戚干政的局面。更缺乏外戚干政的土壤。

明朝没有外戚干政的现象首先就是明朝没有太后临朝一说,而两汉外戚干政(尤其的东汉)之所以有这样的条件,是因为幼主登基太多,而明朝立国276年一共16位皇帝只有两位幼主登基,余下的14位皇帝都是成年登基,自然就不存在外戚干政的土壤。两个幼年皇帝一个明英宗朱祁镇8岁登基。朝臣有人提议,让太皇太后张太后垂帘听政。张太后不允。言讲:太祖皇帝有训:后宫吧不得干政,我一个妇道人家焉能处理军国大事,皇帝年幼,可以让内功辅政(三杨)可以说,正是张太后的率先垂范。给大明后世留下了一个很好范例,让外戚始终没有在明朝形成独立的政治集团。而万历皇帝9岁登基,是张居正辅政,也没有太后垂帘外戚干政一说,就此而言,明朝没有外戚干政是值得肯定的。

朱元璋为了避免出现后宫垂帘,外戚干政的局面,就制定了许多规定,最关键一点就是皇帝包括宗室在内不得和朝中重臣,高级官僚联姻。皇帝和宗室只能和低级官员和平民女子联姻,(立贱不立贵)如此一来皇帝母系一脉根基浅。无法结成政治利益集团。从源头上掐死了外戚干政的根本。万历之母彩凤的父亲李伟,不过是泥瓦匠而已。字都不认识,干政自然是不可能的。再就是明代政治制度完整,内阁把持朝政,司礼监太监掌控票拟。权力分配“完美”没有外戚的政治基本盘、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皇帝母系一脉爵位都不高。最高只能是伯爵,嘉靖帝登基以后,取消了外戚爵位的世袭权。而且有明一朝,官体系庞大,他们绝不会允许外戚来抢夺他们手中的权力,当万历要给太后的父亲侯爵的时候,举朝反对有违祖制。万历只有作罢。外戚和宦官干政都是依附于皇帝身上的产物。没有皇帝支持根本不可能实现。

标签: 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秦朝的灭亡和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秦始皇的人生其实很简单:先是不怕死,后来不想死,最后不敢死。不敢死的秦始皇公元前219年以前,秦始皇并没把生死看得多么功利,因为他既然把自己称作“始皇帝”,必是打算给子孙留点生存的空间,不想耍赖不死。可是从公元前211年开始,48岁的秦始皇就陷入了纠结,他突然有种奇怪的感觉:他有点不敢死了!这一年,

  • 须菩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须菩提,印度,历史解密

    一个能够教出孙悟空这样厉害徒弟的神仙,为何会在三界籍籍无名?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须菩提是假名。那须菩提真正的身份又会是谁呢?根据小编的推测,须菩提极有可能就是如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小编我是有理由的。请诸位接着往下看。首先,猴子拜师的地方是西牛贺州,而西牛贺州确是佛门的地盘(如来曾说过:“我现四大部洲

  • 函谷关之战五国联合攻打秦国 为什么齐国没有选择参加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战国,函谷关之战,历史解密

    战国函谷关之战战国函谷关之战是公元前三百一十八年的时候,赵、楚、魏、韩、燕等五国联合起来攻打秦国的一场战斗。函谷关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所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场所。若当时战国函谷关之战联合的诸国万众一心攻破函谷关,那么历史将会被改写。函谷关因为当时秦国在日益的强大之后便开始向东扩张,并且还

  • 揭秘:蒙古族政权北元是怎么走向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北元,宋朝,历史解密

    话说,哪一年朱元璋带领起义军,消灭了立都于北京的元朝,然而当时的元朝,还没有彻底灭亡,俗话说,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逃往北面方向的脱古斯帖木儿又建立起一个北元王朝,那么,这个王朝最终是如何灭亡的呢?回首当时,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三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庆州,闻虏主脱古思贴木

  • 高瑛为了和艾青在一起,向丈夫提出离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艾青,民国,历史解密

    有句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小编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故事却和这句话恰恰相反,有的夫妻相互扶持,风雨同舟度过一辈子。小编要讲的就是艾青和高瑛这对夫妻。为了和艾青在一起,高瑛和丈夫离婚,从此这对夫妻风雨同舟度过了四十一年。说起艾青,大家都能想起他最著名的一首诗《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出生于

  • 汉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原因真的叫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朝(前206—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华夏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汉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带给后世足够的荣耀之外,还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人格和政治路径。与此同时,汉朝衰落的历史原因也足以警

  • 司马令姬6岁当皇后,一生经历三朝五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司马令姬,南北朝,历史解密

    笔者认为凡是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留下姓名的古代女性大多数都是有着传奇人生经历的人,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同样如此,她就是北周静帝唯一的皇后、妃子司马令姬。我们都知道,北周宣帝宇文赟是一个荒淫无度之人,他18岁即位,在位仅一年就不想干了,于是把皇帝之位让给了自己6岁的大儿子宇文阐。宇文阐于公元579年

  • 揭秘:朱棣五次北伐是不是为了瓦解蒙古?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在位时期,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这五次北伐,给予了蒙古的几个强悍部落鞑靼、瓦剌以及兀良哈沉重的打击。明成祖最后一次北伐的时间是1424年,到1449年“土木堡事变”发生的时候,也就才过去20多年的时间。为什么才20多年时间,蒙古人就能够在土木堡重创明军,俘获明朝皇帝,后来甚至还大军压境打到北京呢

  • 在科举考试中为什么第三名还能比第一名高兴 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朝,隋文帝,历史解密

    科举制从隋文帝时期起头竖立,陆续至清代,近代西方很多国度认为中国的科举轨制是最伟大的发现。近代世界各地以测验为尺度选拔人才的体式,与中国科举有着莫大的关系。前人中探花为啥比中状元还高兴?本来探花不光要有才,还得有这个!状元是中国古代科举测验——殿试进士的第一名。它为什么叫“状元”而不叫其余呢?本来,

  • 清朝的包衣是个什么样的群体?出身卑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我们在看清朝时期电视剧或书籍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名词:包衣。包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包衣在满语中被称为“包衣阿哈”,翻译过来就是家奴的意思,因此包衣也被称作包衣奴才。从名字上来看,大家就能猜到包衣的出身是比较卑微的。包衣的来源比较复杂,有满人平民因犯罪沦为奴隶的;有家庭生活窘迫而将妻子儿女典卖为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