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墨刑
墨刑的官方称呼叫黥,就是以刀刻凿人面人体之后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成为犯法的标志,耻辱的象征。
首先来解释一下何为墨刑,墨刑的操作方式是在人的脸上或者身体的其他部位,先用铁器做上标记,等刻画出大体轮廓后涂上古代的墨水或者其他黑色的的颜料,从而让在身体上的标记形成永久性的标记,这个刑法往往会伤害带刑犯的皮肉或者筋骨,刻字时非常痛苦,并且在身体的众多部位中,脸最为频繁,所以无法遮盖,在给人肉体痛苦的同时,精神上的痛苦往往也会很致命
《彩书怨》: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武则天本身是女人,很清楚对貌美如花的上官婉儿来说,这样的刑罚伤害很大,那么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据说这是因为有一次武则天的面首张昌宗和上官婉儿私下调笑戏谑,被武则天发现,怒曰:
汝敢近我禁脔,罪当处死。
后来死罪得免活罪难饶,被处以墨刑。
还有两个说法,一个是上官婉儿拒绝了武则天的面首薛怀义的调戏,引起薛怀义疯狂报复烧毁明堂,武则天迁怒于上官婉儿,处以墨刑;另一个是上官婉儿偷窥上朝奏事的凤阁舍人李迥秀被武则天发现,导致武则天怒发动了刀。
三个版本说法中上官婉儿的志节作风完全不同,宫闱秘事,实情到底怎样别人搞不清楚,因而《新唐书》中关于这一事件的记载只是:
尝忤旨,当诛,后惜其才,止黥而不杀也。
实际上等于没有提到具体理由。
从武则天的角度,违抗旨意必须处罚,但是上官婉儿是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助理,武则天毕竟不舍得杀,因此只给予墨刑的处罚——后来上官婉儿为了掩盖住这个痕迹,自己在上面画了一个梅花妆反而变得妩媚了,间接反映出这个墨刑的痕迹并不是很大,从武则天的角度也算是一种手下留情了。
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争帝
上官婉儿出身唐朝世家,自幼聪慧,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并加上本来就有上官家世代为官的家学熏陶,是名副其实的才女,这也为以后辅佐武则天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其祖父上官仪为唐高宗李治的谋臣,在李治与武则天夺位的期间站错了队,当时李治命上官仪为急先锋,起草废后(武则天)诏书,但是由于李治天性懦弱,在后面的争斗中处于下风,因为败落,所以武则天称帝后,大肆贬落上官家,家中男丁悉数被杀,女眷则被充当入宫做婢女,上官婉儿亦在其中,进入宫中服侍武则天。
受武则天赏识,进入仕途
众所周知,武周时期,由于武则天身为女性,所以朝中女性重臣不在少数,再一次偶然机会中,武则天发现她身边的一个婢女,生的着实秀美轻盈,艳丽中又有些许威严,武则天本来就是爱美之人,因此此人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在随后的时间里,又发现此女文采过人,过目成诵,尤其是书法更为一绝,犹如其人一样妖冶艳丽,秀美又不乏庄严,因为上官婉儿由此进入仕途,最初为武则天掌笔宫女,武则天绝大多数圣旨诏书都处于上官婉儿,而后进一步得武则天赏识,入朝为官,慢慢的,许多宰相分内之事,也有上官婉儿负责,故此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侵犯武则天底线,被施以墨刑
上官婉儿自小生活在宫中,并且生的样貌艳丽秀美,正如现在的话说的,每个帅哥都渴望爱情的滋润,美女也是如此,到了已经谈婚论嫁的年纪,心中的情愫也早已盛开,但是此时,上官婉儿却依然在为武则天辛苦负责朝政,众所周知,武则天身边面首众多,而且武则天与上官婉儿关系素来亲密,甚至在与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颠倒鸾凤之时,也在上官婉儿面前毫不避讳,这显然极大的刺激了正处于躁动期的上官婉儿,久而久之,上官婉儿则与张昌宗混在了一起,而后宫之中,武则天耳目众多,不久武则天就知道了此事,对于张昌宗,武则天还在爱头上,不舍得处置,于是上官婉儿就成了她泄愤的工具,武则天你没有处死她,而是让他活着,受尽折磨,于是给上官婉儿处于墨刑,让其毁容,并且将上官婉儿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朝。
这就是深受武则天喜欢的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施以墨刑的原因,用一句话概括就是,防火防盗防闺蜜啊。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儿,她为何惨遭“墨刑”之苦?