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为什么有人把管仲称为古代版的“凯恩斯”?

揭秘:为什么有人把管仲称为古代版的“凯恩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41 更新时间:2023/12/6 7:43:30

提起管仲,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管鲍之交”,《列子·力命篇》中管仲说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用于形容他和鲍叔牙之间彼此信任的深厚友谊,成为中国代代相传的佳话。

前段时间拜读了吴晓波老师的《历代经济变革得失》,其中关于管仲变法强齐的描述让人读后拍案叫绝。原来管仲在许多方面更是“硬核”玩家。

让我们来重新认识一下这个变态的“管爷”。

一、管爷是“国企缔造者”

齐桓公和管爷多次切磋富国之策,齐桓公建议对人口、房屋楼台、树木、六畜征税,被管爷一一否决,管爷认为税收是有形的,人民征收会招致不满,最理想的办法是“取之于无形,使人不怒”。

据此,管爷提出“寓税于价”的方法——把税收隐藏在商品的价格里,令纳税者看不见、摸不着,不知不觉中“快乐”地纳了税。具体操作上,管爷提出七个字:唯官山海为可耳。意即把山、海等资源垄断起来,山上出铁矿、海里产盐,实行盐铁专卖。管爷提出由政府控制所有权,把经营权下放给民间商人,然后以一定比例分配利润。

这种国有民营的方法,对后世政权产生了重大且根本性的影响。这些在国家控制下经营垄断资源行业的企业,在现代中国叫国企。

二、管爷是一名“经济大师”

管爷从早年的从商经历中认识到工商业盈利能力大于农业,振兴商品经济是增强国力的最佳途径,他在齐国展开了一整套包括产业、税收、价格等多领域整体的改革试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放活微观、管制宏观、鼓励投资和消费”。

放活微观:具体就是对内刺激经济发展,对外降低关税。国内渔业、盐业过关隘只登记不征税,出口商品实行单一税制。对于来齐国做生意的商人,更是大开国门,甚至还建有专门招待外国商人的客舍,提供饭食。从此“天下商贾归齐若流水”。为活跃市井,管爷还首开色情业,以此吸引外来商旅,并大收其税,这也是管爷被拜为娼妓业的“祖师爷”的原因。在这种自由贸易政策的刺激下,齐国商业一片繁荣,首都临淄居民达30万之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最繁华的城市,而与其同时期的雅典城人口不足5万。

管制宏观:就是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利用财政杠杆来调节经济和增加国家收入。管制宏观最重要的制度创新是盐铁专营,就是对盐业、矿山等国家资源进行“资产国有,民间经营”,然后从中提取利润。盐铁专营政策对后世的影响绵延两千余年,迄今犹存,成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经济保障。

鼓励投资和消费:在管爷的经济思想中是鼓励消费的,管爷认为“俭则伤事”,甚至鼓励奢侈消费,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侈靡篇》,管爷认为不断消费,才能促进生产和商品流通,贫穷之人才有工可做。同时管爷在《乘马数》中还说每当凶年,国家应建造宫室台榭,以此促进人民就业。这种通过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直到两千年后西方人才学到手。

管爷真乃无师自通的经济天才。

三、管爷擅长玩“国际贸易”

在管爷的精心辅佐下,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中原霸主,然后开始召集诸侯会盟,《史记》说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就是说九次召集诸侯国开会,开会除了炫耀一下强悍的国力外,重要内容是以霸主身份统一各国关税,管爷的此种做法,就是在创建一个区域经济的关税同盟体,这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国际贸易的游戏惯例。

《管子·轻重戍》中记载了一则十分精彩的管爷利用国际贸易规则狙击鲁、梁二国的案例:

鲁、梁二国乃东方大国,民众擅长织绨(一种厚实光滑的丝织品,用它剪裁成的衣服为当时最高档的服装)。管仲就请齐桓公带头穿绨衣,很快穿绨衣成为齐国上下的时尚。一时间绨的需求量猛增,供不应求,管仲却不允许本国人生产绨织品,而是一律从鲁、梁二国进口。

(管仲老街一景)

管仲召集两国商人,对他们说:“你们织绨十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如果织绨百匹,我就给你们三千斤金。”鲁、梁二国果然中计,在政府鼓励下,民众纷纷从事织绨纺织,农事因而荒废,一年多下来,粮价暴涨。此时管仲下令关闭与鲁、梁的通商关口,不再进口一匹绨布。

鲁、梁两国经济顿时崩溃,难民纷纷涌入齐国,管仲顺势让他们去开垦齐国的很多荒地,反而促进了齐国的农业生产。鲁、梁二国从此一蹶不振,不得不亲自向齐国纳币修好。管仲还利用同样的手段制服过莒国和莱国,其手段之高妙和狠辣,迄今仍让人叹服。

以上就是管爷,称为中国古代版的“凯恩斯”,一点也不为过,却比西方的凯恩斯整整早了两千多年。

标签: 管仲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为康熙最爱的儿子,为什么要废掉皇太子胤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皇后赫舍里的儿子叫胤礽是康熙的嫡子,他也是**,可是被康熙两次废掉。与皇位只是差一步。康熙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康熙在位时,平定三藩、收复噶尔、战沙俄,还收复了台湾,使大清朝王朝走向盛世辉煌。就是这样一个文武英明皇帝。胤礽人生的第一步很是好比别人要强的多没有费劲就当上了**。在这样的环境下让胤礽

  • 揭秘:导致北宋灭亡的直接罪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对金国而言,这次伐宋战争,大大超出他们的预料。他们没有想到,自己的进军,会这样顺利。因为,在进军途中,上天竟然送给了他们一份大礼。这就是宋军的燕山府留守郭药师投降了。史料记载,宣和七年(1125 年)十一月,金军一路南下,瞬间就攻陷了宋朝的檀州和蓟州,兵临燕山府。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郭药师率常胜军与

  • 古代顶级门阀士族:琅琊王氏的家族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琅琊王氏,晋朝,历史解密

    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鼎盛于魏晋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南朝以后走向衰弱。《二十四史》中记载,从东汉至明清1700多年

  • 揭秘:清朝哪些地方官员权力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每一个朝代都有这个朝代的制度,对于这些制度,有的是继承以前的朝代并加以完善而发展来的,有的却是根据国家的现有状况而特意创造出来的。就像有的朝代为了能够剥削宰相的权力,就特意设置了一些机构来加权皇权。所以说,在朝代的发展中,所有的东西都要根据时代来加以变更。要是一直都守着先人们的老规矩的话,看似是尊敬

  • 吏部尚书权力到底有多大?为什么能左右官员的前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吏部尚书,唐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官场中,有一个部门非常特殊,那就是吏部。按照当时的规矩,京官见到自己的上级是不用下跪请安的。但是如果遇到了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则必须下跪请安,否则后果很严重。有一个问题出现了,为何见到其他尚书不用请安,遇到吏部尚书则情况完全不同呢?其实关键在与吏部的工作范围,吏部决定了大多数官员的前途

  • 人在死后为何要停尸三天才下葬 这里面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古代,历史解密

    死者为大,对于死者我国自古以来都非常重视,但是在古代却有这么一个习俗那就是人死后要停尸七天,新中国成立之后变为了三天,那么为什么人在死后不是立即下葬,而是要等七天或者三天之后再下葬呢?据记载,春秋时期扁鹊游历各国,途径虢国时,发现举国上下都非常悲痛,扁鹊询问之下的得知,原来是虢国太子去世了。一个年轻

  • 比点天灯更残忍的酷刑, 刑具只是一碗半生不熟的面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点天灯,历史解密

    古代有三种最残忍的酷刑,分别是:“点天灯、扒皮、砍头”,或许有人会疑问,砍头为何也算酷刑,手起刀落人头落地,没有任何痛苦的就死去,算何种酷刑?换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不是手起刀落呢?而是用钝刀砍头,被斩犯人是不是崩溃了?晚清时期著名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被清军逮捕之后,慈禧就交代,不用快刀,用钝刀砍死

  • 徐达北伐过程是怎样的 为何他能够一战成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徐达,北伐,历史解密

    徐达北伐背景1367年到1369年,两大军队在中原和西北广大区域内展开了一次大战,也就是徐达北伐,这次战役充分显示了徐达在军事上的能力,取得了巨大胜利,那么徐达北伐背景是什么呢?朱元璋是在他24岁时起兵的,然后经过几年的努力,在1356年拿下了集庆也就是现在的南京后,自立为王。修建了自己的宫殿,初步

  • 古代嫔妃五十岁之后就不能侍寝了 为什么她却能依旧受宠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清朝,德妃,历史解密

    古代嫔妃侍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德妃从一个身份卑微的、负责端茶送水等细活的“宫女子”,一步一步登上永和宫主的位置,这是很不简单的。康熙二十年册的四个妃子,她们的地位或者说是在皇帝和众宫人心里的位置,是后来的其他宫妃难以相比的,或者说,后来的宫

  • 宋襄公的能力如何 他是怎么让宋国崛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春秋,宋国,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宋襄公是春秋五霸之一,却鲜有人知晓这个“五霸之一”其实名存实亡。其它四国军事实力均远超于宋国。宋国的总人口都不足五千,甚至连今天一个小县城的人数都赶不上,又何以去培养强大的军事实力呢?其次历史上对宋襄公的评价争议不断,有人说他的仁义不过是在惺惺作态,甚至连开国领袖毛主席也评价其为“蠢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