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临死前为什么会提到马谡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刘备临死前为什么会提到马谡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03 更新时间:2024/1/3 18:43:42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打完夷陵之战后,病逝在了白帝城。在刘备临终之前,把诸葛亮拉到自己的床边,交待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告诉诸葛亮,如果自己的傻儿子刘禅能够抬一手,就请诸葛亮尽力辅佐,如果刘禅实在是没那个本事,诸葛亮也可以取代他当蜀国的国主。

这句话说的很认真,不过里边儿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就不知道了,说不定刘备只是在考验诸葛亮,如果他回答了错误的答案,可能当场就被击毙了。另一件事就是刘备提醒诸葛亮,不论蜀国的人才少到了什么情况,都不能重用诸葛亮的徒弟,也就是马谡

关于刘备临终之前的交代,也只有这两个记载。刘备作为一国之君,第一点交代是能够理解的。但是马谡当时没权没名,是如何被刘备提名的呢?而且是在她临终前这种重要的时刻。不过最关键的是,他临终前只交代了这两件事,这也就意味着马谡这件事已经堪比国家大事了。

这难道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刘备临终前提及马谡的理由。最常见的说法,就是刘备能够准确地识人,诸葛亮把马谡当弟子,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他,但是刘备看出了马谡的不足。他的性格 太过狂妄,不够谦虚,并不是诸葛亮传人的最佳人选。

不过这种说法比较牵强,如果按照知人善用来说,刘备和诸葛亮是根本没法比较的,所以在我看来这种说法并不合理。刘备在建立了蜀国之后,并没有设立史官,所以他临终前说的话也并没有被记录下来。所以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刘备临终前说过很多话,但是流传下来的就这两句。

马谡这件事很可能刘备临终前提过,但是肯定没有演义中写的重要,之所以演义里会这么写,是因为后来马谡在北伐的时候,不听诸葛亮的指挥,丢掉了街亭,同时也毁掉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这次北伐是蜀汉最有可能胜利的一次,因为当时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还没有掌握大权。

因为后边儿马谡出事了,正好符合了刘备的猜测,所以他临终前的这番话才会被记下来,如果马谡最终成为了碌碌无为之辈,刘备临终前的这段话肯定也不会被人们记下来的。

标签: 三国诸葛亮刘备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惠子有着怎样的思想主张?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惠子,思想家,历史解密

    综述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文学《庄子·

  • 杨花落李花开的传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隋炀帝还是败给李家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广,历史解密

    关于帝王世家,古时候有一句非常顺口的对联,上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联是天下易打守成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总有一个人能够最后一统江山,而这个人需要的,只是一点运气跟一些关于军队的硬实力。在晋朝结束之后,天下乱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隋朝成功大一统,在隋炀帝继位之后,他主持修建了大运河,大运

  • 为什么说杨渥是南吴最昏庸的一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杨渥出生在公元886年,是南吴太祖杨行密的长子,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的君主。杨渥,为人想来没有什么好的名声,而各地的节度使对他都非常的轻视。在杨渥初期的时候,曾被父亲杨行密任命为宣州观察使,在公元905年九月,因为杨行密患病,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宣州将杨渥召回。在杨渥抵达广陵之后,杨行密承制任命杨渥为淮

  • 纣王谁都不怕,却唯独怕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闻仲,商朝,历史解密

    纣王是个残暴之君,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为什么会认可?一是许多古籍都这么记载,二是广为流传的《封神演义》把纣王描写成一个暴君。在许多传说和古籍时,纣王谁都不怕,谁都敢杀,却独怕此人,见了就哆嗦,此人叫他干啥就得干啥,不听?一鞭打死。这个人是谁呢?闻仲。闻仲是帝乙托孤大臣,官拜太师,坐下墨麒

  • 太平天国最后一名大将,灭亡后仍坚守了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文彩,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自清朝以来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不仅仅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学者都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研究。它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但在这期间全国死亡人数竟高达两亿多。它究竟是拯救人民还是又将人民拉入另一个泥潭,确实值得后人深思。而作为太平天国运动首领的洪秀全,

  • 妃子怀孕14月生下皇子,皇帝:杀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这历朝历代的储君人选,肯定是经过慎重的考核以及思考才会定下的人选,历史上因为储君出现争执的事情并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丢掉了性命众叛亲离,而在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太子的人选还闹出一场风波。当时汉武帝刚刚登机没多久的时间里,他外出的时候,走到一个地方发现天上有一团紫气,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古代,大家对于天

  • 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是什么意思?此话其实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其中还包括了一些经验杂谈,比如“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当然,有一些老祖宗们留下的经验带着不少的迷信色彩,不可采纳,那么对于上述的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一生顺遂,总是有起有伏的,而在困难

  • 秦淮8艳之一,17岁嫁国公,21岁重操旧业,晚年又遇渣男抑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几次交往后,保国公朱国弼对寇白门说想娶她为妾,早被朱国弼儒雅折服的寇白门想都不想便同意了这门亲事,1642年秋的一天晚上,寇白门被抬进了保国公府,为何不白天举行婚礼?寇白门出生娼门,想要从良或婚配,只能夜间进行!嫁到保国公府上没几个月,寇白门便悔恨不已,原因无他,将寇白门娶进门没几天,朱国弼的新鲜劲

  • 慈安太后为何在四十多岁突然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安太后,清朝,历史解密

    慈安太后的死因,是清宫谜案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慈安太后还不到44岁,正值盛年,却突然毫无征兆就去世了。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关于慈禧太后的死,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被慈禧太后害死,二是得了脑心血管突发疾病死亡。认为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慈禧感到了危机。之前慈禧和慈安相处得很

  • 揭秘: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世宗雍正皇帝登基在民间一直有各种传说,由于清朝统治者有意的删减、修改史料,致使这件事情成为一个谜团,但是雍正皇帝的死,似乎更加的迷影重重。官方记录都说雍正是病死的,从八月二十一日“不豫”,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但是有清一代纷纷扬扬传于民间的,却是雍正帝被侠女吕四娘刺杀身亡的故事。雍正皇帝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