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惠子有着怎样的思想主张?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惠子有着怎样的思想主张?关于他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03 更新时间:2024/1/3 21:02:03

综述

惠施的著作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因此他的哲学思想只有通过其他人的转述而为后人所知。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朋友庄子的著作中提到的他的思想。其中最主要的有“历物十事”。他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来从中总结出世界的规律。除了《庄子》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书中也有对他思想的记载。

《庄子·天下》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是说他知识渊博,书也很多。有个名叫黄缭的人问惠施"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他不假思索,随口回答,说得头头是道,可惜他的著作早已失传,否则当是最有价值的科学遗产。《庄子》保存了惠施的"历物十事",②即分析物理的10个命题。《荀子》、《韩非子》和《吕氏春秋》等书也保存了一些惠施著作的片断。我们分析惠施的思想,主要是根据《庄子·天下》的"历物十事"。

惠施的"历物十事"贯穿着"合同异"的思想,他是名家"合同异"派的代表人物。他说:"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这里是指事物本身的同一与差别的相对性。"大同"和"小同"有差异,这就叫"小同异";万物都相同又都不同,这就叫"大同异"。什么是"大同"呢?比如马;凡是属于马这一类动物都包括在内,这就是"大同"。其中黑马、白马、大马、小马等等又有差别,这叫着"小同"。马这个大类概念与黑马、白马这些小类的概念有差别。如果从相同的方面看,这些都是马。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相同的一面。如果从不同的方面看,这些马又都有差异。由此可以推知,万物都有不同的一面。惠施对事物的统一和差别的相互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他认为事物都有相同之处,同时又有差别。事物的相同和差别是相对的,它们同处于统一体之中。然而惠施特别强调事物的差别是相对的,相同才是绝对的,所以他得出万物"毕同"的结论。这样就把相同的事物和不同的事物都抽象地统一起来。他更进一步推论出:"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吕氏春秋》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也;此之谓大同。"①这是对惠施"氾爱万物,天地一体"的解释,这已与庄子的"万物皆一也"②很接近了。但是,惠施的思想与庄子的相对主义还不能等同。庄子的相对主义否认事物之间有质的差别,实际上是否定了事物的客观存在。惠施并没有完全走入这样的主观主义。

惠施对"大同异"、"小同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分析,看到了其间的变异,只有这样分析,才能如实反映客观事物。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又是不可分割的,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主张"合同异"的惠施,也不可能绝对不讲"离"。同样道理,主张"离坚白"的公孙龙,也不可能绝对不讲"合"。不过,惠施虽然讲"离",但最终还是讲"合",而公孙龙虽然讲"合",但最终还是讲"离"。"合同异"、"离坚白"两派的名称还是符合惠施、公孙龙思想实际的。

惠施的"历物十事"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他善于对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作出哲学的概括。在"名"、"实"关系上,他是从现实存在出发的,承认"实"是第一性的,而"名"是"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他和公孙龙的诡辩是有所区别的。

哲学

惠施和邓析、公孙龙一样,是名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也和墨家一样,曾努力钻研宇宙间万物构成的原因。据说,南方有个奇人叫黄缭的,曾询问天地不塌不陷落以及风雨雷霆发生的原因,惠施不假思索,立刻应对,“遍为万物说”(《庄子·天下篇》)。庄子曾说惠施“以坚白鸣”(《庄子·德充符篇》),批评惠施“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庄子·齐物篇》)。可知惠施的论题,主要的还是有关宇宙万物的学说。他的著作已经失传,只有《庄子·天下篇》保存有他的十个命题。

惠施的十个命题,主要是对自然界的分析,其中有些含有辩证的因素。他说:“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大一”是说整个空间大到无所不包,不再有外部;“小一”是说物质最小的单位,小到不可再分割,不再有内部。

这和后期墨家一样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微小的不可再分割的物质所构成。万物既然都由微小的物质构成,同样基于“小一”,所以说“万物毕同”;但是由“小一”构成的万物形态千变万化,在“大一”中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说“万物毕异”。在万物千变万化的形态中,有“毕同”和“毕异”的“大同异”,也还有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他把事物的异同看作相对的,但又是统一在一起的,这里包含有辩证的因素。

惠施有些命题是和后期墨家争论的。后期墨家运用数学和物理学的常识,对物体的外表形式及其测算方式作了分析,下了定义。 《墨子·经上》曾说:“厚,有所大。”认为有“厚”才能有体积,才能有物体的“大”。而惠施反驳说:“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认为物质(“小一”)不累积成厚度,就没有体积;但是物质所构成平面的面积,是可以无限大的。后期墨家曾经严格区分空间的“有穷”和“无穷”,《墨子·经说下》说:“或不容尺,有穷;莫不容尺,无穷也。”认为个别区域前不容一线之地,这是“有穷”;与此相反,空间无边无际,这是“无穷”。而惠施反驳说,“南方无穷而有穷”,就是说南方尽管是无穷的,但是最后还是有终极的地方。后期墨家认为“中”(中心点)到相对的两边的终点是“同长”的。《墨子·经上》说:“中,同长也。”而惠施反驳说:“我知天下之中央,燕(当时最北的诸侯国)之北,越(当时最南的诸侯国)之南是也。”因为空间无边无际,无限大,到处都可以成为中心。后期墨家认为同样高度叫做“平”,《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而惠施反驳说:“天与地卑(“卑”是接近的意思),山与泽平。”因为测量的人站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高低就不一样。站在远处看,天和地几乎是接近的;站在山顶上的湖泊边沿看,山和泽是平的。

惠施把一切事物看作处于变动之中,例如说:“日方中方睨(“睨”是侧斜的意思),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升到正中,同时就开始西斜了;一件东西刚生下来,同时又走向死亡了。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事物矛盾运动的辩证过程。但是他无条件地承认“亦彼亦此”,只讲转化而不讲转化的条件,这样就否定了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免陷入到相对主义的泥坑中去。

标签: 惠子思想家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杨花落李花开的传闻到底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隋炀帝还是败给李家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朝,杨广,历史解密

    关于帝王世家,古时候有一句非常顺口的对联,上年是上山容易下山难,下联是天下易打守成难,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总有一个人能够最后一统江山,而这个人需要的,只是一点运气跟一些关于军队的硬实力。在晋朝结束之后,天下乱了很长一段时间,最终隋朝成功大一统,在隋炀帝继位之后,他主持修建了大运河,大运

  • 为什么说杨渥是南吴最昏庸的一代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南吴,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杨渥出生在公元886年,是南吴太祖杨行密的长子,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吴的君主。杨渥,为人想来没有什么好的名声,而各地的节度使对他都非常的轻视。在杨渥初期的时候,曾被父亲杨行密任命为宣州观察使,在公元905年九月,因为杨行密患病,于是派遣使者前往宣州将杨渥召回。在杨渥抵达广陵之后,杨行密承制任命杨渥为淮

  • 纣王谁都不怕,却唯独怕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闻仲,商朝,历史解密

    纣王是个残暴之君,这个说法已经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为什么会认可?一是许多古籍都这么记载,二是广为流传的《封神演义》把纣王描写成一个暴君。在许多传说和古籍时,纣王谁都不怕,谁都敢杀,却独怕此人,见了就哆嗦,此人叫他干啥就得干啥,不听?一鞭打死。这个人是谁呢?闻仲。闻仲是帝乙托孤大臣,官拜太师,坐下墨麒

  • 太平天国最后一名大将,灭亡后仍坚守了八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文彩,清朝,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运动作为自清朝以来农民起义的最高峰,不仅仅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到了现在还有不少学者都对太平天国运动进行研究。它虽然仅仅存在了14年,但在这期间全国死亡人数竟高达两亿多。它究竟是拯救人民还是又将人民拉入另一个泥潭,确实值得后人深思。而作为太平天国运动首领的洪秀全,

  • 妃子怀孕14月生下皇子,皇帝:杀了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说到这历朝历代的储君人选,肯定是经过慎重的考核以及思考才会定下的人选,历史上因为储君出现争执的事情并不在少数,有的甚至丢掉了性命众叛亲离,而在汉武帝的时候,因为太子的人选还闹出一场风波。当时汉武帝刚刚登机没多久的时间里,他外出的时候,走到一个地方发现天上有一团紫气,不管是在现在还是在古代,大家对于天

  • 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是什么意思?此话其实很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宋朝,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悠久,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文化宝藏,其中还包括了一些经验杂谈,比如“落魄不思三人,没钱不碰三艺”。当然,有一些老祖宗们留下的经验带着不少的迷信色彩,不可采纳,那么对于上述的这句话,是否有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一探究竟。人生在世,谁也不可能一生顺遂,总是有起有伏的,而在困难

  • 秦淮8艳之一,17岁嫁国公,21岁重操旧业,晚年又遇渣男抑郁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几次交往后,保国公朱国弼对寇白门说想娶她为妾,早被朱国弼儒雅折服的寇白门想都不想便同意了这门亲事,1642年秋的一天晚上,寇白门被抬进了保国公府,为何不白天举行婚礼?寇白门出生娼门,想要从良或婚配,只能夜间进行!嫁到保国公府上没几个月,寇白门便悔恨不已,原因无他,将寇白门娶进门没几天,朱国弼的新鲜劲

  • 慈安太后为何在四十多岁突然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慈安太后,清朝,历史解密

    慈安太后的死因,是清宫谜案中非常有名的一个。慈安太后还不到44岁,正值盛年,却突然毫无征兆就去世了。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关于慈禧太后的死,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被慈禧太后害死,二是得了脑心血管突发疾病死亡。认为慈安太后是被慈禧太后害死的,主要有三个理由:一是慈禧感到了危机。之前慈禧和慈安相处得很

  • 揭秘:吕四娘刺杀雍正皇帝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雍正,清朝,历史解密

    世宗雍正皇帝登基在民间一直有各种传说,由于清朝统治者有意的删减、修改史料,致使这件事情成为一个谜团,但是雍正皇帝的死,似乎更加的迷影重重。官方记录都说雍正是病死的,从八月二十一日“不豫”,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但是有清一代纷纷扬扬传于民间的,却是雍正帝被侠女吕四娘刺杀身亡的故事。雍正皇帝是一个

  • 他是史上最能忍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被太监扔进粪坑,称帝后成为千古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不得不承认唐代是在历史上知名的鼎盛,这与唐代这些奋发图强的好皇上的贡献是没分开的。唐太宗李世民开辟了贞观之治,武侧天持续了贞观之风,李隆基开辟了开元盛世,唐代超过了全盛时期。但在这些時期里,也是过某些黑喑历史时间。李炎当皇帝时,朝政混乱,宦官当权。李炎偏听偏信,昏庸无能,还特别喜欢欺负他的皇叔李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